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财报后对英伟达NVDA-MRVL-AMBA的思考;AVGO收益预览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半导体行业评级为有吸引力,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评级为符合预期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看好英伟达,鉴于股价回调更看好美满电子,对安霸有所保留,预计博通本季度表现良好 [1][4][5][14] - 英伟达仍是半导体首选,供应紧张将取代库存积压担忧;美满电子虽维持持股观望,但情绪或接近底部;安霸向边缘人工智能转型合理,但短期情况不明;博通长期人工智能发展轨迹良好,虽短期增长预期较温和,但本季度有望表现出色 [4][6][7][14] 各公司情况总结 英伟达(NVDA) - 评级为增持,是首选股,当前是独特投资机会,公司业务有望加速增长,虽市场担忧条件将放缓,但实际供应远低于需求,机架瓶颈消除和需求增强后,供应将趋紧 [2][4] 美满电子(MRVL) - 评级为持股观望,此前对该股看法偏负面,但随着情绪恶化,在一些问题上持积极态度,今年Trainium业务调整无进一步逆风,光学业务本季度稍弱或因中国禁令影响,未来不应构成阻碍,虽估值和情绪在其他地方更具吸引力,但该股作为人工智能赢家类别,情绪可能接近底部 [5][6] 安霸(AMBA) - 评级为增持,向边缘人工智能转型是正确决策,但短期情况不明,公司应利用技术优势探索边缘人工智能应用,而非在当前CV3芯片未突破时投资下一代汽车中央域控制器,汽车业务渠道可能收缩,战略价值下降,虽给予增持评级,但需更好把握新机会 [7][11][13] 博通(AVGO) - 评级为增持,预计本季度表现良好,定制ASIC收入今年主要由谷歌驱动,虽本季度ASIC无显著上行空间,但投资者对长期ASIC轨迹热情高,网络业务上季度增长显著,预计将保持稳定,非人工智能业务方面,企业网络预计本季度持平,无线收入有季节性疲软,宽带预计强劲复苏,工业业务持续疲软,非人工智能半导体预计7月恢复增长,Q4有更大周期性反弹,软件收入预计达65亿美元,2025财年同比增长24%,基于长期人工智能轨迹维持增持评级,虽持股广泛,但机会强劲,网络市场长期更有利,预计本季度表现良好 [14][15][16][22][23][24][25] 其他公司 - 报告还对AMD、INTC、MU、SNDK、AMAT、KLAC、LRCX、MKSI、TER、ALAB、QCOM、QRVO、SMTC、SWKS、ADI、ALGM、MCHP、NVTS、NXPI、ON、SLAB、AEVA、GFS、AMKR、IONQ等公司给出评级和风险回报分析 [61] 行业相关数据总结 库存情况 - 半导体公司库存为110天,环比下降4天,高于季节性下降的2天,库存天数比历史中位数高23天,过去4个季度增加;半导体客户库存天数环比下降7天至54天,大于季节性下降的3天,现与历史中位数持平,过去4个季度较上季度下降;分销商库存为71天,环比增加3天,高于季节性下降的1天,库存天数比历史中位数高18天,过去4个季度环比上升 [67][69][72] 卖空兴趣 - 报告列出了各公司不同时间的卖空兴趣占流通股比例,如ADI在2024年5月29日至2025年5月29日期间,卖空兴趣比例从2.1%到1.7%不等 [75] 估值方法 - 安霸采用企业价值/销售额为8倍2026年销售额估值;美满电子采用32倍2026年基本情况模型Ware每股收益估值;英伟达约28倍2025年模型Ware每股收益估值,与大型人工智能同行博通大致相符,且高于半导体整体水平 [76]
摩根士丹利:跨资产聚焦-全球信号、资金流向与关键数据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为摩根士丹利对全球跨资产的研究分析,涵盖资产预测、市场表现、资金流向、情绪指标、仓位、相关性、波动等多方面内容,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动态与潜在机会风险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摩根士丹利预测 - 对股票、外汇、利率、信贷、证券产品、大宗商品等资产给出Q2 2026预测,含不同情景下价格、回报、波动等数据 [4] 上周关键亮点 - S&P 500在5月表现为1990年以来最佳 - 美国商品进口单月下降20%,创最大降幅 - 彭博美联储言论指数降至四年多来最鸽派水平 [9] 跨资产ETF资金流向 - 跟踪全球约5000只ETF资金流向,涉约7万亿美元资产,助分析跨资产情绪与仓位 [20] 跨资产ICI基金资金流向 - 跟踪全球ICI资金流向,覆盖多数美国ETF和共同基金,但数据有滞后性和低粒度问题 [36] 市场情绪指标(MSI) - 综合调查、仓位、波动和动量数据量化市场压力与情绪,构建风险信号 [55] 跨资产仓位 - 展示不同市场和资产类别下资产经理、对冲基金、交易商等的净仓位情况 [63] 跨资产相关性 - 公布各类资产相关性指数及在10年区间的位置,助投资者了解资产间关联 [72] COVA:跨资产相关性 - 估值框架 - 旨在识别合理价格的投资组合多元化资产,给出不同资产的COVA评分 [81] 最大跨资产变动 - 用综合西格玛指标(CSI)量化极端市场变动,展示上周最大跨资产变动 [89] 跨资产波动监测 - 监测各资产隐含波动率、波动套利、波动偏斜等指标 [96] 跨资产监测:水平、变化、估值 - 截至5月30日,主要发达市场股市上涨,多数行业板块上涨,信用利差收紧,利率下跌,主要G10货币兑美元贬值,大宗商品市场下跌 [98] 跨资产长期资本市场假设 - 阐述股票和固定收益预期回报框架,并给出不同市场和资产的10年名义预期回报及风险溢价 [106]
摩根大通:中美关系缓和、超长端利率波动下的日本股票交易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内需型股票、IT服务和金融类股票的增持评级 [21][154][15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中贸易协定及央行政策展望变化支撑日本股市,日元反弹和燃料价格下降将缓解通胀并支持内需型股票 [7][9] - 美日贸易关税决策或在参议院选举后作出,预计对企业盈利有4 - 6%的负面影响,市场已消化关税削减预期 [10][69] - 超长期利率创新高,但股市未充分定价,预计股市和债市将继续脱钩 [7][11][12] - 企业改革进入第三年,进展超预期,是日本股市关键投资主题 [9][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长期利率上升对日本股票的影响 - 2025年起长期利率尤其是超长期利率加速上升,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高,20年期达99年最高,10 - 20年期利差为13年来最大,主要因寿险公司监管购买需求下降和消费税削减预期 [23] - 预计长期利率上升不会导致股市下跌,因利率上升伴随基本面改善,且过去利率上升期股市受信用评级缓冲等因素支撑,银行和房地产板块表现较好 [24] - 参议院选举临近,若利率上升不构成风险事件,银行业可能表现出色;若消费税削减,个人消费相关股票可能战术性跑赢 [25] 2. 参议院选举前消费税削减成热门话题 - 参议院选举预计7月20日举行,自民党需50个席位确保多数,目前支持率31 - 34%低于不支持率 [48][49] - 各政党对消费税立场不同,自民党谨慎,公明党呼吁食品税率降至5%,多个反对党有不同程度的削减提议 [51] - 消费税削减对基础财政收支有不同程度影响,若实施将使实现财政盈余目标更困难,但此前基础财政收支恶化未直接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和股市下跌 [53][54] 3. 企业盈利:结果与关税影响 - FY2025东证Prime成分股销售持平、净利润下降5.8%,剔除汽车和钢铁股后净利润下降1.7%,内需相关板块盈利预测较稳健 [68][73] - 美国关税对企业盈利负面影响约4 - 6%,已部分反映在企业指引中,海外需求相关板块已消化关税削减预期,进一步上涨需新催化剂 [69] - 4月以来宣布的股票回购金额达8.7万亿日元,超2024年4 - 6月的7.7万亿日元,显示企业改革进展超预期 [70] 4. 资金流向与持仓情况 - 5月全球股票基金继续流入日本和欧洲,新兴市场中印度流入、中国流出 [79] - 4月至5月23日,海外投资者现金累计净买入约2.9万亿日元,为2024年年中以来最强流入,个人投资者倾向逢高卖出,信托银行因再平衡净卖出,企业继续大量回购股票 [80] - 投资者5月维持对内需驱动板块和金融类股票的增持,对海外需求驱动板块减持,电子/精密仪器板块因半导体管制放松增持 [81] 5. 日本股市展望 - 日本股市已基本恢复至3月27日汽车关税宣布时的近期峰值,美中谈判降低全球和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减少对日本股市的拖累 [95] - 全球股市当前强势趋势持续一段时间后,夏季可能面临下行压力,日本股市可能受美国经济放缓、日元升值压力和参议院选举影响,但日本实际利率仍为负,日元升值压力不大 [96] - 若美国关税削减和中美协议有积极进展,将成为日本股市额外催化剂,中美谈判对日本半导体和材料行业可能有超预期积极影响 [96] - 维持2025年末东证指数2800点和日经225指数40000点的预测 [98] 6. 企业盈利与估值 - 预计美国关税对企业盈利负面影响4 - 6%,盈利预测较稳健,尤其是内需驱动板块,市场已消化关税削减预期,但分析师和投资者仍在调整EPS估计 [122] - 4月以来宣布的股票回购金额增加,显示企业改革进展超预期 [70] - 日本股市从4月初的超卖水平反弹,东证指数市盈率为13.9倍,接近五年平均水平 [143] 7. 行业与风格配置 - 维持对内需驱动板块、IT服务和金融类股票的增持评级,偏好银行而非保险公司,海外需求驱动板块需新催化剂上涨 [154][155] - 价值股和高股息股有望跑赢,维持对小盘股的减持评级 [165] 8. 主题相关 - 行业分析师未来三个月短期关注的股票中,短期上涨关注股票有爱信、丰田汽车等,短期下跌关注股票有马自达汽车、日产汽车等 [171] - 日本企业改革因参与基金和激进投资者压力而加速,报告列出主要参与基金和激进投资者持有的股票 [175] - 企业治理主题关注母公司与子公司上市问题以解决利益冲突和最大化股东价值,报告列出主要上市的母子公司对 [178]
摩根大通:闻泰科技 - A_ 将消除盈利能力负担,估值有吸引力 - 重新审视的时机已到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闻泰科技 - A 的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闻泰科技将消除盈利能力负担,作为偏重汽车应用的纯半导体 IDM,受益于中国需求增长和欧洲市场回暖,预计 2025 - 2027 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达 212%,当前估值有吸引力,维持“增持”评级 [1][12] - 终止 ODM 业务将消除盈利能力负面因素,转型为纯 IDM 后半导体业务前景好,预计 2025/2026 年销售额下降但净利润增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年内迄今绝对收益 -12.4%,相对收益 -12.3%;1 个月绝对收益 -2.0%,相对收益 -4.1%;3 个月绝对收益 -2.0%,相对收益 -2.8%;12 个月绝对收益 10.9%,相对收益 2.7% [9] 公司数据 - 已发行股票数 12.45 亿股,52 周股价区间 24.06 - 50.98 元,总市值 58.82 亿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 56.7%,三个月日均成交量 1484 万股,三个月日均成交额 7.02 亿美元,波动性(90 天)37,指数 SHASHR,彭博买入 16、持有 1、卖出 0 [10] 重要指标(财年 12 月份结束) - 财务预测:2024A - 2027E 年收入分别为 735.98 亿、314.8 亿、200.37 亿、221.73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 -28.33 亿、20.57 亿、31.44 亿、40.31 亿元等 [11] - 利润率和增长率:2024A - 2027E 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0.2%、 -57.2%、 -36.3%、10.7%,息税前利润率分别为 -2.6%、9.6%、21.3%、22.9%等 [11] - 财务比率:2024A - 2027E 调整后有效税率分别为 -49.6%、28.6%、25.0%、22.0%,利息覆盖倍数分别为 1.7、11.7、24.5、48.9 等 [11] - 估值:2024A - 2027E 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分别为 3.4%、 -5.0%、10.1%、10.5%,股息率分别为 0.9%、0.3%、0.5%、0.7%等 [11] 同业估值对比 - 闻泰科技 2025E 市盈率 20.5、2026E 市盈率 13.4,2025E 市净率 1.2、2026E 市净率 1.1,2025 - 2027 年盈利 CAGR 212%,与华润微、士兰微等同业有差异 [26] 预测调整 - 营收: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735.98 亿、314.8 亿、200.37 亿、221.73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增长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20%、 -57%、 -36%、11% [24] - 毛利润: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71.89 亿、75.09 亿、76.45 亿、85.99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毛利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9.8%、23.9%、38.2%、38.8% [24] - 营业利润: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19.29 亿、30.19 亿、42.69 亿、50.81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营业利润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2.6%、9.6%、21.3%、22.9% [24] - 净利润: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28.33 亿、20.57 亿、31.44 亿、40.31 亿元,较旧预测有变动 [24] - 净利润率:2024A - 2027E 新预测值分别为 -3.8%、6.5%、15.7%、18.2% [24]
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一周动态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石油库存增加但价格稳定,市场对油价高低看法不一,预计年底前价格先维持当前区间后降至50美元高位 [3][6] - 全球石油过剩扩大至220万桶/日,需价格调整促使供应端反应以恢复平衡 [3][6] - 尽管供应有压力,但三个市场因素使布伦特油价在55 - 60美元、WTI油价在50 - 55美元有支撑 [3][6]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影响农业市场,农产品市场隐含波动率下降,BCOM农业指数下跌2.4%至年初以来低点 [7] -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未平仓合约价值增加2.5%(360亿美元)至1.46万亿美元,2025年累计流入资金达900亿美元 [9] - 铂金市场因供应减少、中国需求增加和投资者空头回补上涨,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均价达1200美元/盎司,2026年第二季度达1300美元/盎司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石油市场 - 全球石油库存增加价格稳定,市场对油价高低看法不一,预计年底降至50美元高位 [3][6] - 全球石油过剩扩大至220万桶/日,需价格调整恢复平衡 [3][6] - 三个市场因素使布伦特油价在55 - 60美元、WTI油价在50 - 55美元有支撑 [3][6] - 5月全球石油液体库存以290万桶/日速度增加,经合组织库存也在上升 [4] 农业市场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农产品市场隐含波动率下降,BCOM农业指数下跌2.4%至年初以来低点 [7] 大宗商品市场定位流动 -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未平仓合约价值增加2.5%(360亿美元)至1.46万亿美元,2025年累计流入资金达900亿美元 [9] 铂金市场 - 供应减少、中国需求增加和投资者空头回补使铂金价格上涨,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均价达1200美元/盎司,2026年第二季度达1300美元/盎司 [11] 大宗商品价格预测 - 提供了能源、基础金属、贵金属、农业等各类大宗商品2025 - 2026年季度和年度价格平均预测 [12]
摩根士丹利:美国资产是否正在失去避险魅力?-2025 年 5 月关键辩论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财政扩张不会显著提升期限溢价,预计不断增加的赤字主要通过短期国债融资 [9] - 目前不宜对中国风险资产持战略性积极态度,国内通缩和关税不确定性仍对前景构成压力 [14] - 预计2026年美联储将降息175个基点,即使不出现衰退,当前利率已具限制性且劳动力市场强劲 [17] - 认为美国资产不会失去避险吸引力,目前美元资产几乎没有替代选择 [22] - 法律挑战美国关税不会导致贸易紧张局势持续缓和,美国政府有多种途径维持或重新建立当前关税水平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政扩张与期限溢价 - 预计明年约3000亿美元的财政扩张对期限溢价影响甚微,财政扩张已基本被市场消化,预计即将出台的美国财政法案中新增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仅约900亿美元 [9] - 财政部可能选择通过短期债券发行来弥补增量赤字,预计息票拍卖规模不会有长期变化 [9] 中国风险资产 - 尽管中国股票策略师对中国股市的战术性看法更为积极,但宏观层面的全面复苏仍面临挑战 [14] - 由于国内经济消化关税冲击和房地产通缩周期的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缩将持续到2026年 [14] - 2025年下半年的增量财政刺激可能会因部分关税缓和而缩减,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在第三季度关税暂停到期时再度出现,影响投资者情绪 [14] 美联储降息预期 - 预计2026年底美联储将降息至2.625%,即使不出现衰退,美国今明两年约1%的经济增长仍代表着显著放缓 [17] - 到2026年底失业率升至4.8%将促使美联储采取行动,且当前利率已具限制性,两种美国经济前景情景均包含美联储宽松政策 [17] 美国资产的避险属性 - 认为对美元资产需求消失的担忧过度,目前美元资产几乎没有替代选择,美国可投资股市市值几乎是第二大市场的五倍,超过一半的高等级固定收益证券以美元计价 [22] - 市场规模的转变需要时间,“别无选择”(TINA)仍是当前主题 [22] 美国关税与贸易局势 - 尽管总统紧急权力支撑的大部分关税最终是否会得到维持尚不确定,但美国政府有多种途径维持或迅速重新建立当前关税水平 [27] - 维持关税基本情景预测,即大多数地区为10%,中国为30 - 40%,钢铁、铝、汽车、半导体和制药等行业为25% [27]
摩根大通:阳光电源 - 2025 年全球中国峰会要点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阳光电源(Sungrow - A)的评级为“中性”(Neutral),2026年6月目标价为人民币63元 [2][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阳光电源管理层对欧洲和中东的储能系统(ESS)需求前景保持乐观,但美国因关税上调和《降低通胀法案》(IRA)潜在变化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受136号文件影响,公用事业规模ESS安装或下降 [2] - 公司于5月中旬恢复美国ESS发货,有信心完成全年美国ESS发货目标,并将50%的关税成本转嫁给现有订单客户 [2] - 预计2025年全球太阳能需求同比增长约10%,但美国因IRA潜在变化存在不确定性 [2] - 受136号文件影响,预计2025年EPC收入下降,减值风险有限,资本支出减少,毛利率下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不同地区ESS需求展望 - 欧洲:管理层对欧洲ESS需求乐观,预计2025年公用事业规模ESS安装超20GWh(2024年为10GWh),2026年同比增速超60%,主要因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升、西班牙电网安全问题和动态电价 [4] - 美国:近期关税上调和IRA潜在变化可能显著拖累美国ESS需求,公司对美国需求无明确指引 [4] - 中国:136号文件发布后,预计2025年公用事业规模ESS安装下降,但工商业(C&I)ESS安装将从2024年的7GWh增至2025年的15GWh,因项目回报改善 [4] - 中东:管理层对中东ESS需求乐观,因部分中东政府推动数据中心部署,将导致电力需求和ESS需求上升 [4] 美国ESS发货情况 - 4月美国关税达约150%时停止发货,5月中旬关税降至约41%后恢复发货,有信心完成2025年8GWh的美国ESS发货目标,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4GWh发货 [4] - 预计将现有订单因美国关税上调产生成本的50%转嫁给客户,新订单关税成本100%转嫁,预计美国ESS毛利率将从超40%降至约30% [4] 逆变器业务情况 - 欧洲:预计欧洲太阳能需求同比增长10 - 20%,随着住宅逆变器库存去化,有补货需求,公司2024年底推出的微型逆变器产品可满足定制需求,在欧洲逆变器发货市场份额约30% [6] - 美国:目前从泰国生产基地向美国的逆变器发货正常,若和解法案通过,中国产逆变器可能面临逆风,2024年美国逆变器收入占总逆变器收入约10%,毛利率约40% [6] - 中国:2025年下半年住宅太阳能需求下降,中国逆变器发货占比将下降 [6] - 中东:竞争格局稳定,公司市场份额30 - 40%,毛利率约30% [6] EPC业务情况 - 因2025年下半年分布式发电(DG)太阳能需求下降,公司自2025年初对住宅EPC业务持保守态度,预计EPC收入下降,EPC应收账款/库存减值风险有限 [6] - 鉴于2024年高基数,预计2025年毛利率同比下降,随着项目减少,EPC部门资本支出将降低,未来可能拓展海外EPC业务 [6] 投资分析 - 阳光电源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按产量计),截至2024财年市场份额约30%,近年来因成本优势获得市场份额,但美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关税提高以及中东竞争加剧,其ESS订单获取、销量和盈利能力面临风险 [7] 估值分析 - 2026年6月目标价人民币63元,相当于12个月远期目标市盈率10.0倍,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对不同业务板块估值,目标倍数较历史平均低0.9个标准差 [8] - 各业务板块估值:EPC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7.0元;逆变器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25.7元;ESS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28.0元;其他业务市盈率10.0倍,目标价2.0元 [9]
摩根大通:汽车行业现状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32 条款汽车行业关税不受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影响,行业格局上租赁 > 供应商 > 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在估值上具有吸引力 [1] - 相关立法威胁特斯拉约 52% 的利润,预计其盈利预测将再次大幅下调 [1] - 特斯拉股价与基本面恶化脱节,负面盈利预测调整并非新鲜事 [1] - 中国电动汽车价格战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崛起,是相比原始设备制造商更看好供应商的关税相关原因之一,众多纯电动汽车车型、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和普及的自动驾驶使特斯拉不再特别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更新 - 第一年行业成本约 590 亿美元(约占美国平均交易价格的 8.2%),由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基本情景下新车价格约上涨 4.1%,美国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下降 4.1% [3] - 汽车制造商处境最差,无法完全转嫁直接关税成本,需求破坏导致的经营杠杆下降幅度大于供应商 [3] - 供应商处境较好,但股价受影响程度超过原始设备制造商,行政命令显著有利于供应商,其营运资金具有反周期性,而原始设备制造商具有顺周期性 [3] - 汽车租赁行业处境最佳,核心业务面临的逆风被较高残值带来的较低折旧所抵消 [3] - 近期及待实施的立法威胁特斯拉 52% 的息税前利润,包括 2025 年底取消 7500 美元联邦税收抵免(约占特斯拉 2024 年息税前利润的 19%)和禁止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零排放车辆信用交易计划(约占特斯拉 2024 年息税前利润的 33%) [3] - 特斯拉股价与日益恶化的基本面完全脱节,负面盈利预测调整并非新鲜事 [3] - 中国电动汽车价格战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崛起,是相比原始设备制造商更看好供应商的关税相关原因之一,众多纯电动汽车车型、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和普及的自动驾驶使特斯拉不再特别 [3] 全球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 - 展示了 2018 - 2025 年不同地区的全球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及销售数据 [5] - 呈现了 2018 - 2025 年不同地区的全球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同比变化情况 [7] 金砖国家市场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趋势 - 展示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趋势 [9][10][11][12][14] 北美行业展望 - 涉及美国轻型车报废率、平均车龄、密歇根大学车辆购买条件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 [20][21][23] - 展示了美国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零售/车队组合情况 [28][29] - 呈现了美国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和销售密度数据 [31] - 分析了 4 月和年初至今各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34][35][36][37] - 展示了美国按细分市场的销售情况,包括轻型卡车、乘用车、电动汽车等的占比 [40][41][42] - 分析了美国经销商库存情况,包括按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库存和供应天数数据 [44][45][47] - 展示了美国零售激励措施情况,包括月度促销成本、同比和环比变化等 [53][57][58][59] - 指出美国零售平均交易价格 4 月同比上涨 1.5%,高于 3 月的 1.4% [65] - 展示了汽车关键大宗商品价格数据,包括热轧钢、冷轧钢、铝等的价格及同比、环比变化 [67] - 呈现了加权大宗商品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68] - 展示了美国二手车价格数据,包括曼海姆指数和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指数及同比变化 [72][74] 西欧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 - 展示了 2023 - 2025 年西欧不同国家的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数据 [75] - 呈现了 2023 - 2025 年西欧不同国家的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同比变化情况 [77] 全球轻型车生产预测 - 给出了 2021 - 2026 年不同地区的全球轻型车生产预测,包括同比和环比变化 [79] - 展示了北美和欧洲各汽车制造商的生产预测同比变化情况 [81] - 分析了北美关键卡车平台的生产预测同比变化情况 [83] - 对比了 1 月中旬和当前全球轻型车生产的展望情况 [85][86][87] - 指出 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轻型车生产预计同比下降 1.1%,全年预计同比下降 1.4%,2026 年全球生产预期下调至 8890 万辆,增长率为 0.8% [88] 按动力系统推进类型的轻型车生产预测 - 对比了 2024 年 5 月和 2025 年 5 月全球按动力系统推进类型的轻型车生产预测,包括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类型的产量和渗透率 [89] - 对比了 2024 年 5 月和 2025 年 5 月北美按动力系统推进类型的轻型车生产预测,包括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类型的产量和渗透率 [91][92][93]
摩根士丹利:研究关键预测
摩根· 2025-07-11 09: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广泛征收关税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结构性冲击,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2024年四季度到四季度的3.5%降至2025年的2.5%,美国和中国经济放缓最为明显 [1] - 全球增长放缓,但风险资产可能表现良好,建议投资者关注美国资产质量,超配美国股票、国债和投资级企业信贷,看淡美元 [2][3] - 大宗商品方面,石油价格可能受供应增加影响下跌,欧洲天然气价格可能因夏季储存任务上涨,黄金受央行需求和避险需求支撑,工业金属面临下行风险 [17][18] - 信贷方面,预计信贷质量和需求将保持稳定,但建议通过提高质量和持有信用违约互换(CDX)对冲来防范增长放缓和风险升级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经济展望 - 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2025年为2.5%,2026年为2.8%;美国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四季度到四季度的2.5%降至2025年和2026年的1.0%;欧元区、日本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也将放缓 [1][8] - 关税冲击将抑制全球需求,对美国供应造成压力,欧元区出口和投资受影响,中国需求冲击部分被政策刺激抵消,日本名义GDP通胀保持不变,但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出口和投资 [7]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投资者超配美国股票、国债和投资级企业信贷,关注质量,看淡美元 [3] - 股票方面,美国优于其他地区,建议选择优质周期股、大盘股和防御性股票;日本看好国内通胀和企业改革受益股;欧洲建议减持周期性股票,增持防御性股票;新兴市场超配金融和盈利领先企业 [5] - 大宗商品方面,石油价格可能受供应增加影响下跌,欧洲天然气价格可能因夏季储存任务上涨,黄金受央行需求和避险需求支撑,工业金属面临下行风险 [17][18] - 信贷方面,预计信贷质量和需求将保持稳定,但建议通过提高质量和持有信用违约互换(CDX)对冲来防范增长放缓和风险升级 [23] 央行政策展望 - 预计美联储将推迟到2026年降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继续宽松政策,日本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 [20] 经济指标预测 - 提供了2025年和2026年全球、美国、欧元区、日本和新兴市场的GDP和通胀预测 [8] - 列出了2025年6月即将公布的经济指标,包括欧元区HICP、美国贸易平衡、非农就业人数变化、失业率等 [14] 股票评级和行业观点 - 介绍了摩根士丹利的股票评级系统,包括超配、标配、未评级和低配 [38][39][40][41] - 提供了2025年5月31日摩根士丹利全球股票评级分布情况 [37] - 介绍了分析师的行业观点,包括有吸引力、符合预期和谨慎 [42][43]
摩根大通:倘若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持续走弱会怎样?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各银行评级为:中国银行(BOCHK)为“OW”(增持),东亚银行(BEA)为“UW”(减持),大新银行集团(DSBG)为“OW”(增持),汇丰控股(HSBC)为“OW”(增持),恒生银行(HSB)为“N”(中性),渣打集团(STAN)为“OW”(增持)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HIBOR持续下行,香港银行股价却保持韧性,预计HIBOR可能在数月内低于趋势水平,HIBOR - SOFR利差超出正常范围 [1][4] - 对JPM和市场普遍预期的2025财年盈利和股东回报存在下行风险,本地银行受影响更大 [6] - 香港商业房地产(CRE)风险缓解难以抵消净利息收入(NII)下降,部分银行盈利风险较高 [1][6] - 香港本地银行股价表现坚韧,可能是市场认为HIBOR疲软是暂时的,低利率会缓解CRE风险,以及资金流向的影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HIBOR走势及影响因素 - 5月1个月期HIBOR大幅下跌336个基点至0.59%,远期收益率曲线显示2025年下半年约为2.6% [4] - 导致HIBOR反弹的因素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回笼港元流动性;港元需求上升;美元和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机构进行利率套利交易将港元兑换成美元 [4] - HKMA可能倾向维持低HIBOR以刺激宏观增长和缓解CRE风险,预计贷款增长在2025年下半年仅小幅回升,美元虽接近7.85但未触发HKMA干预,且市场预期美元走弱,HIBOR虽可能在6月30日前后反弹,但幅度可能小于预期 [4][5] - IPO对HIBOR影响具有两面性,若需求主要来自本地投资者,大型IPO会抽干香港本地流动性推高HIBOR;若来自离岸投资者,国际资本流入会增加港元流动性并降低HIBOR [6] 对银行盈利和股东回报的影响 - 盈利方面,假设6 - 12月1个月期HIBOR平均为2.6%/2.0%/0.6%,汇丰和渣打盈利下行幅度为个位数百分点,本地银行平均下行幅度分别为 - 14%/-19%/-39% [1][6] - 股东回报方面,假设2025年股票回购和股息支付率不变,汇丰和渣打总股东回报约为10%,受影响较小;本地银行在三种情景下较基本情况分别下行 - 96bps/-137bps/-276bps [6][19] 净利息收入下降与商业房地产风险 - 汇丰、渣打和恒生的香港CRE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分别为1.2%/2.2%/1.3%,其他本地银行未披露,但估计2024财年减值准备的5% - 40%与香港CRE业务有关 [6] - 最乐观情况下,若香港银行冲回香港CRE所有贷款损失准备金或2024年相关减值准备,当HIBOR在2%及以上时,汇丰、渣打和大新银行集团的积极影响可能抵消NII下降;但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在三种情景下均无法抵消 [6] 银行股价表现 - 尽管HIBOR大幅下跌,5月香港本地银行股价平均上涨5.8%,仅略落后于恒生指数的7.1% [6] - 股价表现坚韧可能是市场认为HIBOR疲软是暂时的,低利率会缓解CRE风险,以及境内资金(如保险资金)买入高收益股票的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