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田股份(603800.SH):高端铜箔设备可以用于生产PCB铜箔和HVLP铜箔
格隆汇· 2025-09-18 15:39
产品与技术 - 公司高端铜箔设备可生产PCB铜箔和HVLP铜箔 [1]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包括台湾长春集团 台湾南亚 诺德股份 嘉元科技 中一科技 新疆亿日 广东盈华等企业 [1] 盈利前景 - 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持续增加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盈利增长点 [1]
四方股份(601126.SH):推出的SST新一代数据中心供电方案创新性采用无工频变压器设计
格隆汇· 2025-09-18 15:39
产品技术优势 - 新一代数据中心供电方案采用无工频变压器设计 实现中压AC直转低压DC [1] - 最高能源转换效率可达98%以上 显著提升能源效率 [1] - 提供交流10kV~35kV 直流20kV~60kV接入 240V~800V直流输出的SST系列产品 [1] - 产品具备高效率 高可靠性 多段直流接入 高集成易安装等优势 [1] 市场定位与竞争力 - 全面适配下一代数据中心800V直流供电架构需求 [1] - 凭借全自研硬件设备 保护系统与能量管理平台提供一二次电气设备全套解决方案 [1] - 国内少数能提供数据中心交直流配电系统全套关键设备及解决方案的厂家 [1] - 参与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 积累了丰富经验 [1]
国际复材涨0.73%,成交额10.82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2430.56万
新浪财经· 2025-09-18 15:38
股价表现与市值 - 9月18日股价上涨0.73% 成交额10.82亿元 换手率11.11% 总市值259.06亿元 [1] 核心技术优势 - 攻克低气泡细纱和纤维直径达3.7μm超细纱等关键技术 解决高端PCB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问题 [2] - 自主研发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实现批量生产 应用于华为旗舰手机和5G高频通信用透波制品 [2][3] - 掌握池窑设计、节能燃烧、玻璃配方与纤维成型等玻纤生产全流程工艺技术 [3] - 在异形玻纤、风电叶片高模玻纤、5G通信低介电玻纤等细分领域具竞争优势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3亿元 同比增长19.40% [8] - 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同比增长341.55%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3亿元 [9] 股东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95万户 较上期增加1.27% [8]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041.41万股 较上期增持477.63万股 [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持股856.14万股 [9] 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玻璃纤维及制品占比97.51% [7]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玻璃玻纤-玻纤制造 [7] - 概念板块包括5G、智能手机、华为概念等 [7]
招商证券:维持复宏汉霖“强烈推荐”评级 看好HLX43的成药潜力
智通财经· 2025-09-18 15:38
核心观点 - 招商证券维持复宏汉霖"强烈推荐"评级 认为HLX43有望克服PD-1/L1疗法耐药性问题并为晚期实体瘤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9.0亿元 9.6亿元和12.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46倍 43倍和35倍 [1] 临床数据表现 - Ia/Ib期2.0mg/kg和2.5mg/kg剂量组共入组56例NSCLC患者 其中鳞状占51.8%(29例) 非鳞状占48.2%(27例) [2] - 四线及以上鳞状NSCLC患者(n=28)ORR达28.6% DCR达82.1% 显著优于多西他赛12.8%的ORR [2] - 既往多西他赛治疗的三线及以上患者(n=10)ORR达30.0% DCR达80% [2] - 2mg/kg剂量组患者(n=15)ORR达40.0% DCR达73.3% [2] - 三线及以上非鳞状NSCLC人群(n=26)ORR达46.2% DCR达96.2% [2] - 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患者(n=15)cORR达46.7% DCR达93.3% [3] - 2.5mg/kg剂量组患者(n=5)cORR高达60.0% DCR达80% [3] 安全性特征 - ≥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主要为贫血(19.6%) 白细胞计数减少(19.6%) 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16.1%)及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2.5%) [3] - 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仅3.6% 血液学毒性较低且安全性良好 [3] 研发进展与布局 - 全球已入组超过300例患者 在中国 美国 日本等多国持续推进患者入组 [3] - 正探索HLX43在宫颈癌 肝细胞癌 食管鳞癌 头颈鳞癌 鼻咽癌 结直肠癌 胃癌/胃食管交界部癌等多种实体瘤的应用潜力 [3] - 同步开展HLX43联合其他产品的"ADC+IO"协同抗肿瘤疗效临床试验 [3]
洪田股份:高端铜箔设备可以用于生产PCB铜箔和HVLP铜箔
格隆汇· 2025-09-18 15:37
公司产品与技术 - 高端铜箔设备可生产PCB铜箔和HVLP铜箔 [1] - 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持续增加将带来更多盈利增长点 [1] 客户群体 - 客户包括台湾长春集团、台湾南亚、诺德股份、嘉元科技、中一科技、新疆亿日、广东盈华等 [1]
AI产业链股活跃 德科立、华丰科技等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5:37
行业技术发展 - OCS作为下一代交换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被重点展示 多家厂商展示OCS方案和产品[1] - 硅光技术加速落地 成为1.6T高速光模块主流方案[2] - OCS 空芯光纤 薄膜铌酸锂 CPO等产业技术方向关注度及成熟度不断提升[2] - 光模块配套无源器件加速放量 空芯光纤市场关注度提升[2][3] - 头部厂商积极布局下一代光通信方案 硅光产业加速发展[2] 产品迭代与市场布局 - 800G成为主流 海外1.6T放量在即[2] - 众多厂商积极布局3.2T技术 部分头部厂商已布局相关3.2T技术[2] - 光模块龙头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或将持续凸显[3] - CW激光器及部分无源器件需求或将持续提升[3] 公司股价表现 - 德科立 华丰科技20%涨停 均创出新高[1] - 光库科技涨近14% 盘中一度涨停创历史新高[1] - 广合科技 亨通光电亦涨停[1]
深度*公司*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高阶智驾HSD量产在即 海外拓展初见成效
格隆汇· 2025-09-18 15:3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5.67亿元 同比增长68% [1] - 毛利润10.24亿元 同比增长39% [1] - 净利润亏损52.33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1] - 研发支出23.00亿元 同比增长62% [1] 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 - 业务营收7.78亿元 同比增长250% [2] - 毛利率45.6% 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2] - 征程系列处理硬件出货量198万套 同比翻倍增长 [2] - 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硬件出货98万套 占总出货量49.5% [2] - 在中国基础辅助驾驶市场份额45.8% 整体辅助驾驶市场份额32.4% [2] - 累计获得400款新车型定点 其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订单超100款 [2] 高阶智驾发展 - HSD解决方案已获多家整车企业定点 覆盖十余款车型 [2]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2] - 新一代征程6系列产品带动平均售价上升 [2] 海外拓展 - 基于征程6B处理器的Horizon Mono方案获两家日本车企海外市场定点 [3] - 合作预计带来全生命周期超750万套出货量 [3] - 国内9家合资车企30款车型定点公司解决方案 [3] - 部分车型将从2025年底开始量产 [3] 授权与服务业务 - 2025H1营收7.38亿元 同比增长7% [3] - 毛利率89.7% 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3] - 向超30家汽车制造商及合作伙伴授权算法和软件 [3] 行业环境 - 2025H1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占乘用车市场份额63% [1] - 辅助驾驶渗透率上升至59%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6.97亿元 2026年57.71亿元 2027年81.15亿元 [3] - 预计2025年管理费用49.91亿元 2026年54.25亿元 [3] - 按港币兑人民币汇率0.9133计算 总市值约1412亿港币 [3] - 对应2025年PS 34.9倍 2026年22.3倍 2027年15.9倍 [3]
福立旺“福立转债”预计满足赎回条件提示
新浪财经· 2025-09-18 15:36
转股价格与触发条件 - 福立转债最新转股价格为14.90元/股 [1] - 2025年9月5日至18日期间公司股票已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即19.37元/股) [1] - 若未来连续若干交易日内再有若干交易日满足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130%的条件将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1] 公司行动与信息披露 - 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后公司将召开董事会决定是否赎回 [1] - 公司将在触发后披露相关信息 [1]
艾华集团:公司目前在产产品中暂未有EDLC
新浪财经· 2025-09-18 15:36
产品结构现状 - 公司目前在产产品中暂未有EDLC(双电层电容器)[1] - 公司MLPC产品已应用在AI计算、信息与通讯类相关领域[1]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结构优化与毛利率提升[1] - 正在积极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调整[1] - 努力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盈利水平[1]
睿智医药:全球化创新布局再添强劲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5:36
全球化与技术转型战略 - 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与技术转型战略 2025年9月波士顿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全球化创新布局的重要引擎[2] - 波士顿研发中心位于波士顿生物科技产业走廊核心区域 可与全球顶尖药企构建创新共同体 深度融入全球生命科学创新高地[3] - 中心占地13,800平方英尺 配备国际一流实验设备 由资深科学家团队领衔 提供从生物药发现到DMPK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34亿元 同比增长14.75% 归母净利润2538.21万元 同比激增140.35% 成功扭亏为盈[3] - 医药研发服务与生产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9.17% 药效药动业务收入增长13.44% 大分子业务收入增长54.68%[3] - 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出现明显企稳回升趋势 反映新管理层战略执行成效[3] 业务聚焦方向 - 持续聚焦ADC 小核酸 多肽等新模态药物技术平台 大力发展覆盖早期研发到临床申报的整包式服务[4] - 整包模式被视为撬动市场的王牌 客单价和合作深度显著提升 2024年启动整包项目 目前已达成2个项目推进至PCC阶段[5] - ADC/XDC一站式平台覆盖从靶点到IND申报全流程 累计合成2000多个Linker-payload 完成20000多批次偶联服务 助力超30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6] 新模态药物订单增长 - XDC 多肽 小核酸及PROTAC等前沿领域订单增长迅猛 在总体订单规模中占比从2024年同期8%飙升至17%[6] - 新模态药物项目为公司带来订单的同时 构筑并提升技术声誉与定价能力[6] 行业转型与定位 - 中国CRO行业整体迈向技术升级与全球整合新阶段 传统成本红利逐渐消退[6] - 公司依托新模态药物 整包服务及全球运营三大战略 从传统服务提供商向创新赋能者转型[7] - 波士顿研发中心启用标志公司突破同质化竞争 迈向高价值服务模式 凭借全球领先技术实力为生命科学创新注入动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