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6月30日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净值增长1.60%,今年来累计上涨32.25%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46
基金表现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最新净值1.3751元,增长1.60% [1] - 近1个月收益率3.33%,同类排名276|1029 [1] - 近6个月收益率32.25%,同类排名29|997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32.25%,同类排名30|997 [1] 持仓结构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75.62% [1] - 前十大持仓分别为:药明合联(10.35%)、科伦博泰生(10.15%)、药明生物(9.82%)、药明康德(9.60%)、康方生物(7.89%)、康龙化成(7.01%)、恒瑞医药(6.20%)、凯莱英(5.87%)、百利天恒(4.70%)、泰格医药(4.03%) [1] 基金概况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基金成立于2019年2月28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金规模46.75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葛兰 [1] 基金经理背景 - 葛兰为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 [2] - 历任国金证券、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 [2] - 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现任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6月30日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净值增长0.74%,今年来累计上涨14.92%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46
基金表现 -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最新净值1.8575元,单日增长0.74% [1] - 近1个月收益率-1.03%,同类排名250/274 [1] - 近6个月收益率14.92%,同类排名44/270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14.92%,同类排名44/270 [1] 持仓结构 - 前十大股票持仓合计占比48.15% [1] - 持仓明细:泽璟制药-U(10.52%)、科伦药业(8.39%)、百利天恒(5.88%)、恒瑞医药(5.17%)、药明康德(4.63%)、东阿阿胶(3.58%)、新诺威(3.15%)、开立医疗(2.53%)、惠泰医疗(2.21%)、康龙化成(2.09%) [1] 基金概况 - 成立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金规模52.37亿元 [1] - 现任基金经理为吴兴武 [1] 基金经理背景 - 吴兴武曾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 [2] - 现任广发轮动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2月12日起) [2] - 现任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0月16日起) [2] - 现任广发医药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0月21日起) [2] - 现任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19日起) [2] - 2022年11月4日起任广发竞争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指数修订“提纯”,打造“纯度”100%的创新药投资标的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39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60%,成为市场焦点,反映我国创新药产业崛起[1] - 指数修订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成为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1][2] - 剔除5家CXO公司后,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原先CXO合计权重约20%[3][5] - 修订后指数年化收益率达32%,较原指数22.2%显著提升,夏普比率从0.55升至0.85[7] 创新药产业发展现状 - 跨国药企1-5月采购我国创新药专利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显示国际竞争力提升[8] - 我国创新药管线储备跃居全球第二,具备试错成本低、研发效率高等优势[8]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覆盖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头部药企[1][5] 医药行业ETF布局 -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覆盖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A股创新药主力军[9] - 医药ETF(512010)规模超200亿元,居同标的ETF第一,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10] - 港股通医药ETF(513200)规模超20亿元,聚焦港股通医药龙头,含创新药、医疗器械等[10] - 易方达基金产品线覆盖A股、港股、美股医药行业,包含整体趋势和细分领域产品[10][11]
6月30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净值增长1.77%,今年来累计上涨8.3%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34
基金表现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最新净值1.6989元,增长1.77% [1] - 近1个月收益率0.30%,同类排名1574|1761 [1] - 近6个月收益率8.30%,同类排名628|1722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8.30%,同类排名628|1722 [1] 持仓结构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55.30% [1] - 恒瑞医药占比10.60%,药明康德占比9.95%,康龙化成占比6.24%,迈瑞医疗占比5.21%,泰格医药占比5.04% [1] - 爱尔眼科占比4.64%,凯莱英占比4.12%,东阿阿胶占比3.37%,科伦药业占比3.09%,华润三九占比3.04% [1] 基金概况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成立于2016年9月29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金规模156.13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葛兰 [1] 基金经理背景 - 葛兰为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 [2] - 历任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 [2] - 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港交所第2季IPO规模赶超纳斯达克
金融界· 2025-06-30 20:07
全球IPO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达43家,同比增长13家,融资规模1067.13亿港元,同比大增688.56% [2] - 港交所第二季度募资额880.44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的744.94亿港元(95亿美元),成为全球募资规模最高交易所 [2][3] - 纳斯达克上半年IPO数量157家居首,募资170亿美元(1331.37亿港元)同比增长100.38%,但增速不及港股 [2] 区域市场特征 - A股市场:上证和深证IPO数量分别为19家与26家,募资规模最大的是中策橡胶(39.33亿元人民币)[2][5] - 美股市场:中概股IPO数量增至40家但募资额缩水59.73%至7.45亿美元,主因去年同期亚玛芬体育12.77亿美元高基数影响 [4] - 港股吸引A股企业加速赴港,单6月底就有23家新提交申请,包括豪威集团、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 [9] 头部IPO项目表现 - 港股募资王宁德时代募资353.31亿港元(45.01亿美元),远超美股最大IPO Venture Global(16.7亿美元)和A股中策橡胶 [7] - 美股最大募资项目为英伟达供应商CoreWeave(14.3亿美元),中概股代表霸王茶姬募资3.76亿美元 [6][7] - 新股涨幅冠军:A股江南新材涨419.29%,美股Diginex涨584%,港股古茗涨158.06% [8] 市场驱动因素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转向港股,叠加港股上市规则优化吸引A股企业 [3] - 港股下半年已确定8家企业上市,包括富卫集团、安井食品等,预计将延续强势 [9]
收益霸榜!这一赛道彻底火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19:38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年内创新药板块涨幅达17.67%,在概念涨幅榜中排名第17位,在成分个股超100的大板块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微盘股、人形机器人和ST股 [1] - 重组蛋白概念以44.69%的涨幅领跑,微盘股、发电机概念分别以40.18%、31.41%的涨幅紧随其后 [2] 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以89.15%的收益领跑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 [4] - 前20强基金中有16只为创新药主题基金,仅4只未布局创新药赛道 [4] 海外授权交易动态 - 迈威生物与CALICO达成协议,潜在总金额达5.96亿美元(首付款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5.71亿美元) [6] - 石药集团潜在交易总金额或达50亿美元 [6] - 三生制药与辉瑞交易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纪录,首付款1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48亿美元+1亿美元股权认购 [6] - 2020-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增至523亿美元,首付款从6亿美元增至41亿美元 [7] - 2025年初至今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22亿美元 [7]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2025年Q1公募基金医药生物持仓占比8.88%,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但仍处低位 [10] - 恒瑞医药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均显著增长,药明康德Q1业绩回暖 [11] - 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27.1倍(2021年以来16.1%分位数),市净率2.0倍(2021年以来27.6%分位数) [11] 行业未来展望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中国73项口头报告创历史新高,ADC管线研究中中国占比48.4%,双抗研究占比49% [11] - 国内医药产业进入创新成果兑现期,从跟随者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疗法供给方 [11] - 华福证券看好创新药5-10年产业趋势,渤海证券建议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 [12]
年内A股IPO回暖,港股首发融资千亿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19:38
A股IPO市场回暖 - 截至6月27日,年内A股共有51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合计371.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6%、15% [1] - A股第一大IPO为中策橡胶,募资金额为40.6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为39.33亿元 [1] - A股第二大IPO为天有为,募资金额37.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为35.3亿元 [1] 港股IPO市场表现强劲 - 截至6月27日,年内港股共有39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合计1051亿港元(约9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30%、700% [1] - 港股第一大IPO是宁德时代,首发募资410亿港元(约376亿元),超过A股IPO募资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达406亿港元(约371亿元) [1] A+H股公司主导港股IPO - 上半年港股十大IPO中,"A+H"公司占据5席,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赤峰黄金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设立民营企业联合基金项目
中国青年报· 2025-06-30 19: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设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设立民营企业联合基金项目 江苏恒瑞医药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 杭州协合医疗用品 齐鲁制药4家民营企业正式加入该基金 [1] - 民营企业首次以"出题人"身份参与国家基础研究体系 标志着民营企业正式进入国家基础研究体系 [1] - 基金旨在引导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吸引全国优势科研力量 聚焦关键技术领域核心科学问题 [1] 基金设立背景与目标 - 当前国家迫切需要提升科技创新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但在突破关键技术和原始创新方面面临挑战 [2] - 基金将发挥导向作用 吸引高水平科技力量参与医药领域基础研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国家医药安全和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2] 参与企业的研究重点 - 江苏恒瑞医药将聚焦肿瘤免疫 新型递送系统等前沿领域 推动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创新 [2]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将联合高校攻关医学影像设备核心部件 加速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 [2] - 杭州协合医疗用品将重点支持生物医用材料基础研究 突破可吸收材料 高精敏检测等关键技术 [2] - 齐鲁制药将围绕生物药 小分子创新药等领域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 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落地 [2]
一天16家,港股IPO爆了!
格隆汇· 2025-06-30 18:1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3只新股IPO上市,较2024年同期的30家增长43.3% [2] - 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1067.1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876.5亿港元 [2] - 5月为募资金额最高月份(572.9亿港元),6月为上市数量最多月份(15家) [4] 募资规模与行业分布 - 募资TOP3公司:宁德时代(410.1亿港元)、恒瑞医药(113.7亿港元)、海天味业(101.3亿港元),合计占比58.6% [7] - 工业行业募资额最高(525.4亿港元),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10家) [8][9] - 9家公司募资额≤2亿港元,包括药捷安康-B、新琪安等 [7] 上市表现与破发率 - 43只新股中27家首日收涨,破发率30.2%,较2021年峰值45.7%下降 [9] - 首日涨幅TOP2:映恩生物-B(116.7%)、药捷安康-B(78.7%) [10][12] - 消费赛道表现突出,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4家公司进入涨幅前十 [10] 认购热度与中签率 - 布鲁可以6000倍认购倍数成为"超购王",中签率10% [12] - 药捷安康-B认购倍数3419.9倍但中签率仅0.8% [13] - 14家公司中签率超50%,其中5家达100% [13] A+H双重上市动态 - 2025年上半年5家A+H双重上市,年内共8家成功上市 [16] - 60余家A股公司处于赴港上市不同阶段,2103家企业已获港交所受理 [17] - 政策允许粤港澳大湾区港股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 [18]
恒瑞医药(01276.HK):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新增适应症获批 用于成人重度斑秃患者
格隆汇· 2025-06-30 17:52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新增适应症获批,用于成人重度斑秃患者 [1] - 斑秃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脱发,全球患病率高达2%,中国患者约349万,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1] - 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是一种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已在国内获批三个适应症,此次新增适应症填补国内自研JAK1抑制剂空白 [2] 药品与适应症 - 硫酸艾玛昔替尼片通过抑制JAK1信号传导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效应 [2] - 已获批适应症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和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2] - 新增适应症针对重度斑秃,解决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足、副作用大等问题 [1][2] 市场与竞争格局 - 全球斑秃治疗药物中,辉瑞利特昔替尼胶囊和礼来巴瑞替尼片2024年销售额合计约10.47亿美元 [2] - 目前国内尚无自研JAK1抑制剂获批,硫酸艾玛昔替尼片为首次突破 [2] - 国际竞品包括辉瑞LITFULO®、礼来OLUMIANT®和Sun Pharmaceutical的LEQSELVI™ [2] 研发投入与疾病负担 - 硫酸艾玛昔替尼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10.91亿元 [2] - 中国斑秃患者约349万,亚洲患病率高于全球,疾病负担显著 [1] - 重度斑秃患者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高,亟需安全有效的长期治疗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