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海淀“两区”建设成果亮相上海进博会
北京商报· 2025-11-07 17:41
海淀区经济与创新基础 - 2024年GDP达1.29万亿元,对北京市经济贡献连续9年位居全市第一 [1] - 汇聚清华、北大等37所顶尖高校和2家国家实验室,现有产业空间约4690万平方米 [1] - 2024年372家外资企业落地海淀,实际利用外资额连续七年全市第一 [1] - 抖音、小米等万亿、千亿元级龙头企业从海淀走向世界 [1] 产业政策与支持体系 - 最新发布的产业、金融等10项政策措施总预算超10亿元 [1] - 政策体系从创新驱动、特色产业、梯度培育和产业要素四大维度提供支持 [2] - 对引领型孵化器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通过"揭榜挂帅"政策最高提供1亿元支持 [2] - 针对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核心产业领域实施"精准滴灌" [2] 重点园区与发展规划 - 东升镇已建成科技园区超290万平方米,形成以海淀AI原点社区和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3] - 产业集群聚焦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等传统产业及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科学等新兴领域 [3] - 东升镇设立100亿元规模产业基金池,并提供租金减免、举办国际创业大赛等扶持方式 [3] - 6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优质企业与海淀区签署协同合作发展备忘录 [3]
进博会北京举办外资企业交流活动,百余外企高管共谋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11-06 22:43
活动以"共话京彩,共享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医药健康、金融服务、生物制药等产业领域百 余家外资企业高管代表面对面交流,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北京市领导在致辞中代表市政府向与会企业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北京发展表示 衷心感谢。北京市领导强调,北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致力于为外资企业在京发展创造更好 环境。目前北京拥有外资企业3.5万家、外资研发中心221家,外资企业已成为北京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 的重要参与者,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市领导指出,北京将持续加强"四个中心"建设,全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全国文化中心 建设,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释放巨大潜力,2024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22.4亿 元,增长14.9%;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研发经费 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国际交往中心蕴含的经济能量加速释放。未来,北 京将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持续推动首都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繁荣发展,加快建设全球重要科学 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开放创新核心枢纽。 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国 ...
“共话京彩,共享机遇” 外企交流活动走进第八届进博会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7:04
中国经济网11月6日讯(记者 成琪)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当天,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在上海举办北京市政府与外资 企业交流活动。北京市领导出席并致辞,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主持。 本次交流活动以"共话京彩,共享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医药健康、金融服务、生物制药等产业领域百余家外资企业高管代表面对面交流,共 话合作、共谋发展。 北京市领导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将持续加强"四个中心"建设,全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释放巨大潜 力,2024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22.4亿元,增长14.9%;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 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国际交往中心蕴含的经济能量加速释放。未来,北京将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持 续推动首都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繁荣发展,加快建设全球重要科学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开放创新核心枢纽。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政策叠加的城市,北京已累计实施140余项突破性政策,其中全国突破 性 ...
全国首单“两区建设”债券在北交所成功发行
齐鲁晚报· 2025-10-02 06:24
新华 北京证券交易所最新信息显示,近期全国首单"两区建设"债券在北交所成功发行。本期债券的发行人为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93%,创全国同期限企业债券历史新 低。据了解,北京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叠加 城市。 ...
首单“两区建设”债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
新京报· 2025-09-28 16:1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9月28日,记者从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获悉,近日在中 国证监会的统筹指导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首单"两区建设"债券在北交所成功发行。本期债 券的发行人为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93%,创全国同 期限企业债券历史新低。中信建投(601066)为牵头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首创 证券(601136)、一创投行为联席主承销商。 下一步,北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服务新质生产力,锚定主 阵地建设目标,深化股债市场协同服务,强化投融资对接,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质效。 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两区"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及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其中,5亿元将用于北京市轨道交 通17号线建设,支持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发展,贯通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科技创 新片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和高端产业片区,助力营造国际化、高水平的发展环境。剩余5亿元将用于 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增强公司服务"两区"发展的综合能力。 ...
北京顺义:“十四五”以来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北京商报· 2025-09-15 20:49
经济增长与投资建设 - GDP年均增长5.8% 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 [3]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 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 [3] -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去年总量近2000亿元 [3] 高端制造业发展 - 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 产值3360亿元 年均增长13% [3] - 航空航天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 飞机维修领域年产值达140亿元 [4] - 医药健康产业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医药制造领域集聚40余家重点企业 [4] 现代服务业布局 - 航空服务业拥有220余家企业 去年营收近2000亿元 [4] - 商务会展业拥有两大场馆总面积超80万平方米 承接全球百大商展品牌 [4] - 临空经济区去年企业营收超3500亿元 发展指数居全国首位 [5] 产业集聚与平台建设 - 新能源智能汽车集聚四大整车企业及150余家上下游企业 [3] - 航空航天产业依托中航/航天产业园集聚20余家重点企业 [4] - 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企业120余家 天竺综保区全国空港型保税区排名第一 [5] 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 - 全区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 推进京密高速等重大项目 [7] - 首都国际机场通达全球57国225个航点 洲际航点数量全国首位 [5] - 连续六年举办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 今年参赛项目与人数双破万 [6] 产业创新与生态构建 - 建设2500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3]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投产 填补高推力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空白 [4] - 建成全国唯一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先行区 [4]
“两区”建设以来 北京石景山区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46家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1:35
项目落地成果 - 累计推动落地项目941个 其中外资项目83个 [1]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46家 年均增长18.6% [1] - 企业主体达6.1万户 较"十三五"末增长60% [2] 产业发展格局 - 现代金融领域引进机构300余家 形成"三卡+消金"发展格局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集聚游戏企业110余家 [1] - 科幻产业集聚企业和机构230余家 [1] 制度创新突破 - 累计形成15项创新实践案例 其中5项获市级复制推广 [1] - 金融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实验室纳入全国标志性项目 [1] - 建成全国首个大型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 [1] 对外开放举措 - 出台区级国际组织落户便利化措施 [2] - 设立香港招商工作站及区国际商会 [2] - 赴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活动20余场 [2] 企业服务优化 - 科技型企业存量2.7万户 占全区企业总量45% [2] - 通过"码上通"服务平台优化审批服务 [2] - 建立"政策通"数据推送机制和AI政务助手系统 [2]
“两区”建设以来,石景山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46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4 17:12
服务业扩大开放成果 - 石景山区累计推动落地项目941个 其中外资项目83个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46家 年均增长18.6% 在城六区中排名第二位 [2] - 全区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引领作用 以吸引和聚集国际投资为主线 探索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2] 现代金融领域发展 - 累计引进现代金融机构300余家 形成光大、华夏、邮储信用卡中心和阳光消费金融"三卡+消金"发展格局 [2] - 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纳入全市"两区"建设重点园区 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数字人民币综合性试验区 [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设立京西游戏创意产业联盟 建成2家市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集聚游戏企业110余家 [2] - 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共建"数据(数字)资产流通创新中心" 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加快链入国际市场 [2]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 启动建设北京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 投用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 [4] -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文化应用基地 汇集重点企业100余家 [4] 工业互联网与虚拟现实产业 - 集聚航天云网、东土科技等重点企业40余家 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入驻率超90% [4] - 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 [4] -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14家企业获评2024年"中国VR50强" 21家企业荣登"中国XR企业TOP100"榜单 [4] 科幻产业生态 - 连续五届成功举办中国科幻大会 集聚科幻企业和机构230余家 [2] - 成为全市"一核多点"中的"一核" 京西科幻之城加速崛起 [2] 未来发展战略 - 紧抓北京市"两区"建设、服贸会永久会址落户及"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战略机遇 [4] - 高标准推进服贸会永久会址建设 高质量培育会展产业集群 高水平优化会展服务生态 [4] - 着力构建"以展促产、以展促消、以展促城"的会展经济新格局 [4]
五年来,顺义“两区”建设累计入库项目达到4676个
新京报· 2025-09-13 21:04
9月13日,记者在顺义区"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五年来,顺义区累计入库"两区"项目4676个, 位居全市第一,2024年在全市"两区"和重点园区综合考评中均获评"A"类。在试点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 入限制、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顺义区持续发力,已完成200余项"两区"重点 任务,探索形成了16项"两区"突破性政策和创新模式,其中8项为全国首创,创新密度居全市前列。 会展综合体规划超190万平方米 今年2月,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即新国展二期,正式投入运营,由1栋会议中心、1栋五星级酒店、9栋展馆 和3栋登录厅组成,是目前北京市单体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综合型会展场馆。目前,中国国际展览 中心(顺义馆)即新国展一期,年均展馆设施利用率超50%,年均吸引观众超200万人次。新国展一二 期两馆总建筑面积超8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馆总面积达31万平方米,占全市室内展览面积的一半以 上,跃居全国第五大会展综合体。 顺义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蓬勃表示,顺义区将联动新国展一二期场馆,打造"顺义会展"品牌。同 时,顺义区推动新国展三期开发建设,进一步丰富酒店、餐饮、商业等功能,着力建设"以会展为主、 住商 ...
累计入库项目数全市第一,多项政策全国首创 北京顺义交出“两区”建设五周年答卷
北京商报· 2025-09-13 15:36
制度创新成果 - 完成200余项"两区"重点任务并探索形成16项突破性政策和模式创新 其中8项为全国首创[1] - 全国首创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 "保税+消费"升级 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等民生政策突破[1] - 航空服务领域首创国际包修飞机发动机等关键航材免抵退税试点 开通北京自贸区首条第五航权航线[1] - 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北京模式" 通过"一次审批、多次进口、保税备货"提升医药供应链效率[3] 产业发展成效 - 推动航空服务 医疗健康 金融 会展 文化贸易等多领域提质升级[1]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带动航空高端制造与科技研发集聚[1] - 医疗健康领域实现全国首单商业规模批次医药产品进口 跨境电商医药销售试点上半年完成37万单[1] - 金融领域吸引安联保险资产管理 贝宝支付 汇丰保险经纪等全国首家外资机构落户[2] - 文化贸易创新"区内仓储+区外展拍"模式 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流重要窗口[2] 园区建设进展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形成航空全链条产业集群 吸引国际航协北亚办事处等国际组织入驻[2] - 天竺综保区在全国发展绩效评估中连续三年位列前十 进出口值达1235亿元 2020年以来年均增速19%[2] - 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及相关企业超120家 年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2] - 打通国际快件 跨境电商 生鲜产品等13类特色口岸功能 创新"联程直转""双枢纽"协同监管措施[3] 企业集聚与便利化 - 累计推动4676个"两区"项目入库 项目数量位居全市首位[1] - 外资企业数量达2181户 较五年前增长50%[3] - 支持外籍人员在线身份认证 外资企业全程网办 提供中英文双语政务指引[3] - 设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提供个性化服务[3] 标准化与通关效率 - 拥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6个 其中市级试点2个[3] - 天竺综保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实现货物落地后6小时内提货 通关效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 - 构建高效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通关平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