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搜索文档
中药创新解码生命密码:好医生集团荣膺2025年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优秀项目
经济网· 2025-07-08 17:32
7月6日,2025(第42 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好医生集团"诠释中药科学内涵 推动新药研发"项目从全国医药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 年中国医 药工业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39年守正创新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获得高度认可。 这些成果背后是强大的知识产权支撑,好医生集团现拥有注册商标2000多件,好医生集团已累计获得 460 项国家授权专利,6个原始一类新药均拥有国际 PCT 专利,承担 70 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先后荣获国家专利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部华夏科技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 川省专利二等奖等科研创新荣誉。 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科研创新的同时,好医生集团始终践行着"关爱大众健康"的使命。近年来,集团联合编制出版了美洲大蠊和康复新液系列丛书, 让更多人可以深入了解美洲大蠊的药用功效。该系列丛书由《中药美洲大蠊大全》《康复新液临床研究与应用》《康复新液临床研究与应用(普及版)》 《药用美洲大蠊基因组学研究》《药用美洲大蠊基因成分研究》等组成。尤其是《康复新液临床研究与应用(普及版)》一书,将专业的医学理论转化为通 俗易懂的科普内容,有效打破了医学知识的壁垒, ...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丨“烟火气”邂逅“草药香”——中医药夜市丰富暑期文旅市场
新华社· 2025-07-08 13:57
中医药文化与夜经济融合 - 开封市第三届"大宋中医药文化市集"开市,提供铜砭刮痧、耳穴压豆、火龙罐等中医特色体验项目,并配套专家义诊、养生操教学及药食同源知识普及[1] - 该活动以"传承、体验、健康"为核心,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并丰富暑期文旅市场,2023年起每年暑期定期举办[1] - 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1月文件明确要求培育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多地通过中医药夜市实现业态融合,释放"中医药+"新活力[1] 全国多地中医药夜市创新实践 - 重庆渝北区大悦城商场举办"健康夜市",由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1] - 山东、辽宁、四川等地推出药膳制作、经络拍打教学、中医药主题剧本杀等创新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参与[1] 行业趋势与消费场景升级 -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形成多元化、沉浸式体验,成为暑期夜间文旅活动的新选择[2] - 中医药夜市通过接地气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推动文化传承与消费场景创新[1][2]
特写:“我看见了更多可能性”——台青珠海科技奇遇记
新华网· 2025-07-07 09:01
新华社广州7月6日电 题:"我看见了更多可能性"——台青珠海科技奇遇记 来自台湾桃园市的王同学对展品数量之众感到震撼。"祖国大陆真是地大物博,多元的地质结构孕育了 这么多珍贵的展品。未来,我也想去大陆更多地方走走看看。"他说。 5日,走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展览馆,参观"琴澳和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题展"时, 这位王同学又兴致勃勃地研究起馆内陈列的电子电路板,攻读机电专业的他为身边同伴讲解电路板上的 各种组件。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台湾企业家来到大陆设厂,生产的产品就有电路板、电容器等零部件。如今,大 陆的科技发展已今非昔比,希望未来两岸能多合作,生产制造出更多先进的科技产品。"王同学说。 本届夏令营共有1800余名台湾青年参加,设总营和分营。其中,总营于7月4日至6日在广东省举办,分 营活动将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持续开展。 4日,来自宝岛台湾、港澳地区及海外的台湾青年,在第二十二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期间走进中 山大学地质矿物博物馆,流连在矿物岩石标本、古生物化石、珠宝玉石等珍贵展品的海洋。 台青贾同学正在巴西高校攻读矿产相关专业。被丰富多样的展品吸引,在参观过程中,他一会儿拍摄照 片 ...
三千年阿胶香飘万里,老技艺焕彩再谱新篇
环球网· 2025-07-05 21:00
中医药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近3000年历史沉淀,包含原料处理、炼胶、打沫、挂旗、凝胶、切胶、晾胶、擦胶、印字、包装等多道工序 [3] - 公司通过蒸球化皮机提升传统熬胶工序效率,实现古老工艺与现代设备有机融合 [3] - 建成国内首条中药口服液全线智能化生产线(复方阿胶浆智慧化生产线),采用柔性输送带无缝衔接上瓶、灌装、检测等工序,重塑中药生产标准化模式 [3] 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 - 引入AI舌诊技术,消费者上传舌面照片可生成专属养生方案,实现线上问诊与下单 [4] - 截至2024年6月,线上熬胶预约超52万单,智能体质检测达1.2万余例 [4] - 生产线员工反馈当前流程既保留老手艺精髓又增加科技精准度 [3] 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播 - 旧厂址改造为阿胶文化体验酒店,与中国阿胶博物馆、毛驴博物馆、阿胶世界体验工厂等构成中医药文化旅游区 [4] - 2024年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提供康养、旅游、研学、餐宿等沉浸式体验服务 [5] - 通过互动体验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强化"一块阿胶承载的文化记忆" [5] 企业发展战略 - 公司提出老字号需与时俱进,通过产品形式创新和科技优化服务契合现代消费者需求 [4] - 70多年发展历程显示中医药文化弘扬与企业经营相辅相成,视传承与创新为使命 [5] - 目标让中医药文化根脉扎得更深,非遗技艺光芒照得更远 [5]
将中医药理论融入饮食养生(新职业新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图为怀凯在制作药膳。 李庆亮摄(人民视觉) 一碗鸡汤,能尝出几种味道? 在药膳制作师怀凯的精心烹调下,鸡肉的鲜美、草药的香气都汇聚在鸡汤中,汤色纯净,喝起来鲜甜清 润。 怀凯选用散养土鸡,在鸡汤中加入芍药花、人参、石斛、葛根等中药材,烹制安徽省亳州市的知名药膳 ——芍花鸡。 亳州是芍药花的重要产地。过去,亳州人会在鸡汤中加入芍药花进行炖煮,但口感较为单一。后来,怀 凯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味道,在鸡汤中再添加几味中药材,让这道菜味道层次更丰富,也更为滋补养 生。 "没想到改良的芍花鸡一经推出,就成了店里的爆款,一年能卖出近2万份。"怀凯说。 合理运用中药材烹制可口菜肴,是药膳制作师的重要技能。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中 式烹调师(药膳制作师)国家职业标准,药膳制作师被定义为"运用中医药理论,以食药物质和食材为 原料,使用烹调技法制作药膳的人员"。 "芒种和夏至时节,饮食要注意降燥、解暑,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制作了菜单。每两个节气,我们都会推 出一份适合当季食用的时令菜单。"怀凯说。在中医理论中,不同节气要选择相应的饮食。懂得根据节 气养生,按照气候特点烹调菜品是药膳制作师的职业技能之一。 如今,怀凯的药膳 ...
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打造灵芝产业全球标杆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李明焱从22岁开始投身菌类种植,成为当地第一位"青年星火带头人",后公派日本留学[2] - 1997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功培育出13个名贵中药材品种,包括"仙芝1号"和"仙斛2号"[4] - 公司已7次与国家航天局合作开展航天育种,培育出有效成分更优质的"仙芝2号"[4] - 2024年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金华市首个该奖项获得者[4] - 目前公司由第二代接班人李振皓、李振宇分别担任副董事长与总经理[6]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公司主导制定了ISO国际标准《中医药——灵芝》和《中医药——铁皮石斛》,已在十余个国家被采用[3] - 自主研发"四低一高"超音速低温气流破壁技术,首创"去壁"技术,解决传统破壁法的重金属污染与氧化问题[4] - 研发人员占比14.6%,外聘专家包括多名院士[4] - 2025年计划将物联网、基因技术、数字孪生与传统种植结合,打造"虚拟适种-现实优化"新场景[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仙芝1号"灵芝品种通过浙江省级审定,"仙斛2号"石斛品种有效成分多糖含量达58.7%[4] - 灵芝孢子粉行业唯一一条全自动高精度装量的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良品率从95.4%提升至98.5%[6] - 建立全周期质量追踪体系,实现上下游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6]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2025年冠名浙江省游泳队,通过体育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破圈[5] - 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一期数字化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二期建设[6] - 目标将灵芝打造成千亿规模单品,成为灵芝产业全球标杆[3][7] 行业地位与愿景 - 中国灵芝与铁皮石斛行业上市第一股[2] - 推动产业标准化进程,改变国内中药材种植缺乏标准化的局面[3] - 愿景是与业内共同推进灵芝石斛产业进步,打造千亿规模单品[3]
以岭药业:一粒“中国造”小药片,如何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15:30
公司国际化发展 - 公司创新药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北美、中东、非洲、东欧、南美等市场 [3] - 公司从本土药企成长为全球品牌,入围"中国品牌价值100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20强""中国中药企业10强" [3] - 公司采用"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 [5] 产品质量与科研合作 - 公司在全国20余个省市建立60多个道地药材种植基地,确保原料品质 [5] - 生产车间通过美国、欧盟等国际药品生产标准认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5] - 科研团队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完成40多项循证医学研究,发表300多篇SCI论文 [7] 中医药理论与创新 - 公司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建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三大框架,相关成果获6项国家级科技奖项 [8][9] - 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泰国等地成立络病学会,连续举办21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9][11] - 基于络病理论研发17个创新中药,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肿瘤等领域 [11] 国际化市场策略 - 采用"双线并行"策略,通过学术推广(络病学会、国际会议)与市场布局结合 [13][14] - 连花清瘟胶囊在东南亚以药品身份注册,在东欧部分国家归类为保健品,体现差异化策略 [13] - 将产品铺进海外连锁药房和超市柜台,直接触达高流量人群,如泰国市场 [15] 行业定位与未来目标 - 公司目标是在全球特定中医药领域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品牌 [16] - 国际化被视为新起点,旨在让更多中国创新药物惠及全球患者 [15][16]
年诊疗量超16亿人次!中医药法护航“中华瑰宝”
新华社· 2025-07-01 21:56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较2023年明显增长 [1][3] -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97.1万人,中药饮片抽检质量整体合格率提升至97%左右,中成药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2] - 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达到24.62% [2] 政策支持与法律框架 - 中医药法自2017年施行以来推动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范的出台,包括《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 [1]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加快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1] 中医药服务网络与能力 - 我国基本实现了地市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全覆盖 [2] - 武汉市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诊室、中药房等设施,并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3]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4年1月至5月的日均诊疗量超过一万人次 [3] 中药创新与研发 - 2021年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已有53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25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4] - 2019年以来已有6个儿童专用中药新药获批 [4] 中医药文化推广与国际影响 - 中药梳、药枕、中药香囊等文创产品热销,中式养生茶饮流行,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爆出圈 [5] - 我国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制订新一轮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与世卫组织联合举办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 [5] - 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发布12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5] 未来发展潜力 - 国家层面有待出台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 [6]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诊疗和知识普及中发挥更大作用 [6] - 中医药"走出去"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 [6]
马小丽教授:守正创新,古方新用直击抑郁症防治难题
环球网· 2025-07-01 18:46
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领域的应用 - 半夏厚朴汤源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具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缓解躯体症状的功效 [3] - 栀子厚朴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具有清热除烦、行气除胀的功效,主治失眠、烦热 [3] - 研究表明,仲景经方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治疗抑郁、焦虑等情志病疗效确切 [3] 解郁除烦胶囊的研发与特点 - 全国名中医继承仲景情志病思想,以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为基础方,拟定八味除烦汤,更适用于青少年、职场人群、老年人群、躯体共病、发热性疾病患者人群 [3] - 在八味除烦汤基础上创新转化研发出解郁除烦胶囊,具有多通道作用及良好的抗抑郁焦虑效果,且临床安全性更高 [3] - 解郁除烦胶囊可能通过调节中枢神经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NA、DN、5-HT发挥抗抑郁作用 [4] 解郁除烦胶囊的临床研究结果 - 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样本量达560例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解郁除烦胶囊可显著降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缓解躯体症状 [4] - 解郁除烦联合多元化有氧运动可提升青少年抑郁症整体疗效,减弱抑郁人格倾向、精神病态人格倾向,转变患者疾病应对方式 [4] - 解郁除烦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明显低于氟西汀,安全性良好 [4] 中医药在现代精神卫生领域的潜力 - 解郁除烦胶囊的创新转化,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潜力 [4] - 未来应进一步挖掘经方的价值,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4]
创业板医药ETF(159377)涨超1.5%,政策红利与创新驱动或成行业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3:59
医药生物行业 - 行业在政策支持下迎来快速发展,创新药板块进入商业化收获期 [1] - 2024年多家企业亏损显著收窄,双/多抗类药物、ADC、基因疗法等研发热度高 [1] - 2025Q1医疗设备招投标大幅增长,医学影像设备增速超85% [1] 政策支持 - 《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出台 [1] - 审评审批优化助力创新 [1] 医疗器械板块 - 板块结构性分化,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成为重要增量 [1] - 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其标准化发展 [1] - 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单独立项,临床应用加速落地 [1] 中医药领域 - 通过数智化转型焕发新机,"中医药+"新业态不断涌现 [1] - 健康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1] 行业驱动因素 - 行业整体受益于老龄化加深、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及政策红利 [1] 创业板医药ETF - 国泰跟踪的是创医药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从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的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反映创业板医药卫生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性特征的优质企业整体表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