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式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在中国造好物创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07:09
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下的先进制造 - 先进制造行业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双重浪潮,需以"韧性"穿越周期、"智变"引领未来 [1] - 中国供应链韧性与AI创造力结合,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增强全球供应链应对变局的能力 [1] - 西门子面向中国市场推出18款智能化升级产品,其中16款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耗时仅9个月 [1] 中国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 中国供应链具有"全""大""好""快""韧"特征,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霍尼韦尔在中国与1000多家供应商合作,认为中国供应链"不可或缺""稳定""韧性" [3] - 空客A320飞机关键部件由中国制造,第二条总装线即将落地中国 [2] 跨国企业的本地化战略 - 西门子采用"中国式创新"模式,以国内需求场景为底座,结合中国生态链与供应链 [1] - 施耐德电气从追随全球技术演进为立足中国需求研发,并将"中国方案"反向输出全球 [6] - 瓦克在中国新建有机硅生产线,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缩短实体工厂建设周期 [7] AI与数字化重塑制造业 - 施耐德电气将AI与开放自动化平台融合,应对制造业智能化与绿色化需求 [6] - 中铝国际建成国内首个铝板带加工"黑灯工厂",实现高危环节无人化操作 [7] - 南钢推进数字化,实现千里之外遥控26条生产线,数据毫秒级同步 [8] 行业创新实践与未来方向 - 瓦克建立深度学习模型用于新材料配方研发,降低试错成本 [7] - 御风未来探索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轻量化、智能化供应链 [9] - 南钢提出"智慧生命体"概念,目标成为"原生数字企业" [9] 生态圈建设与合作模式 - 金光集团提出"织网布局、标准赋能、长期共生"三大生态圈建设路径 [5] - 链博会促成航空、钢铁、自动化等领域跨界合作,推动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 [9] - 空客携10余家航空供应链企业联合参展,展示高度全球化行业特性 [2]
三届“老友”星巴克首次携即饮业务亮相链博会 本地洞察驱动中国式创新,产业链协同诠释绿色承诺
中国食品网· 2025-07-18 18:29
公司参展与战略定位 - 公司连续第三年参展链博会,以"扎根中国,链创未来"为主题亮相"健康生活链"展区 [1] - 即饮业务首次参展,全面展示从创新、采购、生产到分销的本地化产业链布局 [1] - 亚太区高管强调即饮业务在中国市场率先实现全球海外市场中首个全供应链本地化运营 [3] 产品创新与本地化研发 - 100%产品在中国本地孵化生产,目前拥有8大即饮系列 [5] - 最新产品茉莉拿铁融合广西横州特级茉莉花茶与巴西阿拉比卡咖啡,体现"中国式创新" [5] - 独立研发团队开发"中国原创"产品如轻咖啡因生咖果汁饮品、茶咖系列,部分产品已出口韩国 [7] - 针对健康趋势推出0糖0脂黑咖啡、低糖馥芮白等产品,茶咖系列采用低糖配方 [7] 供应链与运营本地化 - 原材料本地采购:广西横州茉莉花茶、福建安溪铁观音用于茶咖系列 [9] - 包装100%在中国采购加工,星选系列包装获2023德国红点设计奖 [9][10] - 在天津、苏州、广州布局生产线,覆盖全国1300余县域 [12] - 线下销售点计划2025年扩展至55万个,线上覆盖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 [12] 可持续发展举措 - 目标2030年实现碳排放范围1、2、3内全球50%温室气体绝对减排(对比2019财年) [13] - 采用铝罐、PP杯、PET瓶等易回收材料,产品标签用料减少50% [13] - 2款即饮产品采用食品数字标签试点 [13] - 生产基地推行节能减排、节水降碳及数字化生产 [13]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财年中国即饮业务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14] - 市场份额常年稳居行业第二 [14] - 通过链博会分享本地化经验,提供价值链创新共赢范式 [15]
经济日报:平台送外卖代表了中国式创新的“隐形赛道”
快讯· 2025-07-16 08:34
平台企业战略布局 - 美团、淘宝、京东等平台在"超级星期六"活动中加大投入,推动外卖市场竞争升温 [1] - 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被视为高频刚需的流量入口,成为数字时代竞争的战略高地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互联网红利见顶背景下,平台企业通过外卖等业务掌控流量入口以维持竞争力 [1] - 外卖业务代表中国式创新的"隐形赛道",与硬科技突破共同构成中国创新的双轨模式 [1] 业务模式本质 - 外卖送奶茶和即时零售卖白菜等业务本质是通过高频消费场景获取用户流量 [1] - 平台企业布局外卖领域既满足就业与生活便利需求,也体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1]
平台企业送外卖是“大材小用”吗?
经济日报· 2025-07-16 06:06
平台企业创新方向 - 美团、淘宝、京东等平台近期重金投入"超级星期六"促销活动,推动外卖订单量创新高 [1] - 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本质上是高频刚需的流量入口,2024年数据显示32.34%消费者每周点5-10次外卖,23.25%每周点3-4次 [2] - 中国外卖模式具有独特性,快速便捷且价格实惠的服务体验是科技创新与大规模应用的结果 [2] 外卖行业比较优势 - 中国城镇化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202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超过9.4亿人,形成日均过亿的外卖需求 [3] - 高密度城市生活与灵活就业形态叠加,既满足即时服务需求又创造就业机会 [3] - 商业资源集中和餐饮生态密集使平台能以更低成本构建全球最密集配送网络 [3] 创新形态多样性 - 平台企业作为服务生态构建者,通过算法重构城市服务网络,与硬件制造商形成差异化创新路径 [4] - 中国创新包含硬科技突破和服务模式创新两个维度,二者都具有重要价值 [4] - 不同企业类型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生态,需要高精尖科技企业也需要服务型平台企业 [4]
丁刚:中国咖啡进美国,带的是什么味道?
环球网· 2025-07-02 06:56
瑞幸咖啡纽约开业事件 - 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分店于6月30日正式开业[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咖啡连锁品牌 拥有超过2 2万家门店[1] - 凭借灵活的品类创新 数字化运营和高性价比 培育出适应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口味[1] 中国咖啡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咖啡消费总量已突破30万吨 成为全球增长最快 规模最大的新兴市场[1] - 星巴克早期通过甜口和奶香培养中国消费者口味 本土化创新成为后来者胜出关键[1] - 云南咖啡种植约占全国85% 年产14万吨咖啡豆 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3] 瑞幸商业模式创新 - 将传统咖啡零售完全互联网化和数据化 创造巨大线上销售平台[2] - 用户可通过网络自主选择口味并快速完成交易[2] - 是云南咖啡豆最大采购商之一 在保山投建的年加工5000吨鲜果处理厂覆盖2万农户[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选择以中国式创新切入美国高饱和度市场 行业2025年预计收入750亿美元[5] - 美国咖啡人均年消费量上千杯 星巴克本土门店超1 7万家[5] - 通过带有中国底蕴的新口味扩展全球味觉疆界 而非复制星巴克模式[5] 产业融合与社会价值 - 云南咖啡种植与精准扶贫结合 成为"金果子"帮助山区农民脱贫[3] - 推出"100%云南精品单品" 让农户采摘的果实直通城市咖啡杯[3] - 咖啡产业崛起是中国拥抱世界的成果 为全球咖啡版图增添新坐标[5]
年入均超6000亿元!深圳创新“四姐妹”,凭啥成万亿级“顶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4:59
深圳创新"四姐妹"概述 - 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45年,孕育出华为、比亚迪、腾讯和中国平安等市值万亿及以上的科技巨头,被称为深圳创新"四姐妹" [1] - 四家公司市值基本在1万亿元以上,营收均在6000亿元以上,中国平安营收超1万亿元 [1] - 持有有效授权专利数量均超过5万件,华为超过15万件 [1] - 正在构建"产业+科技"复合型创新生态体系 [1] 创新A面:市值与营收表现 市值表现 - 腾讯市值最大,约4.75万亿港元,比亚迪1.35万亿港元,中国平安0.97万亿港元 [4] - 2025年以来腾讯涨25.06%,比亚迪涨66.77%,中国平安涨4.46% [4] - 凯度BrandZ全球品牌价值榜中,腾讯第11名,华为第39名,中国平安第84名 [5] 营收表现 - 2024年腾讯营收6603亿元,增长8%,归母净利润1940.73亿元,增长68% [6] - 比亚迪营收7771.02亿元,增长29.02%,归母净利润402.54亿元,增长34% [7] - 华为营收8621亿元,增长22.42%,净利润626亿元,减少28% [8] - 中国平安营收10289.25亿元,增长12.6%,归母净利润1266.07亿元,增长47.8% [8] 创新B面:研发投入与专利表现 研发投入 - 华为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营收20.8%,研发员工11.3万名,占比54.1% [14][16] - 腾讯研发投入706.9亿元,占营收10.7%,科技类人才超4万名,占比73% [15][16] - 比亚迪研发投入542亿元,占营收6.97%,研发人员12.2万名 [14][16] - 中国平安研发投入180亿元,占营收1.76%,科技开发人员2.1万名 [12][16] 专利表现 - 华为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90%为发明专利,PCT申请量6600件 [11] - 腾讯全球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8.5万件,授权数量超4.5万件,PCT申请量832件 [11] - 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59691件,授权专利35837件 [11] - 中国平安专利申请数累计55080项,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专利数全球领先 [12] 创新C面:复合型创新生态 腾讯 - 从社交平台扩展为游戏、金融科技、云计算等多领域生态系统 [19] - 通过战略性投资布局文娱传媒、游戏、企业服务、电商零售等超20个板块 [19] 华为 - 六大业务线包括ICT基础设施、终端、云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芯片与器件 [19] - 2024年ICT基础设施业务营收3699.03亿元,增长4.9%;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263.53亿元,增长474.4% [20] 比亚迪 - 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覆盖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 [20] - 形成"技术鱼池",掌握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20] 中国平安 - 定位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通过AI科技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21]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超19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22]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带来低获客成本、低运营成本、低风险成本、高客户留存 [22]
小米玄戒O1需要舆论善意的呵护
观察者网· 2025-05-20 17:03
小米汽车舆情与营销问题 - 小米SU7爆燃事故引发狂风暴雨般的质疑和批评[1] - 碳纤维机盖误导营销和"智驾"改名"辅助驾驶"反映过度营销的舆论反噬[1] - 公司需在产品发布后持续改进销售宣传和用户体验[1] 自研芯片玄戒O1的行业意义 - 玄戒O1问世标志中国突破硬核科技但遭遇意外质疑[1][3] - 电动车和智能手机产业已成熟但自研高性能芯片仍属稀缺[3] - 全球能打造芯片生态系统的电动车/智能手机品牌屈指可数[3] 中国芯片产业现状与发展 - 中国自研SoC受制程限制但海思麒麟保持架构领先[4] - 展锐/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联想等加入自研SoC形成百花齐放[4] - 小米首款旗舰芯片采用公版架构和境外代工符合产业规律[4] 中国高科技产业突破 - 2025年DeepSeek崛起和军工价值重估提振科技信心[5] - 小米将跻身全球最先进手机SoC设计商行列[5] - 中国创新通过开放交流站在世界技术肩膀上突破[5]
把创新,写进烟火人间
远川研究所· 2025-05-19 20:31
行业转型与价值重构 - 中国家电行业从"速度与规模"转向"产业链重构、价值叙事升级与未来需求挖掘"的深度变革 [1] - 新生存法则公式:洞察人性+技术引领=可持续的价值增长 [1] - 中国品牌在全球科技舞台从陪跑者变为领舞者,标签从"低端、代工"升级为"高端化、技术壁垒、场景革命" [1] 技术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企业实现从技术代工到标准制定的权力跃迁,如华为在5G领域和方太在家电领域 [3] - 方太通过6次提案最终在2016年成功修改IEC吸油烟机国际标准,实现从"遵守者"到"书写者"的转变 [3][4] - 公司拥有15000件国内授权专利和超4000件发明专利,构建深厚技术护城河 [4] 场景创新与高端化路径 - 家电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竞争焦点转向体验升级和场景创新 [6] - 高端品牌进化三阶段:1.0满足"有无"、2.0追求"好用耐用"、3.0创造"生活本身"的价值共鸣 [8] - 方太推出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采用"远洋级氮气保鲜科技"并联合高校研究食材黄金营养期 [10] - 公司构建"排烟烹饪、洗消引用、保鲜冷储"三位一体的高端全场景解决方案 [10] 中国式创新模式 - 创新应围绕用户"待办任务"展开,如大疆创造航拍记录和高效作业新任务 [12] - 方太集成烹饪中心通过解决中国厨房空间狭小等痛点创造新品类和增长曲线 [13] - 中国式创新特点:从1到N的精深改良、解决本土用户真实痛点、技术与需求双轮驱动 [15] - 与西方式创新对比:中国更关注"用户需要什么"而非"能做什么" [15]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方太近三十年发展验证中国制造高端化路径:用户共情、技术投入、场景雕琢和规则挑战 [17] - 公司实践为"中国智造"全球崛起提供样本,展现技术与市场深度融合的价值 [18]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这一议题——解码人工智能“中国式创新”
科技日报· 2025-05-14 17:33
国家战略布局 - 人工智能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抓手,用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 - 2015年国务院首次将人工智能纳入重点任务,2016年写入"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立"三步走"目标 [2]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3] - 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突破157万件,稳居全球第一,产业规模占全球1/10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在国内医院试点应用,人工智能3个多月完成近4000万字古籍识别与发布 [5] - 驭势科技实现超1000台无人车规模化运营,累计真无人自动驾驶里程超560万公里,技术落地新加坡和中东等地 [6] - 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两年内自主研发5大类全体系基础大模型矩阵 [7] 基础研究与生态建设 - 强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攻克核心技术,坚持自立自强 [4][6] - 需在芯片、算力、算法、系统等全链条各环节实现突破并进行整体优化 [7] - 中国推动联合国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8] 国际合作与治理 - 确立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DeepSeek等企业推动领先技术开源 [7] - 提出"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理念,强调国际合作弥合发展鸿沟 [8]
午后跳水!今晚,这一重磅数据即将公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3-12 19:05
市场表现 - A股今日表现韧性十足,上证指数收于3371.92点,下跌0.23%,深证成指下跌0.17%,创业板指下跌0.58% [3] - 港股市场大幅下跌,恒生指数下跌0.7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04% [3] - 美股市场普遍下跌,道琼斯指数下跌1.14%,标普500下跌0.18%,纳斯达克下跌0.76% [3] - 两市成交额超1.6万亿,算力、游戏、传媒、通信等板块逆势上涨 [3] 影响因素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通货膨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担忧 [7][8] - 美国2月CPI数据公布在即,可能影响美联储3月19日的利率决议 [7] - 中国人工智能实力的提升引发市场对芯片需求前景的疑虑 [8] - 美股调整可能通过资金流动、货币政策、市场信心三个角度影响A股市场 [9][10][11] 行业机会 - 机构建议关注三条主线:银行、保险;医药、汽车、家电;强季节性基建 [12] - 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即将召开,相关板块有望迎来利好 [16][17] - 科技股是外资机构重点关注行业,摩根大通预计中国科技股未来10~15年平均年回报率可达7.8% [19] - 南下资金主要流入"科技+红利"领域,包括AI+板块和银行、公用事业、保险等红利板块 [22] 市场信号 - 证监会提出强化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能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5] - 外资机构集体发声对中国股市保持乐观,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超260亿港元 [18][20] - 兴业证券指出本轮南下资金流入更坚决,呈现"越跌越买"特征 [21] - 机构认为"中国式创新、中国AI应用优势、中国战略机遇期"可能蕴含更大级别行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