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腾讯和京东,疯抢机器人公司
36氪· 2025-08-02 09:19
智能涌现 . 直击AI新时代下涌现的产业革命。36氪旗下账号。 具身智能的热浪中,这两家互联网巨头有 着相似的面孔:急切、激进、不再沉默。 文 | 邱晓芬、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来源| 智能涌现(ID:AIEmergence) 封面来源 | 企业授权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能涌现 ,作者邱晓芬、王方玉 刚刚结束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具身智能可谓是热到发烫。 展商层面,去年WAIC只有"十八罗汉"(18个人形机器人),今年有90余款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参展。 嘉宾阵容上,美国明星具身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的联创Sergey出现在智元机器人的论坛,具身领域的 "伯克利四子"——吴翼、高阳、许华哲和陈 建宇更是难得同台。 进军具身智能,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也不甘示弱。 腾讯这次难得把Robotics X实验室负责人张正友请出山。 张正友是腾讯首位17级(腾讯历史上最高的专业职级)杰出科学家,也是Robotics X从0到1的组建者,曾提出机器视觉的"张正友标定法"。 为了给自家的具身业务站台,鲜少出席媒体活动的张正友在腾讯WAIC论坛上宣布:"腾讯要成为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 腾 ...
今日视点:促进金融资源持续向“新”集聚
证券日报· 2025-08-02 08:2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贾 丽 当下,我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规模持续攀升,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单笔超亿元融资事件频频发 生。 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持续"双向奔赴",也是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具身智能赛道发生超过123起融资事件,涉及资金规模超过173亿元,融资 事件数量及金额规模均已超越去年全年,并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这既是金融资源加速向"新"集聚 的体现,也显示出资本市场正积极拥抱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笔者认为,当前"科技投融资热"折射出三重积极信号:其一,覆盖面更广,从初创期到成长期、成熟 期,投融资热下创新活力在各阶段企业中竞相迸发;其二,融合度更高,产融结合模式不断创新,推动 产业链形成"技术突破、资本加持、市场验证"的良性循环;其三,包容性更强,证监会深化股票发行注 册制改革,持续推进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其次,要构建高效治理"净化器"。目前,在科技创新企业中,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企业占比较高。 这些企业需建立健全的现代财务 ...
WAIC推高Agent热度,腾讯云在智能体时代领先的底气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02 07:56
作者┃李楠 如果要问,WAIC期间哪两个概念爆火?Agent智能体与具身智能一定是每个与会者给出的答案。那么,如果我们再深入一点思考,现阶段Agent智能体与 具身智能中哪一个能够更快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回答Agent智能体的占比也一定会高于具身智能。 Agent智能体在WAIC上之所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源于人工智能已经从生成式大模型向Agent智能体发展,就2025年而言,Manus的邀请码被炒 到8万,以及被自媒体夸张的宣传,Agent智能体的火热已经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企业与C端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人工智能的"工具辅助"属性,进一步追求 更高效率的"自主协作",也就是对AI的期待从单点效率工具向系统性生产力引擎的转变,这也加速推进了Agent智能体的发展。 在WAIC期间,速途网受邀参加腾讯论坛,在现场注意到腾讯带来了两大智能体开发平台的全新升级,包括面向企业用户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和面 向个人用户的"腾讯元器"。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在演讲中称,要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用上好用的 AI。 那么,在智能体时代,腾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 ...
山东:到2027年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2 06:59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推出18条措施,力争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 500亿元,打造成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 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平台,推动机 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机器人产品从传统作业模式向具身智能作业模式转变、从中低端应用场 景向中高端领域拓展,在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智慧农业、医疗康养、安全应急、警务运行、智慧矿 山、文化旅游、教育教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 升,将山东省打造成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按照《行动计划》,山东省将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加强前瞻技术布局。把机器人前沿技术和关键装备列 入省级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突破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传感器、先进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与 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探索跨学科、跨领域创新 ...
破晓之光:2025 ChinaJoy AIGC大会圆满召开 | ChinaJoy2025
36氪· 2025-08-02 02:07
大会概况 - 2025 ChinaJoy AIGC大会以"破晓之光"为主题,聚焦AI基建、人形机器人、数字娱乐新范式及智能技术产业融合四大板块 [1] - 大会采用"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形式,探讨技术驱动产业从"追随者"迈向"定义者"的路径 [1]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 清华大学朱军团队开发的Vidu Q1视频模型实现"高可控性"与"高一致性",已应用于泛互联网、广告营销及智能硬件领域 [2] - 多模态技术推动数字与物理世界融合,AI能力从虚拟内容生成扩展到物理世界的感知、决策与执行 [2] Agentic AI与基础设施 - 微软预测Agentic AI到2028年将承担15%企业日常工作决策,中国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2.7% [5] - 微软Azure AI Foundry平台整合LLM Models和Agents工具,AI数据中心采用NVIDIA GB200 GPU和液冷系统,性能达最快超算10倍 [5] AI算力与硬件协同 - 无问芯穹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实现终端性能2-5倍提升,自研推理IP加速AI终端落地 [7] - 公司构建"云端一体"生态,推动算力标准化服务和AI算力国产化 [7] 生活空间机器人 - 维他动力定义生活空间机器人为自主化助人机器人,将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推出行业首个智能伴随机器人 [9] - 智能终端发展遵循从垂直应用到系统整合的路径,类似Walkman到智能手机的演进 [9]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 青心意创Orca机器人聚焦拟人交互陪伴,在多模态交互能力上处于领先水平 [10] - 星动纪元认为具身智能可替代高危环境作业,推动传感器等硬件升级,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13] AI游戏与应用创新 - 世纪华通"数龙杯"大赛评选11支团队,推动AI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17] - 腾讯混元AIGC工具提升游戏美术资产开发效率,但风格一致性等问题仍需优化 [23] - VAST的Tripo 3D大模型服务3.5万中小客户,支持语义分割和部件级编辑 [25] 影视与视频生成技术 - 爱奇艺用AI重构影视生产流程,开发剧本工坊、虚拟制作等智能制作产品 [19] - 爱诗科技PixVerse视频大模型迭代至V4.5,实现5秒生成高质量视频,服务全球6000万用户 [21] AI Agent发展 - 扣子平台被上万家企业用于开发Agent,如抖音电商智能客服和和府捞面点评分析系统 [27] - 新智慧游戏推出GameSkill陪练AI,覆盖MOBA/FPS/RPG等主流游戏品类 [29] - 圆桌讨论预测Agent将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办公场景或实现80-90%无人化操作 [31]
第二十二届ChinaJoy开幕 AI赋能数字娱乐体验新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0:38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2025 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吸引大量玩家体验最新产品 [1] - 展会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43家企业参展,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 [1] AI技术应用 - CreateAI推出开放世界游戏《金庸群侠传》,采用UE5虚幻引擎重现金庸经典人物和百余场景 [1] - 波克医疗展示游戏化AI医疗软件《快乐视界星球》,通过游戏形式辅助12周岁前斜弱视儿童康复训练 [1] - AI工具可生成图文、视频及游戏角色互动内容,降低内容输出成本并提升玩家沉浸感 [1] 创新展区与产品 - 智慧娱乐机器人主题展区首次亮相,展示儿童AI陪伴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探索机器人技术与数字娱乐融合 [1] - 人形机器人通过AI自主操控进行足球比赛,无人工干预,旨在推动具身智能产品场景落地 [2]
智元机器人罗剑岚老师专访!具身智能的数采、仿真、场景与工程化~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02 00:03
1. 大家都知道数数据是提升智能燃料,然后传感器又是采集数据的关键,想问一下智元在传感器的研发采 购上有什么规划?如何增加产品数据的使用性? 罗剑岚:我们已与多家传感器供应商展开合作,重点聚焦视觉触觉与高密度传感器的联合研发。同时,我 们正在构建跨平台的数据采集 API,实现任务语义的统一映射,为模型训练提供标准化、可训练的数据输 入。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具身智能之心受邀参加WAIC 2025智启具身论坛,并有幸采访到了智元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罗剑岚博 士。以下为采访过程中罗博重点提到和探讨的问题。 具身智能数据讨论 2. 因为你刚才说的世界模型挺有用的,加入世界模型以后,加一些采集数据可以让它变好了,我想知道完 成这一步之后距离应用还有多远,从采集完数据到应用之间还有什么门槛? 罗剑岚:还有性能,机器人的性能要很高,真正变得有用,在你家里,给一个机器人扫地也好,或者装洗 碗机的机器人,要有95%的成功率,在100万家庭里面,这是很难的问题。 3. Sergey Levine他有发过最新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Sporks of AGI观点。仿真会阻碍具身智能的scale。 我想知 ...
VLA-OS:NUS邵林团队探究机器人VLA做任务推理的秘密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02 00:02
编辑丨 机器之心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之心 "公众号 >> 点击进入→ 具身 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的。 本文第一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高崇凯,其余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刘子轩、实习生池正昊、博士生侯懿文、硕士生张雨轩、实习生林宇迪,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黄俊善,清华大学本科生费昕,硕士生方智睿,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生江泽宇。本文的通讯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邵林。 为什么机器人能听懂指令却做不对动作?语言大模型指挥机器人,真的是最优解吗?端到端的范式到底是不是通向 AGI 的唯一道路?这些问题背后,藏着机 器智能的未来密码。 一、疑云密布:VLA 模型在进行任务规划时到底该怎么做? VLA 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近年来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解决复杂任务的操作能力。端到端的 VLA 模型仅仅使用数据驱动的模仿学 习就可以实现过去需要进行复杂系统设计才能完成的任务,直接从图像和语言的原始输入映射到机器人的动作空间,展现出了强大的 scale ...
MuJoCo教程来啦!从0基础到强化学习,再到sim2real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02 00:02
在近20年AI发展的路线上,我们正站在⼀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从早期的符号推理到深度学习的突破,再 到如今⼤语⾔模型的惊艳表现, AI 技术的每⼀次⻜跃都在重新定义着⼈类与机器的关系。⽽如今,具身智 能正在全面崛起。 想象⼀下这样的场景:⼀个机器⼈不仅能够理解你的语⾔指令,还能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灵活移动,精确 操作各种物体,甚⾄在⾯对突发情况时做出智能决策。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是正在快速成为现 实的技术⾰命。从Tesla的Optimus⼈形机器⼈到Boston Dynamics的Atlas,从OpenAI的机械⼿到Google的RT- X项⽬,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都在竞相布局这⼀颠覆性领域。具身智能的核⼼理念在于让AI系统不仅拥 有"⼤脑",更要拥有能够感知和改变物理世界的"身体"。这种AI不再局限于虚拟的数字空间,⽽是能够真 正理解物理定律、掌握运动技能、适应复杂环境。它们可以在⼯⼚中进⾏精密装配,在医院⾥协助⼿术操 作,在家庭中提供贴⼼服务,在危险环境中执⾏救援任务。这种技术的潜在影响⼒是⾰命性的:它将彻底 改变制造业、服务业、医疗健康、太空探索等⼏乎所有⾏业。 然⽽,要实现真正的具身智能,还⾯临着前 ...
准备扩大具身团队了,欢迎加入我们......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02 00:02
我们邀请具身领域的大佬,为行业开创具身教育在线课程、企业咨询、辅导业务。 如果您是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Diffusion、VLA、VLA+RL、sim2real、端到端、具身交互、视觉语言导航、 强化学习、机器人运动规划、抓取与位姿估计、触觉感知、大模型部署与量化感知推理、机器人仿真等方向, 欢迎加入我们一起为行业输出最优秀的教程。 我们期望您是博士(包括在读)及以上学历,工业界希望能有2年以上的研发经验。 最近陆续在和国内外的具身团队接触,发现前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被慢慢突破了。很开心看到具身智能这个领 域发展的这么迅速,有几家明星公司也陆续开始准备上市,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服务好大家和行业是我们一直坚 持的。 越是做平台越是发现,产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早期。技术的孤立和闭塞虽然能产生一定的技术壁 垒,但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并不友好。我们一直鼓励大家能够积极交流,也期望自身能够承担一个汇聚全行业人 才的平台。刚发布具身一周年的推文,1周年后我们期望能够邀请更多有力量的大佬加入我们,一起推动行业 的进步。 现具身智能之心邀请全球具身领域开发研究者,一起和我们参与具身项目合作、具身教育研发。 具身项目合作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