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搜索文档
新进270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名单,险资前三季度加大权益投资
华夏时报· 2025-11-04 17:5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今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在政策暖风与资金推动下走出了一轮昂扬向上的行情。作为市场重要的机构投 资者,保险资金的动向始终牵动着市场神经。 随着上市险企2025年三季报的陆续披露,险资在A股市场的布局脉络逐渐清晰。一方面,传统"压舱 石"银行股依然被坚定持有甚至逆势增持,展现出险资对稳健收益与高股息资产的长期偏好。另一方 面,对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成长板块的配置力度显著加大,透露出其对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深远布 局。 这一"一手现金流,一手成长性"的哑铃型策略,不仅折射出险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资产配置智慧,也 或许揭示了未来资金流向与市场风格偏好。 逆势加仓"压舱石" 在监管层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成为其三季报中的亮点。中国人保、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五家头部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均实现同比提升,范围在 5.2%至8.6%之间。 业绩说明会上,"加大权益市场投资"成为共同的关键词,投资收益对其利润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来自 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险资合计出现在633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调仓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人民日报· 2025-11-04 13:05
高质量发展 - 预计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2] - 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 [5] - 激发国内需求潜力,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锚,提高居民消费率 [5] -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新质生产力 [5] 科技创新 -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6] - 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 [7] - 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快速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7] 深化改革与开放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00多项改革任务到2029年要全面完成 [8] -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激发各类所有制经营主体活力 [8]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8] 民生与社会保障 -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10]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10] - 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0] 生态文明建设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11] - 确保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的承诺 [11] -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 [12] 国家安全与治理 -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13] -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13] - 确保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13]
以“强省强市”为支点 “强治理+精运作”并重 国家级“耐心资本”布局科创进入新阶段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35
基金设立概况 - 浙江和江苏两省相继落地首期规模均为500亿元的社保科创基金,标志着国家级“耐心资本”深度布局科创领域进入新阶段 [1] -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于10月31日落地苏州,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联合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担任管理人 [1]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于10月27日落地,由浙江省政府、全国社保基金与中国农业银行组建,旨在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创领域 [1] 浙江基金运作模式 - 浙江省选择省创新产业基金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构建“1+6”母子基金矩阵架构 [2] - 建立“月度会议+季度调研+动态调控”的精细化管理机制,目标在2025年底前完成6只子基金设立及首投项目交割 [2] - 6只子基金将分别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购整合等细分领域,形成专业化分工布局 [2] 江苏基金运作模式 - 江苏省将普通合伙人交由市级平台苏州创新投资集团,采用“母基金+直投”双层架构与联合管理模式 [2] - 此模式缘于苏州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可实现资金与项目的精准对接 [2] - 江苏基金投资策略具备快速调整能力,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央地银合作范式 - 基金运作呈现“中央+地方+金融”的黄金组合范式,全国社保基金作为“耐心资本”核心供给方并提供国家战略背书 [4][5] - 地方政府凭借产业积淀提供项目库、资源配套及政策支持,解决项目挖掘“最后一公里”问题 [4] - 工银投资、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杠杆、综合金融服务及专业投资能力,实现资金效能最大化 [5]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社保基金从传统二级市场转向直接支持地方科创项目,有效弥补了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缺口 [5] - 该模式通过对地方特色产业的精准投资,实现资本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为产业创新与科技突破注入持续动力 [5] - 苏浙两省社保科创基金的设立构建了国家级“耐心资本”支持地方发展的可复制样板,其示范效应将辐射全国 [5]
广东省房协王韶:城市人口红利依然明显 为住房需求提供持续支撑
中国经营报· 2025-11-03 10:35
根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广州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仅28.1平方米,住房来源中租赁占比高达58.1%,且20 年以上楼龄住房占比39%,有电梯住房仅30.8%,整体居住品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广州常住人 口较2000年增长87.9%,流动人口达到1152万人,广州城市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7.7%, 城市人口抚养比为26.5%。 对此,王韶认为,城市人口红利依然明显,为住房需求提供持续支撑。"未来依托高校资源,将天河源 筑打造成地段好、产品好、服务好、运营好能传承的'好房子',华南理工大学与世纪金源集团双向赋 能,美好可期。" 中经记者 赵毅 广州报道 "广州住房市场潜力可观。"10月31日,由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指导、世纪金源·天河源筑主办的天河 源筑•T-Life科技大宅品鉴活动上,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表示。 据悉,本活动聚焦"世纪金源集团向华南理工大学捐赠1.1亿元以支持'珠峰攀登计划'"的行动。世纪金源 腾云筑科联席总裁兼华南区域总裁马立强表示,世纪金源集团向华南理工大学捐赠1.1亿元,用于支持 其"珠峰攀登计划"。这一举措不仅是企业践行"科教兴国"理念的实际行动,更是一次基于长期主 ...
如何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专家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
新京报· 2025-10-31 19:23
教育战略定位提升 -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28次提及“教育”,表明教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定位为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1][2] - 教育在“十五五”时期呈现战略性、系统性和全局性布局,涉及战略定位、根本任务、体系构建等,作为国家战略核心的重要地位 [3] 一体推进战略的背景与目标 - 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旨在破解发展瓶颈,解决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现象,导致创新链条衔接不畅、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 [3] - 另一目标是应对国际竞争,在一些核心技术层面面临科技“卡脖子”压力,需要形成合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3] - 一体化改革是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关键路径,为2035年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4] 一体化推进的着力点与机制 - 一体化推进核心在于激发教育、科技、人才三大要素协同合作,需要打通体制机制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改革评价机制、促进人才流动 [5][6] -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高层级协调合作机制,改变三者“各管一段”的割裂局面,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与资源统筹 [7] - 优化资源配置与促进人才流动,着力破除体制壁垒以促进人才良性流动,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通道 [7] - 改革评价体系以激发创新活力,在科技领域突出技术突破和实际应用价值,在教育领域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指标 [7] 高校的角色与实施路径 - 高校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外部积极深化与外部单位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9] - 内部可设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统筹教育资源、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破除各院系各部门间的“孤岛效应” [9] - 高校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协同推进:优化学科布局强化需求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10]
长缆科技(002879) - 002879长缆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6:16
行业竞争格局 - 电缆附件行业随电压等级提升呈现金字塔结构竞争格局 [2] - 中低压市场技术门槛低,参与者多达数百家,竞争激烈 [2] - 高压市场技术壁垒高,集中度提升,竞争相对缓和,主要竞争者包括长园集团、汉缆股份等国内企业及日本住友、普瑞斯曼等外资厂商 [2] - 公司在超高压领域成为全球少数能自主研发生产750kV及以下交直流超高压电缆附件的企业之一,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企业处于同一梯队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掌握超高压绝缘材料开发、系统设计、制造检测等核心技术 [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基础材料、产品工艺、高电压等级产品及智能电缆附件等前沿领域 [3] - 与西安交大成立联合研究中心,组建矩阵式研究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 [3] - 双江能源在天然酯绝缘油领域已形成技术与客户优势,产品具有高闪点、可降解、环保无毒等特点 [2] - 双江能源参与2024年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5年将加速技术深化与市场扩展 [3] 营销渠道与市场策略 - 公司以整体营销战略为指引,依托募投项目持续推进营销体系建设 [3] - 实施销售网络下沉战略,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市场的立体化营销网络 [3] -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团队为支撑的业务模式,形成价格策略、分级授权、成本控制和机制创新的四位一体激励体系 [3] - 深耕核心业务领域,提升细分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扩大直接出口份额 [3] 活动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编号2025-007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10:30-11:30,形式为现场会议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黄平及IR尚丹妮 [2]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未使用演示文稿或提供文档附件 [4]
学习笔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1:29
(原标题:学习笔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竞争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 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21财经客户端"学 习经济"频道即日起特别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学习笔记,学习研究全会精神, 聚焦解读"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 特约评论员 熊夏柠 近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 《建议》)。其中,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教育 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 破,并跑领跑领域明显增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驱动作用明显增强。 "十五五"时期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 ...
“十五五”投资:“投资于人”成为主线,“投资于物”布局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08:12
投资理念转变:从投资于物到投资于人 - 投资理念转变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更加重视民生成为“十五五”规划要点 [1]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50万亿元,随着资本存量增加和投资收益率下降,投资于物的有效投资空间减小,因此需转向投资于人以提升人力资本 [3] - 在科技时代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投资于人”不仅是发展阶段需要,也体现发展理念变化,投资空间和收益率比固定资产投资更大 [4] 投资于人的具体举措 - 提升人力资本需改善人口数量与结构,通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为长期发展奠定人口基础,并聚焦人口质量提升,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投资 [3] -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理念转化为具体部署,包括促进高质量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办好教育、健全社保、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等民生举措 [4] - 扩大有效投资的具体方向包括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投资比重、适应人口变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投资 [4][7] 投资于物:布局未来产业 - 投资于物特别强调“布局未来”,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8%,规划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级市场 [5] - 规划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5] - 从国际竞争看,需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占据地位以提升竞争力;从经济发展规律看,需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全球价值链高度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6] 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 - 扩大有效投资需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并提高投资效益,具体包括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7] - 有效投资是向有正收益、百姓愿意消费的领域投资,需培育经济内生动力,加大民生保障消除消费后顾之忧,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和产品创造新需求 [8] - 政府投资应改善投资环境和搭建平台,中央政府投资着眼于全局性,地方政府着眼于地区性,核心是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以增强市场主导 [8] 当前投资结构与产业优化 - 今年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但产业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7]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十五五”时期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部署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6]
17项签约!“火炬成长杯”见证中国创新力量的成长
江南时报· 2025-10-29 16:04
大赛概况与成果 - "火炬成长杯"创新创业大赛苏州赛季总决赛于10月23日在苏州火炬孵化·博济江南智造园内圆满举办 [1] - 大赛历时一个半月,共有67个项目报名,经过两轮分赛比拼,最终11个项目登上决赛舞台进行路演 [1] - 总决赛现场达成多项成果,包括7个项目签约入驻意向协议,6个项目获签资本投资意向,4个项目签订火炬孵化专业服务协议 [1] - 大赛评选出最终奖项,包括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胜奖5名 [3] 主办方与赛事背景 - 本次大赛由火炬孵化集团主办,并由博济江南智造、庄严博济科技园、芯聚鼎慧智谷、IPP创智产业园、博济苏印智造、博济信息大厦联合主办 [1] - 火炬孵化集团执行总裁卢海燕表示,该赛事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发掘并助力"隐形冠军"和"独角兽"种子项目走向产业市场的平台 [1] - 火炬孵化集团运营已二十余年,致力于通过全周期赋能与高效资源对接,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1] - 集团董事长严伟虎强调,"要么创业,要么为创业者服务"是公司践行的初心理念,旨在汇聚全生态资源支持创新企业成长 [2] 参赛项目与评审 - 决赛路演项目涵盖前沿科技领域,包括基因大数据与AI驱动的医疗平台、超微型半导体传感器、活细胞显微成像技术、低空无人机系统等 [3] - 评审团围绕技术壁垒、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等维度对项目进行专业质询,并为团队提供指导建议 [3] - 大赛特邀多位投资人参与,包括士齐集团总经理陈荣、千行资本管理合伙人孔雷、苏州和畅创投总经理沈莹娴、苏州燃点投资投融资负责人王鑫磊 [3] - 投资人从资本视角剖析了硬科技投资趋势,指出具备核心技术壁垒、清晰应用场景及强大执行力的团队正愈发受到资本青睐 [3] 区域影响力与战略意义 - 本届赛季区域影响力显著,苏州以外城市的参赛项目占据三分之二,凸显了苏州作为人才高地、产业创新标杆和创投资本活跃之城对创业者的吸引力 [4] - 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视为连接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桥梁,需要从以产业赋能为主的4.0时代向全要素、全周期的创新赋能体系5.0时代探索 [1] - 专注于硬科技、深耕于产业生态的专业孵化平台,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6] - 大赛的圆满收官被视为创新生态的入口,而非终点 [5] 行业趋势与资本视角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本更倾向于与创业者建立长期陪伴、共同成长的关系,而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这与"火炬成长杯"旨在构建的全生态赋能体系相契合 [3] - 行业观点认为,改变中国产业格局的企业将诞生于硬科技土壤 [3] - 孵化器行业致力于助力创业者应对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从生产线到广阔市场的复杂挑战 [1] - 公司目标是将技术火花转化为产业变革的燎原星火,全方位赋能"高、精、尖"创业者持续成长 [6]
开源证券孙金钜:承前启后,“十五五”蓝图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新浪证券· 2025-10-27 14:22
会议核心观点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 - “十五五”规划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更重要和紧迫的位置[1]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独立设置为“十五五”主要目标,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位[1] - 强调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 - 突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紧迫性[1] 消费与内需 - 会议公报中“消费”提及次数明显提升[2] - 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2] - 需将“创新”与“消费”结合看待[2] 资本市场角色 - 资本市场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的意义将显著扩张[2] - 资本市场是赋能科技创新的主阵地[2] - 资本市场是贯穿和提振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