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使命
搜索文档
应对“双向风险” 美联储政策“平衡术”难度越来越大
经济日报· 2025-09-27 09:40
美联储近期政策行动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至4.25%之间,为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降息节奏过慢、力度不足,认为美国不存在通胀问题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政策转向为开始将对就业的忧虑置于通胀之上 [1] 美联储政策框架的历史演变 - 美联储于1913年根据《联邦储备法案》成立,最初功能是为银行体系提供资金支持,防止系统性风险 [2] - 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美国政府通过改革成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赋予美联储全国统一调控货币政策的权力 [2] - 20世纪70年代,美国遭遇滞胀,通胀与失业并存,促使1977年《美联储改革法》将“稳定物价”与“促进充分就业”确立为美联储的法定“双重使命” [3] “双重使命”的操作实践与影响 - 1979年,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为应对13%的高通胀,将联邦基金利率一度提高至超20%,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率超过10%,但成功遏制通胀,奠定了“双重使命”的操作框架 [4] -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联储采用“通胀目标制”,将长期通胀目标基准设为2%,就业目标则通过失业率等综合指标评估,通常将4%至5%视为“自然失业率” [4][5] - “双重使命”框架侧重于短期经济波动,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考虑不足,导致21世纪初低利率政策助长金融泡沫,监管滞后,未能预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5][6] 当前经济环境与政策挑战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美国经济形势充满挑战,面临就业市场疲弱和通胀上升的“双向风险”,短期内通胀风险偏向上行,就业风险偏向下行 [7] - 经济全球化和新兴技术重塑经济结构,传统岗位缩减,新兴业态出现,跨境资本流动加剧,影响就业和通胀的因素增多,增加了美联储政策制定的难度 [6][7]
IC外汇平台:美联储官员释放关键信号,降息会放缓吗?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00
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近期已降息25基点以支持劳动力市场 [1] - 短期内可能无需进一步降息 因通胀水平仍高于理想目标 [1] - 当前货币政策立场被视为“略微限制性” 是合理选择 旨在为经济提供支撑并避免过度刺激通胀 [1] - 未来利率调整将紧密围绕通胀和就业市场的实时数据展开 而非预设路径 [3] - 政策制定者需持续评估稳定物价与促进就业之间的风险平衡 避免单一目标主导决策 [3] 银行监管与美联储架构 - 美联储的独立性具有重要价值 能使其更专注长期金融稳定 并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灵活应对能力 [3] - 将监管职能从美联储剥离或使其直接受政治控制的提议存在隐患 可能损害监管有效性 [3] - 美联储的区域架构具有优势 地区储备银行与本地经济的紧密联系使政策制定能更精准反映不同区域经济状况 [3] - 这种“贴近地面”的视角在货币政策和监管实践中均发挥关键作用 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并保持对经济变化的敏锐感知 [3] 决策逻辑与风险评估 - 决策立场体现了务实与谨慎的平衡 既认可适度降息对劳动力市场的支持作用 又坚持通过持续数据跟踪来校准政策力度 [4] - 美联储的决策逻辑是通过动态调整寻求最优路径 既非一味宽松 亦非过度收紧 [4]
美联储要“变天”了?共和党推新法案,要求终结双重使命!
金十数据· 2025-09-19 23:13
法案提案与核心目标 - 众议院共和党人推出《2025年价格稳定法案》,旨在终结美联储自1977年确立的“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双重使命,确保其专注于控制通货膨胀 [2] - 法案提出者众议员弗伦奇·希尔(French Hill)认为,双重使命使美联储在相互竞争的目标间分身乏术,应回归清晰单一焦点以保护美国家庭钱包 [2] - 共和党众议员弗兰克·卢卡斯(Frank Lucas)指出,美联储监管范围的扩大正妨碍其稳定物价的努力并威胁央行独立性 [3] 美联储现行政策框架与审查 - 美联储近期完成了对其货币政策框架的审查,放弃了2020年框架中的“弥补策略”,并同意回归灵活的通胀目标制 [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货币政策必须是前瞻性的,并考虑到其对经济影响的滞后性,当前框架旨在促进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 [4] - 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00%至4.25%的目标区间,这是其今年的首次降息 [7] 对美联储的批评与改革呼声 - 财政部长贝森特批评美联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演变,包括对量化宽松等非标准政策的过度使用,认为这导致了任务蠕变、机构臃肿并威胁其货币独立性 [5] - 贝森特提议对整个联邦储备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诚实、独立和无党派的审查”,涵盖货币和监管政策制定、沟通、人员配备和研究 [5] - 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建议在美联储进行“体制变革”,并呼吁建立新的财政部-美联储协议,以清晰传达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目标 [6] 具体的改革建议 - 曼哈顿研究所2024年3月的一篇论文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改革任期限制、关闭行政部门与美联储间的“旋转门”、解决FOMC投票结构问题,并增强地区联储的影响力与独立性 [6] - 该论文强调,只有通过提供问责制和可靠的独立性衡量标准,美联储才能在公众眼中恢复其声誉 [6] - 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仅45%的美国人信任美联储处理经济的方式,33%的人赞同鲍威尔作为美联储主席的工作表现 [6] 立法前景与官方回应 - 目前尚不清楚参议院对改革美联储双重使命的立法提案有多大的广泛支持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进行一项独立审查的想法持开放态度,表示美联储总是乐于努力做得更好 [7]
鲍威尔的最后一搏?新美联储通讯社:降息是权衡“政治”和“经济”压力后的艰难选择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15:52
美联储政策决策背景 - 美联储此次降息被视为鲍威尔主席在任期即将于春季结束前,为证明美联储独立性和履行双重使命的"最后一搏" [1] - 鲍威尔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对抗和经济不确定性 [1] - 这是鲍威尔任期内第三次尝试在经济未发出明确衰退信号时降息,属于预防性措施 [2] 降息决策的核心驱动因素 - 就业市场的显著放缓是促使降息的关键因素,最新修正数据显示8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就业增长从最初报告的15万降至2.9万,揭示了就业市场的真实疲软状态 [3] - 鲍威尔承认这些数据表明"确实存在重大的下行风险" [3] -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行动不够积极,就业增长很少能在放缓到当前水平后重新加速,除非中间经历一次衰退 [3] 经济结构性变化与误判风险 - 存在将结构性变化误读为暂时周期性疲软的风险,特朗普政府的移民限制和更广泛的关税增加可能永久性改变经济的生产能力 [4] - 普通美国人对通胀的担忧持续,经过多年高通胀后,消费者和企业可能更习惯于定期涨价,从而使更高通胀得以持续 [4] 美联储内部共识与政治压力 - 尽管存在分歧和巨大政治压力,鲍威尔目前仍设法维持了内部共识,本周投票的三位地区联储银行行长虽对通胀表示担忧但仍支持降息决定 [5] - 唯一的反对票来自新任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他赞成更大幅度的半个百分点降息,并预计年底利率将降至略低于3% [5] 未来政策路径与分歧 - 美联储内部对未来利率路径存在显著分歧,19位会议参与者中有7位认为今年不需要再降息,2位认为只需要再降息一次 [7] - 鲍威尔坦率承认就业疲软和通胀坚挺的双重风险,没有无风险的路径 [7] 经济现状与潜在矛盾 - 尽管对劳动力市场疲软和住房部门停滞感到不安,但消费者支出保持稳定,企业正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 [7] - 关键问题是随着收入增长放缓,支出最终会疲软还是可以由其他力量维持 [7] 历史经验与可能结果 - 最理想结果是重现1990年代中期美联储成功实现的"软着陆",通过调整加息步伐延长经济扩张期而未引发通胀飙升 [8] - 风险情形包括1967年过早降息帮助点燃了1970年代持续的价格压力,以及在1990年、2001年和2007年降息未能阻止衰退的发生 [8]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美债收益率上演V型反转
新华财经· 2025-09-18 14:03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这是2025年首次降息 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 [1] - 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年内预计还将降息2次 9人支持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至3.5%-3.75% 2025年底利率水平中位数预测为3.6% [2] - CME"美联储观察"显示10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87.7% 12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为79.9% [2] 美国国债收益率变动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个基点至4.09% 盘中从4.05%跳水跌破4%后快速反弹超过8个基点 [1]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54%跳水至3.47% 尾盘收于3.55%上涨5个基点 [1]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高于2024年9月美联储开始降息时的水平 [3] 经济基本面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动增长有所放缓 就业市场扩张减缓 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历史低位 [1] - 通胀率有所上升且持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为充分就业和长期通胀率稳定在2% [1][2] - 鲍威尔指出面临劳动力市场走弱与通胀居高的不同寻常局面 货币政策处于存在双边风险的情况 [2] 政策决策逻辑 - 此次降息被定义为"风险管理举措"和"保险性"降息措施 没有必要快速调整利率 [3] - 委员会对实现双重使命目标面临的风险保持高度关注 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增加成为政策调整重要考量 [2] - 鲍威尔认为近期通胀数据偏高更可能是一次性价格调整 而非引发持久通胀过程的信号 [3]
鲍威尔详解降息逻辑:劳动力市场风险成核心考量,否认政治干预决策
新华财经· 2025-09-18 07:15
利率调整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1] - 降息决策获得多数官员支持 仅新任理事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 [4][7] 经济背景 - 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动增长放缓 就业市场扩张减缓 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历史低位 [1] - 通胀率近期上升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8月整体PCE同比上涨2.7% 核心PCE同比上涨2.9% [2][7] - 商品通胀加速至1.2% 服务通胀继续回落 关税对核心PCE贡献约0.3-0.4个百分点 [2] 政策立场 - 此次降息被定义为"风险管理举措" 旨在应对劳动力市场走弱与通胀高企的双边风险环境 [2][8] - 政策制定重心从通胀控制转向双重使命再平衡 就业任务风险增加成为核心考量因素 [3] - 未来采取逐次会议决策方式 不预设政策路径 高度依赖数据演变 [4][8] 劳动力市场 - 就业增长显著放缓 新增岗位低于维持失业率稳定的"盈亏平衡率" [3] - 招聘疲软且边缘群体求职困难 劳动力供需出现快速下降 [3][7] - 就业市场被描述为"缺乏活力且疲软" 下行风险已大幅增加 [3] 通胀评估 - 美联储认为近期通胀上升主要受关税影响 属于一次性价格调整而非持久通胀过程 [2] - 高通胀风险自4月以来已有所缓解 部分源于劳动力市场趋缓和GDP增长放缓 [2] - 关税影响预计在今明两年持续 但基准情景下被视为暂时性冲击 [2] 机构动态 - 美联储正在进行组织调整 裁员约10% 员工总数将回归十年前水平 [5][10] - 实际裁员比例可能高于10% 但未发现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脆弱性 [5] 决策机制 - 美联储强调决策基于数据而非政治考量 独立性深植于机构文化 [6] - 任何委员影响决策需依靠"极具说服力的论点"而非政治身份 [6]
鲍威尔详解降息逻辑:劳动力市场风险成核心考量 否认政治干预决策
新华财经· 2025-09-18 04:07
货币政策决议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1] - 降息决定获得几乎所有人支持,未考虑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 [4] - 政策立场为采取逐次会议决策的方式,未来路径依赖数据演变,不预设路线 [4][9] 经济状况评估 - 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动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市场扩张减缓,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历史低位 [1] - 通胀率近期有所上升且持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美联储长期通胀目标为2% [1] - 8月份整体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7%,核心PCE同比上涨2.9% [2] 政策调整动因 - 此次降息被定义为一项风险管理举措,旨在应对劳动力市场走弱与通胀居高的复杂局面 [2] - 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已有所增加,成为本次政策调整的重要考量因素 [1][3] - 政策重点从长期聚焦通胀控制,逐步转向在双重使命中寻求更加平衡的立场 [3] 通胀具体分析 - 商品通胀已加速至1.2%(过去一年),而服务通胀则继续回落 [2] - 关税对核心PCE的贡献约为0.3至0.4个百分点,其影响预计在今明两年持续,但被视为暂时性冲击 [2] - 鲍威尔认为近期价格上行更可能是一次性的价格调整,而非引发持久通胀过程的信号 [2] 劳动力市场状况 - 就业增长已显著放缓,新增岗位数量低于维持失业率稳定的盈亏平衡率 [3] - 招聘疲软、边缘群体求职困难等迹象表明市场正在真正降温,劳动力供需快速下降 [3] - 鲍威尔将当前市场描述为缺乏活力且疲软 [3] 金融稳定与机构运营 - 银行和家庭财务状况总体良好,违约率尚未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金融稳定状况好坏参半 [5] - 美联储正在进行组织调整,计划裁员约10%,员工总数将回到十年前水平,实际裁员比例可能会高于10% [5][11] - 鲍威尔称当前准备金充足,不认为资产负债表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10] 决策独立性与流程 - 美联储重申决策基于数据而非政治考量,独立性深深植根于机构文化中 [6] - 任何委员若想影响决策,唯一途径是提出极具说服力的论点,而非依靠政治身份 [6] - 新任理事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但最终决定获得多数官员支持 [4][7]
凌晨突发!美联储宣布:降息25基点!年内再降两次!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02:28
美联储利率决议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的区间,符合市场预期 [2]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11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降息决定,反对意见少于华尔街预期 [3] - 新任理事斯蒂芬·I·米兰是唯一反对者,其主张本次应降息50个基点 [4] 政策前景与点阵图信号 - 美联储释放信号称,鉴于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担忧加剧,年内还将再降两次 [3] - 点阵图显示分歧较大,19名与会者中有9人预计今年只会再降一次,10人预计会再降两次 [5] - 点阵图显示2026年仅一次降息,明显慢于当前市场对三次降息的定价,官员们预计2027年再降一次 [5] 经济基本面评估 - 会后声明将经济活动描述为“有所放缓”,并新增表述称“就业增速放慢” [4] - 声明指出通胀“有所回升且仍处于偏高水平” [4] - 8月失业率升至4.3%,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今年以来就业增长停滞 [10] - 劳工统计局修正显示,截至2025年3月之前的12个月内,经济新增就业岗位较最初统计少了近100万个 [10] 市场即时反应 - 美股三大指数一度直线拉升,随后跳水 [12] - 道琼斯指数最新报46117.66点,上涨359.76点,涨幅0.79% [13]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最新报22187.51点,下跌146.44点,跌幅0.66% [14] - 标普500指数最新报6595.10点,下跌11.66点,跌幅0.18% [17] - 美元指数跳水至96.4025,下跌0.2437,跌幅0.2522% [19] - 离岸人民币上涨至7.0895,下跌0.0140,跌幅0.1971% [19]
美联储将公布最新利率决定沪银走低
金投网· 2025-09-17 11:21
白银期货行情表现 - 9月17日亚盘时段白银期货交投于9940元/千克下方 开盘价为10128元/千克 暂报9916元/千克 日内下跌1.67% [1] - 当日最高触及10146元/千克 最低下探9890元/千克 盘内短线呈现看跌走势 [1] - 沪银周二从高点10178元/千克下跌至10031元/千克 收盘于10070元/千克附近 显示上涨动能减弱 [7] 美联储利率决议预期 -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公布最新利率决定 [3] - CME FedWatch工具显示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6% 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仅为4% [4] - 经济学家关注美联储是否就2025年10月与12月会议提供降息路径前瞻指引 [4] 美联储政策背景与数据表现 - 美联储实行"双重使命"政策框架 需平衡低通胀与充分就业目标 [5] - 2022年通胀达40年高位后持续加息 2024年通胀回落启动降息周期 去年12月以来维持利率稳定 [5] - 劳动力市场显现疲软迹象 8月多个行业包括制造业出现岗位削减 [6] - 6月至8月雇主月均新增就业人数降至2.9万 远低于2024年月均10.6万的水平 [6] 技术分析与支撑位预测 - 白银下方关键支撑位在9900元/千克 不破则维持多头高位震荡格局 [7] - 若跌破9900元/千克支撑位 可能进一步下探9700元/千克乃至9550元/千克 [7] - 今日行情走势将受美联储利率决议影响 预计可能走出一波下跌空间 [7]
品浩投资克拉里达:美联储短期或谨慎下调利率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20
美联储利率政策展望 - 美联储短期内有望下调政策利率但会采取谨慎方式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未让市场失望 [1] - 修订版货币政策框架未令关注者意外 [1]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长期来看美联储重申对双重使命的承诺 [1] - 仅对货币政策框架做细微澄清说明 [1] - 政策调整侧重于框架澄清而非重大变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