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力
icon
搜索文档
蜜雪“收割”瑞幸红利 幸运咖年内万店 打通一线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8:21
公司发展 - 幸运咖2025年初定下年内规模突破万店目标 [1] - 二季度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 7月加盟咨询量环比增长超300% [1] - 目前门店数超7000家 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 成为中国第四大现磨咖啡品牌 [1] - 7月12日店均营业额达5732元 外卖订单量环比提升258% 单店外卖最高单量3095单 [2] - 椰椰拿铁单品销售额超2亿元 多款新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 近期有门店月营业额突破50万元 [9] - 加盟商投资预算从35万元降至25万元 年龄要求从25-45岁放宽至20-40岁 [7] - 针对六大城市推出单店总减免3.4万元的加盟扶持政策 [8] 商业模式 - 坚持"高质平价"定位 主要产品价格带在6-8元区间 [6] - 一线城市门店定价贵1元 门店面积集中在20-30平方米以降低成本 [3] - 供货价格不到70元/公斤 低于行业平均100元以上 现磨美式毛利率超50% [9] - 外卖订单占比提升但坚持线下为基本盘 补贴以不伤害加盟商利润为前提 [3] - 依托蜜雪冰城供应链优势 海南工厂咖啡豆年产能超2万吨 [6][9] 行业趋势 -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从2016年9杯提升至2023年16.74杯 [12] - 国内咖啡门店CR5为27.5% 低于茶饮46.9% 美国市场CR5达67.6% [17] - 瑞幸Q2营收123.59亿元(同比+47.1%) 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44%) 门店总数达26117家 [18] - 库迪咖啡门店数超1.5万家 2024年5月起实现盈利 [14] - 咖啡市场连锁化空间大 北欧国家每日咖啡饮用达2-3杯 [16] 战略布局 - 作为蜜雪集团第二曲线重点发展 与蜜雪冰城旗舰店相邻体现战略地位 [5][6] - 重点布局高势能城市 已验证一线城市盈利模型 [3] - 签约巴西40亿元咖啡豆采购意向大单 为规模扩张做准备 [9][10] - 计划加大营销投放规模 但坚持不刻意高端化的定位 [21]
李宁(02331.HK):营销投入加大 静待体育资源逐步催化业绩增长
格隆汇· 2025-07-19 19:28
公司25Q2业绩表现 - 25Q2李宁品牌(不含李宁YOUNG)流水同比录得低单位数增长 [1] - 线下渠道流水同比录得低单位数下降,其中零售渠道流水同比中单位数下降,批发渠道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 [1] - 电商渠道流水同比录得中单位数增长 [1] - 上半年合计净减少18家门店,其中零售净减少19家、批发净增加1家 [1] 中国奥委会合作与产品矩阵 - 公司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涵盖洛杉矶2028年奥运会等国际赛事 [1] - 线下门店升级陈列增加奥运主题元素,推出"荣耀系列"产品 [1] - 合作有望丰富品牌产品矩阵,提升品牌形象与产品力 [1] 签约球员杨瀚森NBA入选影响 - 签约球员杨瀚森在2025年NBA选秀首轮第十六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 [2] - 杨瀚森入选NBA短期有望推动品牌关联产品销售,长期或提升篮球运动国内热度 [2] - 品牌可借助杨瀚森影响力及产品设计性能推进篮球产品销售 [2] 盈利预测与公司发展规划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5亿元/28.46亿元/31.04亿元 [3] - 公司聚焦"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发展规划,持续迭代鞋履/服饰核心技术 [3] - 产品兼顾专业性与时尚性,渠道调整及创新能力有望构筑长期增长驱动 [3]
昔日微商名片,如今销量狂降!玛莎拉蒂为何沦落到被7次贱卖?
电动车公社· 2025-07-10 23:59
玛莎拉蒂品牌历史与现状分析 核心观点 - 玛莎拉蒂作为意大利超豪华跑车品牌,历经多次财务危机与所有权变更,目前面临被Stellantis集团出售的风险 [4][5][80] - 品牌在中国市场经历微商营销透支品牌力后销量暴跌71%,2024年仅售1228辆 [67][77] - 缺乏清晰品牌定位与技术护城河,产品更新缓慢且电动化转型滞后 [85][91][92] 品牌发展历程 - **创始阶段(1914-1937)**:由玛莎拉蒂家族创立,以改装赛车起家,1926年Tipo 26赛车夺冠奠定声誉 [14][16][18] - **动荡阶段(1937-1993)**:先后被Orsi家族、法国雪铁龙收购,1974年险被破产清算,后由De Tomaso接管 [20][28][33] - **菲亚特时期(1993-2021)**:1998年3200 GT车型复兴品牌,但法拉利因成本压力放弃运营,最终并入Stellantis集团 [36][42][49] 中国市场表现 - **早期(2004-2016)**:2004年进入中国,首年总裁车型售65台,与法拉利/宾利持平但市场规模有限 [52][56][58] - **微商红利期(2017)**:年销量达14498辆(占全球30%),70-80万入门价吸引微商群体 [67][68] - **品牌崩塌期(2024)**:入门车型Grecale降价至48.88万,销量同比暴跌71%至1228辆 [74][77] 当前困境与挑战 - **产品力不足**:车型老旧,性能与故障率问题长期存在,第五代总裁后再无标志性产品 [65][46][91] - **集团战略放弃**:Stellantis撤销15亿欧元投资,麦肯锡建议出售品牌 [88][90] - **电动化滞后**: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应对行业转型,技术储备不足 [92][97] 潜在发展方向 - **收购可能性**:中国车企收购意愿低,比亚迪/吉利已有高端品牌,小米等新势力自研技术成熟 [96][97] - **品牌复兴路径**:需彻底重塑产品线并明确DNA定位,或等待复古风潮机遇 [85][98]
小米YU7畅销靠什么?雷军给出了两个理由
搜狐财经· 2025-07-09 08:10
产品力与体验 - 小米SU7和小米YU7的成功源于超强的产品力和出色的用户体验,而非单纯依赖营销 [3] - 小米YU7在同级别SUV中已获得13项第一,包括续航、驾驶体验和静谧性等关键指标 [3] - 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平均售价达25万元以上,消费者决策更理性,产品力是核心因素 [5] 用户需求洞察 - 小米汽车深度洞悉用户需求,精准解决用户体验痛点,这是产品畅销的重要原因 [5] - 汽车消费周期长(通常5年以上),消费者会综合考量产品力而非仅受营销影响 [5] 品牌影响力 - 小米15年的品牌积累为其汽车业务提供了强大的市场信任基础 [7] - 小米SU7和小米YU7均通过百万网友严选,体现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 [7] 行业竞争与市场反馈 - 部分友商质疑小米汽车靠营销上位,但市场反馈证明产品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1][3] - 专业媒体测试和用户实际体验验证了小米汽车的产品优势,反驳了营销主导的论调 [3][7]
波司登(03998):暖冬下FY25稳健增长,利润增速优于收入
中泰证券· 2025-07-01 20: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25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02亿元,同比+11.6%;归母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14.3%;全年毛利率57.3%,同比-2.3pct,净利率达13.6%,同比+0.4pct;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2.0港仙,对应派息率84.1% [4] - 主品牌羽绒服稳健增长,全季化品类拓展带动增量;渠道结构持续优化,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贴牌加工业务增长强劲,女装业务承压调整;费用管控持续显效,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库存周转保持健康,营运效率维持高位 [5] - 预计FY2026/2027/2028年净利润分别39.1/43.5/47.8亿(FY2026/2027前值为40.4/45.6亿),分别同增11%/11%/10%,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11,544百万股,流通股本11,544百万股,市价4.64港元,市值53,565百万港元,流通市值53,565百万港元 [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4A|2025A|2026E|2027E|2028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214|25,902|28,672|31,666|34,786| |增长率yoy%|38%|12%|11%|10%|1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74|3,514|3,911|4,345|4,784| |增长率yoy%|44%|14%|11%|11%|10%| |每股收益(元)|0.27|0.30|0.34|0.38|0.41| |每股现金流量|0.64|0.26|0.36|0.46|0.46| |净资产收益率|23%|23%|21%|19%|17%| |P/E|14.0|12.3|11.0|9.9|9.0| |P/B|3.1|2.5|2.1|1.7|1.4| [3] 财务报表预测 |报表类型|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4,185|11,074|15,560|21,418| | |应收款项合计(百万元)|3,217|3,517|3,734|4,230| | |存货(百万元)|3,951|4,452|4,789|5,359|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9,222|26,061|31,421|37,774| | |固定资产净额(百万元)|1,919|1,667|2,004|2,003| | |资产总计(百万元)|27,403|32,932|38,873|45,527| | |负债总计(百万元)|10,373|11,948|13,497|15,315| | |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17,030|20,984|25,376|30,212|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5,902|28,672|31,666|34,786| | |营业总支出(百万元)|21,256|23,559|25,894|28,394| | |营业利润(百万元)|4,646|5,113|5,771|6,392| |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5,149|5,730|6,348|6,958| | |净利润(百万元)|3,514|3,911|4,345|4,784|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042|4,181|5,335|5,2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0|512|-449|-336| |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0|2,196|-400|903| [8]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1.6%|10.7%|10.4%|9.9%|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14.3%|11.3%|11.1%|10.1%| |毛利率|57.3%|57.4%|57.3%|57.0%| |净利率|13.6%|13.6%|13.7%|13.8%| |ROE|22.9%|20.7%|18.9%|17.4%| |ROA|13.2%|13.0%|12.1%|11.3%| |资产负债率|37.9%|36.3%|34.7%|33.6%| |流动比率|2.0|2.3|2.5|2.8| |速动比率|1.6|1.9|2.1|2.4| |每股收益(元)|0.30|0.34|0.38|0.41|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36|0.46|0.46| |每股净资产(元)|1.47|1.80|2.18|2.60| |P/E|12.3|11.0|9.9|9.0| |P/B|2.5|2.1|1.7|1.4| [8]
百亚股份(003006):跟踪:三问三答重申价值
长江证券· 2025-07-01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针对市场关切展开三方面探讨,公司成长逻辑未变,坚定看好 [1] - 抖音部分品牌加投并非意味着行业竞争全面加剧,且百亚正逐步减少对抖音渠道的依赖 [6] - 高后悔成本品类全局品控有难度,新进入者仍需自证;且研发积淀重要 [7] - 贡献公司利润及未来弹性的渠道盈利趋势预期变化不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近期公司股价有所回调 ,而公司长期成长路径和趋势并未发生变化 [5] 事件评论 一问:卫生巾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 抖音是新品牌起势的重要渠道,但其之于新老品牌势能弯道超车的红利窗口本身存在周期,各方在抖音的角逐将逐步退坡 [13] - 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类电商平台与线下渠道的竞争格局延续国货崛起趋势,传统渠道的核心壁垒在于品牌认知下的自然复购,非头部品牌难以靠短期加投达成,在抖音起势的品牌若无出色产品与团队承接,难以形成稳定而持续的转化;百亚在传统渠道的核心竞对仍为势能式微的品牌,公司线下渠道地推能力强,叠加新品加持,线下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13] - 百亚正逐步减少对抖音渠道的依赖,前期已充分享受抖音GMV高增的品宣和拉新等红利,当前电商策略为抖音平台追求高质量增长,在维持第1名的前提下优化费效比,并加速拓展天猫等平台及线下渠道 [13] 二问:产品端低壁垒? - 卫生巾产品使用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体现出强品牌粘性,近年来部分品牌创新产品,在保障基础性能前提下,更侧重健康和使用体验迭代,产品力提升是核心,全链条对品质的把控提供保障,部分新进入者经验积淀相对有限,品控能力尚待检验 [7] - 消费者对“功效类”产品仍有扎实拥趸,如百亚益生菌系列具备改善健康功效,这需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与积累,且可持续推新迭代高势能产品有助于不断强化品牌力 [7] 三问:公司盈利改善节奏受扰动? - 产品端结构优化持续改善毛利结构,益生菌等大健康系列占比不断提升 [14] - 渠道端:线下核心五省是贡献利润的主要渠道,后续收入稳步增长、利润率稳步提升预期不变;线下外围地区规模效应及复购基础改善助推各市场盈利逐步提升,去年湖南已经盈利,今年重点省份有望相继迈过盈亏平衡,第二梯队省份有望超预期;电商ROI前期受舆情影响,当前影响或已消除,后续延续盈利改善预期,且抖音占比下降带来结构性贡献 [14] - 公司成长逻辑未改,数次证明价值,当前正值公司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阶段切换,中长期维度盈利弹性释放持续可期 [14]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254|4300|5377|6628| |营业成本(百万元)|1523|1975|2430|2951| |毛利(百万元)|1731|2325|2947|3678| |%营业收入|53%|54%|55%|55%|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6|35|44|54| |%营业收入|1%|1%|1%|1%| |销售费用(百万元)|1226|1634|2043|2519| |%营业收入|38%|38%|38%|38%| |管理费用(百万元)|117|146|183|225| |%营业收入|4%|3%|3%|3%| |研发费用(百万元)|72|90|113|139| |%营业收入|2%|2%|2%|2%| |财务费用(百万元)|-2|-6|-7|-8| |%营业收入|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329|450|601|789| |%营业收入|10%|10%|11%|12%| |利润总额(百万元)|339|450|601|789| |%营业收入|10%|10%|11%|12%|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51|68|91|120| |净利润(百万元)|288|381|510|67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88|381|510|671|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0|0|-1| |EPS(元)|0.67|0.89|1.19|1.5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25|453|588|755|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5|-196|-196|-196|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37|0|0|0|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43|257|391|560| |每股收益(元)|0.67|0.89|1.19|1.56|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76|1.06|1.37|1.76| |市盈率|35.81|30.84|23.08|17.53| |市净率|7.10|6.42|5.02|3.90| |EV/EBITDA|26.26|22.49|16.54|12.18| |总资产收益率|13.4%|14.1%|15.0%|15.7%| |净资产收益率|19.8%|20.8%|21.8%|22.3%| |净利率|8.8%|8.9%|9.5%|10.1%| |资产负债率|32.6%|32.4%|31.1%|29.6%| |总资产周转率|1.51|1.59|1.58|1.55| [19]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2 08:16
新消费行业演变 - 新消费从"互联网思维"转向"情绪价值"驱动 某新锐化妆品牌依托电商红利四年内上市 2020年估值超百亿美元 线下赛道单店估值曾达上亿元 [3] - 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推动消费从"生存需求"升级为"心情滋养" 新式茶饮从解渴功能发展为满足场景化(家庭 社交)和个性化(健康 口味)需求 [4] - 95后年均消费规模达8-9万亿元 占电商节日50%销售额 消费特征体现为悦己优先 体验至上 质价比导向 决策依赖自媒体测评与社交种草 [5] 消费群体结构性变化 - 社会原子化催生情感消费 流动人口达3.76亿 手办潮玩 宠物 健身 音乐节填补情感真空 智能设备与外卖适配小型化家庭场景 [5] - 单身经济崛起 传统血缘地缘消费场景(酒桌 婚宴)影响力减弱 宠物行业2024年白皮书显示相关消费持续增长 [5][9] 品牌力重构逻辑 -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力权重提升 信息平权压缩纯渠道价值 DTC模式下优质产品通过UGC实现低成本传播 [10][12] - KOC与UGC主导使产品即营销 强产品力品牌可突破流量瓶颈 完成从获客到用户沉淀的闭环 [12] 情绪消费投资属性 - 情绪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选 国内演唱会GMV从2019年120亿增长至2024年450亿 增幅近4倍 玩具行业成人化战略响应Kidult心理 [15] - 情绪消费资产具备抗周期特性 需求由优质供给驱动 业务模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8] - 新消费赛道呈现结构性增长 破圈机会带来非线性增长 需深度理解圈层用户核心需求判断天花板 [16] 行业竞争壁垒 - 新消费核心壁垒在于将产品升维为艺术品 用户转化为信徒 文化沉淀为品牌基因 方能从现象级爆发进化为时代符号 [19]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1 20:57
新消费行业趋势 - 经济发展推动消费从"生存需求"向"心情滋养"转变 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城镇化红利带来的商品量增时代结束 消费者更注重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 [4] - 95后成为消费主力 年均消费规模达8-9万亿元 占电商平台年货节近50%销售额 消费特征表现为悦己大于从众、体验至上、质价比优先 [5] - 社会结构"原子化"催生情感消费 流动人口达3 76亿 手办潮玩、宠物、健身等填补情感真空 智能消费电子和外卖适配小型化家庭场景 [5] 品牌力重构 - 品牌力形成依赖产品力积累和渠道力覆盖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二者权重发生重构 信息平权压缩纯渠道价值 [10] - 流量红利转向内容红利 优质产品力通过KOC和UGC实现低成本高效传播 DTC模式下强产品力品牌能突破流量瓶颈 [12] - 国货自信提升 品牌不合理溢价被祛魅 互联网和外资品牌人才外溢为新品牌提供养分 [12]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选" 演唱会GMV从2019年120亿增长至2024年450亿 增幅近4倍 Kidult心理推动需求旺盛 [15] - 情绪消费资产具备成长稀缺性 受经济周期影响小 业务模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能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8] - 新消费赛道多为结构性增长的小规模领域 产品力驱动的破圈带来非线性增长机会 但破圈契机可遇不可求 [16] 行业挑战 - 新消费依赖消费者热爱 表现为强消费意愿、低获客成本、高复购率和高溢价能力 但热爱非商业永续保证 [19] - 资本热潮退去后 需将产品淬炼为艺术品、用户转化为信徒、文化沉淀为基因 才能从现象级爆发进化为时代级符号 [19]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 | 潮玩爆火背后:新消费投资,懂产品,更要懂人心
搜狐财经· 2025-06-11 19:40
新消费行业投资逻辑演变 - 新消费投资热度由销量、股价、社交讨论三重指标驱动,反映行业底层逻辑从"渠道为王"转向"为情绪价值买单"[1] - 新消费品牌力构建更依赖产品力而非渠道力,涵盖美护、潮玩、零食量贩等细分领域及部分传统消费/互联网公司[1][5] - 新消费崛起是供需共振结果,需求端来自Z世代个性化表达,供给端依赖传播媒介分散化和电商渠道去中间化[6][8] 品牌力构建框架 - 消费品品牌力=产品+渠道,高品牌力体现为高净利率、快动销和强现金流占用能力,构成ROE核心来源[2] - 快消巨头通过持续营销投入和产品创新维持品牌力,奢侈品牌则依靠渠道布局和产品矩阵优化[2] - 投资机会存在于品牌力建设期的中小公司,该阶段通常伴随最快股价上涨[2] 新旧消费本质差异 - 老消费依赖电视广告+线下铺货模式,渠道精耕能力决定成败,产品差异化非关键因素[6][7] - 新消费产品需具备明确异质化特征,能吸引特定受众主动跨渠道获取,渠道力重要性下降[9][10] - 传播媒介变革使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草根品牌瓦解传统大牌市场秩序[8] 新消费研究方法论 - 研究重点从渠道转向产品本身,需通过人群分析理解核心受众偏好共性[11] - 产品异质化程度与生命周期相关,早期产品评价高度依赖核心消费群体审美标准[11] - 美护行业作为新消费标杆,其潮流属性、高营销费用和快速渠道变革将为其他行业提供参照[11]
蔚来和理想
数说新能源· 2025-06-06 17:47
理想Mega Home销售分析 - Mega Home当前订单过万且持续增长 一代Mega月销不足千辆 大量车辆通过内部渠道消化(0公里二手车、租车公司)[1] - 官方将一代Mega遇冷归因于外形争议 但二代同外形产品销量回升 反映特殊造型的高辨识度成为核心卖点 满足高端用户追求差异化的心理需求[1] - 旋转座椅设计精准击中目标客群痛点 虽非行业首创 但结合理想品牌力实现高效转化 同类设计在领克900也获验证 极氪MIX因营销不足未能复制成功[1][2] - 理想在部分地区已建立强势品牌认知 "销量从没输过"的市场表现与用户忠诚度形成正向循环[2] 理想应对一代Mega危机的措施 - 启动大规模组织调整 覆盖高层管理至工厂员工 实施供应链优化与成本削减[2] - 加速推出L6车型 通过更换低价供应商实现降本 支撑主力产品线销量[2] 蔚来经营风险分析 - 财务压力显著 现金流持续为负且账面资金紧张 二手车残值快速下滑:ET7年初30万+现降至25-26万 ES6从24-25万跌至20-22万[2] - 消费者担忧加剧形成反身性效应 潜在客户因品牌可持续性质疑推迟购买决策[3] 蔚来品牌力与销量错配问题 - 虽确立纯电豪华品牌定位 多款车型获细分市场冠军 但未能有效转化为规模销量[3] - 对比理想L6通过降本成功维持销量 蔚来推出乐道、萤火虫等子品牌未能打开市场 资源投入产出比失衡[4] 蔚来运营效率瓶颈 - 研发投入产出可见(如ET9技术成果) 但营销管理费用畸高 在销量未达预期情况下未及时调整成本结构[5] 行业动态 - 比亚迪加速东南亚市场布局 CATL储能业务增速超越动力电池板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