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

搜索文档
国投丰乐控股股东自愿延期解禁 坚定种业发展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3:41
公司股份锁定延期 - 国投种业自愿延长持有的122,802,996股公司股份锁定期至2028年10月25日 [1] - 此次延期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旨在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1] 控股股东战略定位 - 国投种业自2024年4月起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在国投集团战略引领下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大局 [1] - 公司将国投丰乐作为种业发展产业运营平台 资本运作和资源集聚平台 聚焦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 [1] 种业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种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商业化育种能力持续增强 品种结构不断改善 实现逆势增长 [2] - 近三个种业经营年度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5.68% 41.56% 26.46% 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8.72% 12.21% 18.5% 小麦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45.57% 38.91% 23.02% [2] - 2024年种业板块制种面积 平均单产 总产量 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种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2] 玉米产业发展 - 玉米产业完成全国主要生态区域品种布局 转基因品种铁391K成为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良种并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2] - 高品质抗逆优势大单品丰乐520通过国家审定 抢占玉米黄金粮新赛道 [2] 水稻产业创新 - 水稻产业形成以祥两优 乐优 籼粳交系列为代表的重点新品系 [2] - 中科发早粳品种弥补双季早稻无粳稻空白 南陵早2号作为特早熟早稻品种成为全国救灾备荒理想品种 [2] 小麦品种成就 - 小麦品种烟农1212连续三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成长型小麦品种 [2] 战略发展承诺 - 国投种业通过本次自愿延期解禁彰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战略的坚定决心 [3] - 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 强化科技创新 完善产业布局 提升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种业科技企业 [3]
种子科普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幕,展示南繁成果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16
海南日报三亚9月23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9月23日,"大地上的诗篇——种子科普艺术展"在 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启幕。作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活动之一,该展览聚焦种业振兴与国家粮食 安全,展示南繁事业成果与海南自贸港种业创新发展实践。 种子科普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幕,展示南繁成果 种子里有幅艺术画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认识到南繁事业在海南,成果在全国。我们将做好南繁服务工作,讲 好南繁故事,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南繁硅谷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专职副书记温竹表示,三 亚崖州湾科技城将继续发挥南繁优势,推动更多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实践,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海南力 量。 本次展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主办,三亚市委宣传部协办,展览将持续展出至 11月23日。 观众用手机拍摄展示的种子。活动主办方供图 展览以种子为主线,通过艺术与科普深度融合的方式,设立"微距镜头里的农业芯片——种子微距摄 影""种子银行——实物种子展示""南繁诗篇""种业科学家心声""跨界艺术创作"等多个单元。值得一提的是, 展出的110余幅种子微距摄影作品,其种质资源多数来源于三亚崖州 ...
中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2 18:37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2024年4月15日至7月20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开展了 常规巡视。10月21日,中央巡视组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 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党组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整改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党 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驻委纪检监察组)指导下,始终从捍 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一)压实整改责任,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先后多次召开局党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 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集中整改期内定期调度进展,切实加强对整改工作的领导。局党组书 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领办督办重点难点问题;主持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 会暨中央巡视专题民主生活会,带头认领问题、剖析原因、细化举措,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局党组其他同志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
银行要为破题农田防灾减灾提供金融支撑
证券日报· 2025-09-21 22:46
日前,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召开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会议深入分析农田防灾 减灾面临的形势任务,真抓实干落实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各项关键举措,为持续提升农田防灾 减灾能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提供重要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田防灾减灾则是守护粮食安全的关键防线。银行通过优化信贷配置、创新产 品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将金融"活水"持续注入农田防灾减灾各环节,既能为农业生产抵御风险提供坚 实支撑,也能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注入强劲动能。 未来,随着金融与农业、水利领域协同不断深化,金融赋能农田防灾减灾的效能将进一步释放,为筑牢 国家粮食安全屏障、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银行需聚焦农田防灾减灾重点领域,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针对农田沟渠清淤整治、骨干水利工程与田间 水利设施衔接配套等关键项目,银行应制定专项信贷政策,适当降低信贷准入门槛、给予优惠利率,确 保资金能精准流向工程建设。同时,对于受涝区域的农田抢排积水、灾毁农田修复等紧急需求,银行需 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缩短放款时间,助力快速恢复农业生产条件,缓解农业主体 在防灾减灾和灾 ...
扎根黑土育良种
经济日报· 2025-09-21 06:10
"育种是个枯燥、孤独的工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干不了这个活儿。"为调查了解大豆新品种在各生态 区的适应情况,胡喜平不断往返于48个试验点之间,每年至少绕黑龙江省3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 坚持在育种第一线。 每年7月要开展去杂工作,这段时期是大豆育种最关键、最艰苦的时期。烈日炎炎,胡喜平戴着老花 镜,和团队的青年人一起在田间做大豆杂交,汗水湿透上半身,露水湿透下半身,大家拖着十几斤重 的"大泥脚"为大豆授粉。胡喜平介绍:"大豆是闭花授粉,大豆花长度只有6毫米,柱头比一根头发丝粗 不了多少,人工授粉时需要格外仔细,有时由于植株太矮,大家得趴在地上才能完成。" 2015年,胡喜平来到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他在这里组建了黑龙江省第一支大豆商业化育种团 队,开辟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流水线模式育种的大豆商业化育种先河。 如今,胡喜平的大豆育种团队已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不仅成功解决了黑龙江省高寒区大豆亩产 200公斤"卡脖子"问题,促进了我国大豆单产和总产提升,而且联合全国18家科研院所和大学组建了大 豆创新联合体。在基因育种、分子育种等新技术的支持下,一个个高产、优质、有特色的大豆新品种得 到审定和推广—— ...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经济日报· 2025-09-17 08:44
粮食生产与安全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2] - 实施702个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将试验田高产技术转化至大田生产[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2]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 - 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3] 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4]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多名科研人员[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包括优质高产水稻和机收籽粒玉米等品种[4] -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企业超1000家 占参与单位总数51%[4] - 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增幅18.8%)[6] - 人均肉类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 - 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6]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7] - 藻类养殖技术世界前列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7]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标准[7]
新华财经早报:9月17日
新华财经· 2025-09-17 08:24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 开放 未来两天华西、黄淮等地有强降雨国家防总对山东、四川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美元指数跌破97 现货黄金首次突破3700美元/盎司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5日至16日在甘肃、青海调研。他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 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造福人民群众。(新华社) 商务部等9部门16日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文件提出,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持续 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 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此外,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 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
2024年粮食产量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08:12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 发展成就。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中 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四五"时期,中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 产74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 障。 这是如何做到的? 提升产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 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实施粮油作 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 比"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60%。 优化结构。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较大的品种,持续提升国内产能。去年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自 给率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 ...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06:42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镇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制种水稻。刘烨摄(人民视觉)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成就。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中国人 的饭碗端得更牢,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时期,中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 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这是如何做到的? 提升产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实施粮油作物大 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 五"末提高12.5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60%。 优化结构。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较大的品种,持续提升国内产能。去年大豆产量达 ...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农业农村部:现在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500公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1
粮食产量与安全 - 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 [1] - 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 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2]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 果菜茶 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 [2] 农业现代化进展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 [2]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 [2]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2] -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2] 农民收入与经营主体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 [3] -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至2.34:1 [3] - 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 家庭农场近400万个 [3] -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10多万个 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 [3] 农产品质量安全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4] - 新制修订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3782项 比"十三五"末增加近四成 [4] - 新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1373项 淘汰落后标准491项 [4] - 高毒农药已从大田农业生产中退出 兽用抗菌药使用量总体下降 [4] 乡村产业发展 - 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到18万亿元左右 [2] - 各地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建设和治理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 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 [5] - 实施乡镇网格化管理 推广新型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