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icon
搜索文档
10万亿化债资金快速落地:地方债务风险缓释,专家建言强化监管
第一财经· 2025-09-19 15:37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官方正强化债务管理。 一揽子10万亿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下称"化债")资金正快速落地,大幅缓释地方债务风险,增强 地方发展动能。不过,一些化债资金问题受到关注。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公布了《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 告》(下称《调研报告》),其中提及当前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时称, 部分地方化债资金使用管理不严,有的地方仍新增隐性债务,或虚假化债、掩盖地方真实债务水平。 目前官方也公开曝光过上述一些情况。 比如,今年财政部已经披露两批共12个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新增隐性 债务案例。比如,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垫资建设市政道路等公益性 项目以及代政府缴纳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今年审计署披露的《国务 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5个地区指定国企垫资建设、承 诺由财政资金偿还等,新增政府隐性债务 59.09亿元。 虚假化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今年财政部披露,吉林省四平市将当地城投公司借款偿 ...
信用债周策略20250914:加速化债如何联动地方发展
民生证券· 2025-09-14 17:49
核心观点 - 国家通过加速化债政策协助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和拖欠款项 同时通过定向产业支持政策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 重点关注三类受益区域的城投平台、产投平台和地方产业型国企债券 [1][8][24] - 债市近期表现弱势 长端信用债承压 但中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回升 建议优先关注中短端品种的套息策略 等待长端右侧机会 [3][42][43] 加速化债与地方发展联动机制 - 国家新增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中已发行4万亿元 剩余2万亿元预计在2025年四季度提前发行以缓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力 [14] - 政策要求地方政府统筹运用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PPP存量项目建设 并将运营补贴等支出纳入预算管理 有序处理社会资本方垫付成本问题 [9][10] - 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分别30日内和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省级政府建立督查制度并约谈执行不力部门 [12][13] - 内蒙古、宁夏、吉林等省份正加速化债以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 如吉林省支持重点地市债务风险"退红摘帽" 宁夏建议加大新增专项债额度支持 [15][16] 重点支持区域与产业方向 - 十大重点行业(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覆盖地市将获重点支持 这些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营收70%左右 [17][18] - 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21] - 专项债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的地市已扩大至7个(北京、江苏、宁波、西安、上海、广州、合肥) 累计金额达360亿元 安徽新增50亿元专项债用于合肥产业投资基金 [28] 信用债投资策略 - 中短期票据中3Y及以上AAA+品种收益率升至1.92%以上 较上周上行4.5BP 可拉长久期至5Y(收益率2.05%以上) AA+及以上品种优先关注3Y以内 [43] - 城投债中2Y/AA-品种估值约2.20% 可作为底仓配置 省级重点平台可拉长久期至3-5Y [43] - 二永债波动较大 资质较高的AAA-品种可结合利率行情捕捉价差机会 配置思维以逢高调整为主 [43] - 优先关注经济大省(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级平台债券 久期可至5年 化债政策利好区域(重庆、天津、广西等)聚焦省本级及省会平台 久期3-5年 [31] - 产业基础较强地市(如湖南湘江新区、湖北沿江发展带、河南郑州都市圈等)选择2-3年久期 防范利率波动风险 [33][34][36] 债市表现与配置建议 - 本周债市延续弱势 长端表现疲软 二永债和保险资本补充债上行幅度最大 收益率明显上行 [3][42] - 资金面对信用债仍有利 可继续短端套息策略 长端信用利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但配置资金进场力度弱 需等待中短端企稳带动情绪回暖 [3][42]
全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超六成融资平台隐债清零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21:59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9月1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 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就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回应。 蓝佛安表示,去年四季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推出了一揽子化债举措。总的来看,各 项措施如期落地并持续显效。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 元。各地置换以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可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今年以 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支 持地方用于化债。 蓝佛安介绍,这一系列举措,叠加前期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收敛。截至 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 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8.7%。根据IMF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G20国家平均 政府负债率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2%。同时,我们的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总 体看,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安全可控。 "化债是手段,发 ...
财政部: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24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以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 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 蓝佛安回应记者提问表示,去年四季度,我国推出了一揽子化债举措。总的来看,各项措施如期落地并 持续显效。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各地置换以 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可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 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支持地方用于化债。 这一系列举措,叠加前期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收敛。 蓝佛安进一步指出,化债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通过坚持化债和发展两条腿走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 债务管理良性循环。一是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化债打通了资金链条,地方腾挪出更多的资金资源、时 间精力和政策空间,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二是推动了融资平台加快退出。截至2025 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平台改革 转型加快推进。三是改善了金融环境。金 ...
回应市场关切!财政部答中证报记者问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36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 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 关于下一步财政政策、扩内需、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热点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一 一回应。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几年,财政部积极开展国际财经合作,全力 服务元首外交,以务实的财金领域成果,有力拓展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新空间,在促进全球可持 续、包容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 点速览 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 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谈及财政宏观调控,蓝佛安介绍,"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财政政策空间 进一步打开。 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下 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 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 ...
财政部: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2026年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7: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以及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 问。 蓝佛安回应记者提问表示,去年四季度,我国推出了一揽子化债举措。总的来看,各项措施如期落地并 持续显效。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各地置换以 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可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 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支持地方用于化债。 这一系列举措,叠加前期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收敛。 蓝佛安进一步指出,化债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通过坚持化债和发展两条腿走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 债务管理良性循环。一是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化债打通了资金链条,地方腾挪出更多的资金资源、时 间精力和政策空间,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二是推动了融资平台加快退出。截至2025 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平台改革 ...
吉林:化债工作有序进行
中国发展网· 2025-09-04 17:37
胡玉亭强调,今年是吉林省化债关键年份,要强化省级统筹、同题共答,特别举措支持吉林市按期打 赢"退红摘帽"攻坚战,帮助地方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激发吉林市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要多措并举、 精准施策,加强财政"三资"统筹管理、优化配置、创收增效,指导吉林市加快股权转让、释放股权红 利、有效增加财力。要加快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明确处置方案,有组织推动实施,努力实现科学处置、 高效利用,为巩固拓展化债成果提供持续支撑。 胡玉亭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依法依规、实 事求是推动化债工作,依靠发展破解问题,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产业支撑、持续涵养税源,打造更多可 持续性财力增长点,确保债务风险"退红"后不反弹,推动化债工作走深走实。省、市、行业部门要从大 局出发,充分认识率先实现吉林市化债目标的必要性、重要性,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匹配出台更多政 策工具,动态研究解决地方化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形成更多可交付 的成果,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松绑减负、赋能增效。(倪文忠) 中国发展网讯 9月2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吉林市化债工作专题会议。他强调,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 ...
【理论探索】李稻葵: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搜狐财经· 2025-08-16 15: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具有潜在需求巨大、潜在供给巨大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三大优势 通过城镇化推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张、高储蓄率支撑、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及人力资源优化等驱动因素 预计2025年将成为经济增长的转折年与逆转年 [3][12][16] 城镇化进程与消费潜力 - 2024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人 较2023年增加1083万人 城镇化率67.00% 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 [4] - 大量农村户籍人口虽在城市工作生活 但消费行为尚未完全城镇化 若其家庭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将释放巨大需求 [4]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名义增长5.3% 实际增长5.1% 中位数34707元 名义增长5.1% [5] - 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元)扩张成为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5] 储蓄与资本供给优势 - 2023年中国国民储蓄率达43.52% 持续高于43% 显著超过2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 [7] - 2024年末人民币存款增加17.99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 高储蓄率为信贷与投资提供基础支撑 [7]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总量稳居全球第二 [8] -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497亿元 同比增长10.5% 占研发经费比重6.91% 同比提升0.14个百分点 [8] - 中国理工科毕业生规模超过美日欧总和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绿色能源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10] - 企业研发规模优势显著 大型企业可拥有超十万研发人员 实现快速"从1到100"的技术应用转化 [11]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潜力 - 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4.1%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持续上升 [11] - 尽管人口总量达峰且老龄化加剧(2022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9%) 但人力资源总量预计2040年前持续增长 2040-2050年保持稳定 [12] - 2021-2025年经济潜在增速预测均值为5.81% 2026-2030年为5.31% 2031-2035年为4.77%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12] 政策实施与债务化解 - 2024年下半年推出12万亿元化债方案 其中2万亿元置换额度于2024年12月18日完成发行 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于2025年1月10日启动发行 [13] - 当前国债占GDP比例约25% 显著低于发达国家70%-100%及日本220%的水平 [13] - 2025年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更大规模政府债券 [13] - 建议通过长期国债置换地方债 延长基础设施融资期限 并推动消费税改革、增值税优化及共享税比例调整 [14][15][16] 结构性改革与开放战略 - 建议在地方政府考核中增加居民收入增幅与消费增长指标 推动政策从投资导向转向公共服务与消费激励 [16] - 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提供国民待遇及外资服务保障等措施 吸引外资并强化中国作为全球化新引领者的角色 [16]
内蒙古明确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多地积极推进化债工作 打开新的投资空间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2:33
◎记者 李苑 今年以来,地方债务化解工作持续推进,化解成果逐步显现。日前,内蒙古已明确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 名单,宁夏、吉林等地也在积极推进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工作。 8月2日,包银高铁包惠段启动联调联试。 新华社图 除内蒙古外,宁夏、吉林等地也在积极推进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的相关工作。 在北京明树数据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杨晓怿看来,随着债务置换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债务率有显著降 低。置换过程中降低利率成本、延长债务期限,对恢复地方财政及地方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明 显的作用。 专家表示,对地方政府而言,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不仅意味着消减了债务风险,还起到了债务松绑 作用,有利于稳经济、稳增长、稳预期。 业内分析,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名单,需要在压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隐性债务率、本地区金融债 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方面满足相应标准。以内蒙古为例,根据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地 方政府融资平台压降66.5%,8个旗县隐性债务清零,1个盟市本级和10个旗县有望退出高风险等级,实 现全区债务风险降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优化考核和 管控措施,动态 ...
新疆熙菱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03:47
董事会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1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通知于7月28日通过电子邮件发出 [4] - 会议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监事及高管列席,主持人为何岳,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 [4][5]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部分应收款项进行债务重组的议案》,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或弃权 [6] 监事会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同期召开,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主持人为万芳,程序合法合规 [10][11] - 监事会审议通过债务重组议案,认为该举措可加速现金流回笼并降低应收款风险,表决结果为3票全票同意 [11][12] 债务重组核心内容 - 债务重组涉及公司与某公安局的5个项目,原合同金额32,043.06万元,已回收16,093.06万元,剩余应收款项15,950万元 [16] - 重组方案约定公安局需在协议生效后7日内一次性支付10,350万元清偿债务,逾期则协议失效 [18] - 公司已按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本次重组预计对2025年利润总额产生正面影响 [15][16][20] 债务重组背景与影响 - 重组背景为国家2025年推出的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政策,旨在优化债务结构并缓释风险 [16] - 公司表示重组可稳固客户长期合作关系,符合经营实际及长远发展,不损害股东利益 [19][20] - 最终会计处理及利润影响需以审计结果为准,目前项目审计仍在进行中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