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代销
icon
搜索文档
券商发力!公募代销保有增势正猛 多券商将凭“权益类保有规模增量”加分
智通财经· 2025-09-15 06:49
行业整体表现 - 前100家基金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374亿元,环比增长5.89% [1][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3亿元,环比增长6.95% [1][3] - 债券及其他基金保有规模50619亿元,环比增长8.05% [1][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22亿元,环比增速高达14.57%,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1][3] 机构类型分化 - 券商系以57家上榜数量占据百强榜单半壁江山 [1][4] - 券商系非货币基金、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速分别达9.43%、6.48%、9.94% [1][4]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占据全市场55%以上份额 [1][4] - 银行系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长38.69%,市占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6.4% [1][5] - 银行在传统主动权益和固收领域根基稳固 [1][5]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均位列行业第一 [6][10]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排名第二 [6][10] - 国泰海通权益基金保有规模978亿元,环比增长78.47%,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6][14][18] - 前十名券商非货代销规模合计超过万亿 [6] 券商排名变化 - 国泰君安排名上升11位,招商证券上升6位,中信建投上升4位,中金公司上升9位 [7][10] - 部分中小券商实现突破,如方正证券排名上升6位,华西证券上升4位 [7] - 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首次进入百强榜单 [7] 基金代销结构特征 - 权益类基金占比普遍超过60%,部分中小券商如诚通证券和天风证券占比超90% [8] - 银河证券权益基金代销占比达84.51%,而山西证券仅36.13% [8] - 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比例普遍高于主动权益基金 [8] - 部分券商如山西证券债券及其他基金占比高达63.87% [8] 规模增长分化 - 中金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1.04%,中信建投增幅29.45% [13][15] - 国金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幅-2.60%,非货币市场基金增幅-7.75% [13][15] - 部分券商如长江证券、长城证券通过债券型基金增长实现非货基规模提升 [13] 政策影响与行业转型 - 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增设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专项指标 [2][17] - 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量前10名加1分,前20名加0.5分 [17] - 国泰海通、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上半年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居前10名 [17][18][19] - 新规引导券商从"重首发、轻保有"转向关注客户资产长期增值 [2][17]
券商基金代销崛起: 57家跻身百强榜 占股指基金半壁江山
证券时报· 2025-09-15 06:21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 在各类型渠道中,今年上半年,共有57家券商、24家银行、15家互联网及三方基金销售机构、3家公募 基金、1家保险公司进入百强名单。 从规模来看,银行仍是基金代销主力,但无论是权益基金还是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的占有率已从前几年 的超50%下降至目前40%多的水平。券商渠道近几年强势崛起,市占率逐年提升,尤其在股票型指数基 金方面,券商保有规模占比高达55%。 57家券商进入代销百强 单就券商渠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共有57家券商进入百强榜,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1家。其中,国泰 海通合并后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升至券商渠道第三、全渠道第12位;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新进 入百强榜。 券商延续了过往几年强势崛起的趋势,共有57家券商进入百强榜,较去年末增加1家。其中,中信证 券、华泰证券仍然稳居第一、第二,国泰海通合并后排名升至第三,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新 进入百强榜,而国盛证券则掉出百强榜。 马太效应明显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成交活跃,无论是权益类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还是股票型指数基金的保 有规模,均较2 ...
券商基金代销崛起:57家跻身百强榜 占股指基金半壁江山
证券时报· 2025-09-15 06:06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 券商延续了过往几年强势崛起的趋势,共有57家券商进入百强榜,较去年末增加1家。其中,中信证 券、华泰证券仍然稳居第一、第二,国泰海通合并后排名升至第三,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新 进入百强榜,而国盛证券则掉出百强榜。 马太效应明显 从规模来看,银行仍是基金代销主力,但无论是权益基金还是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的占有率已从前几年 的超50%下降至目前40%多的水平。券商渠道近几年强势崛起,市占率逐年提升,尤其在股票型指数基 金方面,券商保有规模占比高达55%。 57家券商进入代销百强 单就券商渠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共有57家券商进入百强榜,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1家。其中,国泰 海通合并后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升至券商渠道第三、全渠道第12位;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新进 入百强榜。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稳居证券业代销"一哥"位置,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为1421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 规模为2397亿元;华泰证券以权益1266亿元、非货基金1752亿元的保有规模位居第二。非货币市场基金 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还包括国泰海通、广 ...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揭晓 券商分类评价新增相关加分项
证券日报· 2025-09-13 09:17
基金代销百强榜单结构 - 券商占据百强榜单57席 银行24家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8家 保险公司1家 [1] - 券商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跻身总榜前十 分别位列第八和第十 [1] 各类基金保有规模总体情况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总计51374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89% [1]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9522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14.57% [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达101993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6.95% [1] 券商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排名 - 中信证券以1421亿元位居券商第一 华泰证券1266亿元位列第二 [2] - 国泰海通 招商证券 广发证券等8家券商保有规模均超500亿元 [2] 券商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排名 - 中信证券2397亿元 华泰证券1752亿元 国泰海通1605亿元位列前三 [2] - 广发证券 招商证券 中信建投保有规模均超1000亿元 [2] 券商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表现 - 前十名券商占据7席 中信证券1223亿元领先 华泰证券1150亿元次之 [2] - 国泰海通757亿元 招商证券659亿元 中国银河563亿元位列其后 [2] 券商代销业务收入表现 - 42家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 同比增长32.09% [3] - 中信证券收入8.38亿元领先 中金公司6.03亿元 国泰海通4.48亿元位列前三 [3] 中小券商代销收入增速突出 - 南京证券同比增长191.28% 国联民生增长135.08% 国金证券增长124.5% [3] - 西南证券 国海证券等6家券商同比增幅均超50% [3] 监管评价体系更新 - 券商分类评价新增代理销售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排名指标 [2]
揭晓!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包括这些机构!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21:1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中券商占据57席银行24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8家保险公司1家[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家机构总计达5137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89%[1]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9522亿元较2024年末大幅增长14.57%[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达10199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95%[1] 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跻身基金代销总榜前十分别位列第八和第十[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方面中信证券以1421亿元居券商首位华泰证券1266亿元紧随其后[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券商为中信证券2397亿元华泰证券1752亿元国泰海通1605亿元[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券商占7席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领先[2] 头部券商数据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超500亿元券商包括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国信证券平安证券东方财富证券[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超1000亿元券商包括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具体数据:国泰海通757亿元招商证券659亿元中国银河563亿元广发证券509亿元东方财富证券474亿元[2] 收入表现 - 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同比增长32.09%[3] - 中信证券代销收入8.38亿元领先行业中金公司6.03亿元位列第二[3] - 国泰海通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代销收入分别为4.48亿元4.17亿元4.03亿元[3] - 光大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中国银河代销收入分别为3.25亿元2.91亿元2.77亿元2.57亿元2.35亿元[3] 高增长券商 - 代销收入同比增幅超100%券商:南京证券191.28%国联民生135.08%国金证券124.5%[4] - 同比增幅超50%券商包括西南证券国海证券信达证券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国信证券[4] 行业政策动态 - 券商分类评价新增代理销售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排名及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资产规模排名指标[3] - 代销金融产品能力成为衡量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成效的核心指标[3]
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增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代销机构并开通基金转换、基金定投业务及费率优惠的公告
新增代销机构及业务开通 - 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8月22日起通过申港证券代理销售旗下部分基金 [1] - 投资者可通过申港证券办理开户、申购、赎回、基金转换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1] - 新增代销合作涵盖基金转换、定期定额投资及费率优惠活动 [1] 业务适用范围与限制 - 金鹰添润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等三只基金处于封闭期 暂不开放申购、赎回及转换业务 [2] - 后端收费模式基金、中登系统基金及FOF基金产品存在转换限制 不支持与非FOF基金或不同份额间相互转换 [2] - 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定义为通过销售机构约定每期自动扣款及申购的投资方式 [2] 费率优惠安排 - 通过申港证券申购及定投适用基金(仅限前端收费模式)享受费率优惠 最低折扣不低于1折 [2] - 优惠前申购费率为固定费用的按原费率执行 不享受折扣 [2] - 申港证券实施的费率优惠活动不再受基金管理人限制 以销售机构公布为准 [2] 后续合作扩展 - 其他基金若新增申港证券为代销机构 将同步开通基金转换、定投及费率优惠 无需另行公告 [3] 客户咨询渠道 - 申港证券客服电话956029 官网www.shgsec.com [3] - 金鹰基金客服电话4006-135-888 官网www.gefund.com.cn [3]
银行代销基金抢夺战
北京商报· 2025-08-20 22:45
市场背景与行情表现 - A股牛市行情持续升温 沪指站上3700点创10年新高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截至8月19日 年内已有19只基金涨幅超100% 赚钱效应显著 [1] - 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加剧推动居民存款流动 截至2025年7月住户存款达161万亿元 较6月末下降1.11万亿元 [2] 银行基金代销费率竞争态势 - 中小银行采取激进降价策略 深圳农商行对9只指定基金提供0.1折申购及定投费率优惠 活动持续至9月30日 [2] - 深圳农商行年内三次加码降费 1月起对387只基金施行1折费率 6月针对2只债券基金推出0.1折优惠 [3] - 北京农商行推出全量代销公募基金买入费率1折起活动 常熟农商行对120余只基金实行0.1折优惠 [3] - 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同步参与 邮储银行覆盖超90%产品实行1折优惠 民生银行提供1或5折费率优惠 交通银行对指定基金提供1折申购优惠 [3] 降价动因与行业格局 - 费率下调核心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下的获客压力以及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需求 [3] - 中小银行通过价格让利突破客户基础薄弱和品牌影响力有限的瓶颈 [3] - 行业存在存量竞争过度问题 互联网平台加剧竞争态势 [4] - 截至2024年末 权益基金代销保持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三足鼎立格局 但银行保有规模和占比有所下滑 [6] 中小银行战略转型方向 - 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强化产品筛选能力与客户综合服务 [5] - 突破五大瓶颈: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加强数字化建设 强化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优化产品结构 深耕细分市场 [7] - 应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发挥本地化优势打造区域特色 [6] - 避免与大型银行及互联网平台直接竞争 聚焦中小城市和县域市场 [7]
A股持续上涨!银行渠道代销基金提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8-18 19:17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 上证指数上涨0.85%报3728.03点 资本市场持续升温点燃投资者热情 [1] - 量化基金因模型选股与高频交易灵活性成为客户分散风险的选择 [1] - 已有7只上市基金区间涨幅超100% 32只上市基金区间涨幅超50% [1] 银行代销基金业务动态 - 银行推出代销基金费率优惠活动 例如深圳农商行提供申购费率0.1折优惠并适用于定投业务 [1] - 汇丰中国新增代销内地证券投资基金 [1] - 常熟银行在7月底推出类似费率优惠政策 适用范围涵盖多家合作基金公司的产品 [1] 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存款利率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逼近2% 客户主动寻求更高回报 [2] - 主动型基金近几年来首次显著跑赢指数型基金 带动配置意愿明显回升 [2] - 利差收窄和表内业务增长放缓迫使银行加快财富管理转型以提升中收占比 [2] - 新"国九条"等改革为权益投资提供政策背书 增强长期资金入市意愿 [2] 中小银行战略转型 - 城商行和农商行通过加大基金代销业务拓展非息收入来源 降低资本消耗和风险水平 [3]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且金融素养提升 对基金等资管产品需求快速上升 [3] - 中小银行利用当地网点和客户基础优势获取较大业务空间 但需提升专业财富顾问能力 [3] 合规与风险管理要求 - 银行需建立严格适当性管理机制 确保基金产品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匹配 [4] - 构建长效激励机制 引入客户资产留存率 产品平均持有期和客户投诉率等指标 [4] - 加强内部合规管理 严禁虚假或夸大宣传 并借助金融科技实时监测异常交易 [4][5] - 政策层面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 要求将适当产品通过适当渠道销售给适合客户 [5] 行业竞争与发展趋势 - 资管行业正由单一通道向多元化 专业化和客户画像驱动的平台型模式演进 [2] - 银行基金代销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但竞争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专业能力比拼 [5] - 商业银行需全面了解产品真实性 准确性 完整性 并结合客群特征和销售渠道情况 [5]
券商年内关停逾百家网点;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增设代销机构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9:44
券商网点优化与数字化转型 - 2025年以来全行业关停逾百家营业网点 其中国信证券一次性裁撤12家营业部创单次新高[1] - 数字化渠道挤压传统网点生存空间 佣金率下行与运营成本高企推动行业"轻资产"转型[1] - 超20家券商公告撤销网点 方正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等机构连续发布撤并公告[1] 券商分红力度与盈利能力 - 2024年券商宣告分红79次 总金额超550亿元 较2023年45次显著提升[2][3] - 中信证券连续三年分红超70亿元 2022-2024年分别分红72.62亿、70.40亿及77.07亿元[2][3] - 12家券商2024年分红超10亿元 西部证券和西南证券年内宣告3次分红[2] 公募基金业绩与资金流入 - 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2025年内收益翻倍 最高收益率达1.28倍[4] - 134只基金产品收益率超60% 权益类基金发行占比达83.87%[4] - 本周新发31只基金中股票型占22只 偏股混合型4只[4] 基金代销渠道拓展 - 农银汇理基金、上银基金、宝盈基金等多家机构为产品增设券商及银行代销渠道[5][6] - 代销市场竞争加剧推动机构探索新路径 财富管理业务增量空间扩大[5][6] - 代销多元化增强产品流动性 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6]
二季度公募基金销售升温 银行仍是销售主力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二季度A股市场及基金销售回暖 - A股市场逐步回暖带动基金销售市场升温 银行代销活跃度提升[1] - 部分基金因业绩表现亮眼成为投资者申购的抢手货[1] - 银行推出基金申购费率一折优惠活动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1] 银行基金销售策略与客户行为 - 建设银行推出2022年6月17日至12月31日手机银行和个人网银定投部分代销基金费率1折优惠[2] - 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市场回暖使基金发行和代销市场复苏 强调长期配置可获得可观收益[2] - 投资者因近两个月市场行情好转 通过定投方式加仓基金产品以降低持仓成本[2] 公募基金规模与银行代销业务表现 - 2022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26.66万亿元 较上季度环比上涨6.71%[3] - 债券型基金环比上涨9.89% 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分别上涨8.41%和3.69%[3] - 银行基金代销业务贡献可观非息收入 工行和招行2021年基金销量均超6000亿元 农行销量3444.48亿元同比增长233.65亿元[3] 银行在基金代销渠道的主导地位 - 2022年二季度银行渠道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34745亿元 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42058亿元 分别环比增长7.01%和9.39%[4] - 招商银行以8597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和7095亿元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位列第一[4] - 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银行有11家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十中银行占据6席[4] 市场回暖与银行渠道优势 - 二季度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长与市场整体回暖相关 市场情绪好转带动保有量提升[5] - 银行在基金代销领域拥有稳定份额和良好信誉 线下网点渠道提供传统流量优势[5] 未来基金代销市场格局变化 - 券商在基金代销领域话语权上升[6] - 拥有线上入口的金融机构通过流量导入增强代销业务 部分机构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嵌入方式增加销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