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基金

搜索文档
债基市场换规则了!顶峰300亿跌到10亿,基金变小只是冰山一角
搜狐财经· 2025-09-19 06:38
基金发行市场回暖趋势 - A股市场回暖推动资金进场加速 基金发行市场热度显著提升 出现多只"一日售罄"产品[1] - 权益类基金(股票型与混合型)占比超六成 达2021年四季度以来最高比例[3] - 债基市场同步活跃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全部实现"一日售罄" 预计总募集规模近400亿元[12] 权益基金发行策略转变 - 新发权益基金规模明显收缩 募集上限普遍设定10亿或50亿元 与2020年91只"日光基"(含16只百亿级产品)形成鲜明对比[5] - 基金公司主动控制规模 采取达标即止募集策略 避免规模过大影响管理绩效[9] - 部分产品为机构定制基金 机构资金到位即结束募集 零售投资者可获份额有限[10] 债基市场规则调整动向 - 监管新规引导大型基金公司优先布局含权产品 "固收+"类基金可享受15个工作日快速注册通道[14][15] - 基金注册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符合国家战略的债基及零售债基正常注册 机构持有为主的纯债基金注册从严管控[17] - 监管要求基金公司快速提交新方案 8月底已通过机构监管通报释放政策信号[15] 机构后市观点汇总 - 泓德基金认为反转行情持续 主线聚焦人工智能(硬件/软件)与出海(制造业/服务业) 契合外需强于内需的宏观环境[17] - 招商基金指出当前属慢牛行情 建议投资者先建立核心仓位 再分散布局进攻性行业 需把握风格轮动节奏[19] - 市场交易量保持强劲 若做多情绪与量能维持 行情有望延续上行[19]
“翻倍基”批量涌现,科技创新成最大驱动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09:26
经济观察网据证券时报消息,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逐步回暖,部分主题板块行情火热,权益基金涨势喜 人。多只基金年内涨幅超过了100%,成为名副其实的"翻倍基"。整体来看,"翻倍基"大多集中在科 创、医药等高景气赛道,不少基金经理在板块配置和重仓股选择上,捕捉到了阶段性主线行情。从基金 规模和资金流入情况来看,"翻倍基"在上半年也获得资金青睐,部分产品的管理规模实现了数倍增长。 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翻倍基"的批量出现是市场情绪、产业趋势和资金共振的结果。一方面, 权益市场回暖、流动性环境改善,为高波动主题基金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在行业配置和个 股选择上的前瞻性判断放大了收益弹性。未来,"翻倍基"能否延续强势,仍取决于市场主线与产业趋势 的延续性。 ...
券商代销权益基金中场战报:57家角力,33家正增长,20家负增长,中航、财信规模环比跌幅超8%垫底
新浪基金· 2025-09-16 15:13
行业整体表现 - 百强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7.12%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10.21万亿元 环比增长7.86%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升至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7.39% [1] - 行业分化加剧 头部机构地位稳固 中小机构面临洗牌压力 [1][12] 头部券商格局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4] -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60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757亿元 [4] - 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形成稳定第一梯队 [4] 高增长机构表现 - 国泰海通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78.47%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86% [6]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61.04% 权益基金增长24.49%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35.56% [7] - 中信建投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25.9%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29.45% [7] - 国都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19.44%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21.74% 权益基金增长10% [7] 下滑机构情况 - 东兴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下降18.99% 权益基金下降4.65%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20% [8] - 中航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77%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4.76%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16.07% [9] - 财信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33%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6.67%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3.33% [9] 结构性变化趋势 - 多数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 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4.8% vs 权益基金4.72% 国都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9.44% vs 权益基金10% [11] - 股票指数基金集中度高 23家券商规模超百亿 6家超50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居首 [11]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费改冲击相对较小 [12]
券商代销“冰火两重天”:中信建投非货规模环比增近30%,招商近20%,中航、财信等8家全面缩水
新浪基金· 2025-09-16 15:09
行业整体表现 - 百强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7.12%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10.21万亿元 环比增长7.86%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升至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7.39% [1] - 行业分化加剧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凸显 57家券商系代销机构呈现显著分化态势 [1] 头部机构格局 - 头部券商地位稳固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4] -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60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757亿元 [4] - 前十机构形成稳定第一梯队 包括招商证券 广发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等 [4] 高增长机构表现 - 国泰海通证券因合并因素 权益基金环比增长78.47%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86% [6]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61.04% 权益基金增长24.49%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35.56% [7] - 中信建投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25.9%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29.45% [7] - 国都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19.44%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21.74% 权益基金增长10% [7] - 华宝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11.36%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11.16%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12.5% [7] 下滑机构表现 - 东兴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下降18.99% 权益基金下降4.65% 股票指数基金大幅下降20% [8] - 中航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77%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4.76%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16.07% [9] - 财信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33%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6.67%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3.33% [9] - 8家券商三大核心指标全面环比下滑 包括信达证券 长江证券等 [7][8] 结构性变化 - 多数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增速 如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4.8% vs 权益基金增长4.72% [11] - 券商通过发力债券基金等固收类产品实现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高增长 [11] - 股票指数基金行业集中度较高 23家证券公司规模超百亿 其中6家超500亿元 [11] 行业趋势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公募费改对券商冲击相对较小 [12] - 基金渠道降费落地后 行业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强化 大型互联网平台 头部券商及特色商业银行将掌握更多主动权 [12]
基金销售费率改革下的银行代销: 或向权益基金与服务升级聚焦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6:33
● 本报记者 李静 "传统上,银行更加青睐货币基金、短债基金等流动性强、客户接受度高且费用透明度低的产品,因其 可以获取更高且稳定的销售佣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说,征求意见稿发布 后,高费率产品销售难度可能加大,银行或更注重费率透明、管理能力突出的权益类产品,如主动型股 票基金、混合基金。同时,为减少合规风险,银行可能更加看重基金管理人资质和产品质量。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基金销售费率改革已有预期,由于征求意见稿聚焦个人客户服务、权益基金,鼓 励长期投资,未来银行或更加偏好业绩稳定、管理规范的大型基金管理人和权益基金。长期来看,征求 意见稿有助于引导银行代销回归本源、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 短期影响有限 "基金销售费率改革在预期之中,拓展权益基金代销本就是我行近期的重点发力方向。短期来看,此次 改革对我行代销产品结构的影响有限,原因在于银行在制定代销策略时,通常会综合考量客户需求、市 场趋势等因素,并提前对各类产品的代销比例进行规划和分配。"某股份行财富管理部人士说。 征求意见稿围绕基金认(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和客户维护费等进行改革。具体来看,认 (申)购费 ...
基金销售费率改革下的银行代销:或向权益基金与服务升级聚焦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 本报记者 李静 近日,中国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举 可能会对占据基金代销市场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产生何种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基金销售费率改革已有预期,由于征求意见稿聚焦个人客户服务、权益基金,鼓 励长期投资,未来银行或更加偏好业绩稳定、管理规范的大型基金管理人和权益基金。长期来看,征求 意见稿有助于引导银行代销回归本源、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 短期影响有限 "基金销售费率改革在预期之中,拓展权益基金代销本就是我行近期的重点发力方向。短期来看,此次 改革对我行代销产品结构的影响有限,原因在于银行在制定代销策略时,通常会综合考量客户需求、市 场趋势等因素,并提前对各类产品的代销比例进行规划和分配。"某股份行财富管理部人士说。 征求意见稿围绕基金认(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和客户维护费等进行改革。具体来看,认 (申)购费率整体下调,其中混合型基金降幅较为明显;征求意见稿为不同类型基金的销售服务费设置 了费率上限,同时对持有期超过1年的基金份额(货币市场基金除外)不再继续收取销售服务费;对于 向机构投资者销售的非权益类基金,征 ...
券商代销公募大展身手:57家跻身百强,股指代销“霸榜”
新京报· 2025-09-15 20:40
基金代销市场格局变化 - 公募基金代销百强榜单中57家券商上榜 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1家[2][3] - 券商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保有规模1.08万亿元 占百强机构总规模的55%[1][3] - 第三方销售机构在权益基金代销方面表现突出 蚂蚁基金以8229亿元规模位列第一[2] 各类机构代销表现对比 - 银行机构24家进入百强榜单 在非货基金代销前十中占据主要地位[2] - 券商在股票型指数基金前十中占据7席 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机构[2][4] - 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15家进入百强 在权益基金代销领域保持领先优势[2] 头部券商代销规模数据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基金2397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1223亿元 均居券商首位[3][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1266亿元 非货基金1752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1150亿元 位列券商第二[3][4] - 国泰海通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基金1605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757亿元 排名券商第三[3][4] 市场整体规模变化 - 百强机构代销非货基金规模突破10万亿元 环比增长近7%[2] - 权益基金代销规模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6%[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规模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5%[2] 费率改革影响分析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降费规模预计达到300亿元 涉及认申购费率降低和赎回安排优化[1][5] - 费率改革对券商整体影响有限 因股票型产品为主且收入占比小(代销收入占经纪收入10%以内 占营业收入仅2%)[1][6] - 差异化费率安排有望重塑基金代销行业格局 推动投顾牌照广泛化[5][6] 股票型基金市场发展 - 股票型基金数量从年初2656只增至3209只 资产净值从4.07万亿元增至5万亿元[3] - 股票型基金在整体基金中占比从12.6%提升至14.37%[3] - 23家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规模超100亿元 其中6家超500亿元[4]
券商基金代销最新排名出炉!头部格局生变,马太效应再加强
搜狐财经· 2025-09-15 19:12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权益基金合计保有规模5.14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5.89% [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6.95% [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4.57% [2] - 百强名单中券商57家 银行24家 互联网及三方销售机构15家 公募基金3家 保险公司1家 [2] 渠道竞争格局 - 银行渠道基金代销市占率从超50%下降至40%多水平 [2] - 券商渠道市占率逐年提升 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占比高达55% [2][5]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名机构占百强总规模近59% [2] - 蚂蚁 招商银行 天天基金稳居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三 [2] 券商渠道表现 - 57家券商进入百强榜 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1家 [1][3]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均居行业第一 [3]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1266亿元 非货币基金1752亿元 位居行业第二 [3]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券商包括国泰海通 广发证券 招商证券 中信建投 [3] - 23家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100亿元 其中6家超500亿元 [5] 重点公司动态 - 国泰海通合并后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升至券商第三 全渠道第12位 排名较2024年下半年提升11位 [1][3] - 招商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838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约20% 排名升至券商第四 [3] - 华源证券 诚通证券 财达证券新进入百强榜 国盛证券退出百强 [1][3] - 头部券商出现非货基规模增速高于权益基金现象 如中信证券非货基规模环比增长14.8% 权益基金仅增4.72% [4] 业务发展特征 - 券商在权益基金优势基础上发力债基 推动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高增长 [4] - 权益基金规模与份额出现背离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净值上涨而非净申购 [4]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受公募费改冲击较小 [6] - 基金渠道降费落地后 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强化 头部机构掌握主动权 [6]
券商基金代销最新排名出炉!头部格局生变,马太效应再加强
券商中国· 2025-09-15 19:03
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整体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权益基金合计保有规模5.14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5.89% [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6.95% [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14.57% [2] 渠道竞争格局变化 - 银行渠道保有规模占比从超50%下降至40%多水平 [2] - 券商渠道在百强榜中数量达57家 市占率逐年提升 [2] - 券商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占比达55% [2] - 百强机构中包括57家券商、24家银行、15家互联网及三方销售机构、3家公募基金和1家保险公司 [2] 头部机构排名情况 - 蚂蚁、招商银行、天天基金位居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 [2] - 前十名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占百强总规模近59% [2] - 中信证券以1421亿元权益基金和2397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稳居券业第一 [4] - 华泰证券以1266亿元权益基金和1752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位居第二 [4] 券商渠道具体表现 - 国泰海通合并后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升至券商渠道第三位 全渠道第十二位 [4] - 招商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838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约20% [4]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券商包括国泰海通、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和中信建投 [4] - 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新进入百强榜 国盛证券退出百强 [1][4] 产品结构变化趋势 - 头部代销机构出现非货币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现象 [5] - 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增长14.8% 权益基金仅增长4.72% [5] - 权益基金规模与份额出现背离 规模增长但出现净赎回 [5] 股票型指数基金格局 - 23家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100亿元 [9] - 6家券商规模超500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招商证券(659亿元)、中国银河证券(563亿元)、广发证券(509亿元) [9]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受公募费改冲击较小 [9] 行业发展趋势 - 基金渠道降费落地后 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强化 [9] - 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券商及财富管理特色商业银行可能掌握主动权 [9] - 公募基金改革有助于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9]
“新时代 新基金 新价值”| 泰康基金走进服贸会 传播科学理财投资观
新浪基金· 2025-09-15 14:42
在本次活动中,泰康基金还向观众们发放了宣传养老投资、防非反诈、公平交易、普惠金融等不同主题 的宣传页,帮助观众们了解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内容,并介绍公募基金的行业机构在落实金融"五篇大 文章"中的具体意义和行动,帮助投资者建立理性投资观念,更加坚定对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信心。 未来,泰康基金将持续通过多场景、多层次、多形式的线下活动和线上内容,持续做好投资陪伴工作和 金融服务宣传工作,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在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方 面持续发力,与行业伙伴共同携手做好行业文化建设和投资陪伴工作,搭建金融知识普及与投资者互动 的桥梁,展现公募基金机构的专业担当,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为积极落实"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辖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引领行动"号召,9月12日下午,泰 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走进"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现场,在"北京金融服务局"展区向参观服贸 会的观众们举办了"传递科学理性投资观"主题分享交流活动。 在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