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回归资产配置本源 八岁FOF变革重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03:37
2017年9月,首批公募FOF获批,"基金中基金"正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从过去8年的发展情况看,FOF 行业走出了一条"萌芽探索—快速扩容—调整低谷—变革重生"的成长路径。 随着多元资产配置策略成为行业新共识,在ETF快速发展背景下,ETF-FOF迎来集中扩容潮。这个历经 考验的基金品类,正迎来变革之年,在回归资产配置本源的路上,重新勾勒行业发展新蓝图。 求新:ETF-FOF开启配置新范式 ◎记者 赵明超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权益资产赚钱效应凸显,公募FOF进入快速扩容 阶段,2020至2021年间,公募FOF市场存量规模由不足500亿元迅速提升至突破2000亿元。在此期间, 机构纷纷入场布局,2021年三季度迎来公募FOF产品发行高峰,单季度募集份额接近300亿份。截至 2021年末,布局公募FOF产品线的公募机构达到65家,存量产品数量240只,合计管理规模2222亿元。 然而,市场周期的考验很快到来。进入2022年以后,随着权益市场调整,部分FOF业绩出现较大回撤, 投资者持有体验较差,FOF规模大幅下降。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FOF规模降至1436.92亿元 ...
爆款单品亮点纷呈 公募积极寻找规模抓手
中国证券报· 2025-09-08 06: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超过半数公募基金管理人实现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 主要得益于规模扩张和产品结构优化[1][2][8] - 头部机构通过多元产品类型和健康产品结构巩固根基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积蓄力量[1][2] - 部分机构因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高费率主动权益产品及规模缩水等因素面临经营压力[1][8][9] 头部机构产品表现 - 广发基金指数产品中 广发中证1000ETF规模增加近200亿元排名同类第三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新增超55亿元成为全市场最大纳斯达克100ETF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增加超84亿元且期间回报率逼近90%[3] - 广发基金主动权益产品中 广发价值核心A等把握新消费、港股创新药赛道 基金经理吴远怡管理规模翻倍增长至200亿元[3] - 广发基金固收产品广发天天红、广发聚源持有人户数和基金份额大幅增长 旗下多类产品管理费收入均同比增加超1000万元[2][3] - 富国基金指数产品中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份额新增350亿份以上规模跻身ETF前十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增加超330亿元位列债券型ETF前三[4] - 富国基金主动权益产品中 富国稳健增长规模由5.09亿元增至76.11亿元且机构投资者占比达82.85%[4] - 富国基金固收产品富国天时货币、富国裕利表现不俗 多类产品管理费收入均同比增加超1000万元[3][4] 差异化产品亮点 - 华安黄金ETF持有人户数新增超21万户 基金份额新增超380亿份 规模逼近600亿元占商品型ETF总规模四成 贡献近7000万元管理费同比增量[6] - 天弘余额宝持有人户数新增近1180万户排名全市场第一 基金份额新增超358亿份 提供超6700万元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量[6] - 华夏财富宝、建信嘉薪宝、中银活期宝等货币基金上半年管理费同比增量均超过5000万元[6]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份额涨超120% 持有人户数新增超84万户 规模由不足5亿元迅速突破百亿元达138.45亿元 贡献超5400万元管理费同比增量[7] - 鹏华碳中和主题A份额近一年业绩翻倍 持有人户数新增超50万户 规模突破百亿元 贡献超4500万元管理费同比增量[7]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机构通过发展ETF等被动指数产品提升中低费率产品占比 并通过丰富产品线、加强投顾业务实现转型[8]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优势和渠道能力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抵消部分产品费率下降影响[8] - 投研能力被视为获取收益的基石 大型机构可多方向布局深度研究 中小机构应专注擅长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9] -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任感并引导正确投资理念[9]
爆款单品亮点纷呈公募积极寻找规模抓手
中国证券报· 2025-09-08 04:5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超过半数公募基金管理人实现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 得益于规模增量抵消降费影响[1][2][7] - 行业呈现多元业务发展趋势 头部机构通过指数 固收 主动权益等多元产品结构实现收入增长[2][3] - 部分机构因产品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高费率主动权益产品或规模缩水导致收入承压[7][8] 头部机构产品表现 - 广发基金旗下指数产品广发中证1000ETF规模增加近200亿元 排名同类第三[3] -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新增超55亿元 成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纳斯达克100ETF产品[3]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期间回报率逼近90% 规模增加超84亿元 成为最大港股创新药主题ETF[3]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份额新增350亿份以上 规模跻身ETF前十[4] -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增加超330亿元 最新规模居债券型ETF前三[4] 特色产品亮点 - 华安黄金ETF持有人户数新增超21万户 份额新增超380亿份 规模逼近600亿元 占商品型ETF总规模四成[5] - 天弘余额宝持有人户数新增近1180万户 份额新增超358亿份 管理费同比增量超6700万元[5]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份额涨超120% 持有人新增超84万户 规模从不足5亿元增至138.45亿元[6] - 鹏华碳中和主题A份额近一年业绩翻倍 持有人新增超50万户 规模突破百亿元[6] 业务发展策略 - 头部机构通过发展ETF等被动指数产品提升中低费率产品占比 优化收入结构[7] - 部分机构采取主动投资被动化策略 聚焦热门赛道如人型机器人 无人驾驶等实现突破[6] - 大型机构布局多元产品线并进行深度研究 中小机构专注于擅长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8]
险资LP“跑步”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挑选GP有三大考量
证券时报· 2025-09-05 02:52
险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加速 - 2025年上半年险资在股权投资领域认缴出资金额达524亿元 同比增长46% [2][3] - 8月天津家寓股权投资基金成立 总出资额45亿元 险资直接出资44.97亿元占比超99.9% [3] - 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总出资额224.29亿元 险资直接出资49.54亿元 [3] 主要参与机构及配置方式 - 平安人寿出资规模达150亿元 涉及6只基金 12家险企出资超10亿元 [4] - 险资通过股权投资计划/增配股票等方式扩大权益配置 二季度末股票配置规模3.07万亿元占比8.5% [4] - 保险资管机构上半年登记股权投资计划11只 规模268亿元 同比增长188% [4]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走低促使险资寻求多元配置提高收益 [5] - 3月政策允许险资投资AIC发行的私募股权基金及债券 [5] - 4月政策上调权益资产比例上限5% 创投基金集中度比例从20%提至30% [5] 险资投资偏好与GP选择标准 - 寿险公司出资占比近九成 偏好成长期和成熟期项目 [3][7] - 选择GP核心考量投资阶段匹配度/管理能力/历史业绩 [7] - 重点关注三大风险:退出不确定性/估值难度/管理能力可持续性 [8] 合作机构类型 - 偏好两类GP:险资旗下及国资背景机构/市场化头部创投机构 [8] - 高瓴/礼来亚洲基金/普洛斯资本获友邦人寿出资 洪泰基金获中意资产投资 [9]
当多元配置成为FOF“未来式”:ETF-FOF产品阵营再迎扩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8:04
FOF市场发展态势 - 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FOF基金数量达513只,较上季度增加6只,总规模超1656亿元,较上季度的1510.45亿元大幅上升[1] - 市场认可度提升源于较高投资胜率和指数回升企稳[1] - FOF职能从单纯选基向指数投资工具与多元配置结合方向演进[1] ETF市场扩张 - 截至8月25日ETF市场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幅超35%,全市场ETF数量接近1300只[2] - 4个月时间实现从4万亿到5万亿的规模跨越,刷新万亿里程纪录[2] FOF配置ETF趋势 - 2025上半年被动指数型基金在偏股混合FOF中重仓占比约16.3%[3] - 截至二季度末FOF重仓持有ETF占比约9.2%,主要增持短融ETF和港股ETF[3] - 主动基金超额收益衰减及ETF透明、低费率特性共同推动配置提升[3] ETF-FOF产品创新 - 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ETF-FOF)于8月20日启动发行,为年内第3只ETF-FOF产品[4] - 产品要求80%以上非现金资产配置于ETF,业绩基准覆盖A股、海外股票、债券、港股、黄金五类资产[4] - 采用双基金经理制,刘潇近1年在管产品回报均居同类前1/5,刘水清侧重指数领域[4][8] 投资策略特点 - 权益投资基于中证A500指数基准增强,通过风格暴露和资产配置优化实现收益增厚[5] - 利用ETF定价偏差套利,参与IPO战略配售及大宗交易机会[5] - 固收投资优先满足流动性需求,保持适当久期状态以稳定收益[5] 公司行业地位 - 兴证全球基金以143.2亿元FOF规模位居行业首位,截至2024年末持有超122万人[6] - 公司2016年成立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2019年发行首只养老目标FOF,2025年7月部门更名为多元资产配置部[6] - 全市场FOF产品共513只,总规模超1650亿元[6] 产品优势与理念升级 - ETF-FOF融合ETF工具优势(低费率、高透明度、交易灵活)与FOF配置优势[7] - 可通过ETF定价失真捕捉场内交易机会,T+1净值公告提升客户体验[7] - FOF核心竞争力从"专业选基"转向"多元配置",跨权益、固收、商品、黄金、海外资产的多赛道组合能力[7]
7张图,看懂多元配置的优势!
天天基金网· 2025-09-02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化多元资产配置是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提升长期回报的有效策略 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并利用ETF等工具实现分散化投资是FOF行业的重要趋势 [2][3][7][12][13][20][21][24][25] 全球化配置实践经验 - 大卫·史文森推崇的全球化投资策略能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对组合的影响 [3][4] - 美国401(k)养老金将10%以上资产配置于全球股市 日本政府养老基金(GPIF)超25%资产投向海外 挪威主权基金全球配置比例超90% [7] 全球化配置的宏观经济优势 - 1960-2016年全球人均GDP持续上升 整体增长平稳但单一国家波动显著 [9][11] - 全球整体GDP年波动率约1.6% 单一国家波动率普遍高于2% 显示多元化能有效缓冲个体经济波动 [11] FOF行业配置趋势 - 中国公募FOF持有商品型基金、QDII基金、REITs的数量占比稳步提升 资产类别持续拓展 [13][15] - FOF前十大重仓基金中ETF持仓规模从134亿元增长至143亿元 配置热情持续提升 [25][26] ETF工具优势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07万亿元 涵盖权益类、债券类、货币类、商品类及跨境ETF [21][22] - 72%的美国受访者运用ETF进行战略性资产配置 其指数化特性可实现一篮子分散持股 [23][24]
如何打造能穿越周期的投资组合?兴证全球基金多元资产配置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20:59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单一资产投资容易面临更大的波动性。这几年,投资者对多元资产的专业配置需 求愈加强烈。如何为投资者打造能穿越周期的投资组合?兴证全球基金多元资产配置团队给出了他们的 答案。 业内率先践行"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模式 作为业内FOF和养老布局的先行者,兴证全球基金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现有团 队成员22人①。团队采用"七巧板"式的模块化管理模式,通过专职研究人员分别负责资产配置、权益基 金、固收基金、海外市场、另类资产等细分领域研究,并专设套利研究员挖掘折价、定增、打新、股指 期货等多元化收益机会。 团队在提供多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的实践上,也走在行业前列。团队业务分为三部分:公募FOF、专户 FOF、投顾业务,各业务板块都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多资产、多策略方案选择。 早在2019年,旗下首只FOF产品——兴全安泰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FOF成立当年的年报中,就可 以看到黄金ETF的持仓②。旗下FOF产品现有养老系列、优选系列、配置系列。配置系列FOF会在基准 中增加境外资产等多资产配置,在战略资产配置层面践行更多元资产的配置思路。 2024年,基于对国内投资者全球化配 ...
兴证全球基金领衔,49家FOF管理人旗下FOF主份额全线飘红
新浪基金· 2025-09-01 11:56
2025年,公募FOF基金的持有人的账户应该不错。根据iFinD数据,截至2025年8月25日,近九成FOF产 品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其中49家管理人旗下FOF主份额成立以来收益全线飘红,其中也包括全市场 FOF管理规模最大的兴证全球基金。 中国公募FOF市场发轫于2017年,目前存续的514只公募FOF产品中,有318只成立于2021年至2023年, 这些产品成立后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下跌,使得公募FOF品类一度承受了较大的市场压力。 伴随权益市场回暖,成立于上一轮市场高点的公募FOF产品也陆续翻红。业绩转好之外,公募FOF多元 配置、风格清晰、降低波动等优势逐渐显现,以兴证全球基金为代表的公募基金行业在探索多元资产配 置、精细刻画业绩比较基准、追求稳定且可持续的超额收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更低波动提升持有体验 经典的资产配置理论认为,通过多种资产的组合配置,可以在不降低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波动 ——从过去三年实证数据来看,FOF基金相较普通基金的确表现出了相对更低的年化波动率。 具体来看,我们根据银河证券分类,将权益资产占比60-95%的混合型FOF和权益资产占比60—80%的养 老目标风险FO ...
浦银理财李桦:坚守稳健定位以多元配置服务实体与百姓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7:15
公司发展情况 - 浦银理财成立三年多 融入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 跟随母行五大赛道发展 [1] - 截至8月中旬资产管理规模达1.45万亿元 累计服务客户1300万元 [1] - 今年以来兑付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 践行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的理财使命 [1] 银行理财定位 - 银行理财定位为相对低波动 稳健 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 [2] - 主要目标是为老百姓提供低波稳健的实现正收益的产品 而非取代公募基金或信托等其他资管产品职能 [2] - 通过多元配置投资布局和推出日鑫悦益2.0资管产品体系满足低波资产配置需求 [2] 资管行业观点 - 当前市场波动成为常态 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难以为继 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核心竞争力 [1] - 各类资产风险特征需要重构 资管机构需练就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本领 [1] - 资管行业初心是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多元资产配置肩负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支持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使命 [2]
资管机构拥抱被动投资浪潮 共同破局低利率时代“资产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1:47
被动投资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1] - 被动投资崛起由政策引导 投资者需求 产品供给端加码 指数产品自身优势等多重因素驱动 [1] - ETF市场呈现增长快 品类广 空间大特征 资金驱动效应显著 供给端公募基金投入大量资源 [2] 被动投资产品优势与挑战 - ETF具有持仓透明化 可交易性 容量大 便捷的特点 是理财公司参与权益市场投资最佳工具之一 [2] - 被动投资市场存在同质化严重 供给集中问题 宽基类指数产品集中 缺乏Smart Beta等策略型指数 [3] - 头部效应显著 一款优秀指数出现时有30-40家公司参与竞争 许多参与者以迷你产品退出收场 [3] 资管机构产品策略布局 - 银行理财子公司关注低风险偏好客户需求变化 从刚性兑付转向绝对收益 强调稳健收益 [5] - 中邮理财聚焦低波固收+产品 坚持固收+而非固收- 以固收资产为核心仓位控制波动与回撤 [6] - 浦银安盛基金推进指数家战略 划分ETF与量化两大板块 重点关注被动主动化和主动被动化趋势 [7] 多元化资产配置实践 - 券商资管运用固收+ETF 固收+场内衍生品对冲等多资产配置模型参与ETF投资 [7] - 鹏华基金固收指数投资包括机构客户场外指数申赎产品票息2%以上 及场内科创债ETF产品 [8] - 万得基金加强策略型指数产品研发 倡导投顾+ETF模式 并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 [8] 低利率时代应对策略 - 资管机构通过多元资产配置 投研能力建设提升竞争力 解决收益不匹配问题 [9] - 纳入商品 黄金 海外资产等低相关性品种改善投资组合绩效 多元配置型FOF接受度快速提升 [10] - 债券ETF通过PCF清单每日穿透公布成分券 帮助投资者规避信用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