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宅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高!寒武纪收盘价逼近1600元,“茅台魔咒”要被打破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20
寒武纪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盘中最高触及1464.98元,超越贵州茅台同期股价1460.94元 [1] - 当日收盘价回落至1372.1元,涨幅收窄至3.24%,被茅台1448元反超 [1] - 8月28日收盘价达1587.91元,再度超越茅台1446.10元成为A股新高 [14] 中国船舶案例 - 2007年5月股价111.62元超越茅台,10月突破300元成为两市唯一300元股 [4] - 2007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同比增30%、132%、131%,全球份额达23%、42%、33% [4]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净利润从41.6亿骤降至2012年1.7亿,股价下跌90% [5] - 2025年完成与中国重工合并,总资产超4000亿,年营收超1300亿,手持订单全球份额27% [5] 海普瑞案例 - 2010年5月上市发行价148元,次日冲高至188.88元,市值超750亿,同期茅台仅130元 [7] - 上市次年营收同比下滑35.26%,净利润下滑48.57% [7] - 肝素原料药市占率从40%滑落至15%,当前股价12.88元 [7][8] 东方园林案例 - 2010年股价达229元/股,同期茅台约150元 [9] - 园林绿化投资从2001年不足200亿飙升至2012年1800亿 [9] - 2017年后负债率突破70%,2020-2023年累计亏损155.6亿,2023年净资产为负触发退市警示 [9] - 当前股价2.35元 [10] 暴风集团案例 - 2015年5月股价达327.01元(复权价),市值超400亿,同期茅台260元 [11] - 2015年市盈率超1000倍,净利润仅1.7亿不足市值0.4% [11] - 2018年营收11.27亿同比降41%,净亏10.9亿,经营现金流-6.2亿 [11] - 2020年退市时股价0.28元 [11] 石头科技案例 - 2021年股价最高1494.99元超越茅台 [12] - 创始人套现8.88亿投入造车,首款车型年销仅13809辆 [12] - 一季度净利润跌39.55%,销售费用增144%至21.65亿,毛利率从53.8%降至44.6% [12] - 当前股价211.15元 [13] 行业特性分析 - 中国船舶属订单驱动型周期行业,兴衰反映全球贸易与产能周期 [6] - 海普瑞技术壁垒被攻破后丧失竞争优势 [7] - 东方园林受政策调整影响,PPP项目叫停导致现金流断裂 [9] - 暴风集团依赖概念炒作,缺乏核心盈利能力支撑高估值 [11] - 石头科技研发投入不及销售费用1/3,AI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 [12] 估值比较 - 贵州茅台PE(TTM)20倍,寒武纪PE(TTM)595倍 [14] - 寒武纪拥有1556项专利壁垒,被称为"中国英伟达" [14]
国产脱毛仪之王,坑惨年轻人
虎嗅APP· 2025-08-23 11:36
行业市场概况 - 家用脱毛仪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3.97亿美元 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28.6亿美元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5.7% [20] - LED光疗仪市场同样保持增长 2023年市场规模为18.6亿美元 预计2032年将达35亿美元 2025至2032年年复合增长率约7.3% [20] - 脱毛仪利润率较高 代工厂负责人透露仪器类产品利润率可达60%以上 [4] - 社交媒体推动消费需求 "猕猴桃女孩"话题在小红书获得超过2.4亿浏览量和56.8万条相关笔记 [4] 市场竞争格局 - 家用脱毛仪市场集中度较高 前四大厂商占据56%左右市场份额 核心厂商包括飞利浦、Ulike、松下和博朗 [5] - Ulike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 官方宣称市占率超过70% [5] - 市场参与者众多 除头部品牌外还包括Amiro觅光、慕金、beautigo、小猫安妮、康佳、奥克斯等品牌 [20] - 美容仪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品牌包括雅萌、ReFa、初普以及新品牌极萌 [20] 产品技术与消费者体验 - Ulike主打"蓝宝石冰点科技" 宣称采用专利技术可使表皮温度保持在15.6摄氏度左右 [7] - 技术原理是通过激光吸收黑色素使毛囊失去活性 "冰点"技术仅作为表皮降温手段 与脱毛效果无直接关系 [11] - 消费者反映使用后出现皮肤问题 包括红痒、发热斑块、红肿疼痛等热损伤症状 [7][8] - 家用脱毛仪存在使用体验问题 消费者反映操作过程劳累耗时 [23] 品牌营销策略 - Ulike早期采用"韩国品牌"定位策略 尽管公司实际为本土企业 [13] - 营销手段多元化 包括明星代言(全智贤等)、直播电商(薇娅、刘耕宏等)、电梯广告(分众传媒)和网红投放 [14] - 2022-2023年因广告违规多次被处罚 并存在虚假宣传和质量问题投诉 [15] - 极萌延续相似营销策略 聘请周冬雨代言 合作陈乔恩、容祖儿等KOL 并登陆广东夫妇等头部直播间 [16] 公司业务拓展 - 由莱科技从脱毛仪拓展至美容仪市场 2021年推出极萌品牌 主打亚洲女性抗老需求 [15] - 极萌快速崛起 已跻身国内美容仪市场前三名 [16] - 研发中心布局国际化 在韩国首尔和中国深圳均设有研发中心 [16] - 极萌产品线包括大排灯、胶原炮等 其中"大熨斗"属于射频美容仪类产品 [16][22] 监管环境变化 - 射频美容仪将纳入医疗器械监管 自2026年4月1日起需按Ⅲ类医疗器械管理 [22] - 目前极萌尚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处于监管正式生效前的窗口期 [22] - 新规要求未依法取得注册证的产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22] 消费者行为演变 - 消费者日益理性 开始重新审视"体毛羞耻"现象 认识到体毛是自然生长存在 [23] - 使用需求呈现职业特性 部分消费者因职业要求继续使用脱毛产品 [23] - 对售后服务体系要求提高 消费者不满品牌机械回应话术和不承担就医费用的态度 [11]
鲍鱼新升级!滋记携黑松露打造鲍鱼界“爱马仕”
行业趋势 - 中国高端滋补食材完成从节庆礼品向家庭餐桌的迁移 供应链从四级线性结构简化为产地-中央厨房-电商仓-消费者 总成本下降推动价格带下移 [3] - 2016年后速冻礼盒出现标志深加工环节工业化完成 宅经济和懒人经济推动加热即食成为刚需 [3] - 消费者从关注顶级原料堆砌转向可识别的风味记忆点 黑松露凭借辨识度与稀缺性成为高端鲍鱼破局利器 [5] - 行业实现从食材炫技到风味叙事的升级 通过风味组合重构消费认知 [6]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黑松露概念食品市场规模达655.7亿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1056.4亿元 [6] - 202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鲍鱼食品决策中 口味关注度达34.69% 反映对风味与口感的强烈需求 [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把传统佛跳墙24小时高汤熬煮工艺固化为标准SOP 降低人均消费门槛 [3] - 公司开创黑松露味鲍汁鲍鱼 将黑松露与鲍汁鲍鱼结合 踩中行业风味升级窗口期 [8] - 产品核心竞争力来自顶级食材严苛筛选与匠艺传承融合 通过三重国际认证(ISO9001/ISO22000/HACCP)保障品质 [11] - 采用低温萃取黑松露活性物质 依托标准化精密工艺凝练食材本味 [11] - 创新三分钟即食工艺 推动高端即食海鲜从礼品属性向日常消费属性延伸 [11][12] 市场地位 - 公司获黑松露味鲍汁鲍鱼开创者 黑松露味鲍汁鲍鱼全网销量第一 佛跳墙品牌消费者口碑第一 黑松露味鲍汁鲍鱼品牌消费者口碑第一四项认证 [1][8] - 产品赢得米其林主厨长期订购 被用于威灵顿牛排等创新菜式 [11] 公司背景 - 公司源自福建 深耕海鲜加工行业十二年 专注于膳食滋补领域 特别是鲍参翅肚类目研发与生产 [10] - 爆款产品包括大盆菜 佛跳墙 鲍汁鲍鱼 即食花胶等 均经过精心研制且工艺独特 [10]
2025年,“上门按摩服务”为啥越来越受欢迎?业内人士说出原因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34
中国按摩市场变革 - 中国按摩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 上门按摩服务成为新趋势 市场规模达7000亿并以惊人速度扩张 [1] - 2023年中国按摩市场规模已突破具体数据 年消费人次达具体数据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具体数据 [1] 市场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2013-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按摩服务从奢侈消费转变为日常健康管理 一线城市高收入白领群体接受度和支付能力极高 [1] - 技术赋能:O2O平台成熟为上门按摩提供技术支撑 2017-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占GDP比重持续攀升 互联网普及率提高 线上预约支付评价机制降低交易成本 [2] - 宅经济盛行:Z世代追求便捷消费 "懒经济"兴起催生上门服务需求 上门按摩与外卖美甲等服务形成合力 [2] - 极致服务体验:61.4%上门按摩用户为男性 凸显对私密性服务的强烈需求 解决了产后女性老年人等群体的出行难题 [2] - 高效时间管理:上门按摩缩短时间成本至仅等待和享受服务 与传统按摩店3-4小时耗时形成对比 主要消费时段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3] - 多元化透明化服务:线上平台提供丰富技师选择 近五成消费者倾向女性技师 近四成无明确偏好 技师资质和从业经验是消费者最关注因素 [3] 市场挑战与未来 - 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和欺诈风险等问题 需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管 [5] - 未来将朝提质扩容方向发展 服务项目更细化丰富 平台品牌集中度提高 监管体系更完善 [5]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提升服务匹配精准度和效率 [5] - 上门按摩是技术革新消费升级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结果 未来将为更多人提供更优质便捷安全的健康体验 [7]
杨明超战略调整显效剑指“2万店” 锅圈锚定下沉市场业绩重拾双增
长江商报· 2025-08-11 08: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1.2%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13.22% [1] - 2024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后重拾增势,门店数量从9660家增至10400家 [6][7][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杨明超出身河南农村,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宾馆工作后辞职创业 [2] - 早期创业经历包括养羊、卖啤酒、打造郑州首家规范夜市美食广场 [2] - 2012年推出"小板凳"吧式火锅,高峰时期全国门店超1000家,后因竞争和商标问题失去优势 [2] 商业模式与发展策略 - 2015年成立供应链公司,2017年开设首家火锅食材店,定位"一站式"购物平台 [3] - 2020年签约岳云鹏代言,2021年成为CCTV-5美食合作伙伴,品牌知名度提升 [3] - 2020-2023年门店数量从4300家猛增至10307家,加盟门店占比99.9% [4] - 2023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行业里程碑 [5] 战略调整与增长驱动 - 2024年实施"蹲苗计划",优化会员体系、淘汰弱势门店、强化供应链和数字化 [6] - 重启拓店并拓展下沉市场,乡镇门店净增270家,无人化改造门店超2000家 [8] - 打造烧烤产品矩阵,缩小淡旺季业绩差距,5-8月首次实现连续盈利 [8] - 会员人数达5030万名(同比+62.8%),预付卡金额5.9亿元(同比+27%) [8] 未来规划与国际化 - 提出"二次创业"目标:未来五年再开1万家店,覆盖中国4万多个乡镇 [1][8] - 成立两支海外团队:东南亚考察餐饮零售模式,欧洲探索Picard模型 [9] - 考虑投资并购东南亚出海的中国餐饮品牌 [9]
多平台传将赴美IPO消息 抢夺生鲜电商第一股进行时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4:59
生鲜电商行业IPO动态 - 多家生鲜电商平台计划赴美IPO 叮咚买菜考虑最快年内上市并募资至少3亿美元 美菜网探索阶段计划融资约3亿美元 物美集团投资的多点新鲜亦传出IPO消息[1] - 行业竞争加剧 上市被视为维持业务优势和获取品牌效应及估值优势的关键途径[1] - 2020年生鲜电商领域融资活跃 共有14家平台获得融资 融资总额超136.5亿元人民币[1] 行业特征与资金需求 - 生鲜电商属于重资产行业 需在上游投资供应链和下游布局线下零售及仓储体系[2] - 上市融资有助于完善供应链 挖掘货源 培养多样化品牌并提升服务水平与客单价[2] - 行业经历洗牌 疫情下优质企业扩大市占率 实力不足企业可能退出市场[2] 行业发展挑战 - 生鲜电商自2019年起频繁出现倒闭 多数平台缺乏突出产品服务特点且持续烧钱培养市场[2] - 核心竞争力缺失导致模式不可持续 需保证供应链渠道和高质量资源配置以实现高性价比[2]
夏日消费热潮涌动 “夜经济”升温激发城市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05
夜间消费市场增长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份"夜游"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增长100%左右 每逢周末迎来小高峰 "珠江夜游""钱塘江夜游""黄浦江夜游"等成为搜索热词 [1] - 淘宝闪购数据显示7月1日至7月21日127个城市夜间订单数量环比增长超100% 漯河、包头、朔州、许昌、商丘等城市环比增速均超200% [1] - 18时至22时成为夜间经济的"黄金4小时" 旅游休闲、餐饮购物等需求在此期间释放 [1] 夜间消费新场景涌现 - "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200% 文化体验类夜间活动成为新宠 上海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至21时并推出"7×24小时不眠夜"特别活动 [2] - "景区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230% 景区通过灯光、音乐、歌舞、烟花、无人机等吸引游客 山东尼山旅游度假区延长开园时间并增加夜间表演 [2] - 夜游带动景区自营酒店入住率提升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增加 [2]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上海推出"精彩夜上海"系列活动 将推出10项举措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 [2] - 深圳推动口岸夜间经济成为跨境消费新增长极 深港口岸夜间客流量同比增长18% 内地居民和港澳居民客流量分别同比增长29%和14% [3] - 夜间旅游通过"文化+场景"创新模式增强消费黏性 延长商家经营时段并增强游客停留意愿 [3] 行业发展趋势 - 夜间经济需深化文商旅融合 开发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沉浸式产品 [3] - 需优化城市配套服务 提升夜间交通接驳效率与公共安全指数 [3] - 推动跨区域资源统筹 鼓励相邻城市构建差异化主题的夜经济带 [3] - 夜间消费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4]
平台消费券提振中小商家信心 人手翻倍、门店数快速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7-22 14:01
外卖市场增长 - 全国外卖日订单量从1亿单快速增长到2.5亿单 [1] - 127个城市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1] - 江苏省超过10个城市夜宵订单环比增长翻番 [1] - 全国64万家门店夜订单环比增长超过100% [1] 商家经营突破 - 外婆家联合饿了么推出的50家卫星店生意增长230% [1] - 武汉连锁品牌"米国煲仔饭"订单增长1.5倍 [1] - 南京"鸡鸣汤包"日均订单翻近三倍 [3] - 茶饮品牌李山山茶事订单环比增长超过200% [3] - 杭州融爱星面馆外卖订单数量相较4月份增长超过100% [3] 就业市场影响 - 餐饮行业从业人数增长数十万人 [2] - "鸡鸣汤包"每家门店增加1名至2名员工 [3] - 重庆"李若桃"手作酸奶铺增加4个兼职 [3] - 外卖市场预计拉动约150万骑手就业 [4] 行业专家观点 - 消费增量辐射全产业链创造就业链式增长 [4] - 服务消费提振带动中小商家拉动就业 [4]
美宜佳门店突破40000店;京东启动新业务“生鲜折扣店”
搜狐财经· 2025-07-22 00:56
美宜佳 - 全国门店突破40000家,覆盖22个省市、240多座城市,月均服务顾客超过2.5亿人次 [6] 京东生鲜折扣店 - 京东启动新业务"生鲜折扣店",聚焦线上生鲜商品折扣销售,最低可享5折优惠,提供小时达、次日达及自提服务 [8] - 业务仍处于调试测试阶段,多数商品显示无货 [8] 市场监管与行业自律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9] - 淘宝、饿了么响应即时零售行业自律倡议,杜绝低价倾销,赋能中小微商家发展 [9] 农夫山泉 - 公司澄清余杭没有生产基地,从未使用自来水生产水和饮料 [9] 淘宝闪购暑期消费 - 127个城市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00%,其中8成为中西部地区,漯河、包头等5城增速超200% [10] 奥乐齐 - 全国门店数达76家,无锡办公室成立以支持本地运营 [14] 新茶饮行业标准 - 首个新茶饮行业标准《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发布,将于2026年实施,规范原辅料质量等 [14] 路易威登数据泄露 - 约41.9万名香港客户个人资料外泄,涵盖姓名、护照号码等,未涉及支付信息 [14] 中国快递业务 - 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世界第一,日均揽收超5亿件,每秒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15] 百果园新疆水果节 - 联合深圳援疆举办第七届新疆水果节,计划今年采购2万吨新疆水果,2019-2024年累计采购13.8万吨,金额16.8亿元 [16] 饿了么食安钉 - 发布"食安钉"工具,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18] 菜鸟无人车 - 推出高载重定制款无人车型,助力水饮配送商降本增效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22]
“淘宝闪购+旅游+苏超”,超百城夜间订单翻倍
搜狐财经· 2025-07-21 22:33
旅游消费热点 - 杭州在异地订单数最多的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二,杭州西湖和舟山嵊泗列岛分别位列订单增速最快景点第三和第九 [1] - 送往酒店的订单大幅增长,一次性马桶垫环比增长68%,洗发沐浴旅行套装订单环比增长78% [1] - 昆明烧烤、长沙串串香、武汉冰粉、南京卤煮、青岛冷串、成都卤味熟食等夜间订单增速均超过100% [1] 文体经济带动消费 - "苏超"赛事带动江苏超10个城市夜宵订单周环比增长翻番 [1][4] - "浙BA"期间浙江11个城市运动户外用品订单环比增长100% [1][4] - 常州钥匙扣、球衣等周边商品销量激增 [1] 区域特色消费增长 - 四川攀枝花宠物用品订单量环比增长358%,新疆吐鲁番玩具潮玩订单量增长450%,河南漯河运动户外用品订单量增速达613% [2][4] - 东北城市沈阳、哈尔滨、长春风扇订单量环比增长3至4倍 [2] 即时配送服务扩展 - 即时配送服务从餐饮扩大到全品类,包括日用品、鲜花、美妆等 [1] 中小商家经营表现 - 7月餐饮行业从业人数增长数十万人,近16万非餐小店创下历史订单峰值 [4] - 生鲜、水果、酒水等行业中小商家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4] - 超64万家小店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