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

搜索文档
AI给的情绪价值:是共鸣,还是陷阱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01:26
宋玉茹/文 AI的迅猛发展,使其从单纯的工具逐渐具备了"陪伴者"的属性。它能够与人对话、共情、提供安慰,甚至在人们孤独时给予温柔的回应。 当越来越多的人从AI提供的情绪价值中获得慰藉时,我们又不得不开始反思:这种由算法提供的理解与陪伴,究竟是真正的共鸣,还是一场经过精密计算 后的心理投喂? 当AI无底线地满足我们的情绪期待,替我们写作、决策、社交时,人类也在逐渐放弃主动表达、深度思考以及面对真实他人的能力。 "完美回应"的制造逻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AI仅仅是一种工具,它可以代替人类完成机械、逻辑和重复性的劳动,却永远无法触及人类最复杂也最脆弱的情感世界。 然而,如今的AI正在悄无声息地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情绪陪伴角色。无论是聊天机器人、AI恋人、智能助理,还是各种基于大模型的互动平台,它们不仅能 回答问题、提供建议,更能在人们孤独、焦虑、愤怒或迷茫时,说出恰到好处的安慰话语,用温柔的语气、拟人的方式抚慰人心。AI本身没有情感,但它 非常清楚人类想要怎样的情感回应。 AI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核心在于两个关键点:一是其训练的模型,二是其运作的平台逻辑。 以当前广泛使用的大型语言模型为例,如ChatGPT、 ...
当一场国际音乐节落地,百威中国如何把握潮流密码?
36氪· 2025-08-01 21:34
情绪消费与啤酒行业 - 情绪消费时代下,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年轻人尤其注重商品情感价值 [8] - 啤酒行业从传统酒水转向多元化场景(Livehouse、夜店、Bistro等),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连接 [12] - 品牌需构建跨场景文化共识与体验体系,而非依赖价格战或单点爆品 [9] 百威集团的年轻化战略 - 通过"旗舰品牌+超级平台"战略聚焦全球年轻人热爱的IP与消费场景 [14] - 推动Tomorrowland音乐节落地中国,打造"啤酒+场景+文化+社交"体验场 [5][14] - 哈尔滨啤酒联动NBA、嘻哈说唱等超级平台,零糖新品覆盖85%便利店系统并实现70%销量增幅 [16][18] 音乐节与体育赛事布局 - 百威中国发起引进全球最大电音音乐节Tomorrowland,强化本土文化消费活力 [5] - 绑定NBA、FIFA世界杯、超级碗等顶级体育赛事及Lollapalooza等国际音乐节 [21] - 音乐与体育场景成为连接全球年轻消费者的核心文化触点 [21][23] 旗舰品牌的市场表现 - 百威啤酒以40%高端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哈尔滨啤酒零糖系列快速渗透市场 [16] - "哈啤新一代"转型计划聚焦"体育+嘻哈",吸引Z世代法定饮酒年龄消费者 [18] - 科罗娜、百威等旗舰品牌凭借规模与品牌优势获得集团资源倾斜 [20] 全球化战略与组织效率 - "旗舰品牌+超级平台"模式通过文化连接提升品牌长期价值,穿越行业周期 [23] - 集团化运营优化资源分配,避免内部竞争,强化大品牌优势 [20] - 超级平台作为品牌势能放大器,实现从内容到消费的闭环 [20][23]
郑州微短剧剧组演员扎堆成“竖店”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09
行业增长态势 - 江苏省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苏超"联赛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1] - 河南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23.9%,增速居10个行业门类之首,影视节目制作增长89.0%[1][5] - 四川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18.7%,增速较1-4月回升2.8个百分点[1] - 安徽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长16.5%,影视节目制作和娱乐业分别增长74.8%和23.6%[2] - 贵州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21.2%[2] 需求驱动因素 - 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推动文体娱需求多样化,优质赛事如"苏超"一票难求,显示供给增长空间巨大[2] - Z世代成为情绪消费主力军,追求个性化表达和悦己消费,中老年人亦通过演唱会等参与情绪消费[3][4] - "苏超"通过城市文化情绪联结深化足球社区化,5-20元低价票吸引数万人观赛,创造高情绪价值场景[3] 新兴消费场景 - 江苏省"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旅游、出行、餐饮等五大场景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4] - 老牌歌手演唱会受中年群体追捧,重庆站40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9.5%,怀旧心理驱动情感共鸣[4] - 微短剧作为"情绪快消品"崛起,郑州形成完整产业链,1-5月影视节目制作营收增速高于行业65.1个百分点[4][5] - "窝囊漂"等创新旅游产品迎合年轻人"又菜又爱玩"心态,河北"文化+情绪价值"模式带动文创消费[6] 区域产业布局 - 河南省利用区位和成本优势构建微短剧全产业链,涵盖剧本创作至海外发行,推动影视制作高速增长[5] - 河北定州博物馆文创产品(如"平安喜乐"茶杯)和石家庄手工皮具体验项目成为情绪消费新亮点[6]
顶层会议再提促消费,服务消费补贴有望加码
选股宝· 2025-07-31 07:12
政策导向与消费提振 - 中共中央会议强调有力提振消费、破除"内卷"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 - 光大证券表示内需政策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时最具稳定性的方向,上半年消费提振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下半年相关政策仍将延续 [1] - 中银国际认为今年中央政府补贴的家电品类从8类扩大到12类,并纳入手机、平板电脑等3C产品,地方政府将补贴品类进一步延伸至家装、家居产品 [1] - 扩大服务消费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振消费的重要工作之一,6月起广东、江西等省份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下半年消费补贴可能进一步从商品向服务转移 [1] - 据估算下半年有1380亿"以旧换新"消费补贴,预计拉动下半年社会零售额增速1.3个百分点 [1] - 消费补贴对商品消费的拉动仍有后劲,带动社会零售额从上半年的增长5%温和放缓至下半年增长4.3%,全年增长4.6% [1] 大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 国货崛起下的新消费投资机遇包括丸美生物、润本股份、安踏体育、海澜之家等 [2] - 高成长性的情绪消费赛道包括泡泡玛特、布鲁可等 [2] - 蓬勃发展的银发经济包括稳健医疗、乖宝宠物、珀莱雅、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等 [2] - AI+消费领域包括孩子王、绿联科技、萤石网络、石头科技、公牛集团等 [2]
曹虎×徐瑾×汤飞:下一个现象级消费在哪里? | 今日直播
吴晓波频道· 2025-07-30 08:29
直播活动概述 - 2025年"百万粉丝博主年度书单"系列直播聚焦各领域影响力博主 邀请其分享个人见解与精选书单 主题为"下一个现象级消费会在哪里" [2][3] - 直播将剖析LABUBU潮流文化兴起 文旅消费成为精神慰藉新宠 首店经济为城市注入活力等现象级消费场景成因 [3] 特邀嘉宾及分享主题 徐瑾(FT中文网经济主编) - 解析软阶层定义与40年阶层变迁史 纠正消费促进直接等同生产力提升等误解 提出个体与企业应对策略 [6] - 以萨莉亚案例展示微观实践 预测未来消费热点为AI情感消费与中年消费 [6] 曹虎(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合伙人) - 提出情绪消费本质是情感消费 源于年轻人社会变迁中的情感表达需求 企业需采用"3K营销"等策略响应 [8] - 预测文娱与旅游等精神共鸣领域将成为现象级消费热点 [8] 汤飞(锐意战略营销咨询创始人) - 指出消费分级趋势显现 主流价格带下移 理性消费成常态 性价比推动品牌洗牌 [10] - 未来现象级消费可能出现在情绪型(缓解焦虑/文化信仰)、悦己型健康(智能设备/功能食品)及下沉城市轻奢升级领域 [10] 直播价值与安排 - 活动提供蓝狮子盲盒书福利 观众可与博主实时互动 [11] - 直播时间为7月30日18:00 通过吴晓波频道视频号探索现象级消费背后缘由 [12]
抓住情绪消费的风口——从新消费把脉经济活力与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7-29 17:13
紧盯消费者日趋差异化、私人化、个性化的消费偏好,顺势而为做好消费品质提升和消费环境改善 的文章,必能发掘出新的内需增长点,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在各类旅游体验中,"积极的情绪价值"获得了最多游客的 青睐,超过了传统的观光需求。 近年来,从"宠粉文旅"到"解压文旅""疗愈文旅",不局限于游山玩水、寻风问俗,而是重在满足游 客情感需求的"情绪文旅"逐渐走俏,相关新服务层出不穷。 李铁林 卖点不是唯一,服务品质过硬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以热度居高不下的"疗愈经济"为例,一些商 家在营销"心灵SPA""减压课程"等项目时大力贩卖焦虑,消费者不仅不舒心,反而更糟心。归根结底, 情绪消费的底层逻辑是对人的关怀。因此,要想实现从"物有所值"到"心有所属",抱着"赚快钱"的思路 搞噱头、博眼球是行不通的。精准洞悉人们内心的"情绪褶皱",以更多巧思和匠心推出具有人文内核和 情感内涵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经营主体抓住情绪消费机遇的制胜之道。 同时也要看到,推动情绪消费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也有赖于构建更清朗、友好的消费环境。情绪价 值通常难以量化,往往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和定价规范。虚假宣传、价格 ...
抓住情绪消费的风口——从新消费把脉经济活力与动能②(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02
放眼整个消费领域,情绪与情感的驱动力,正构成新消费热点。比如,年轻人热衷于通过抽盲盒、 买"谷子"等方式带来愉悦感受、满足社交需要,中国潮玩产业的市场总价值从2015年的63亿元增长到 2023年的约600亿元。又如,以宠物为代表的"陪伴经济"蹿红,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 规模突破3000亿元。有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情绪消费何以成势?以注重自我感受和个性表达的年轻一代为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占有,而 是更加向往认同感与情感连接,愿意为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付费。抽盲盒时的悬念感、惊喜感,手作体 验过程中的互动感、成就感……这些情绪上的获得感,是驱动消费行为的动力所在。在扩内需、促消费 的大背景下,情绪消费代表了一类极具潜力的消费升级方向。 对相关行业的经营主体而言,情绪消费的"风口"十分诱人。要真正把握机遇,首先需修炼好"内功"。单 纯以情绪价值为卖点的消费,主观性相对较强,很容易"一失万无"。对这一类消费,人们的评价标准是 明确的。你能治愈我什么?你的文化如何让我心动?我能否成为你的故事的一部分?只有回答好这些问 题,方能满足消费者的高期待,不断推高商家 ...
网易顾晓琨:以内容基因+数字技术重构文旅产业价值生态
经济观察报· 2025-07-28 14:57
顾晓琨首先指出当前文旅行业面临供给不均衡、体验同质化和优质内容稀缺三大痛点,而针对这些行业 难题,网易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解法 ——"目的地自创+机构赋能+用户共创" 的内容生产模式。 随后,他重点介绍了网易与浙江温州泰顺联合打造的文旅项目,该项目采用 "1+N" 模式 —— 以目的地 为核心,联动网易多元产品场景与能力,深度挖掘当地特色并对接平台资源。如通过网易严选电商助农 打造泰顺城市馆,用更互联网化语言包装推广当地土特产;联动热门游戏《永劫无间》,将畲族传统服 饰转化为游戏数字皮肤;邀请原创音乐人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创作特色歌曲,由歌手谭维维演唱;借助网 易文创矩阵实现非遗文化的年轻化表达;同时将集团公益品牌"一块屏" 引入泰顺乡村小学,让孩子们 通过智能硬件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目前,这一模式已以泰顺为蓝本在全国复制推广。 最后,顾晓琨表示,网易文旅虽为年轻品牌,但自创立起便明确"做内容文旅"的长期价值理念—— 内 容是当下文旅领域最稀缺的要素,也是网易的核心优势。网易文旅期待未来能与更多伙伴携手探索,共 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7月15日,2025(第21届)中国广告论坛·城市文旅品牌论坛在呼和浩特盛大开幕。本届 ...
挖掘“快乐经济”新潜能
新华日报· 2025-07-28 05:55
《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也显示,"心情好"已成为消费者增加支出的重要因素。 当前,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个人积压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亟待释 放。同时,"宅"生活、"宅"文化流行,也可能加剧孤独感,弱化线下社交,情绪消费恰恰是帮助年轻人 实现自我表达的消费诉求。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快乐买单、为情绪买单,买一个玩具、拆一次 盲盒、看一场脱口秀,都是通过小额可控的刺激,带来即时快乐反馈。 可以说,情绪消费的蓬勃发展,正以其强大的"乘数效应",重塑产业链条,带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一 盒融入"二十四节气"元素的创意糕点,其附加值远超普通点心,推动食品工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跃迁;情 感陪伴需求衍生出的"宠物经济",孕育了宠物繁育、宠物医疗、宠物殡葬等完整产业链。情绪消费如同 催化剂,激活了文旅融合、跨界创新的无限可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 韩宗峰 从"剧本杀"蔚然成风到"谷子经济"备受瞩目,从国货潮品流行到沉浸式体验项目遍地开花,一股以"情 绪价值"为硬通货的新型消费浪潮正澎湃涌动。如今的年轻人不仅关注"性价比",还更重视"情价比", 开始为情绪价值买单。 ...
从《大展鸿图》爆火看音乐商业模式重构
证券日报· 2025-07-28 00:15
音乐产业变革 - 流媒体收入占全球录制音乐总收入比例高达69%,实体音乐收入占比16.4%,下载收入占比跌至2.8% [2] - 音乐载体从磁带、CD、MP3迁移至流媒体平台,传播链条重构,二次创作价值凸显 [1][2] - 算法取代电台成为音乐分发中枢,版权收益转向"算法赋权"模式 [3] 短视频对音乐行业影响 - 短视频平台推动音乐"参与感",受众从消费者升级为传播者,二次创作助推歌曲爆火 [2] - 《大展鸿图》在TikTok播放量近30亿次,引发全球模仿改编,如新加坡街舞、巴西葡萄牙语版本 [1] - 流媒体平台开辟新流量入口:短视频BGM导流至音乐平台结算版税收入 [3] 流媒体平台商业模式变化 - 腾讯音乐社交娱乐收入同比下降11.9%至15.5亿元,未来不再单独披露该板块指标 [3] - 流媒体收入模式从依赖社交娱乐(如K歌、直播)转向订阅业务和付费广告 [3] - 平台护城河从"独家版权"过渡到"情绪消费",博客、社区成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4] 网络神曲现象 - 揽佬《大展鸿图》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榜,月听众量302.2万,唯一突破300万的华语歌手 [1] - 那艺娜《爱如火》横扫短视频平台,6月开启5地巡演并3天连开3场演唱会 [4] - 网络神曲依靠短视频二创裂变,无需传统宣发即可完成全球文化"奇袭" [3][4] 数据反馈与产品化 - 揽佬登顶Spotify后迅速发布新歌《八方来财之江船入海》,从算法层面提升热度 [3] - 短视频加速市场反馈,音乐产品属性增强,持续数据反馈成为关键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