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浙江舟山青蟹迎来大丰收→
搜狐财经· 2025-10-18 21:47
渔光互补项目运营成果 - 项目位于浙江舟山登步岛 由公司打造 实现了水上发电与水下青蟹养殖的综合利用模式[1][5] - 项目一期已接入国家电网 年输送电量约0.85亿千瓦时 减少6.91万吨碳排放[5] - 项目预计今年青蟹产量将突破4万斤 在刚过去的假期期间已运输6000多斤青蟹[3] 技术创新与设计特点 - 项目采用特殊设计的渔光互补支架 跨度长达22.5米 是常规跨度的三倍以上[7] - 光伏板距离水面高度达到3.5米 为塘中生物提供更宽敞的生长空间并便于养殖人员通行[7] - 在三个试验养殖塘中 养殖生物存活率已提高5%以上[9] 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 项目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 劳动效率提高了50%[9] - 养殖塘平均每只青蟹重量在七两至一斤 最大的单只青蟹重量超过2斤[1][3] - 项目利用面积约56万平方米的养殖塘 上方搭建了12991块光伏组件[5]
国外鸡蛋价格飞涨 我们的蛋价为何稳得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17:21
全球鸡蛋市场背景与中国产业定位 - 2024年以来全球多国因供应短缺和饲料成本上升导致鸡蛋价格急剧上涨,部分地区出现“蛋荒” [1] - 中国作为产蛋大国,鸡蛋供应量和价格保持稳定,皮蛋、咸鸭蛋等蛋制品稳定出口至欧盟、北美等海外市场 [1] - 福建福州禽蛋生产基地年产鲜蛋超过15万吨,年产值超过12亿元人民币,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1] 现代化养殖模式与技术应用 - 蛋鸭采用首创的立体养殖模式,8层立体鸭舍可养殖5万只蛋鸭,解决传统水面放养造成的水域污染和病毒传播问题 [5][6] - 养殖设备配备乳头式饮水器和自动传输带,24小时供水并统一收集处理污水和粪便 [6] - 养殖笼底部设计为倾斜坡面,鸡蛋自动滚落至蛋带,实现智能喂食和全程智能化管理,大幅提升收蛋效率 [7][8] - 料蛋比从曾经的2.5:1优化至1.9:1,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量 [12] 智能机器人巡检与数据分析 - “木鸡郎”养鸡机器人配备8个摄像头,通过AI算法自动巡检,对鸡的外貌和行为特征进行识别以找出问题鸡 [13] - 机器人可自动跨舍巡检,一个机器人每天能管理20万只鸡,死鸡辨别率达到99%以上,弱鸡和不产蛋鸡识别率达到90% [17][19] - 机器人集成风速仪、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并形成环境云图,同时监测每笼产蛋量以分析料蛋比 [21] - 已有150多台“木鸡郎”机器人在全国80多家养鸡场运行,并于2024年2月实现首次出口至日本和马来西亚 [21][23] 蛋品加工与全产业链整合 - 采用全自动蛋品清洁生产线,集分拣、消毒、清洗、烘干、涂膜、喷码及重量分级于一体 [25] - 创新清洗工艺在清除原有保护膜后立即喷上新保护膜,既保证干净卫生又实现保鲜 [29] - 使用声呐系统通过多点位敲击分析声音,自动剔除有裂缝的鸡蛋,避免影响商品蛋保质期 [31] - 蛋品加工制品包括茶叶蛋、卤蛋、皮蛋、咸蛋黄等,出口至北美市场占该品类供给量30%-40%,欧盟市场占50%-60%份额 [33] 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绿色循环 - 养殖设备定时自动收集蛋禽粪污,通过管道运送至有机肥加工厂,每天生产加工30-40吨有机肥 [34] - 产业链覆盖育种养殖、蛋品加工和蛋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种养结合的绿色循环模式 [35]
AI靠听咳嗽声监控猪健康与否,还让“二师兄”先享受全年25℃的房间|“长假走中国•AI探热度”系列报道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4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等智慧养殖技术正深度应用于生猪养殖行业,通过环境智能控制、精准饲喂和疫病监测等手段,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推动了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4][6][10][11][13] 智能环境控制 - 猪舍配备智能环控设备,可将环境温度常年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在此理想环境下每头猪的日增重可提高约100克(二两)[4][13] - 智能环控系统通过模拟最适宜生猪生长的环境,有助于提升生猪的日增重,从而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4][13] 精准饲喂管理 - 智慧牧场采用全封闭管链运输的精准饲喂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根据猪群的品种、性别、年龄、生理状态和生长数据制定个性化的饲料投喂方案 [6] - 系统通过记录不同配方和饲喂量与特定猪群生长指标的对应关系,不断优化营养方案,形成正向反馈循环,最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并减少了浪费 [7] 疫病监测与健康管理 - 利用畜禽疫病监测预警系统,AI可通过分析猪群的咳嗽声音进行疫病可能性预警 [10] - 系统中的轨道巡检机器人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可同时监测猪舍环境和猪只体征相关的10余项指标,实现对猪群健康趋势的预知和分析,从而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并降低人工成本 [10] 行业应用与政策支持 - 新希望、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大型养殖企业已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智慧养殖 [10] - 国务院于今年8月印发的意见明确支持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为养殖领域的智能应用提供了政策驱动力 [10] 公司具体案例与未来规划 - 牧原股份的“生猪智慧养殖模式”于今年上半年入选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公司致力于通过AI技术挖掘喂养、健康、屠宰等环节的成本控制空间 [11] - 公司下一步计划投资60亿元打造超级种猪选育平台,并持续利用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11]
驻奥克兰总领馆经商处参访新西兰日新公司
商务部网站· 2025-10-01 11:51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新西兰日新公司(Nishin Ltd),成立于1999年 [3] - 公司已发展成为新西兰最大的鱼、虾、软体类和鱼糜制品进口商之一 [3] - 公司通过全球采购网络,向新西兰各地商超及餐饮企业供应超过300种水产品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供应的水产品包括宁德大黄鱼、舟山带鱼、万山金鲳鱼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名优特新农产品 [3] - 公司拥有超低温冷库等基础设施 [1] 行业背景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 [5] - 中国水产业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智慧养殖,加大新品种培育,以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 [5]
苏州探路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9-24 14:52
9月26日,一年一度的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仪式将如约而至,首批佩戴新版防伪蟹扣的阳澄湖大闸蟹 将正式上市,为中秋与国庆佳节增添一抹鲜香。 蟹产业是江苏农业经济的特色产业之一,承载着产业升级与农户增收的重要使命。苏州,依托其享誉全 国的"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优势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在蟹产业发展赛道上先行先试,持续擦亮"阳澄湖大 闸蟹"金字招牌,不断探索蟹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江苏从"蟹产业大省"向"蟹产业强省"加速迈 进。 革新养殖模式 守护"好水好蟹" pH值8.51、溶解氧19.64mg/L、亚硝酸盐0.03mg/L……在苏州市农发集团旗下苏州市特色农产品发展有 限公司打造的阳澄湖大闸蟹核心示范基地,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苏特农智慧渔业养殖平台",7号塘口 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 "依托这一智慧平台,工作人员远程就能了解塘口情况,精准把握水质变化,实现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控 与智能管理。"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已预设水质阈值,当溶解氧等关键指标触及阈值时,系统 会自动预警,工作人员只需在平台"在线控制"模块,点击对应塘口的增氧设备按钮,即可启动自动化作 业,大幅提升养殖效率。 2025年,苏州出台《2025年阳澄 ...
金融赋能+智慧养殖 山西汾西养殖产业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7:02
产业规模与发展规划 - 汾西县肉牛养殖户约690户 存栏量突破2万头 [1] - 十四五末目标净增3万头 实现农业人口户均1头肉牛 [1] - 2024年计划出栏1万头 产量150万公斤 产值1.6亿元 [1]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 普及智能项圈与自动化饲喂系统 [2] - 实施生态循环模式 建设零碳沼气与有机肥厂形成养殖闭环 [2] - 推广"十百千"工程 实现标准化智慧化生态化转型 [1] 金融支持体系 - 邮储银行推出产业贷/农牧贷/极速信用贷三大产品 累计投放超5000万元 [5] - 产业贷提供最高500万元抵押贷款 农牧贷为纯信用贷款最高50万元 [5] - 极速贷信用贷最高额度60万元 支持24个月期限且最快当天放款 [5] 保险与风险保障 - 政府推出目标价格保险与伤亡险组合 覆盖5753头肉牛 [1] - 累计赔付153.96万元 有效对冲市场价格波动与疫病风险 [1] - 通过"保险兜底"模式为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 典型案例与成效 - 鸿兴合作社获70万元授信 存栏量稳定140头效益良好 [4] - 康瑞莱生物科技累计获652.4万元贷款 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 [8][9] - 郭老五养殖场获20万元贷款支持 推动窑洞式养羊模式推广 [9]
千帆竞发迎开渔 海鲜“游”向全国餐桌
央视网· 2025-09-11 20:43
海洋渔业生产恢复 - 渤海黄海等海域结束伏季休渔后数以万计渔船开启新一轮捕捞季 [1] - 福建渔船每航次捕捞量约5000公斤 马鲛鱼/鱿鱼/花蟹等海产品供应充足 [3] - 广东湛江渔市梭子蟹/明虾等海鲜热销 [3] 现代化捕捞技术应用 - 山东龙口渔船配备先进探测设备与卫星导航系统 实现精准捕捞和高效作业 [5] - 舟山国际水产城每日近百艘渔船靠岸卸货 高峰时到港量达3250吨 [7] - 当地灵活调度码头泊位保障鲜活海产第一时间进入市场 [7] 内陆养殖技术突破 - 新疆宁夏等西部省份突破养殖技术限制 实现海鲜在内陆盐碱地养殖 [9] - 宁夏盐池县通过技术手段在盐碱地成功复刻海水环境 实现南美白对虾本土化养殖 [9]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今年1-7月水产品总产量近3600万吨 同比增长4.37% [11] - 海洋渔业呈现从传统捕捞向智慧养殖升级 从线下向线上销售扩展的全面升级趋势 [11]
喜提“国际护照”,固城湖螃蟹“爬”向海外市场
南京日报· 2025-09-11 08:03
公司资质与市场拓展 - 江苏华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螃蟹出口许可资质,成为南京市唯一具备该资质的企业[1] - 出口资质为出境特定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生产、加工、存放单位注册登记证书,是企业出口海外市场的必要条件[2] - 此举标志着公司获得国际贸易入场券,固城湖螃蟹将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1] 公司技术与运营优势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河蟹闭合全产业链运营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2] - 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应用分子育种、营养驱动、生态尾水处理等新技术[2] - 公司实现从种苗选育、饲料研发、生态养殖到品质检测、品牌销售的全流程自控自管[2] - 公司每月进行一次18项食品安全指标检测,严格执行有机标准[2] - 公司采用无人机投喂、物联网水质监控、AI精准投喂等智慧养殖措施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2] - 所有批次产品接入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确保每只出口蟹来源清晰、品质可信[2] 产品与品牌优势 - 固城湖大闸蟹是中国知名水产,有"蟹中之冠"的美誉[1] - 产品曾荣获"中国十大名蟹"、"江苏金蟹奖"等称号[1] - 固城湖螃蟹建立了可追溯系统,每只螃蟹有"数字身份证",通过产地码、溯源码、流通码"三码合一"做到全流程管控和溯源[1] 行业规模与产业链 - 高淳螃蟹养殖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3] - 形成集苗种培育、电子商务、餐饮运输等多个行业的全产业链条[3] - 产业链从业人员十余万,总产值超百亿元,已成为当地特色富民产业[3] 政府与产业支持 - 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常态化开展固城湖核心产区的水质、土壤环境监测与生态维护,确保产品源头生态环境持续符合国际标准[2] - 区商务局主动对接海关部门、省商务厅等部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海外采购商和销售渠道[2]
天马科技鳗鱼出池量刷新纪录 2025上半年净利增7.4%
第一财经· 2025-08-27 09: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021.70万元,同比增长7.40% [1] - 健康食品业务收入约4.01亿元,同比增长72.40% [1] - 养殖业务收入约4.19亿元,同比增长14.02% [2] 业务细分表现 - 烤鳗销量约3661.36吨,同比增长71.98% [1] - 鳗鱼出池量达9502.51吨,创历史同期峰值 [2] - "养殖+食品"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27.58%,同比上升7.64个百分点 [1] 产业链与产能布局 - 日本鳗与美洲鳗投苗量与存池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1][3] - 建成五大食品基地,产品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八大渔业产业集群及福建、广东两大万亩产业基地产能加速释放 [2] 品牌与市场拓展 - 构建"鳗鲡堂""鳗小堂""犒赏鳗鱼"等品牌矩阵 [2][3] - 通过鄂州花湖机场开通活鳗空运专线,实现活鳗首飞韩国 [2] - 日本子公司设立并与旭食品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 [3]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水产品消费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转变 [3] - 公司聚焦鳗鲡全产业链建设,目标打造世界级食品供应链平台 [3] - 国内国外"双轨制"经营策略加速推进 [3]
京基智农2025半年报:主业稳增彰显经营韧性 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全景网· 2025-08-22 21:14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87亿元 归母净利润2.26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3.11亿元 [1] - 养殖业务营收19.25亿元 同比增长11.13% 占总营收比重80.67% [1] - 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 资产负债率58.33% 较上年末下降1.93个百分点 [2] 生猪出栏表现 - 1-7月累计出栏生猪126.57万头 累计销售收入22.43亿元 同比增长10.38% [2] - 7月单月出栏20.36万头 环比增长15.42% 同比增长25.76% [2] - 7月生猪销售均价15.66元/kg 在上市猪企中名列前茅 [2] 养殖技术与研发 - 采用"楼房养殖+6750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 配备八大智慧养殖系统 [3] -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0项 发明专利3项 软件著作权21项 [4] - 上半年研发投入2393.65万元 [4] - 参与的"仔猪无抗营养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4] 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 - 引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结合"四色"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3] - 高州、徐闻、贺州、文昌四大项目均被认定为国家级"无非洲猪瘟小区" [3] - 牵头研究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多层(楼房)养猪智能化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 [3] 区域市场优势 - 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市场 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布局生猪养殖项目 [2] - 粤港澳大湾区生猪价格普遍高于全国均价 [2] - 新鲜高质猪肉产品区域市占率保持领先 [2] 产业助农与循环经济 - 在两广地区设立超12个服务部 优秀养户生猪批次存活率达98% [5] - 在徐闻地区建成年产4万吨发酵饲料车间 猪只日增重5-10% [6] - 每年为徐闻创收超300万元 带动当地菠萝产业链年附加值超2000万元 [6] 业务多元化探索 - 跨界布局潮流时尚艺术IP业务 采用双轨运营模式 [6] - 已落地港星演唱会、儿力力个展《星愿》和空山基成都巡展《光·透明·反射》 [6] 行业环境 - 生猪市场处于产能与需求博弈关键时期 政策持续发力加强调控 [2] - 中小养殖散户加速出清 头部养殖企业规模调控与抗风险能力优势凸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