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德大黄鱼
icon
搜索文档
驻奥克兰总领馆经商处参访新西兰日新公司
商务部网站· 2025-10-01 11:51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新西兰日新公司(Nishin Ltd),成立于1999年 [3] - 公司已发展成为新西兰最大的鱼、虾、软体类和鱼糜制品进口商之一 [3] - 公司通过全球采购网络,向新西兰各地商超及餐饮企业供应超过300种水产品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供应的水产品包括宁德大黄鱼、舟山带鱼、万山金鲳鱼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名优特新农产品 [3] - 公司拥有超低温冷库等基础设施 [1] 行业背景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 [5] - 中国水产业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智慧养殖,加大新品种培育,以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 [5]
福建:地标产品走向全国
金融时报· 2025-09-24 11:39
文章核心观点 - 福建省启动“金融+科技+地理标志+乡村振兴”融合模式 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和科技赋能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 [1][2][3] 地理标志产业规模与价值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 相关经营主体近3.3万家 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 [1] - 福建省拥有地理标志产品782个 地理标志商标674件 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1] - “闽侯橄榄”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近13亿元 其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 [1] 金融支持举措与成效 - 福建省银行机构为480个地理标志相关产业投放贷款余额651亿元 商标质押贷款金额10.03亿元 [3] - 中国银行为闽侯橄榄行业协会授信10亿元 通过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盘活无形资产 [2] - 金融赋能行动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因缺乏固定资产和财务记录而面临的融资难题 [2]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应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产品溯源体系 为产品配备“数字身份证” 增强消费信心 [4] - 通过图像、视频分析及多维度数据构建企业立体画像 实现智能化风险决策 [3] - 利用电商直播和数字生态精准触达消费者 推动产供销精准匹配 [3][4] 企业案例与产业带动 - 优予食品科技公司作为重点扶持企业 将金融支持经验复制到连江鲍鱼、宁德大黄鱼等产品 打造地标爆品 [2]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地标产业 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并激发城乡消费潜力 [3]
从“宁德造”到“全球GO” 数字“快车道”助力区域优品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0:16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宁德造 实力派 全球go”1688实力商家十周年暨优质新商生意共振活动,于9月17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举办 [1] - 现场汇聚了162家企业,涵盖宁德大黄鱼、海参、海带、紫菜、食用菌、白茶、红茶、按摩器等多个特色品类商家 [1] - 活动由宁德市市场监管局推动举办,旨在通过流量扶持、运营协作、营销赋能等政策,为商家打造线上成长方案 [1] 活动内容与支持 - 活动包含多场专业分享与实操服务,宁德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电商合规发展与风险管控”及“电商企业应对职业索赔策略”两大主题开展合规指导培训 [2] - 1688商家发展中心高管及优质商家代表进行了前沿分享,为商家开启数字化经营新思路 [2] - 活动特别设置了“1v1专属诊断服务”环节,宁德优品商家与1688平台服务团队面对面交流,共同规划供应链发展路径 [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宁德市电子商务类经营主体达9641户,但不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转型困境”,包括缺乏线上运营经验、缺少优质营销渠道、产品供需信息难以匹配等 [4] - 宁德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工作要求,主动为企业架设桥梁,助其融入数字化浪潮 [4] - 1688平台作为国内顶尖的B2B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用户群体与成熟资源体系,在打通产销链条、促进商品流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 活动意义与未来规划 - 此次活动为宁德优质商家搭建了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并为新上线中小微电商企业提供了覆盖开店、成长、服务全流程的扶持“福利套餐” [7] - 下一步,宁德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网络交易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引导,提升流量利用效率与电商运营水平 [7]
推进落实京东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京喜自营携手福建企业打开内销通路
中金在线· 2025-09-15 15:35
外贸企业转型策略 - 2025年外贸企业面临压力 出口转内销成为重要应对策略 转型带来结构性影响持续深化[1] - 福建省作为外贸大省 外贸出口是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深度关联中小企业生存与就业稳定[2] - 国际经贸环境波动使传统外贸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推动出口转内销成为关键策略和政府深远布局[2] 京东平台扶持措施 - 京东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计划 与福建展开深度合作 通过厂货百补计划和平台资源赋能帮助企业[1][3] - 平台累计为500多家福建外贸企业近7万款商品提供曝光 超2000万件商品通过京喜自营从福建省发出[2] - 京喜自营采用类自营模式接管企业全链条工作 包括选品 线上运营 营销推广 物流配送和客服售后[3] - 对产业带商家进行百亿补贴 每年投入100亿元用于提升用户体验 物流服务及工厂效率[3] - 提供0入驻费 0推广费 0扣点入驻政策 大幅降低中小企业成本[3] 产业带合作成果 - 京喜自营与福建平和产区合作 618期间百香果销量达10万单 覆盖全国近10万消费者[5] - 福建水产品类预计下半年销售突破50万-60万单 包括宁德大黄鱼 鲍鱼 海参等产品[5] - 南安水暖卫浴产业带已合作数十家工厂 上架商品超1000个 手持花洒单品单日销量突破2万单[5] - 泉州晋江婴童尿裤产业带与12家头部工厂合作 探厂溯源直播单场观看人次超190万[5] - 漳州泉州休闲食品产业带合作近百家商家 覆盖商品约7000个 6月份销售单量近百万单[5]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三年内带动福建产业带销售额超100亿元 并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7] - 将搭建福建外贸优品专区 组织对接会减少中间环节 降低供应链成本[6] - 持续深化产业带连接 打造1000个百万单民生爆品和10000个十万单民生爆品[3] - 继续落实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助力优质闽货高效对接国内大市场[7]
椰子咖啡香料等16大专业展区! 2025第三届海食会精彩抢先看→
中国食品网· 2025-08-27 17:36
核心观点 - 第三届海南国际热带食材供应链博览会以聚焦全球热带好食材和打造双循环贸易平台为主题 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预计吸引全球50多个热区国家地区的近4000家品牌参展[1] - 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与区位优势 致力打造贯通国内国际市场的高效食材供应链枢纽 成为全球热带食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B2B盛会之一[3]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览总面积达50,000平方米 设立食品饮料馆、椰子咖啡香料馆、海产禽牧冻品馆和餐饮供应链馆等4大展馆16大专业展区 全面覆盖热带果蔬、海产水产、禽牧肉类、调味品、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及餐饮科技等全产业链环节[6] - 特别设立咖啡、椰子及香料调味品三大特色展区 集中呈现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优质咖啡豆 海南本土精深加工椰制品以及创新热带复合调味料[6] 参展企业与国际化水平 - 吸引正大集团、远东集团、双汇、金锣、鲁花、锅圈食汇、南国、椰树、春光、独凤轩等国内食品龙头企业参展[8] - 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展团、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多哥、马里等热带地区国家优质行业企业参展[8] - 已完成招商总任务的80%以上 30多个国际使领馆和商协会国际展团已达成合作 国内多个热区省份也将组团参展[10] 创新服务体系 - 创新推出五大帮卖服务体系 通过展会、活动、电商、新媒体和品牌五大板块 为企业提供展期加全年订单转化服务[12] - 展会帮卖通过海外展加国内展双轨模式 联动中食展、进博会及泰国、印尼等国家知名食品展[12] - 电商帮卖依托自有平台热卖通和采实惠 直链超10万采购企业 协同京东、天猫提供全链路服务[12] - 新媒体帮卖整合央视、抖音、头条及千人网红矩阵 开展产地探访、工厂直播、达人带货[12] 展品内容与产业链覆盖 - 展品涵盖越南巴沙鱼、智利蓝鳍金枪鱼、法国贝隆生蚝、澳大利亚龙虾等国际甄选水产品[15] - 包括宁德大黄鱼、湛江生蚝、阳澄湖大闸蟹等国内地标水产 海南本土优质海产如和乐蟹、马鲛鱼、石斑鱼等集中展示[15] - 咖啡、椰子、酸汤、热带香料及禽牧特色产品多维度呈现热带作物产业化与高值化成果[16] 配套活动与行业赋能 - 举办40余场高端论坛及赛事 包括国际热带食材产业发展主论坛、全球供应链合作论坛、产业首发首秀盛典、TOP100大赛评选等[18] -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举办2025三品全国行海南站暨海南自贸港消费品工业招商推介活动[18] - 金椰奖金勺杯等权威赛事继续挖掘传统优质食材、技术创新食材与地域特色食材[18] 传播与品牌建设 - 联合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海南日报等媒体 深度协同第一展会网、火爆餐饮食材招商网等行业垂直平台[21] - 整合小红书、抖音、微博等新媒体资源 构建跨媒介、跨地域、跨圈层的全球传播网络[21] 战略定位与行业意义 - 推动热带食材产业全球互联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25] - 通过关税优惠与贸易便利 有效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推动食材产业与跨境贸易、精深加工、数字供应链深度融合[3]
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我国县域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8-04 11:40
县域经济规模增长 - 县域GDP从2015年31.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8.3万亿元 [1] - 二产增加值占比达40% 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 [1] 产业结构优化与挑战 - 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动能 [1] - 部分县域工业结构单一且产品同质化严重 抗风险能力较弱 [1] 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 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如新疆发展南疆特色产业打破同质化 [2] - 福建宁德市聚焦"8+1"乡村特色产业 2024年全产业链规模达2500亿元 [2] - 重庆市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打造奉节脐橙百亿级产业链 [2] 产业链协同与龙头企业作用 - 以精深加工延链升链 引育上下游企业推动补链强链 [2] - 发挥龙头企业抢机遇、补短板、强引领及创品牌作用 [2]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 - 构建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平台打通全链条数据流通渠道 [3] - 山东寿光"数字大棚"系统实现蔬菜种植智能化管理 产量提升30%以上 [3]
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8
县域经济规模与结构 - 县域GDP从2015年31.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8.3万亿元 [1] - 二产增加值占比达40% 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 [1] 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化升级积蓄动能 [1] - 部分县域工业结构单一且产品同质化严重 抗风险能力较弱 [1] 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 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如新疆发展南疆特色产业打破同质化 [2] - 强化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 加快项目建设激活产业活力 [2] - 福建宁德聚焦"8+1"特色产业 2024年全产业链规模达2500亿元 [2] 产业链协同与龙头企业培育 - 以精深加工延链升链 引育上下游企业推动补链强链 [2] -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小特产向大产业跃升 如重庆打造奉节脐橙百亿级产业链 [2]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构建数字化平台打通全链条数据流通 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3] - 山东寿光通过数字大棚系统实现蔬菜种植智能化 产量提升3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