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感知
icon
搜索文档
君逸数码拟1.2亿增资光宏精密 切入光学赛道培育新增长点
长江商报· 2025-11-25 08:42
投资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以1.2亿元自有资金增资控股广东光宏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60%股权 [1][2] - 交易旨在切入光学精密元组件领域,为公司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1] - 交易完成后,光宏精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2] 标的公司情况 - 光宏精密专注于精密光学元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团队拥有深厚技术积淀 [2] - 2024年标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5.53万元、净利润257.24万元 [2] - 2025年1—8月标的公司营收增至2004.25万元,净利润达389.60万元,呈现稳健成长势头 [2] - 增资款将主要用于光宏精密扩大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以实现产能跨越式增长 [2] 战略协同与业务布局 - 投资有助于公司切入上游核心光学部件领域,形成技术协同,完善产业链布局 [3] - 公司计划将光宏精密的光学制造能力与自身在智能物联、大数据、AIGC应用的技术优势深度融合 [3] - 此次投资是公司完善"智能物联+大数据+AIGC应用"生态的关键布局 [1] - 2024年公司已通过收购成都海天数联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等方式进行多维度业务布局 [4] 行业前景与业绩背景 - 全球非球面光学透镜市场在2025—203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3%,赛道增长潜力巨大 [5]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79亿元,同比增长17.87%,但归母净利润为1714.34万元,同比下降43.34%,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压力 [1][4] - 切入新赛道旨在打破单一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业务局限,对冲主营业务波动风险 [1][5]
聚芯微电子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具体业务模式等
智通财经· 2025-11-21 20:50
二、请公司补充说明具体业务模式。 三、请公司补充说明境外子公司涉及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等监管程序具体履行情况,并就合规性出具 结论性意见。 四、请公司补充说明最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入股价格的合理性,该等入股价格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 就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五、请公司补充说明已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合规性,包括具体人员构成及任职情况,参与人员与发行人 其他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价格公允性、协议约定情况、履行决策 程序情况、规范运行情况,并就其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11月17日—2025年11月21日)》。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公示7家企业补充材料要求,其中,公示提到要求聚芯微电子补充说明具体业务模式 等。据港交所9月29日披露,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芯微电子)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 申请书,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六、请公司补充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的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 形。 中国证监会请聚芯微电子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 ...
新股消息 | 聚芯微电子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具体业务模式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20:47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11月17日— 2025年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公示7家企业补充材料要求,其中,公示提到要求聚芯微电子补 充说明具体业务模式等。据港交所9月29日披露,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芯微电子)向 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中国证监会请聚芯微电子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招股书显示,聚芯微电子是行业领先的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通过高 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的深度融合,赋能智能设备实现精准感知、卓越影像与智能化升级。 公司的技术围绕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影像技术三大核心领域,为机器人、物联网、移动智能设备、数 字孪生及汽车电子等高增长场景提供关键驱动力,显着提升交互效率与影像体验。依托领先的智能感知 技术平台,并结合创新的精密驱动技术,公司的解决方案构建了"感知 - 决策 - 执行"闭环的核心能力。 通过多模态传感融合与精准驱动的深度协同,公司致力于赋能智能设备突破复杂环境的感知极限,成为 智能设备创新先锋,引领感 ...
2025传感器大会11月29日在郑举办
郑州日报· 2025-11-19 08:49
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是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神经末梢"。记者昨日从郑州高新区经济发 展部了解到,2025传感器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郑举办。 烟雾报警器、酒精检测仪、上下班打卡的签到机……日常生活里,传感器让日用品有了"触觉""嗅 觉""知觉",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全球产业版图中名副其实的"黄金赛道"。根据赛迪顾问发 布的《2024年传感器十大园区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国内方面传感 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3644.7亿元,其中智能传感器市场比重近 40%,3年复合增长率17.9%,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球。 连续六届传感器大会的举办,更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大会累计吸引91个签约项目,协议总金 额超790亿元,来自全球传感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汇聚郑州,聚焦智能传感器、光纤传 感器、智能感知等主题,交流全球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汇聚行业顶尖资源,加速市场 与需求对接,助力郑州市打造传感器产业集群,为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基于2018—2024传感器大会的良好效果,一年一度的"传感之约 ...
“未来20” 2025调研实录:柯力传感 ,打造智能感知的产业森林
第一财经· 2025-11-12 20:05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力学传感领域的龙头企业[1]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拓展与产业整合构建起传感器产业森林[1] - 公司正从专业领军者向生态构建者成长[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业务涵盖力学传感领域[1]
国办发文 这22类场景将加快培育和开放
人民网· 2025-11-08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聚焦5方面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旨在推动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 [1] 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 - 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3] - 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 [3] - 推动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新材料、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创新场景 [3] - 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农机、物流等领域开放应用 [3] - 推动深海探测、深海开采、深远海养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场景培育和开放 [3] 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 - 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绿色工厂、高标准数字园区、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 [4] - 创新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智能调度等应用场景 [4] - 创新无人运输、无人装卸、无人配送、智慧仓储等应用场景 [4] - 支持建设旱区、寒区、高原、盐碱地等特色种业应用场景 [4] 行业领域应用场景 - 加强智能感知、无人救援、航空救援等技术和装备创新应用 [5] - 构建高水平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应用场景,实现生产条件实时感知、过程可视可控、风险可测可防、要素可调可配 [5] - 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水网工程建设管理、江河湖库巡查等应用场景开放 [5] - 构建智慧工地、施工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等应用场景 [5] - 推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灾害防治等一批应用场景 [5] 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 - 探索创新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公共服务场景、数字社保场景及企业用工需求场景 [7] -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 [7] - 开放一批和美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场景 [7]
聚芯微IPO:去年业绩扭亏为盈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近8成
搜狐财经· 2025-11-04 15:24
公司上市申请 - 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9日正式向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2] - 海通国际与中信证券担任本次上市的独家保荐人 [2] 业务定位与技术平台 - 公司是领先的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核心技术围绕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影像技术三大领域 [2] - 通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融合,为机器人、物联网、移动智能设备、数字孪生及汽车电子等高增长场景提供关键驱动力 [2] - 解决方案构建了“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的核心能力 [2] 财务表现 - 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27亿元、2.42亿元、6.67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4亿元 [3] - 公司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年内溢利为973.4万元 [3] - 经调整净利润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699.3万元、-2545.6万元、7107.2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3330.9万元 [4]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毛利从2022年的3512.7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56亿元 [3]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9972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7710.3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192.5万元 [3] 客户集中度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9.7%、90.5%、78.3%及81.7% [4] - 对单一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同期分别为54.3%、25.0%、26.4%及28.6% [4] - 业务及财务表现高度依赖主要客户的持续采购及合作关系 [5] 募资用途 - 此次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5] - 资金将用于扩大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加强客户合作关系 [5] - 部分资金将用于战略性投资及收购,以及作为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5]
能视觉感知更能探测CO浓度 无人机练就“嗅得准”的“电子鼻”
科技日报· 2025-10-28 08:12
技术突破 - 研发微型化机载气体传感模组,仅硬币大小,作为无人机的“嗅觉神经”[1][4] - 传感模组检测限低至百万分之一级别,气体响应时间压缩至秒级,精度可与大型地面分析仪器媲美[4] - 通过“飞—感—算”一体化设计,实现传感模组与飞控系统深度耦合,使无人机从飞行平台升级为智能感知终端[4][5] 核心功能 - 实时“嗅”出大气中百万分之一浓度的一氧化碳变化,并精准绘制其三维浓度分布图[1] - 灵敏捕捉无人机电池仓内极微量一氧化碳浓度异常,实现锂电池热失控极早期预警,可比传统预警方式提前数十分钟[4] - 当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异常时,飞控系统可自主规划航线进行精细扫描,一旦电池触发预警将立即执行紧急预案[5] 应用场景 - 在智慧环保领域,无人机集群可对城市进行常态化网格化立体巡航监测,绘制高分辨率实时3D污染地图,精准识别污染源头[6] - 在应急救援方面,无人机可快速绘制毒气云团实时三维扩散图,为救援力量进入和群众疏散提供精确指导[6] - 可用于城市燃气、热力等地下管网泄漏巡查,通过检测地表逸散微量特征气体快速定位泄漏点[6] 产业化进展 - 技术已完成实验室验证和初步飞行测试,展现出优异性能稳定性[6] - 研究团队正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已与国内多家无人机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及环保、应急管理部门深度对接[6] - 已启动在国内某大型化工园区安全巡检的试点应用,并计划将无人机锂电池热失控预警功能开发为标准化的独立早期预警模组[7]
聚芯微港股IPO:招股书历史融资信息与官网展示大相径庭 直销收入仰赖单一客户扭亏靠“财技”
新浪证券· 2025-10-27 11:45
上市申请与募资用途 - 公司于9月29日正式向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由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本次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扩大全球销售网络、战略性投资及收购以及营运资金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质量 - 2024年公司通过确认递延税项资产4074.7万元人民币并全部用于抵减当期所得税,使净利润从除税前溢利-2328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至973.4万元人民币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3.64%至4亿元人民币,但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37.60% [1] - 报告期内(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28.7%,经调整净利润于2024年扭亏为盈 [13]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192.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仅增长12.39%,远低于收入增速 [14]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公司整体毛利率呈持续下滑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27.6%、23.6%、23.4%和23.3% [16] - 智能感知产品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毛利率从2022年的25.8%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22.8% [16][17] - 机器视觉产品毛利率波动剧烈,2025年上半年为12.3%,同比下降约20个百分点 [18] - 影像技术产品毛利率保持增长且显著高于其他产品,2025年上半年达47.9%,但收入占比仅7.8% [18]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依赖度很高,占比分别为99.7%、90.5%、78.3%和81.7% [19] - 客户E作为重要直销客户,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贡献了公司直销收入的99.73%和97.13% [2][19] - 2025年上半年,客户E贡献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2.3%,占直销收入的34.39% [19] 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完成10轮融资,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53.1亿元人民币 [3] - 招股书披露的历史融资信息与官网展示信息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官网显示2018年A轮融资9000万元人民币,而招股书披露仅为800万元人民币 [5] - 上市申请前一周,多名股东完成减持,合计套现约1.4亿元人民币 [6] - 创始人刘德珩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公司41.94%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8] 管理层与薪酬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 [10] - 报告期内董事薪酬总额分别为491.4万元、405万元、515.4万元和99.8万元人民币,董事会主席刘德珩的薪酬在各期中最高 [10] - 五名最高薪酬雇员的薪酬总额远高于董事薪酬,报告期内分别为3407.6万元、1919.5万元、1186.1万元和413.8万元人民币,其中包含大额股份支付 [11][12]
研判2025!中国BLDC电机‌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运行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并行,BLDC千亿市场加速成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5 10:03
文章核心观点 - 无刷直流电机(BLDC)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关键执行部件,正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全球及中国市场高速增长,并深度契合国家绿色低碳和制造业升级战略 [1][5][10] - 中国BLDC电机行业已形成多元竞争格局,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技术进阶、产业融合与场景拓展三大维度深化演进,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1][11][12] BLDC电机技术概述 - BLDC电机通过电子控制器实现换向,结合永磁体转子与电磁定子,兼具直流电机调速性能与交流电机结构优势 [2] - 与有刷直流电机相比,BLDC电机用电子换向取代机械换向,消除了电刷磨损、火花和电磁干扰,具备寿命长、可靠性高、效率优、功率密度大和动态响应快等显著优势 [1][5] - BLDC电机分类方式多样,按转子结构可分为内转子型和外转子型,按驱动波形可分为方波驱动型和正弦波驱动型,按控制方式可分为有传感器控制型和无传感器控制型 [3]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BLDC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1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1.8%,预计2025年将达3902亿元 [10] - 中国BLDC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86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8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4.28%,增速领先全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38亿元 [1][10] 下游应用市场结构 - 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结构多元,家电领域是最大应用市场,占比42.3%,主要应用于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变频高效家电 [9] - 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比28.6%,广泛应用于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 [9] - 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19.8%,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覆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水泵与油泵等关键零部件 [9]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层次分明、多元共生的竞争格局,呈现“头部企业主导高端市场、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的特征 [11] - 汇川技术、卧龙电驱等上市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高附加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11] - 方正电机、江苏雷利等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在中低端市场构建成本优势,德昌电机、捷和电机等外资企业在高端定制化市场保持竞争力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层面,驱动内核从硬件升级向“智能感知”与“算法定义”跃迁,高端磁场定向控制、无传感器算法与AI自适应调节将成为性能突破关键 [12][13] - 产业形态从“部件供应”转向“生态协同”与“价值链整合”,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构建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12][14] - 应用边界从传统家电、工业领域向新能源汽车多合一电驱系统、机器人关节模组、低空经济飞行器等新兴场景持续拓展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