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建设
搜索文档
在三亚,再孵一只金“凤凰”
海南日报· 2025-11-05 09:45
T3航站楼投用后,凤凰机场年保障能力可提升至3000万人次 在三亚,再孵一只金"凤凰"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琳 深读 海南新基座 ❷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 晨光洒向三亚湾,一只巨大的"钢铁凤凰"振翅欲飞。 伫立海南岛南端,面向广阔太平洋,这只气势恢宏的"凤凰"就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凤凰机 场)三期T3航站楼。建设用时仅17个多月的它,创造了中国民航近年来同等规模机场航站楼工程速度之最。 一个"快"字,体现了凤凰机场三期建设的紧迫性。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持续升温,去年超2100万人次涌向三亚凤凰机场,这个数据已经超过它 的设计能力。在全岛封关运作在即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凤凰机场保障能力,成为摆在海南面前的一道 必答题。 再造一个"凤凰",迫在眉睫。 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是海南自贸港机场群建设的重要先导性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的T3航站 楼,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800万人次规划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助力自贸港核 心政策加快落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发挥更大战略支撑作用。 筑港·引凤 机场再扩容,答好客流增长"必答题" 不过,腾 ...
加绿巧食品用4年时间在海南自贸港实现深度扎根和加速成长
海南日报· 2025-11-05 09:30
加绿巧食品用4年时间在海南自贸港实现深度扎根和加速成长 让"海南味"巧克力香飘世界 近日,位于海口市江东新区罗牛山产业园的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内,企业生产的海 南文创元素巧克力产品。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11月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在海南馆的展位上,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加绿巧)联合创始人孟伟伟正在做展品展示的准备工作。他身旁,2025年新品"海南 巧克力"散发出浓郁的可可香气,包装上印有海口天空之山、海口世纪大桥、三亚天涯海角、三亚大小洞天等 海南地标元素,以及融入鹧鸪茶等本土特色食材,让这款"海南巧克力"尚未正式亮相就备受关注。 从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与海南自贸港"一见钟情",到如今携"海南风味"在进博会"成熟绽放", 加绿巧用4年时间,完成了一家外资企业在海南自贸港的深度扎根与加速成长。这家曾经只是来中国"看看市 场"的加拿大企业,如今已经成长为海南自贸港食品制造领域的"标杆"。 选择海南 从"展会机遇"到"战略布局" 回顾当初落户海南的决定,孟伟伟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机遇的把握,更是一场与自贸 ...
封关运作“项”前跑
海南日报· 2025-11-04 09:16
航拍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该集中查验场作为新海港和南港两个"二线口 岸"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承担全岛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货物通行量。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繁忙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位于三亚的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和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在忙碌施 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位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内的国家海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正加快建设。海南日报 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东方明阳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众多巨型风电叶片有序排布。海南日报全媒体记 者 陈元才 摄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凤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为外国旅客办理入境手续。蒙绪顺 摄 位于临高金牌港开发区的中铁建设建筑发展海南绿色建筑产业园,工人在岗位上忙碌。海南日报全媒体 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邢孔需 摄 奋进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强音,在琼州大地上回响。 当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2025年第四季度收官季。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 项目为王,实干为先。 封关硬件设施设备全面建成,"二线口岸 ...
中国中免(601888):海南免税销售额企稳回升,政策空间红利优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21: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但海南免税市场已显现企稳迹象,9月海南离岛免税月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4%,为近18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 [6] - 公司通过新开市内免税店、完善口岸渠道及推进重点项目实现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未来新业务的潜在贡献有望成为估值修复催化剂 [6] - 公司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拟以前三季度净利润的16.95%(合计5.17亿元)进行现金分红,每10股派2.50元,向市场传递积极治理信号 [6] - 考虑到短期宏观环境,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0.02亿元、49.06亿元、59.8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0倍、32倍、27倍 [5][6]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8.62亿元,同比下降7.34%,归母净利润30.52亿元,同比下降22.13% [5][6] - 单三季度营收117.11亿元,同比下降0.38%,基本保持稳定;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下降28.94% [6] - 预测2025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551.46亿元,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为40.02亿元,同比下降6.2% [5] - 预测2026年、2027年营业总收入将分别增长17.5%和18.2%,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增长22.6%和21.9% [5] 业务发展 - 海南区域各店深化“免税+体验+文旅”场景融合,打造首店矩阵,将购物空间升级为文旅目的地 [6] - 公司在深圳、广州和成都新开市内免税店,采用“免税+有税”双轨经营模式,覆盖境内外双客群 [6] - 口岸免税店随国际客流量恢复预计保持稳健增长,公司在澳门市场完善全链路布局,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6]
海南:普法出新润人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3 08:41
普法场景创新 - 普法场景拓展至茶楼、村咖等日常生活场所,利用人流量大、氛围轻松的优势开展法律咨询和矛盾调解 [7][8] - 在茶楼内设置普法角、读书角和独立法律咨询包间,并融入琼剧、海南话歌曲等法治主题表演,使居民易于理解 [7][8] - 在乡村利用“法律明白人”地熟、人熟的优势,在咖啡店等场所用方言讲解反诈、反走私等法律知识,引导村民申请法律援助 [8] 普法队伍建设 - 通过出台奖励办法、定期培训以及将培训“法律明白人”纳入律师绩效考核等方式,激励更多“乡村能人”和律师参与乡村普法 [9] - 截至目前,已建立省和市县(区)“八五”普法讲师团22个,普法志愿者队伍171支,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超过4.6万名 [11] 普法形式与非遗融合 - 将普法与剪纸、竹竿舞、花灯等非遗项目结合,例如学生通过制作“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法治剪纸”来加深对法律常识的理解 [11] - 利用儋州调声等国家级非遗形式创作《移风易俗有面子》《电信诈骗害人害己》等“法治调声”作品,并组织巡回演出,实现“开口唱法” [12] 普法活动规模与覆盖 - “八五”期间组织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活动超过1.5万场次 [12] - 开展“百所进千村”民法典普法专项活动,组织5000余名律师对全省2500多个行政村进行包点式普法 [12] 涉外法治交流与服务 - 举办以“律师+公证”国际化法律服务交流为主题的研修班,促进海南本地法律人才了解国际动态,同时向外籍人士宣传海南自贸港法规 [13] - 公证处设立“国际友人之家”,累计接待服务外国访客4000余人次,在宣传中国法律的同时帮助解决投资、置业等实际问题 [13] - 针对外籍人士就业创业、签证居留等场景定制普法内容,提升涉外法治服务水平 [14][15] 自贸港法治建设推进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以来,部署开展相关宣讲1400余场次,受众近19万人次 [15] - 创新普法形式旨在服务自贸港建设大局,为全岛封关运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5]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落地:谁能买?怎么买?一文解锁购物全攻略
搜狐财经· 2025-11-02 20:39
政策核心调整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11月1日起实施六大升级,核心方向为放宽人群限制、扩容商品品类及便利购物流程 [1][8] - 政策调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步骤,旨在加速其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进化 [8] 适用人群与资格变化 - 岛内居民(持有海南身份证/居住证且年满18岁)在202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有过离岛记录后,年内可无限次购买15类“即购即提”商品,但单件价格需低于2万元且全年总额受10万元限制 [3] - 离岛旅客(非海南居民)维持10万元年度免税购物额度,购物清单扩容,且离境旅客(持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者)首次被纳入政策范围,额度与普通旅客共享 [5] - 政策将购物年龄门槛从16岁上调至18岁,以强化监管意图 [5] - 海关明确代购者将面临3年禁购令并纳入征信黑名单 [5] 商品品类与结构变化 - 免税商品清单新增宠物用品、吉他等乐器两大类,小家电类目新增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电子消费品新增数码摄像机配件和微型无人机,调整后免税商品达47大类 [5][7] - 政策首次允许服装、陶瓷等6类国产商品进入免税渠道,通过“视同出口”的增值税/消费税减免机制,售价预计比内地商场低20%,例如海南产丝巾 [7] - 海口免税城设立的“好物市集”专区已引入黎锦服饰、兴隆咖啡等本土品牌 [7] 销售表现与市场预期 - 政策实施首日,海口免税城的新品如扫地机器人、海南产丝巾等销量环比增长300% [7] - 预计到2024年底,海南免税销售额有望突破800亿元,其中国货占比将提升至15% [7] 购物与提货流程 - “即购即提”方式适用于香水、服装等15类商品,岛内居民可享受购买后30天的弹性提货期 [9] - 邮寄送达方式适用于大件商品,需先缴纳保证金,离岛后由免税店寄送 [9] - 机场提货是离境旅客的唯一选择,需在航班起飞前6小时完成购买 [9]
第七届中国自贸智库论坛在三亚举行
海南日报· 2025-11-02 07:59
论坛活动与平台建设 - 第七届中国自贸智库论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举行,论坛已成为国内自贸区(港)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1][2] - 论坛围绕自贸区(港)发展新路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设有国际健康高地、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分议题[1] - 论坛形成多项前瞻性、可操作性建议,中国自贸智库联盟后续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持续智力支撑[1][2] 政策与学术支持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百问》新书首发,作为政策普及读物,涵盖税收、贸易、人才、基建、旅游等内容,以问答形式解读政策要点[1] - 《南海学刊》英文版揭牌创刊,旨在推动该刊国际影响力提升,促进南海研究学术交流国际化[1] - 开幕式同步举办海南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智力新动能[1] 产业与区域发展 - 论坛落地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依托其政策与产业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2] - 分论坛聚焦海洋类高校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创新路径等,探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1]
观海潮 | 紧抓封关机遇,央企纷赴自贸港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1-01 04:47
央企在琼战略布局概况 - 海南自贸港已成为央企投资的重点区域与发展蓝海,全岛封关运作启动在即,央企正加快入琼投资步伐 [2] - 已有69家央企与海南省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主体基本涵盖世界500强央企 [2] - 央企在海南的投资规模、经营效益等多项核心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国前列 [2] 合作领域与产业覆盖 - 合作领域全面覆盖海南"4+3+3"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利用、贸易金融服务等关键领域 [2] - 央企在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及能源与基础设施领域均深度参与 [3][5][6] 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投资 - 中国旅游集团打造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推动离岛消费从快速购物向停留体验转变 [5][8] - 中国中化、招商局集团分别深度运营南繁科技城、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及博鳌乐城先行区开发运营平台公司 [5] - 中交集团引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推动海南国际本科办学 [5] 高新科技产业投资 - 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星网等三家央企合资设立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5] - 大唐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联合投资建设海南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及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 [5] 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 - 中海油"深海一号"工程、海南核电二期工程、海南炼化洋浦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扩建项目等一大批支撑性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 [5] - 央企投资的海上风电、光伏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了能源供应体系 [5]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投资 - 中国中化橡胶板块与海南橡胶深度融合,推动橡胶产业转型升级 [6] - 中种集团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共建全国首个基因验证体系,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支撑 [6] 封关运作相关布局 - 中远海运集团成立海南区域总部,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看好封关后海南航运枢纽作用 [8][10] - 海口国际免税城将以封关运作为契机,深化"免税+文旅"融合创新,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8]
壶化股份董事长秦东:探索设立国际业务总部 利用海南地缘优势“走出去”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3:16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董事长秦东应海南省委省政府邀请参观考察文昌国际航天城等重点产业园区和项目 [2] - 公司计划在海南探索设立国际业务总部以利用地缘优势拓宽海外业务 [2] - 公司已率先在海南成立进出口分公司和爆破分公司下一步计划将国际业务总部放在海南 [2] - 公司董事长认为海南是国家政策高地和对外开放前沿是新质生产力实践的重要阵地 [2]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4% [3]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3% [3] 行业与政策环境 - 海南通过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市场主体以海南为支点开展对外投资 [3] - 在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和投资便利化等因素作用下国内知名企业从海南"出海"非常活跃 [3]
海南选聘青年引才推荐官
海南日报· 2025-10-31 09:56
人才引进战略 - 海南省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以吸引人才,封关运作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2] - 多部门联合选聘首批“海南自贸港青年引才推荐官”,旨在通过人际和群体传播提升自贸港知晓率和美誉度 [2] - 引才推荐官的主要职责包括担任家乡“代言人”并通过社交媒体展示新海南,以及参与“暑期回乡实习”项目进行实践 [3] 具体实施举措 - 相关部门通过举办以“叙乡情、话未来、促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交流会,邀请北京高校琼籍学生参加 [2] - 座谈交流会内容涉及介绍海南发展变化和封关机遇,并倾听学子的职业规划与需求 [2] - 首批受聘的两位青年引才推荐官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