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要素市场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盯上活体牛?数字孪生竟让生物资产“开口说话”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01
数据要素改革与创新 - 深圳深化数据要素改革政策落地 探索数据交易与收益分配机制创新 [1] - 贵州工业企业以"生产工艺工序数据集"为质押 38天获2000万融资 创全国首例 [1] - 苏宁易购因供应链智能化入选零售业最佳实践 缺货率下降15% [1] 行业数据应用案例 - 线缆企业通过5G数字孪生工厂将80条产线实时工况映射为虚拟模型 实现生产数据资产化 [3] - 零售巨头融合AI预测与RPA补货系统 库存周转率提升20% [3] - 沿海银行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企业生产流数据 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无感授信" [3] FunBI平台核心能力 - 零代码驱动业务决策 BI分析效率提升300% 某家电企业调货周期从48小时压缩至4小时 [3] - 多源数据时空融合 支持TB级城市级数据加载 某中部城市内涝响应速度提升70% [3] - AI增强决策洞察 集成1000+行业模型 某港口年规避损失超千万 [3] 行业解决方案 - 制造业:FunBI与FunIoT协同解析PLC数据 某乳企避免单次停机损失240万元 [4] - 零售业:实时接入异构数据生成补货模型 某便利店生鲜损耗率下降18% [4] - 金融业:结合区块链实现生物资产全生命周期孪生 突破信贷抵押物局限 [4] 数据决策发展趋势 - 企业竞争维度从"有无数据"转向"多快决策" [5] - 深圳数据交易所试点推进资产入表 企业遵循"数据归集-治理-资产化-决策赋能"路径 [5]
我省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落地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21
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案例 - 海南省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案例落地,云辉融电通过核心数据产品"新能源车联网电池健康度预测数据"获得多渠道融资829万元 [2] - 该案例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园区服务部金融服务专班联合多家银行推动完成,实现了数据资产从"无形资源"向"有形资产"的转化 [2] - 案例实现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在数据资产确权与民企数据质押融资领域的"双首单"突破 [3] 数据要素权利登记与增值服务 - 云辉融电的核心数据产品在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完成三亚首笔数据要素权利登记 [2] - 海知所提供登记挂牌、法律意见书出具等增值服务,为后续资产入表与质押融资铺平道路 [2] - 金融服务专班厘清企业诉求并提供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核心数据产品在海知所数据要素登记平台顺利完成权利登记 [2] 创新路径与多方协作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探索出民企数据资产价值变现的创新路径,以数据确权为基础 [2] - 云辉融电副总裁郑蕾表示,此次数据确权与融资成功是园区、企业、交易所多方协作的成果 [2] - 该案例为海南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激活民企数据资产价值贡献了可复制的"崖州湾经验" [3]
释放数据力量 赋能产业提质——2025“数字新力量”全国行走进宁波
新华财经· 2025-06-27 22:11
活动概况 - 活动以"释放数据力量赋能产业提质"为主题,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与首席数据官制度落地实践展开[1] - 发布了全国优秀企业首席数据官案例及宁波工业大模型可信数据空间等三项创新成果[1] - 浙江省是全国唯一同时承担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的省份[1] 宁波市数据要素改革进展 - 宁波作为浙江省产业数据价值化先行先试城市,在制度标准建设、数商培育、数据流通体系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 - 宁波钢铁、宁波公牛电器获评企业CDO制度建设优秀企业,兴瑞电子总监夏恒伟获评年度优秀企业CDO[2] - 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首席数据官联盟专业委员会获评CDO制度建设优秀推进组织[2] 创新成果发布 - 宁波工业大模型可信数据空间为工业数据流通提供安全环境[3]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了车企、技术商、科研机构的数据协作生态[3] - 《宁波市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指南》为企业数据价值挖掘提供实践经验[3] 行业实践分享 - 华融化学、上海烟机等5家企业CDO代表分享了数据治理与数字化转型经验[3] -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解读了《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指南及标准》[3] - 活动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企业和首席数据官分会等机构联合主办[3]
深圳加速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批改革措施将在前海河套率先落地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0 17:4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1] - 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海、河套等重大国家级战略平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情况[1] - 一批改革措施将在前海、河套率先落地[1] 前海改革举措 - 前海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48条经验举措中有17项率先实施[2]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2] - 前海将加快建设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2] - 前海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造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策源地[2] - 前海将为香港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 - 前海将优化科技攻关组织模式,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去行政化、雇员合同制、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2] - 前海将允许外籍科学家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2] - 前海将推动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3] - 前海将拓展文创数字贸易,搭建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和发行渠道[3] 河套改革举措 - 河套将推动实施国家级科技金融先行先试政策,探索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共同设立创投基金[4] - 河套将组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4] - 河套将继续引进港澳知名高校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探索"一区两园"双向互利合作模式[4] - 河套将扩大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为港澳专业人士在河套就业执业提供便利[4] - 河套将深化以深圳数据交易所为牵引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数据产权、定价、流通等机制[4] - 河套将打造数据要素流通发展示范区[4] - 皇岗口岸重建后通关模式将改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时间从半小时缩短为5分钟左右[4] - 皇岗口岸重建工程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联检大楼预计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4]
跨城互联!深圳等5地计划年底前实现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
证券时报· 2025-06-13 21:33
住房公积金政策优化 - 深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五市签署《推动住房公积金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基本实现异地无差别服务、贷款互认互通、信息联查共享 [1] - 五市公积金中心深化建立政策趋同、服务协同、数据共享、风险联防的体制机制,审议通过"三制度一方案" [2] - 计划在2024年底前实现缴存人在签约城市间购买住房后办理异地购房提取或异地购房还贷提取,不再受职工户籍或缴存地相关条件限制 [2] 跨区域协同发展 - 五市争取在2024年底前增加首批合作城市通办服务事项清单,推进"跨域通办""同城化服务" [2] - 探索区域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推动更多业务异地无差别化办理 [2] - 江苏南京与南京都市圈其他8个城市已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大湾区并非首例 [3] 公积金使用场景拓宽 - 广州市拟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3] - "既提又贷"政策可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减轻购房者资金压力 [3] - 公积金跨城互联是都市圈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撬动大湾区要素市场化改革 [3]
跨城互联!深圳等5地计划年底前实现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
证券时报· 2025-06-13 21:24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再迎优化,包括进一步拓宽使用场景、打破区域壁垒、扩大 覆盖人群等,住房公积金的作用也进一步增强。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深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五市住房公积金区域协同发展第二次联席会议近日在梅州 召开。据了解,自2024年12月19日深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签署《推动住房公积金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 议》(简称《合作协议》)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以来,五市公积金中心坚持以服务缴存职工为本,携手探索 推进住房公积金"政策趋同、业务协同、服务同城、信息互通、风险联防"的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目前基本实 现五市住房公积金异地无差别服务、贷款互认互通、信息联查共享,为缴存职工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提供了极 大便利,为人才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本次联席会议,五市公积金中心围绕落实《合作协议》,探索破解跨区域业务协同中的数据壁垒、服务 差异、风险管控等方面问题,深化建立了一系列区域间住房公积金政策趋同、服务协同、数据共享、风险联防 的体制机制。会议审议通过了"三制度一方案",包括《住房公积金跨域风险联查联办制度》《住房公积金跨域 逾期贷款协同处置管理制度》《区域 ...
华大基因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6-11 11:04
政策背景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支持深圳探索数据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等机制,推动制度性成果[2] - 国家"数据二十条"明确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方向,深圳率先出台《数据条例》并设立数据交易所[4] -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肩负数据要素配置改革重任,基因和医疗健康数据是高价值市场要素[7] 战略合作内容 - 公司与深圳数据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数据产品创新孵化、行业标准建设、合规安全、资产金融化及数据空间建设[2] - 合作将构建行业级"可信数据价值转化范式",以安全合规为前提释放数据价值,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瓶颈[13] - 合作目标为探索基因数据合规开发与应用的创新路径,推动基因数据从基础应用向深度价值挖掘转变[11] 公司转型与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首款肿瘤综合数据库,整合全球权威基因变异数据及中国特有临床指南,标志其向数据驱动智能医疗生态平台转型[2][13] - 公司完成遗传性肿瘤变异知识库、肿瘤体细胞变异与用药知识库的合规登记、数据确权及资产入表全流程闭环[5] - 依托国产自主平台构建中国人遗传特点的综合型数据库,推动"惠及人人"的精准医学新业态[9] 行业影响 - 深圳在医疗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因数据合规流通为精准医学提供制度保障[2][4] - 生物数据主权成为国家安全和科技自强核心要素,行业竞争聚焦数据生态体系与自主创新能力[9] - 数据资产化将优化企业资产负债表结构,释放融资潜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5][11]
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09
数据要素的战略地位 -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 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1] - 《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 加快完善数据产权和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基础制度 [1] - 数据要素可作为独立生产资料 同时充当传统生产要素的"连接剂" 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并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 [1] 产业层面的影响 - 新兴产业培育高度依赖数据发掘市场需求 优化业务流程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人工智能等产业尤其需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1] - 数据主权成为产业话语权的新争夺点 高质量数据流可消解产业链信息孤岛 增强产业链深度协同 [1] - 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与正外部性打破传统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2] 市场化配置的挑战 - 优质数据资源匮乏 智能化采集模块缺失导致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不足 缺乏统一标准使数据难以兼容整合 [2] - 数据资源化向资产化转变机制不畅通 部分主体因竞争优势或滥用风险担忧形成"数据孤岛" [2] - 数据权属界定困难 资产估值体系模糊 流通共享中存在法律和伦理问题 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差距导致分配不均 [2] 政策与工程推进 - "东数西算"工程实施3年 通过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汇聚海量算力资源 实现东西部数据合理分配 [3] - 需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构建跨行业跨地域数据共享体系 推进数据资产登记确权和质量认证制度 [3] - 应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 提升数据采集能力 制定统一采集标准 建设国家级示范基地 [3] 基础设施与治理 - 需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地区数据存储 传送 处理能力 [3] - 推进数据要素治理规范化 强化分类分级管理及交易市场监督 确保全流程依法合规 [3] -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 探索隐私与共享的平衡机制 [3]
我国将建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关注数据要素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6-09 22: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5日国家数据局消息我国将在北京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支持各地先行先试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当前数据要素已逐渐进入落地阶段,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惠及全产业链,建议关注具备海量数据资源及在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深厚积累的企业 [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立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意义 - 近年来我国数据资源规模爆发式增长,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将产生213.56ZB数据,到2029年达527.47ZB;中国市场2025年产生51.78ZB数据,到2029年增至136.12ZB,复合年增长率26.9%,但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问题制约价值释放,综合试验区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促进流通使用为重点,解决数据确权等关键环节难点问题,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化 [11] 地方响应情况 - 北京打造“一区三中心”,汇聚公共数据7000亿条,开放1.8万数据集,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浙江颁布工作方案,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速数据资产入表,各试验区设立有望带动周边形成产业集群,加速产业全国铺开 [1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现状 - 数据价值释放依赖流通机制完善,但当前数据确权等权属问题突出,相关法规制度有缺失,随着改革深入,有望以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完善制度,推动产业实质性落地 [11]
南财数据周报(51期):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启动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技术文件将加快研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8:27
政务数据共享法治化 - 我国首部《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正式发布 标志着政务数据管理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该条例对政务数据的目录管理 共享使用 平台支撑等工作进行部署 [1][2] - 《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政务数据共享的体制 路径 规则 保障措施 法律责任等 解决"数据孤岛"难题 [2] - 国家数据局将配合推进条例落地 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我国将在北京 浙江 安徽等10个省市部署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支持培育经营主体和繁荣数据市场 [1][3] - 湖南省提出通过三年建设 建立制度规范 落地重大工程 发布典型案例 解决痛点问题 打造数据要素示范标杆 [3] - 河南省明确支持郑州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先行区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3]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 中央企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标准化研讨会召开 重点推进建设指南 格式要求 分类指南等标准制定 [1][4] - 国务院国资委已发布首批30项央企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优秀建设成果 成立三大行业数据产业共同体 [5] - 全国数标委将以中央企业为重点开展先行先试 完善标准内容并打造示范案例 [4] 地方数字化实践 - 广州印发《数字广州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 提出32项重点工作 包括拓展"数源工程" 完善数据流通治理体系 [1][5] - 广州将支持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开展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试点和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5] - 文件紧密对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