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正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
环球网· 2025-11-05 09:0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将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 度的开放举措,着力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 股通,积极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 李明还提到,坚定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境内外市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南华早报》发文称,在开放资本市场方面,香港已成为连接内地资本市场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发挥其在机构、 资本和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球投资组合分散化和寻求增长机会的过程中,中国内地和香港将引领亚洲吸引海外 资本。 报道还提到,高盛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在周二香港全球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的小组讨论 中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且)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全球资本配置者看来,在任何环境下,中国都将保持吸 引力。" ...
【财经早报】7000亿元!央行,今日操作
搜狐财经· 2025-11-05 08:10
国家医保局: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发布,2026年1月1日起 实施 真爱美家: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11月5日起停牌 今日提示 北交所新股大鹏工业今日申购,申购代码为:920091 丰倍生物(603334)今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央行今日将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今日央行公开市场有5577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重要新闻提示 央行今日将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2025年小鹏科技日11月5日在广州举办 赛力斯:H股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本次H股发行最终价格为131.50港元/股 财经新闻 1. 11月4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将紧紧围绕防 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推出更 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李明提出三点倡议: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做改革发展的贡献者,做市场稳定的 维护者。详见报道《证监会发声!事关资本市场开放》 要点概览: 着力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 扩大沪深 ...
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证券时报· 2025-11-05 01:53
11月4日,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正式开幕,来自内地金融监管部门官员、香港特区政府金融官 员,以及全球数十位大型金融机构高管齐聚一堂,热议当前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出席本届峰会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中国人 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先后发表讲话,就此前内地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等进行了 回顾和展望,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今年的香港金融市场表现异常亮眼,股票市场上,平均每日交易额超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前10 个月完成80个IPO项目,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位居全球第一。李家超表示,为了保持 这一步伐,香港积极推动许多改革,允许海外公司融资贸易风险管理提升效率,并推动人民币股票交 易。 回顾内地市场,去年以来,我国大力出台一揽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其 落地成效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 陆磊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1万亿元长期流动 性,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 策工具利率,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 ...
证监会:积极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 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日报· 2025-11-05 01:19
资本市场开放成效 - 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 [2] - 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支持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2] - 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 [2] - 拓展境内外基金互认、ETF互挂等机制,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24个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 [3] 香港的桥梁纽带作用 - 香港成为内地资本市场联接全球的重要桥梁纽带 [2] - 香港资本市场呈现蒸蒸日上态势,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境内优质企业在港上市 [3] - 形成"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的协同发展格局 [3] 未来开放举措 - 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4] - 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股通,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 [5] - 加强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深化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 [5] 资本市场现状与投资价值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5.5%左右平均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 [7] - 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19万亿元,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约2万亿元 [7] -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前三季度现金分红2.1万亿元,再创同期新高 [7]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4.1%,较去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 [7]
李明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重磅发声!全文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1-04 21:14
资本市场开放成就 - 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机构实现国民待遇,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2] - 支持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2] - 拓展境内外基金互认、ETF互挂等机制,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24个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2] 内地与香港市场协同发展 - 香港成为内地资本市场联接全球的重要桥梁,香港资本市场呈现蒸蒸日上态势[3] - 两地资本市场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支撑[3] - 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4][5] 未来开放举措规划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4] - 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股通,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4][5] - 加强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深化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5] 资本市场现状与投资价值 - A股总体保持回稳向好态势,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19万亿元,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约2万亿元[5] -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前三季度现金分红2.1万亿元创同期新高[6]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4.1%,较去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6] 对国际机构的倡议 - 倡议国际机构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抓住投资机遇[6] - 倡议国际机构做改革发展的贡献者,发挥专业优势分享经验,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创新提出意见[6] - 倡议国际机构做市场稳定的维护者,坚持长期主义,健全内部风控,参与构建多元共治风险防控体系[7]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希望国际机构抓住机遇投资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1-04 19:57
李明表示,具有强大韧性的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将提供不可替代的投资机遇,希望国际机构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发 现投资价值,抓住机遇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成孟琦 编辑|郭楠 陆玲 11月4日,在以"驾驭变局、砥砺前行"为主题的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了中国资本 市场开放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路径。 李明提出,中国证监会将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推出更多 有力度的开放举措。 "中国证监会热忱欢迎更多国际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李明表示。 回顾"十四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轨迹,李明从行业准入、互联互通和产品开放三大维度的突破展示了开放战略的深度与广度。"境外投 资者持有A股市值已达3.4万亿元,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 对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路径,李明表示,一是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二是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务实合作,三是进一 步加强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据悉,此次国际金融领袖峰会汇聚了约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 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
新浪证券· 2025-11-04 18:1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明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因改革而生,因开 放而行。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换,中国资本市场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 定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他指出,"十四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 从市场准入到规则对接,稳步推进并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开放举措,取得了积极成 效。 五年来,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制度,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持续优化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和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投资范围,为境外 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已达3.4万亿元,成为市场的重要参 与力量。 五年来,有序推进"基金互认""ETF互挂等机制,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跨境投资产品不断丰 富,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和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稳步扩大期货期权特定品种的开放。目前已有 24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 他指出,在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
证券时报· 2025-11-01 02:20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方向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1] -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1] - 持续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1][3] 支持科技创新与直接融资 - 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 [1]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2] -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2]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 [2]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 [2] - 督促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 [2]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2] 中长期资金入市 - 持续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 [1][3] - 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3]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3]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3] 监管与风险防控 - 更加精准高效加强监管和防控风险,提升监管科学性、有效性 [1][3]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 [3]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和跨市场风险防范化解 [3]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 [3]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 [3]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4]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参与便利度 [4]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4] -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 市场生态与法治建设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 [4]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4]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4]
QFII制度优化方案发布,配置型外资迎“绿色通道”
第一财经· 2025-10-27 21:26
扩大中国资本市场自主开放一系列举措的最新一环。 时隔五年,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再迎优化。 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下 称《方案》)将于当日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努力为各类境 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 当天晚间,证监会在官网发布了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 审批与开户"一件事"服务指南。第一财经关注到,根据上述指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方面,对于 国际组织、主权基金、养老金高校慈善基金等类型申请人,符合条件、材料齐备的,实施"绿色通道", 承诺审批时限3个工作日。 记者获悉,此次落地的《方案》,是扩大中国资本市场自主开放一系列举措的最新一环,有针对性地聚 焦外资在投资运作中的关切与诉求。对于QFII制度优化,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该 制度持续完善,将有力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激发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 的积极性。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吴清在发言中表示,在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稳健 ...
吴晓求:“十五五”时期重构中国资本市场生态链,应以创新激励和财富管理为核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7:47
其一,重构资本市场的资产端。吴晓求认为,要推动科创板、创业板发展,支持更多高科技企业、科创 型企业上市,"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迭代,提升科技水平。"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展望中国资本市场'十五五'"学术研讨会10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原副 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会上表示,"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 基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吴晓求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主要是融资功能,是传统金融体系融资的补充。他认为,资 本市场应该是对创新者和财富创造者的激励机制,同时也是普通人通过证券化投资实现财富增长的财富 管理机制。 在谈到"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时,吴晓求指出,其重点在于"重构中国资本市场生态链",以创新激 励机制和社会财富管理机制为核心。 责任编辑:何俊熹 其二,在资金端,吴晓求建议"解除对大资金进入市场的制度规则约束",即是重构资金端,释放保险资 金、社保基金、大学教育基金会等长期资本的市场活力。此外,央行应该关注资本市场稳定性,起 到"兜底"的功能,稳住投资者的底线信心。 其三,在制度端,吴晓求认为,制度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