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
搜索文档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1103
冠通期货· 2025-11-03 10:25
热点资讯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指出“十五五”时期将统筹资金优化政府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加大调节力度优化收入分配、提振消费,做好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并严肃追责违规举债等行为 [2] - 10月我国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2] - 住建部部长倪虹指出要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推进现房销售制,规范预售资金监管 [2] - 大商所公告豆粕、玉米系列期权合约将于2026年2月2日(1月30日夜盘)起挂牌交易,首批合约从豆粕M2607和玉米C2607对应的系列期权合约开始 [2]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黄金有关税收政策,自11月1日起实施至2027年12月31日,预计调整后黄金市场消费及投资环境更透明健康 [3] 重点关注 - 重点关注尿素、碳酸锂、多晶硅、原油、PVC [4] 假期外盘表现 板块表现 - 非金属建材涨3.11%、贵金属涨29.39%、油脂油料涨9.56%、有色涨23.08%、软商品涨2.66%、煤焦钢矿涨13.49%、能源涨2.87%、化工涨10.78%、谷物涨1.15%、农副产品涨3.92% [4] 板块持仓 - 展示近五日商品期货板块持仓变动情况 [5] 大类资产表现 - 上证指数日涨跌幅-0.81%、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17.99%;上证50日涨跌幅-1.15%、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12.17%;沪深300日涨跌幅-1.47%、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17.94%;中证500日涨跌幅-0.74%、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28.04%;标普500日涨跌幅0.26%、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16.30%;恒生指数日涨跌幅-1.43%、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29.15%;德国DAX日涨跌幅-0.67%、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20.34%;日经225日涨跌幅2.12%、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31.37%;英国富时100日涨跌幅-0.44%、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18.89% [6] - 10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0.04%、年内涨跌幅-0.22%;5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0.01%、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0.45%;2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0.02%、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0.42% [6] - CRB商品指数日涨跌幅0.59%、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1.96%;WTI原油日涨跌幅0.50%、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15.36%;伦敦现货金日涨跌幅-0.54%、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52.53%;LME铜日涨跌幅-0.23%、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24.03%;Wind商品指数日涨跌幅1.47%、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30.63% [6] - 美元指数日涨跌幅0.19%、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8.07%;CBOE波动率日涨跌幅3.13%、月内涨跌幅0.00%、年内涨跌幅0.52% [6] 主要大宗商品走势 - 展示股市风险偏好、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CRB现货指数、WTI原油、伦敦现货黄金、伦敦现货白银、LME3个月铜、金油比、铜金比、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风险溢价、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风险溢价、CBOT大豆、CBOT玉米等走势情况 [7]
【CGS-NDI跟踪】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收官——政策双周报(2025年第7期)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3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0月上半月,重点关注四方面政策:高层动态方面,关注《人民日报》系列评论文章;宏观政策方面,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区域方面,关注长三角 三省一市都市圈同城化建设;产业方面,关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高层动态:《人民日报》系列评论文章论述中国经济。(1)国庆期间,《人民日报》连续推出系列评论文章,围绕"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 干",深入系统阐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中国发展之于世界的机遇性和确定性,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的强烈信号。(2)习 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3)国务院以"强化标准引领保障作用,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务院第十六次专题 学习。(4)李强总理赴平壤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财政政策: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收官。10月9日,财政部公开《关于公布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明确今年第四季度超长期 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意味着2025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于10月14日完成发行。2025年共发行了20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0-17 16:15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人民财讯10月17日电,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 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 向好。 ...
国债期货涨幅扩大,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持续拉升涨超0.6%,机构:四季度债市行情或将启动
搜狐财经· 2025-10-17 10:39
30年国债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上涨0.60%,最新价报106.88元,近1周累计上涨0.26% [3] - 30年国债ETF博时盘中换手率为5.37%,成交额达9.29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额为39.39亿元 [3] - 30年国债ETF博时最新规模为171.84亿元 [4] 国债期货市场动态 - 10月17日国债期货涨幅扩大,3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41%,10年期、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06%、0.04%和0.01% [3] 超长期债券供给与需求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已结束,年初以来地方专项债净发行额达5.53万亿元,额度为4.4万亿加2万亿 [4] - 11月及12月超长期债券供给较少,预计银行自营二级净卖出规模将明显下降 [4] - 12月险资启动2026年开门红后,可能在年底抢筹30年期国债 [4] - 近十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为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2%,2%以上的30年期国债具有配置价值 [4] 市场资金流向与风险偏好 - 股市成交量持续萎缩,市场热度下降,风险偏好可能缓慢下降,风格可能转向红利,利好债市 [4] - 临近年末,年金等机构可能明显降低股票仓位,绝对收益资金可能部分兑现盈利 [4] - 三季度从债市流向股市的约2万亿元机构资金可能部分回流债市 [4] - 惩罚性赎回费已定价过两次,受影响大的理财及年金等已在三季度将大量纯债基金投资转为固收+基金,最终规则微调后落地可能是债市利空出尽 [4] 政策性金融工具进展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官宣半月,至少有16个省份超过30个项目宣布资金到位,金额合计约150亿元 [3] - 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城市更新等项目 [3] - 业内预计项目将在10月至12月密集落地,将上半年储备转为开工量,以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并为2026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打底 [3] 指数跟踪与产品特征 - 30年国债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该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债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债券作为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 [4]
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收官,财政支出或将“赶进度”
证券时报· 2025-10-15 11:52
目前,最后一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在国庆中秋假期前夕下达,将为四季度商品消费蓄 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优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民生政策逐步推行,将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 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不仅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收官,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债券等多类政府债券发行工作也步入 尾声。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截至10月14日,全国各地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超6700亿元、新增地 方政府专项债券超3.7万亿元,均占全年额度超八成;各地已发行专门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置换债 券占全年额度超九成。 尽管四季度政府债券整体发行力度将明显放缓,但从财政预算支出进度看,四季度财政资金仍将保障重 点领域。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占年初预算草案预测规模约60%,3.1%的累计支出增 速也较4.4%的预算草案目标增速尚有差距,意味着下半年财政支出还将"赶进度"。 10月14日,财政部国债招标室公布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第三次续发行招标情况,当天顺利发 行400亿元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标志着今年1. ...
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收官,财政支出或将“赶进度”
证券时报· 2025-10-15 11:37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成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第三次续发行完成,当天发行400亿元20年期国债,标志着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发行完毕 [1]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额度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至1.3万亿元 [1] - 今年共安排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459个"两重"建设项目,包括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等"硬投资"项目,以及优化铁路投融资模式、"风电光伏+治沙"等"软建设"项目 [1]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使用方向 - 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政策实施,其中支持设备更新的资金已下达至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1] -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今年分四批下达,前8个月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1] - 最后一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在国庆中秋假期前下达,预计为四季度商品消费蓄势 [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 - 截至10月14日,全国各地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超67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3.7万亿元,均占全年额度超八成 [2] - 各地已发行专门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置换债券占全年额度超九成 [2] - 四季度政府债券整体发行力度将明显放缓 [2] 财政支出与政策空间 - 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占年初预算草案预测规模约60%,累计支出增速3.1%较预算草案目标增速4.4%尚有差距,意味着下半年财政支出还将"赶进度" [2] - 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3]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具有"准财政"属性,可在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撬动社会投资等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 [3]
总理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5 08:47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 四季度是政策发力重要窗口期,可能推出财政加力、央行降息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增量措施[1] - 强调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总量政策持续发力,用足用好政策资源,以改革办法打通堵点卡点[1][3] - 加强跨年度工作衔接,更快更好发挥政策效能[3] 扩大内需政策 - 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统筹促消费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市场活力以形成新增长点[4]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4]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比1~7月放缓1.1个百分点[4] - 2025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收官,其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扩围[4] 投资与金融支持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总规模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5] - 民间投资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将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等方面实施举措以激发活力[5] 外贸外资形势 - 大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开拓多元化市场,完善海外服务体系,推动标志性外资项目[5]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5] - 9月进出口总值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比上月加快4.5个百分点,为年内月度最高增速[5] 行业治理与竞争环境 - 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促进上下游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以构建创新生态圈[6] - 工信部发布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加强行业治理、规范企业竞争秩序[6] - 采取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加强价格监管等措施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6] 行业效益与价格改善 - 1~8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钢铁行业同比扭亏为盈[7] - 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7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7] - 8月光伏、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8和0.6个百分点[7]
今年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收官 财政支出或将“赶进度”
证券时报· 2025-10-15 01:30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 依然充足"。鉴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在地方落地,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年内进一步出台扩张性财政政 策的必要性不强。浙商证券(601878)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四季度财政政策或延续前期积极基调, 但出于跨周期调节考量,相对前期或难有超预期增量,从而为明年预留政策空间。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教授汪峰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对财政赤字率的 调整较为谨慎,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具有"准财政"工具的属性,可在有效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撬动 社会投资等方面展现出"压舱石"作用。 目前,最后一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在国庆中秋假期前夕下达,将为四季度商品消费蓄 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优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民生政策逐步推行,将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 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不仅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收官,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债券等多类政府债券发行工作也步入 尾声。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截至10月14日,全国各地已发行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圆满收官
证券日报· 2025-10-15 00:13
财政部当日发布的《国债业务公告2025年第167号》显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第三次续发 行已完成招标工作。计划续发行400亿元,实际续发行面值金额400亿元,本次国债经招标确定的续发行 价格为95.41元,折合年收益率为2.24%。这是今年发行的最后一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至此,我国年内已 累计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与2024年的发行情况相比,今年我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大、节奏加快。从规模看,今年发行规 模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从节奏看,今年首期债券和最后一期债券分别在4月24日、10月14日发行,而 2024年的首期债券、最后一期债券发行时间是当年的5月17日、11月15日。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 2024年的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体现出财政对经济增长及需求拉动的支持。节奏方面,今年首发时 间比去年提前约一个月,发行完毕时间也相应提前,这有利于集中资金投向关键领域。总体而言,这样 的安排展现出财政政策主动担当的意图,也为地方储备项目更早拿到资金、提前进入建设状态提供了窗 口。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
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 发行收官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22:34
根据财政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公布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今年最后一期超长期特 别国债10月14日发行,意味着今年全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收官。 "从发行进度上看,超长期特别国债保持了与时间同步甚至适度超前的发行节奏,相关资金对经济发展 形成有力支撑。"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更好发挥资金效能 对于如何进一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白彦锋表示,应配套完善年度预算与中长期预算之间的关 系,统筹好近期与远期、资金使用与本息偿还之间的多方面关系。 具体而言,白彦锋表示,既要打消资金使用单位的后顾之忧,不能让资金使用单位有增加即期财政负 担、成本乃至风险的压力,又要将使用效益在以后年度以科学适当的方式呈现,还要保证全生命周期的 项目资金本息偿还。 扩内需效应持续显现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认为,在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的同时,需注重结构优化,加快从投 资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并重,促进"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提升财政发力的"民生含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应将项目筛选与资金使用结合起来,优先投向能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 量、带动民间投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