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icon
搜索文档
债券通运行八年成交量增长31倍,境外机构持债4.35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59
自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启动以来,这一连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的创新机制已走过八年历程。八年间,债券通不断完善制度安排,相继推 出"南向通"与"互换通",为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辟了全新通道。 交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债券通运行八年来,交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5年5月,债券通"北向通"单月成交量达到9156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成交482亿元。这一数字与开通 首月日均15亿元的成交额相比,增长超过31倍,充分展现了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截至2025年5月末,通过债券通"北向通"入市的海外投资者已达835家,较2018年5月的315家实现翻倍增长。投资者结构日趋多元化,从早期以资产管理类投 资者为主,逐步扩展至海外央行、主权基金、境外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等多种类型。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通过 债券通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市场开放水平持续深化 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吸引来自超过70个国家与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境外机构持有 中国在岸债券规模达到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 ...
债券通多项优化措施出台“南向通”纳入四类非银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7-09 03:17
三是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在今年已丰富产品期限和类型的 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将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净 限额。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7月8日在其官网公布了有关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的具体安排, 以进一步便利债券通北向通投资者参与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相关优化措施将于2025年8月25日正 式启动。具体优化措施包括支持抵押品债券在回购期间再使用、支持外币结算(包括港元、美元和欧 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上述两项优化措施旨在对标国际市场惯例、提升市场操作便利,以进一步拓展离 岸回购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市场化安排机制,并提升在岸人民币债券在离岸市场 作为抵押品的使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7月8日,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表示,近年来内地与香港金 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运行高效平稳,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各方面共同努力,先后推动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互换通"落地,持续提升内地 与香港金融市场的联通水平 ...
互换通:月成交增660%,多项优化待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13
本文由 AI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港交所透露互换通持续优化,交易规模增长显著】7月7日晚间,港交所最新观点透露,自2023年启动 以来,互换通持续优化,月成交金额从2023年5月的500亿元升至2025年5月的3800亿元,增长660%。港 交所称,这体现国际投资者对互换通的认可和强劲需求,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快,市场需求预计增长。 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启航,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展至衍生品领域。启动时,离岸投资者仅22 家,首月月成交金额500亿元。 两年过去,互换通交易量平稳增长,海外投资者扩容。截至2025年4 月,国际投资者持有的在岸固定收益产品总值达4.4万亿元,较一年前增加10%。 截至2025年一季度, 参与互换通的离岸投资者超80家,2025年5月月成交金额3800亿元,较两年前增长660%,日均结算金额 达250亿元,远超预期。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互换通成交金额约占境内利率互换产品市 场的8%。2024年12月以来,互换通市场交易量增长提速,2025年3月,月度交易量、交易笔数均创新 高。 上清所7月7日发文称,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 ...
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会见卡塔尔投资促进局首席执行官谢赫·阿里
快讯· 2025-07-04 18:05
中金公司与卡塔尔投资促进局及自由区管理局会谈 - 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会见卡塔尔投资促进局首席执行官谢赫阿里及卡塔尔自由区管理局首席执行官谢赫默罕默德阿勒萨尼 [1] - 各方就资本市场最新发展趋势 业务合作情况及未来重点合作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共识 [1] - 将积极推动多领域全方位合作和中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共同引导两地企业开展双向投资 [1]
见证历史!重磅来了,就在6月22日!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23:17
跨境支付通上线 - 跨境支付通将于2025年6月22日上线,内地和香港各有6家银行为首批参与银行 [1] - 跨境支付通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连接,为两地居民提供实时跨境支付服务 [1] - 跨境支付通支持两地快速支付系统参与机构为两地居民提供经常项下人民币、港币便利化汇款服务 [4] 参与银行 - 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 [6] - 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 [6] - 中银香港将担任跨境支付通唯一代理结算行,并以参加行身份支持首阶段全部业务场景的支付服务 [11] 业务功能 - 跨境支付通支持参与机构提供双向的留学缴费、医疗缴费、薪酬及津补贴发放等便民、惠民金融服务 [5] - 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支持持有中国境内居民身份证的境内居民个人从内地参与银行账户汇出至香港参与机构账户 [5] - 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支持持有香港身份证的香港居民个人从香港参与机构账户汇入至内地参与银行账户 [5] 银行服务 - 中银香港个人及企业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使用跨境支付通进行汇款及收款 [11] - 东亚银行客户将可通过"BEA Mobile东亚流动银行"使用跨境支付通服务,2025年1季度跨境支付交易数量同比增长112% [11] - 恒生银行个人理财及商业银行客户可全天候享受更便利的即时跨境汇款服务,无需任何手续费 [12] 支付体验 - 汇丰香港表示跨境支付通将帮助香港客户进行实时的小额港币及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收款 [12] - 工银亚洲将豁免跨境支付通的个人手续费,并实现款项秒级到账 [13] - 客户只需输入受款人的银行户口号码、手机号码、电邮地址或快速支付系统识别码即可进行便捷支付 [12]
每日投资策略:恒指收跌472点,三日累跌823点-20250620
国都香港· 2025-06-20 10:4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6月19日港股市场表现进行复盘,指出恒指收跌且连跌三日,同时分析宏观与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要闻,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3][4]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42,171.66,跌幅0.81%;标普500指数收于5,980.87,跌幅0.8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19,546.27,涨幅0.13% [2] - 英国富时100指数收于8,791.80,跌幅0.58%;德国DAX指数收于23,057.38,跌幅1.12%;日经225指数收于38,488.34,跌幅1.02% [2] - 台湾加权指数收于22,003.50,跌幅1.58% [2] 内地与香港股市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362.11,跌幅0.79%;深证成指收于10,051.97,跌幅1.21% [2] - 恒生指数收于23,237.74,跌幅1.99%;国企指数收于8,410.94,跌幅2.13%;红筹指数收于4,007.90,跌幅2.03%;恒生科技指数收于5,088.32,跌幅2.42% [2] - AH股溢价指数收于131.54,涨幅1.54%;恒生期货(6月)收于23185,跌幅0.19%;恒生期货(7月)收于23150,跌幅0.25% [2] 港股市场复盘 - 恒指昨日低开90点或0.4%,报23620点,跌幅曾收窄后沽压增加,最终收报23237,跌472点或2%;国指挫2.1%,报8410;科指泻2.4%,报5088 [3] - 全日成交2200.99亿元,北水净入14.3亿元;蓝筹近乎全军覆没,仅恒地及九置录升幅 [3] - 恒指连跌三日,共挫823点或3.4%,科指连跌三日,共泻4%,生物科技股指数连跌五日,共插一成 [4] 宏观&行业动态 - 许正宇称沪港作为国家“双引擎”金融中心,正迎来更多协同发展新机遇,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近年不断增量扩容,香港将在4方面增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功能 [6] - 金管局表示美联储维持息率不变符合预期,港元市场和拆息往后走向存较多变量,港美息差扩阔引发套息交易 [7] - 内地三部门要求新能源车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企业要扛起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8] - 4月外资减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82亿美元,持有规模降至7572亿美元,创16年新低;日本、英国增持,加拿大抛售最多 [9] 上市公司要闻 - 山东黄金子企山金国际拟发行H股并在港上市,具体细节未确定,能否实施有较大不确定性 [11] - 东方表行全年股东应占溢利2亿元,按年下跌19.96%,收益34.5亿元,按年减少5.19% [12] -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宣布理想i8将于7月下旬发布,内部准备工作已到最后筹备阶段 [13] - 莎莎主席郭少明表示对全年业务有信心录得增长,期望放宽自由行城市至大湾区城市 [14]
精彩回顾 | 彭博投资亚洲系列:聚焦中国(新加坡站)
彭博Bloomberg· 2025-06-19 18:29
亚洲经济与中国债券市场 - 亚洲经济对全球GDP贡献率接近40%,中国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 [1] - 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定价机制完善以及债券通等举措实施,中国债券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机遇 [1] 中国经济表现与前景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1] - 中国经济韧性强大、创新强劲、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包括创新能力、超大规模市场和新产业新业态 [1] - 制造业加快走向高端化、智能化,中国已跻身全球供应链关键参与者之列,数字经济、制药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将成为优势领域 [6] 中国债券市场的机遇与改革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向前,中国债市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 [7] - 互换通、债券通、回购通等举措优化市场准入渠道,便利投资者 [7] - 中国债市拓展衍生品工具、延长交易时间、推动信用评级与国际接轨、提升数据透明度 [7]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在强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流动性、便利投资者资产配置等方面成就不断 [7] - 彭博推出相关交易解决方案,升级互换通解决方案,支持债券通项下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交易 [7] - 彭博提供覆盖债券、股票、衍生品、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的解决方案,以先进技术赋能客户 [8] 外资参与与中国市场 - 外资在中国债市积极布局,旨在把握长期结构性机遇所蕴藏的巨大价值 [8] - 中国政府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外资 [1] - 中国市场处处都是投资机遇,中新经贸交流持续深化 [1]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重磅发布!有哪些亮点?
第一财经· 2025-06-18 10:42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金融强国战略 [1][4] - 方案包含38条具体举措,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共建、离岸金融战略互补等六大方向 [8] - 目标是通过错位发展与相互赋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8] 市场互联互通 - 优化"债券通""互换通"机制,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与风险管理中心 [4] - 拓展沪港通合作范围,新增跨境清算、黄金产品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举措 [6] - 推动香港FPS与上海IBPS支付系统互联,便利跨境电商非居民账户开立 [8] 业态创新发展 - 强化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协同,支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5] - 推动AI、区块链技术在资管、保险、结算等场景应用 [7] - 鼓励金融政策支持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企业,如新药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7] 机制优化与标准对接 -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定期交流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与人才流动 [6] - 联合探索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8] - 推动两地金融标准对接,鼓励共同开发适应离岸经贸需求的金融产品 [7][8] 支持企业国际化 - 通过沪港支付网络与资金管理体系助力内地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6] - 支持上海企业在港成立财资中心,香港企业在沪设立全国性财资中心 [8] - 鼓励跨境银团贷款业务,协同优化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 [8] 离岸金融协同 - 推动"上海自贸离岸债"与"点心债"共同发展 [8] - 支持两地银行完善非居民账户体系,便利离岸经贸活动 [8] - 促进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货币,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度 [8]
陆家嘴论坛刚刚开幕,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快讯· 2025-06-18 09:47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 沪港两地共同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合作方向 [1] - 合作领域包括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绿色金融发展 科技金融合作 [1] - 方案为两地多层次多领域金融合作注入新内容 [1]
香港财库局: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通 促进资金、产品、机构和人才的双向流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20:55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通 促进资金、产品、机构和人才双向流动 [1] - 香港计划推出内地政府债券期货 并研究扩大南向债券通投资者资格 纳入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 [1]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三 亚洲第一 并在投资管理、保险业与融资等多个领域名列全球第一 [1] 资本市场表现 - 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达40 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24% [2] - 前五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额超2400亿港元 同比上升超一倍 [2] - 前五个月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达777亿港元 同比上升超七倍 其中26家来自内地新上市公司 [2] - 前五月"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1760 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上升33% 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1088 8亿港元 同比上升191% [2] 债券市场表现 - 2024年香港是亚洲区最大亚洲国际债券发行中心 连续17年排名区内第一 发行总额超1300亿美元 同比增50% [3] - 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首选平台 2024年发行总额达107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超36% [3] - 自2009年起财政部连续17年在港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 多个内地省市政府也选择在港发债 [3] - 香港将所有内地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票据纳入利得税豁免范围 提升发债吸引力 [3] - 香港推动"互换通"发展 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 推出以LPR为基准的新产品 [3] 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 香港与人民银行合作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 总额度1000亿元人民币 支持跨境人民币融资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