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链式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云梦县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五链共生”赋能产业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10-13 15:33
文章核心观点 - 云梦盐化工园通过“五链共生”模式和创新驱动 成功构建了价值3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并获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认定 [1] - 园区以龙头企业葛化华祥为核心 通过管道网络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显著降低成本和风险 [1][2][3] - 集群内企业专注于技术突破和产品高端化 在高纯溶剂、电子特气等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4][5] - 产业正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拓展 布局氢能闭环和固态电池等前沿方向 目标产值突破500亿元 [7][8] 资源基础与产业网络 - 云梦县岩盐探明储量超100亿吨 占湖北省30%以上 氯化钠平均品位达98%以上 [2] - 葛化华祥作为龙头 年产10万吨烧碱、2800万立方米氢气和8.5万吨液氯 其中超过1/3气体通过管道直供园区企业 [1] - 通过管道输送替代槽车运输 氢气、氯气等资源直供周边企业 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全风险 [2][3] - 园区已集聚企业近百家 其中46家已投产 形成盐卤、氢气、氯气、盐酸、烧碱“五链共生”的产业网 [3] 技术创新与产品高端化 - 弗顿生化拥有54个品种系列高纯溶剂 其超净高纯工业乙腈溶剂纯度达99.99% 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4] - 纽瑞德公司生产的氙同位素气体纯度高达99.999% 应用于医疗诊断、潜艇激光陀螺及芯片蚀刻等领域 [4] - 安耐吉采用两段加氢技术 将废矿物油转化为汽油、柴油等产品 回收率达92%以上 [5] - 易普乐生物利用液氯生产高纯度三氯化磷 并推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使水稻、小麦显著增产 [5] - 盐化工产业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 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17家 [6] 未来发展规划与产能扩张 - 葛化华祥二期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计划于今年底投产 届时烧碱、氢气、氯气等产能将大幅增加 [7] - 氢能领域正测试国内首台300千瓦氢内燃机发电机组 发电效率达44% 启动时间仅1分钟 [7] - 计划配套园区氢气资源 在孝感筹建中国首条专用氢内燃机生产装配线 打造“制氢—储氢—发电”的零碳能源闭环 [7] - 电解液添加剂龙头企业华盛锂电与安瓦新能源签约 共同研发固态电池新型材料 [7] - 云梦县计划3年内推动现代化工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盐化工基地 [8]
向新而行,2025四川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9-30 13:37
活动成果概览 - 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于9月22日至24日举行,签约投资合作项目340个,总投资金额2630.6亿元 [1] - 活动吸引了150家央企及“三类500强”企业高管出席 [2] - 活动期间举行了1场主体活动、4场专项活动及N场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四川投资机遇 [2] 投资结构与产业方向 - 签约项目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近4成,达到39% [1][6] - “15+N”重点产业链项目投资金额约占投资总额的45% [6] - 主体活动现场集中签约的14个项目全部为新质生产力项目 [6] 代表性投资项目 - 北京推想医疗AI车载流动医疗西部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落地自贡,旨在利用AI技术转化医疗资源 [6]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在绵阳建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基地,一期将建设年产1000台智能机器人整机产线 [7] 战略定位与发展机遇 - 四川是国家重大战略(如“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汇点,被定位为发展的战略腹地和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 [5] - 四川拥有辐射西部、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为海内外企业投资带来巨大潜力 [5] 招商引资策略与成效 - 四川省经济合作系统以“链式思维”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强化建圈强链 [10][13] - 活动首次发布《投资四川建圈强链“15+N”重点产业机会清单》,从线上1500余个合作项目中精选100个汇编成册 [2][10] - 2025年1-7月,四川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5家,外商直接投资到资12.55亿美元,规模保持中西部第一 [13]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额超4600亿元 [13] 营商环境与项目落地案例 - 以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为例,德阳推行“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改革,项目仅用时22个月便完成建设 [12] - 在一汽解放“链主”企业带动下,16个制造项目相继落地,德阳正加快打造产值规模超500亿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13]
RLHF与RLVR全都要,陈丹琦团队最新力作将推理能力拓展到通用智能
机器之心· 2025-09-28 12:50
文章核心观点 - 提出一种名为“基于模型奖励思维的强化学习”(RLMT)的新方法,旨在弥合大型语言模型在专门推理能力与通用对话能力之间的差距 [5] - RLMT方法将显式的思维链推理融入通用聊天模型,使模型在开放式任务中能进行“思考”,从而提升整体对话表现 [5][7] - 该方法结合了RLHF和RLVR的优势,通过优化目标函数,要求模型在生成最终答案前先生成推理轨迹,并使用奖励模型进行评分 [10][11] - 实验结果表明,启用思维的RLMT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非思维基线模型,甚至在部分任务上媲美或超越更大的模型 [16][19] RLMT方法原理与动机 - 当前大模型训练面临两难:RLVR方法在数学、编程等可验证领域表现突出但难以泛化到日常对话,RLHF方法擅长对齐人类偏好但未鼓励内部推理过程 [6] - RLMT的动机源于人类处理开放式任务时会进行审慎思考(如规划、权衡、修正),该方法让语言模型模仿此过程以提升能力 [7] - 优化目标函数要求语言模型在生成最终回答y之前,先生成推理轨迹z,并使用奖励模型r对回答进行评分,而非依赖基于规则的验证 [11] 训练方法与实验设置 - 研究尝试了两种训练方法:通过有监督微调(SFT)进行热启动,以及直接在基础模型上应用RLMT的“Zero”方法 [12] - 热启动方法从数据集中采样6k个提示,使用Gemini 2.5 Flash作为教师模型生成模拟思维轨迹进行SFT [13] - “Zero”方法直接在未经后训练的Llama-3.1-8B和Qwen-2.5-7B基础模型上应用RLMT,仅通过添加指令前缀引导输出结构 [14] - 实验比较了不同模型(基础版和指令微调版)在热启动与“Zero”训练设置下,启用思维(RLMT)与不启用思维(RLHF)的表现 [15][17] 实验结果与性能表现 - 启用思维的RLMT模型在聊天基准测试(如WildBench、AlpacaEval2、ArenaHardV2)和创意写作任务上普遍优于非思维基线 [18] - 具体而言,最佳模型Llama-3.1-8B-Instruct-RLMT在WB、AE2、AH2上的得分分别为50.4、58.7、22.9,综合表现优于Llama-3.1-70B-Instruct(32.1)和Qwen2.5-72B-Instruct(45.2),并接近GPT-4o(53.2)和Claude3.7-Sonnet(58.9)的水平 [19] - 在训练算法上,GRPO下的RLMT整体效果优于DPO和PPO,尤其在“Zero”训练设置下优势更明显 [21] 模型行为分析 - 分析表明,RLMT训练能诱发模型产生更优秀的写作习惯,其思维过程与SFT模型不同 [23] - SFT模型的思维过程倾向于从分层规划开始,风格是线性的;而RLMT模型则先列出约束和子主题,再进行分组和规划,风格是迭代式的,会回头修订之前的内容 [25][29] - 这种行为差异使得RLMT模型在规划时更注重全局检查和修正,从而提升了输出质量 [25] 总结与行业意义 - RLMT成功将显式推理优势从专业化领域扩展到通用对话AI,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 [26] - 该方法在不同模型架构、训练算法和评测基准上均有效,表明其具有广泛适用性,有潜力重塑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 [26] - “先思考再表达”的RLMT范式代表着迈向更智能、更强大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一步 [26]
提质向新,筑起工业强市“北翼支点”
齐鲁晚报· 2025-09-05 20:12
产业战略升级 - 济南市发布新一轮工业强市发展计划 推动产业升级 从十大链群迭代为13+34产业链体系 实现从集群发展到链式突围的战略升维 [1] - 商河县构建链主引领 中小企业卡位 全链条协同的链式布局 精准对标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 完善458产业体系 [1][2] - 通过以商招商 以企引企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形成错位发展 功能互补的产业矩阵 成为黄河北岸医药和高端精细化工集聚中心 [2][3] 产业生态建设 - 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形成以关键医药中间体 高端原料药 药物制剂为主 现代中药 药用辅料等为辅的协同发展格局 [2] - 激光智造和电梯智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 形成加工设备 系统自动化集成等完整产业链 [2] - 以斯伯特生物 金沙河面业为龙头建成齐鲁健康食品产业园 引进万商国际项目完善冷链仓储物流环节 [2] 空间载体创新 - 商河经济开发区拥有近万亩可利用土地 其中合规建设用地3000余亩 为产业预留充分发展空间 [4] - 创新园中园模式 累计规划建设110.9万平方米项目载体 其中已建成68.4万平方米 在建36万平方米 即将开工6.5万平方米 [4] - 园区配备专业化设施和完善服务 实现企业拎包入驻 大幅缩短项目建设与投产周期 [4] 基础设施与服务 - 硬件配套持续升级 玉泉生物发电扩容蒸汽供应 一企一管综合管廊竣工 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 [4] - 经济开发区承接41项县级审批权限 推动80%以上审批事项园区事园区办 创新思维导图模式使项目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 [5] - 建设71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底交付 配套商业设施加快完善 构筑从招引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6] 新质生产力培育 - 广日电梯建设数字化工厂 达产后具备2.5-3万台整机年产能 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7] - 力诺药包实现中硼硅玻璃管国产替代 携手西门子打造灯塔工厂 运用5G AI和数字孪生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7]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投用后 商河绿电供应总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 28家市级绿色工厂引领低碳转型 [7] 企业梯队建设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 瞪羚企业52家 [7] - 商河首家上市企业力诺药包入选山东省智能工厂 标志产业智能化水平提升 [7] - 2025年作为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攻坚年 推动全链条提质和智造强市建设 [8]
以“链”聚“变”,向工业强县跨越
齐鲁晚报· 2025-09-05 19:58
核心观点 - 商河县通过产业链招商和高效服务模式 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式发展 形成多个产值超30亿元的产业集群 [1][2][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广日电梯济南数字化产业园创造"1天立项 2天图纸审查 1年建成投产"的商河速度 定位为长江以北产能最大的智慧化电梯整机工厂 [1][2] - 宏济堂中医药智能工厂主体已完工 预计9月底投产 达产后将年产3吨麝香酮(国内唯一药用生产单位) 年产值达13亿元 [4]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二期建成后将形成17家企业集群 年产值突破30亿元 [2]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济南市唯一表面处理集控区 填补商河精密加工配套空白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广日电梯带动导轨系统 控制系统等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 构建"整梯制造-零部件配套-安装维保"完整电梯产业链 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突破30亿元 [2]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通过共享价值1.2亿元CNAS检测设备 降低企业研发成本70% [2]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齐鲁中科光物理研究院提供技术转化基地 支撑济南起步区高端装备制造 [3] - 斯伯特生物科技产业园协调4.2万平方米厂房 推动运动营养食品国产化率从0提升至95% [7] 政府服务与审批效率 - 实施"班子成员+中层骨干+主办人员"三位一体帮包体系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4] - 将103个"一件事"事项实现"一次办" 压缩审批中间环节60%以上 [5] - 采用思维导图模式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与责任人 推动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 [5] - 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 如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实现甲类厂房荷载超行业标准20% [4] 产业发展数据 - 高端医药化工产业39家规上工业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64.2亿元 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9.12% 预计2025年提升至43% [6][7] - 斯伯特生物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3亿元 同比增长52.84% [7] - 济滨高铁2026年通车后 商河1.5小时可达北京 4小时可达上海 [7] 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 - 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强省会战略等多重战略交汇点 [6][8] - 与齐鲁国际生命科学城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形成"协同互补 错位发展"格局 [6] - 采用"先引凤后筑巢"策略 通过2000万天使基金和定制化厂房吸引企业 [2] - 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融合模式 打造"引进一个 带来一串"的葡萄串效应 [2][4][7]
链”上发力、提质向新,筑起工业强市“北翼支点
齐鲁晚报网· 2025-09-03 15:06
济南工业强市战略与商河产业发展 - 济南市发布新一轮工业强市发展计划 聚焦产业链体系从十大链群迭代为13+34 体现从集群发展到链式突围的战略升维 [1] - 商河县贯彻链式思维 构建链主引领 中小企业卡位 全链条协同的链式布局 精准对标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 [1][2] 商河主导产业布局 - 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形成以关键医药中间体 高端原料药 药物制剂为主 现代中药 药用辅料等为辅的协同发展格局 [2] - 激光智造和电梯智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 形成加工设备 系统自动化集成 表面处理等产业链 [2] - 以斯伯特生物 金沙河面业为龙头建成齐鲁健康食品产业园 引进万商国际等项目完善冷链仓储物流 [2] - 主导产业加速构建链式集群生态 成为黄河北岸重要的医药和高端精细化工集聚中心 [2][3] 招商引资与产业集聚 - 招商模式采用链式思维 绘制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图谱 完善458产业体系 [2] - 依托生物医药化工骨干企业以商招商 以企引企 推动优质资源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发展 [2] - 创新园中园模式 累计规划建设载体110.9万平方米 其中已建成68.4万平方米 在建36万平方米 即将开工6.5万平方米 [4] 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 商河经济开发区拥有近万亩可利用土地 其中合规建设用地3000余亩 [4] - 硬件配套持续升级 玉泉生物发电扩容蒸汽供应 一企一管综合管廊竣工 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 [4] - 承接41项县级审批权限 推动80%以上审批事项园区事园区办 创新思维导图模式提升项目衔接效率20%以上 [5][6] - 建设71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底交付 配套综合体和商业街加快完善 [6] 新质生产力培育 - 广日电梯建设数字化工厂 目标年产能2.5万-3万台整机 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链协同 [8] - 力诺药包入选山东省智能工厂 实现中硼硅玻璃管国产替代 携手西门子打造灯塔工厂 应用5G AI和数字孪生技术 [8] - 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投用 绿电供应总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 28家市级绿色工厂引领低碳转型 [8] 企业创新成果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 瞪羚企业52家 [9] - 商河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跨越 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布局 [9]
奋进“项目提升”,看见商河以“链”聚“变”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13:39
产业园区建设与产能规划 - 广日电梯济南数字化产业园定位为长江以北产能最大的智慧化电梯整机工厂 创造1天立项 2天图纸审查 1年建成投产的商河速度 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突破30亿元[1]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二期建成后将形成17家企业的葡萄串效应 年产值突破30亿元[2] - 宏济堂中医药智能工厂预计9月底投产 达产后年产3吨麝香酮(国内唯一药用生产单位) 年产值达13亿元[3] 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 - 广日电梯项目以电梯试验塔为地标 吸引导轨系统 控制系统等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 加速构建整梯制造-零部件配套-安装维保完整电梯产业链[1]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建成联合实验平台 企业可共享价值1.2亿元的CNAS检测设备 直接降低研发成本70%[2]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济南市唯一表面处理集控区 首家电镀企业入驻填补精密加工配套空白 为齐鲁中科光物理研究院提供技术转化基地[2] 政府服务与审批效率 - 商河经济开发区实施班子成员+中层骨干+主办人员三位一体帮包体系 提供从立项到设备安装的全生命周期贴身服务[3] - 将103个一件事事项实现一次办 压缩审批中间环节60%以上 创新思维导图模式推动各环节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4] - 园区为医药企业定制层高10米 载重3吨的个性化需求 实现甲类厂房荷载超行业标准20%[3] 区域战略与产业布局 - 高端医药化工产业已形成39家规上工业企业矩阵 2024年实现产值64.2亿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9.12%) 预计2025年底占比提升至43%[4] - 与齐鲁国际生命科学城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形成协同互补 错位发展格局[4] - 济滨高铁2026年通车后 商河1.5小时可达北京 4小时可达上海[5] 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展 - 山东斯伯特生物科技抓住抖音流量红利 打造10万网红矩阵 推动运动营养食品国产化率从0提升至95%[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3亿元 同比增长52.84%[5] - 商河开发区协调4.2万平方米厂房组建斯伯特生物科技产业园 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融合[5]
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在京召开,共启中国食品供应链新纪元
产业现状与趋势 - 粉类产业正从地方风味向国民经济支柱跃迁,通许酸辣粉、河曲红葱、桂林米粉等特色产业展现地域风味产业化成果 [2] - 消费者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科技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供应链效率提升通过前端成本集约化实现"又好又便宜"的消费体验 [3] - 粉类产业呈现消费升级、电商链接与政策扶持的协同效应,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融合潜力显著 [3] 供应链创新与技术突破 - 供应链创新聚焦工艺突破、风味标准、保鲜技术等五大领域,"链式思维"成为产业升级引擎 [3] - 南京农业大学揭示《鲜食粉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实践路径,尚普咨询提出供应链效率外溢逻辑 [3] - 紫林醋业构建"242"国家级及省市级科创平台,2024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实现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跨越 [4] - 丽星集团46年薯粉智造之路:1990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粉皮机,2021年创新"涂布蒸煮鲜湿粉"工艺重塑鲜粉口感标准 [4] 企业案例与市场动态 - 立达老汤作为国内首家老汤工业化企业,建设年产50万吨产业园引领天然调味潮流,肥汁米线、螺蛳粉等爆款出自其手 [5] - 麻六记铺设10万线下网点,通过"产品+场景"双驱动实现增长,定位餐饮食品零售 [5] - 京东超市合作破亿品牌超500家,粉类食品增长空间广阔,将深化品类渗透与跨品类合作 [5] - 乐百氏创新添加GI值仅8的塔格糖,破解"想喝怕胖"消费痛点 [5] 行业组织与全球化布局 - 成立国内首个"中国粉链产业专家智库",将发布年度供应链发展白皮书并开展企业调研 [4] - 启动"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全球行",计划对接东南亚原料基地、欧洲零售渠道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6][9] - 发布"2025供应链创新企业"名单,包括乐百氏、丽星、立达老汤等25家标杆企业 [6][7]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00后消费主力推动粉类产品向便捷、美味、安全方向创新,植物蛋白应用是关键突破口 [5] - 姐弟俩CEO指出顾客需求升级为健康营养,低GI土豆粉等产品以科学定义健康边界 [6] - 莫小仙强调无自建供应链则无未来,河南基地实现全流程管控 [6] - 嗨吃家提出竞争三段论:短期拼产品、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供应链 [6]
链式思维构建千亿石化产业集群
中国经济网· 2025-07-16 19:58
项目投产与产业链整合 - 山东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10万吨/年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正式投产,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并打破国外垄断 [1] - 项目总投资22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9.5亿元,实现从原油到高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 [1] - 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原料苯乙烯、丙烯腈、MMA等自给自足,显著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 [1]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利津经济开发区通过"铸链、延链、补链、强链"布局,构建涵盖9大产业链、90多种产品的千亿级石化产业矩阵 [2] - ASA项目串联"炼油→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AMS→ASA树脂"全链条,推动基础原料向高附加值新材料升级 [2] - 开发区产业生态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如东营瑞辉合成材料科技公司依托区内资源研发高性能改性材料并远销海外 [2] 重点项目与未来规划 - 万吨级聚甲醛项目在建,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装置 [3] - 6000吨/年高端油品添加剂项目聚焦"专精特新"领域,三氯蔗糖中间物料资源化利用项目践行循环经济 [3] - 开发区计划深化"利华益新材料生态产业链+"招商模式,加速形成区域影响力产业集群 [3]
利津经济开发区:“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7-07 14:38
项目进展 -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首批产品成功下线 [1] - 万吨级聚甲醛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装置 [2] - 年产6000吨高端油品添加剂项目和三氯蔗糖中间物料资源化利用项目同步推进 [2] 产业链布局 - 利华益集团实施"铸链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布局 构建9大产业链条衍生90多种产品的千亿级石化产业矩阵 [1] - ASA树脂项目串联"炼油—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AMS—ASA特种工程树脂"全链条 实现基础原料到高附加值新材料升级 [1] - 开发区深化"利华益新材料生态产业链+"招商模式 以生态链思维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 [2] 企业协同效应 - 东营瑞辉合成材料科技依托区内资源优势 专注于ABS/PC/PA66/ASA-PC合金等高性能改性材料研发生产 [1] - 瑞辉科技产品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新型光源等领域 远销江浙沪及马来西亚市场 [1]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850万元 2025年1-5月已完成1550万元营收 业绩连年攀升 [1] 战略定位 - 利津经济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 以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 [1] - 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成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的核心磁力 [1] - 推动开发区从单一项目突破迈向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崛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