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反内卷
搜索文档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反内卷打到“七寸”,硅料、组件价格稳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7:08
行业竞争秩序整顿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重点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 - 会议提出加强产业调控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健全价格监测机制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及虚假营销 [7][8] - 行业协会多次呼吁杜绝恶性竞争 2024年10月曾发文指出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3] 价格与成本动态 - 多晶硅价格2024年二季度降至3.8万元/吨 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2025年6月进一步跌至每吨4万元以下 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 [3] - 监管介入后硅料期货及现货市场大涨 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推动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 [5] - 组件价格此前跌破成本 企业为降本出现功率虚标、硅片减薄、胶膜及边框变薄等质量妥协行为 [8] 产能与供需状况 - 光伏组件需求量2025年6月锐减 大厂将订单外包至小厂代工以降低生产成本 [1][8]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主动减产30% 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停检产线 行业正式启动去产能 [6] - 终端需求不足导致下游电池片及组件价格承压 上游涨价缺乏有效支撑 [7] 产品质量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8月监测显示光伏组件合格率仅69.4% 较前两年93%-94%水平大幅下滑 [9] - 不合格项目集中体现为功率虚标和机械载荷测试不达标 2024年12月组件被列为中风险产品 [9] - 组件功率从200瓦跃升至600瓦以上 原有2%测试允许误差在高功率时代造成显著功率损失 [10] 企业应对与行业展望 - 隆基绿能强调质量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命脉 呼吁行业转向价值竞争 [10] - 协鑫科技指出过度竞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苗头 需转向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竞争模式 [9] - 政策组合拳为优质企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和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5]
回天新材(300041):光伏胶触底 负极胶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1 20: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68亿元,同比增长7.7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8%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0.97亿元,同比增长5.15%,环比增长2.4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6.18%,环比下降25.21% [1] - 整体毛利率22.46%,同比提升3.38个百分点,净利率6.6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2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6900万元 [2] 分业务营收表现 - 可再生能源业务营收7.7亿元,同比下降17.9%,毛利率13.16%,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 [2] - 大交通业务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34.0%,毛利率27.44%,同比提升4.65个百分点 [2] - 电子业务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23.5%,毛利率32.71%,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2] - 主营胶粘剂产品总销量约16万吨,同比增长25.6% [2] 细分产品销量表现 - 光伏胶销量同比增长9.3% [2] - 电子胶销量同比增长29% [2] - 汽车胶业务中锂电业务收入同比翻番,乘用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 [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负极胶PAA实现满产满销,现有产能1.5万吨 [3] - 负极胶SBR实现稳定批量交付 [3] - 广州电子胶新项目投产3.93万吨并实现放量 [3] - 在建负极胶产能3.6万吨,预计2026年底投产 [3] 业务展望 - 光伏业务子公司上海回天2025年上半年出现亏损,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约3500万元 [3] - 随着光伏行业反内卷推进,光伏板块盈利有望修复 [3] - 新产能放量预计驱动未来业绩增长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5亿元,同比增长101.02% [4]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34.51% [4]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29.50% [4]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0.1倍、22.4倍和17.3倍 [4]
回天新材(300041):25H1点评报告:光伏胶触底,负极胶未来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8-21 20: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21.68亿元(同比+7.7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4.18%) [1] - 25Q2单季度营收10.97亿元(同比+5.15%,环比+2.4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6.18%,环比-25.21%) [1]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5亿元(+101.02%)、2.75亿元(+34.51%)、3.57亿元(+29.50%),对应PE 30.1/22.4/17.3倍 [4] 分业务表现 - **可再生能源(光伏胶)**:25H1营收7.7亿元(同比-17.9%),毛利率13.16%(同比+1.17pct),子公司上海回天亏损同比扩大3500万元 [2][3] - **大交通(汽车胶)**:25H1营收6.5亿元(同比+34%),毛利率27.44%(同比+4.65pct),锂电业务收入翻番,乘用车业务收入增超30% [2] - **电子胶**:25H1营收3.8亿元(同比+23.5%),毛利率32.71%(同比-1.47pct),受益于广州3.93万吨新项目放量 [2][3] 产品销量与产能 - 25H1胶粘剂总销量16万吨(同比+25.6%),其中光伏胶+9.3%、电子胶+29% [2] - 负极胶PAA实现满产满销(现有产能1.5万吨),SBR稳定交付,在建3.6万吨PAA产能预计26年底投产 [3]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25H1综合毛利率22.46%(同比+3.38pct),净利率6.66%(同比-0.12pct)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0.29亿元,同比增加6900万元 [2] 行业与公司展望 - 光伏胶龙头地位稳固,市占率领先,行业反内卷推进或带动盈利修复 [3] - 电子胶和汽车胶(尤其负极胶)为未来增长核心驱动力 [3][4]
光伏产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证券日报· 2025-08-21 12:16
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整治正在不断深化。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 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工业和 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屈放认为,在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同时,企业还需通过产品升级和技术革新提升内部效率和利润率,促 进良性循环。 "光伏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彻底跳出'内卷'陷阱,摒弃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市场策略,转向以 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价值竞争。"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 报》记者表示,呼吁全行业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将竞争维度从低水平的"价格战"升级为高价 值的"技术战"和"绿色战",重点关注低碳技术、产品质量和全生命周期效益等关键指标。 会议要求,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 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 序退出。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 法违规行为。三 ...
“这次打到七寸了?”光伏行业再开“反内卷”会议 硅料、组件价格走向何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8:13
光伏行业现状 - 光伏组件厂商因价格持续"内卷"将订单外包给中小厂代工以降低成本 [1] - 2024年二季度多晶硅均价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2025年6月进一步跌破4万元/吨,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 [2] - 2024年8月光伏组件合格率降至69.4%,较前两年93%-94%水平大幅下滑,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功率虚标和机械载荷测试 [9] 政策监管动态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 - 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要求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2] -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但行业未实现根本性改变 [2] - 2025年7月工信部会议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3] 市场反应与行业调整 - 政策驱动下硅料期货、现货市场大涨,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4]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减产30%,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停检产线 [4] - 2025年8月六大部委联合行动,第二轮"反内卷"聚焦遏制低价竞争和规范产品质量 [6] 行业乱象与应对 - 组件价格跌破成本后,行业出现功率虚标、硅片减薄、胶膜边框变薄等降本乱象 [8] - 头部企业隆基绿能预警组件价格透明化问题,强调质量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生存核心 [9][10] - 天合光能声明作为头部企业不存在功率虚标,但未指明其他涉事公司 [10] 未来展望 - 政策组合拳为行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4] - 行业需转向以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模式 [9] - 质量底线成为行业发展基石,需建立聚焦长期可靠性的新范式 [10]
“这次打到七寸了?”光伏行业再开“反内卷”会议,硅料、组件价格走向何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53
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处于周期底部,2023年四季度起下游组件普遍亏损,2024年二季度亏损蔓延至上游多晶硅领域,硅料均价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3] - 2025年6月硅料价格跌至每吨4万元以下,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组件需求量锐减,行业陷入"至暗时刻" [3] - 光伏组件合格率从2022年的93%-94%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69.4%,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功率虚标和机械载荷测试 [10] 政策干预 - 2024年5月、8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呼吁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恶性竞争 [3] - 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3] - 2024年10月协会发文称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但行业未根本性改变 [3] - 2025年7月3日工信部组织14家企业座谈,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4] - 2025年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8] 市场反应 - 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后,硅料期货现货市场大涨,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5]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减产30%,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停检产线 [5] - 上游硅料、硅片涨价,但下游电池片、组件因需求不足价格未跟涨 [7] - 行业出现代工乱象,头部企业将订单外包给小厂以降低成本 [1][9] 行业问题 - 低价竞争催生功率虚标、材料减薄等降本手段,头部企业也存在虚标行为 [9][10] - 组件功率从200瓦跃升至600瓦以上,原有2%测试误差标准导致更大功率损失 [11] - 协鑫科技指出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苗头,需转向技术创新驱动的价值竞争 [10] 企业观点 - 隆基绿能预警组件价格跌破成本后企业会优先考虑降本而非质量 [9] - 天合光能强调头部企业不会功率虚标,但未点名其他公司行为 [11] - 协鑫科技呼吁行业放弃低价策略,聚焦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10]
光伏产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证券日报· 2025-08-21 00:48
行业政策动向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加强产业调控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1] - 会议明确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 虚假营销 降低质量管控 虚标产品功率等违法违规行为[1] - 工信部7月3日已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要求依法依规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2] 市场反应与价格表现 - 多晶硅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区间高价和均价同步上调[3] - 价格延续涨势因六部委座谈会释放坚定反内卷信号 且多晶硅企业协同限产限销缓解市场压力[3] - 自7月初以来硅料 硅片等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上涨[3] 行业专家观点 - 座谈会是推动光伏行业反内卷提升行业利润率的重要举措[2] - 民企协调性不足需相关部门推动整体反内卷效率 缓解供需错配[2] - 行业需通过产品升级和技术革新提升内部效率和利润率[4] 企业战略转型 - 协鑫科技呼吁行业转向以技术创新 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价值竞争[4] - 竞争维度应从低价价格战升级为高技术战和绿色战 关注低碳技术和全生命周期效益[4] - 行业需彻底跳出内卷陷阱 摒弃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市场策略[4]
光伏产业座谈会召开,板块引资金关注,光伏ETF易方达(562970)单日“吸金”千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4:31
市场表现 - 8月20日A股光伏设备板块早间震荡调整后冲高回落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半日收跌0.87% 午后跌幅收窄并翻红[1] - 成份股中联泓新科涨停 博威合金与迈为股份领涨 科华数据/科士达/晶科科技领跌[1] - 光伏ETF易方达(562970)昨日净流入超1000万元 显示资金关注度较高[1] 政策动态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明确从四方面规范行业秩序: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1] - 分析认为板块受利好催化 可能吸引"恐高"资金介入[1] 行业趋势 - 光伏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7月初以来硅料与硅片价格大幅上涨 电池片及组件价格也有所回升[1] - 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 硅料环节作为核心抓手将通过能耗管控与产能收储约束落后产能[1] - 建议关注BC产业链/TOPCon领先企业及辅材龙头[1] 投资工具 - 光伏ETF易方达(562970)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 聚焦光伏全产业链龙头公司 行业纯度高[2] - 该ETF有望受益于"反内卷"主题 助力把握盈利预期修复的投资机会[2]
20cm速递|机构称光伏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震荡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3:02
市场表现 - 8月19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沪指涨0.31% 深成指涨0.19% 创业板指涨0.21%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震荡走强上涨0.18% [1] - 8月18日Wind光伏指数(884045)收涨1.76% [1] 资金动向 - 8月18日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获218万元净流入 为近20日首次净流入 [1]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7月初以来硅料、硅片价格大幅上涨 电池片、组件价格回升 [1] - 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 硅料环节通过能耗管控与产能收储约束落后产能 [1] - 新技术导入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重点关注BC产业链、TOPCon领先企业及辅材龙头 [1] 产品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为全市场首只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 [2] - 指数覆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涉及电池、光伏、半导体等细分领域 [2] - 产品具有高弹性与强成长性 行业结构与反内卷政策高度契合 [2]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合计0.2%处于同类最低费率档位 [2]
光伏产业出清落后产能 需打破地方保护壁垒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行业经营状况 - 2024年64家光伏上市公司总营收9310.96亿元同比减少22.4% 千亿元营收级公司消失[3] - 行业总净利润从2023年盈利1049.55亿元下降至2024年亏损297.57亿元[3] - 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合计9.4万吨 2.0mm镀膜玻璃主流成交价10.5元/平方米 生产存在不同程度亏损[5] 政策层面动态 - 工信部召开光伏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14家企业及协会负责人参与交流[2] - 会议聚焦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及行业生态建设等问题[2] - 业内建议严控新增产能 将产能指标纳入国家规划 实施备案核查与违规清退[3] 市场化产能出清举措 - 硅料头部企业计划通过"出资+债务"模式收购二三线小厂产能 协鑫与通威已达成一致[4][5] - 头部企业占据行业60%-70%硅料有效产能 收购后考虑停掉产线并用未来收益承接债务[5] - 光伏玻璃行业2024年7月已出清3万吨产能 短期去产能幅度达15%-20%[5] 技术迭代与竞争策略 - BC技术作为先进产能代表供不应求 优质产能份额将加速提升[6] - 通过TOPCon或BC技术提供高功率高效率产品 自然淘汰落后产能[6] - 技术更新如超高透薄玻璃可增强企业竞争力[6] 地方保护主义挑战 - 产能出清涉及多地生产基地关停 面临地方利益平衡难题[8] - 部分地方政府要求厂商复产或禁止减产 存在"边清边增"现象[8] - 需避免不合理地方保护行为 建立国家调节基金助推行业生态修复[8] 供需与价格展望 - 硅料价格需回升至8万元/吨以上才能保证全行业不亏[5] - 若无复产增量 全年多晶硅产出预计120万吨 下半年可消纳库存10万吨[8] - 若计算复产增量 全年产出预计高于预期8% 下半年供需压力将升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