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行业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通威股份第二季度业绩或环比减亏 硅料环节6月已有复苏迹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22:46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1] - 第一季度亏损25.93亿元 第二季度预计亏损23.07亿元至26.07亿元 第二季度亏损环比减少[1][2] 行业状况 - 光伏产业6月份出现环比改善 硅料环节已有复苏迹象[1] - 全球光伏组件产能突破1000GW 实际装机需求仅为480GW 产能利用率跌破50%[3] - 2024年多晶硅价格跌幅39% 硅片跌幅50% 电池跌幅40% 组件跌幅29%[3] - 前6大硅料企业占据行业约75%市场份额 头部企业动作被视为行业出清关键信号[2] 价格变动 - 多晶硅N型复投料价格环比上涨6.92% 成交均价3.71万元/吨[4] - N型颗粒硅价格环比上涨6.27% 成交均价3.56万元/吨[4] - 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35% 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4] 公司运营 - 公司光伏业务保持多个环节核心竞争优势 饲料业务稳定贡献业绩[2] - 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 技术研发持续突破[2] - 内蒙古基地硅料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 综合电耗46度/公斤 硅耗1.04kg/公斤[5] - 2024年高纯晶硅销量46.76万吨 同比增长20.76% N型产品占比超90%[5] 行业趋势 - 硅料企业超一年以上亏损运营 为清库存导致价格远低于综合成本[4] - 生产企业面临节能降耗 绿色低碳等被动调整压力[4] - 整合出清被视为行业走出阴霾的最快路径[3]
阳光电源周涨12.5%,光伏设备推升新华出海电新指数
新华财经· 2025-07-11 18:35
光伏行业反弹行情 - 7月以来A股光伏板块强势反弹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月内涨幅达7 66% 龙头股弘元绿能大涨25 93% 通威股份上涨21 73% 大全能源 双良节能 晶澳科技 晶科科技等涨幅均超16% [2] - 反弹核心驱动力为政府明确表态治理"内卷式"竞争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工信部召集通威 隆基等14家产业链龙头座谈 [2] - 市场认为政策标志着行业供给侧改革升级 产能过剩与低价竞争治理行动将强化 行业新一轮去产能大幕拉开 [2] 光伏产业链价格变动 - 硅料报价大幅提升至约4 5万元 吨 涨幅达25%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回升至3 7万元 吨 环比上涨6%-7% 主因企业长期亏损后清库存导致价格低于成本 现提价至成本线之上 [3] - 中游N型硅片报价临时调涨8%-12% 分析师预计电池 组件及辅材环节将顺价上涨 渠道商和电站终端可能加快采购或增加库存 [3] - 产业链价格回升被视为"反内卷"有效措施 行业回归有序竞争后基本面有望夯实 落后产能出清机制将逐步规范 [3] 全球光伏市场展望 - 欧洲光伏装机预计稳定增长 但屋顶市场降速 新增装机将集中在德国 西班牙 意大利 法国 波兰等国 [4] - 美国短期受关税政策影响需求放缓 长期随本土及中东自贸区产能释放有望重回增长 [4] - 亚洲(除中国) 非洲 拉美地区因缺电与能源转型压力成为重要增量 中东2024年从中国进口组件28 79GW 2025年一季度进口4 9GW [4] 出海指数表现 - 新华电新出海指数本周涨2 76% 光伏设备为主要贡献行业 阳光电源周涨幅达12 50% [5][6] - 新华制造出海指数涨1 53% 通信设备 航海装备贡献显著 新华TMT出海指数涨1 36% 通信设备 计算机设备表现突出 [6]
光伏龙头ETF(159609)实现周线三连阳,累计涨幅近14%,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报价呈上扬趋势
新浪财经· 2025-07-11 15:45
市场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0 48% 成分股涨跌互现 罗博特科领涨6 38% 横店东磁上涨2 88% 协鑫集成上涨2 80% 双良节能领跌4 82% 大全能源下跌4 04% 聚和材料下跌3 22% [1] - 光伏龙头ETF下跌0 24% 最新报价0 42元 周线三连阳 累计涨幅达13 75% [1] - 光伏龙头ETF盘中换手6 97% 成交1887 17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647 82万元 [1] 产业链动态 - 硅料价格延续涨势 报价区间提升至4 5万元/吨—5 0万元/吨 报价大幅上调25%—35% [1] - 多晶硅报价上涨带动下游硅片价格波动 市场均价小幅上涨 7月3日—7月9日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报价上扬 [1] 行业观点 - 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实现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的第一步 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 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 光伏基本面底有望夯实 落后产能出清长效机制逐步规范和形成 [2] 指数与产品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2]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最新市净率PB为1 78倍 低于指数近3年82 54%以上的时间 估值性价比突出 [2]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 39% 包括阳光电源 隆基绿能 TCL科技 特变电工 通威股份 TCL中环 正泰电器 晶科能源 晶澳科技 德业股份 [2] - 相关产品为光伏龙头ETF(159609) [3]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现货报价持续上调,多晶硅盘面持续反弹-20250711
华泰期货· 2025-07-11 1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工业硅基本面短期稍有好转但整体偏弱,期货盘面上涨受多晶硅拉涨及光伏行业“反内卷”影响,短期建议观望;多晶硅受政策和资金情绪影响报价拉涨,中长线适合逢低布局多单 [3][7] 各目录总结 工业硅 - 2025年7月10日,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2509开于8250元/吨,收于8470元/吨,较前一日结算涨305元/吨,涨幅3.74%,持仓381237手,仓单总数50544手,较前一日减少248手 [1] - 供应端,工业硅现货价格持稳,7月10日主要地区社会库存共计55.1万吨,较上周环比减少0.1万吨 [1] - 消费端,有机硅DMC报价10300 - 10600元/吨,本周国内DMC底部价格上调至10700元/吨,下游产品价格小幅上调 [2] - 策略上,短期观望,基本面短期稍有好转但行业总库存高,反弹有套保压力,终端消费未改善 [3] 多晶硅 - 2025年7月10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2508开于39500元/吨,收于41345元/吨,收盘价较上一交易日涨5.50%,持仓98601手,当日成交1014567手 [4] - 现货价格方面,多晶硅复投料等部分类型价格持稳,N型料等价格上涨,厂家库存小幅增加,硅片库存降低 [4][5] - 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部分持稳 [5][6] - 自2025年7月14日结算时起,多晶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1%,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 [6] - 策略上,短期需注意风险,中长线适合逢低布局多单,近期受政策和资金情绪影响报价拉涨 [7][9]
多重利好下供需现改善迹象 硅料价格呈现触底企稳态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7-10 11:31
硅料价格回暖 - 最新一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多晶硅N型复投料、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环比分别上涨6.92%、6.27% [1] - 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至35%,报价区间提升至4.5万元/吨至5万元/吨 [1] - N型致密料主流报价维持在39元/公斤,较上周上涨14.71% [1] - 头部企业基于成本进行联合挺价,多晶硅报价整体上涨 [1]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提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份开始集体减产30% [1] - 市场上有关"硅料收储"等方面的预期受到较多关注 [1] - 政策导向下,二级市场光伏板块迅速上涨,行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环境改善有乐观预期 [2] 光伏板块股价表现 - A股光伏板块多家公司股价持续上涨,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弘元绿色能源、晶科电力盘中股价刷新近期新高纪录 [2] - 行业整体对政策导向下的市场环境改善有乐观预期,带动期货行情波动 [2] 硅料供需情况 - 6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0.2万吨,环比基本持平,与需求基本匹配,无新增库存累积 [3] - 上半年国内产量累计约59.6万吨,同比大幅减少44.1% [3] - 2025年全球多晶硅需求约140万吨,国内需求约130万吨,全年产出预计在120万吨左右,下半年可消纳库存约10万吨 [3] - 硅料行业供需拐点预计在2026年以后出现实质性改善,价格拐点依赖于行业库存的边际变化 [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9家,综合成本较高的企业处于相对劣势,可能面临停产风险 [3] - "反内卷"行动是对各家企业综合成本实力的考验,将推动多晶硅供应结构重塑 [3] 行业展望 - 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下,光伏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显著改善 [4] - 光伏玻璃、硅料等环节的企业减产、控产将有效缓解供需不平衡带来的压力 [4] -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望逐步企稳 [4]
光伏生死局:行业打响“反内卷”保卫战,企业“减产自救”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3:51
政策导向与行业动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14家光伏企业及协会参会,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1] - 通威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汉元呼吁行业保持适度竞争,避免过度内卷 [1] 市场表现与价格走势 - 光伏板块7月初触底后震荡上行,7月8日光伏设备指数单日涨幅达5.55% [1] - 通威股份涨停,隆基绿能等个股涨幅超6% [1]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玻璃价格同比下滑18%-24%,2.0mm均价12.92元/平方米,3.2mm均价21.06元/平方米 [7] 企业经营与财务数据 - 隆基绿能2024年营收825.8亿元同比下滑36.23%,亏损86亿元同比扩大180.15% [3] - 2025年Q1隆基持续亏损1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9.83亿元 [3] - 隆基硅片/硅棒业务毛利率-14.31%同比下滑30.19%,组件电池毛利率6.27%同比下滑12.11% [5][6] - 通威股份表示多晶硅产品价格与成本倒挂,电池环节价格跌破龙头企业成本线 [5] 产能与供需状况 - 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达92490吨,库存飙升至45天接近爆仓临界点 [7] - 硅片厂商7月起计划降低开工率40%,部分企业开工率已降至50%-52% [8][10] - 十大光伏玻璃厂商计划7月集体减产30%,减产动作可能延续至三季度 [8][10] 行业观点与呼吁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指出内卷源于企业简单低价竞争,导致供需失衡和行业危机 [3] -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强调应坚持理性价格竞争,尊重价值规律 [7] - 光伏企业高管呼吁"要平衡不要制衡,要生存不要亏损" [7]
通威股份(600438):公司动态研究报告:硅料龙头地位稳固,关注行业供给侧改善
华鑫证券· 2025-07-08 1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层面正酝酿强力措施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更多政策端利好可期,行业减产逐步实施,硅料报价持续上修,通威股份作为硅料龙头企业,有望在维持出货体量领先地位的同时,直接受益于产业链价格和利润修复 [6][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展示了通威股份与沪深300的市场表现对比情况 [3][4] 相关研究 光伏“反内卷”政策加码 - 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文章点名光伏等行业存在价格战情况,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同日《求是》杂志刊文,7月3日工信部召开座谈会提出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同时光伏行业协会发起反内卷号召,表明国家层面将对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问题进行彻底治理 [6] 行业减产逐步实施 - 国内十大头部光伏玻璃厂企业已达成协议减产30%,预计7月玻璃供应量将减少至45GW左右;多晶硅环节正尝试由产能占比70%以上的龙头企业组建联合体,以承债方式收购其他100万吨产能;目前硅料企业统一上调报价,7月7日头部多晶硅厂对部分订单致密/复投料报价从上周末的35 - 36元/千克上调至37元/千克,预计硅料价格有望进一步上行 [7] 硅料龙头厂商 - 通威股份是全球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4年年底,拥有工业硅产能30万吨、多晶硅产能超90万吨、电池产能超150GW(TNC)、组件产能超90GW;高纯晶硅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实现高纯晶硅销量46.76万吨,全年产销量约占全国30%,市场份额稳固;硅料的综合电耗、硅耗最新已分别降至46度、1.04Kg以内,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8]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995.46、1236.46、1373.46亿元,EPS分别为 - 0.51、0.71、1.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 - 35.6、25.6、14.8倍 [11] 财务数据 - 展示了公司2024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等数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及增长率,还有毛利率、净利率、ROE等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以及每股数据等 [13][15]
市场传言满天飞 多晶硅期货时隔一周再度涨停!价格还要涨多久?
金十数据· 2025-07-08 19:03
多晶硅期货价格涨停原因分析 - 多晶硅主力合约日内增仓超5000手,收涨7%报38385元/吨,盘中触及涨停[2] - 光伏行业座谈会提出治理低价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传言多晶硅将进行成本摸排定价且7月复产计划取消[2] - 多部门印发文件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场站并配建光伏设施,改善多晶硅基本面预期[2] - 市场传闻"硅料收储"可能近期落地,六大头部厂商曾探讨并购产能并达成减产挺价共识[3] 现货市场价格变化 - 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上涨3.10元/千克至38.7元/千克,各品类涨幅2.5-4.5元/千克[4] - P型多晶硅价格保持稳定,复投料/致密料/菜花料均价分别为32.5/31/29.5元/千克[4] - 部分企业报价预期上调至40+元/千克,硅片和组件环节也有调涨意向[4] - 现货市场N型料上涨3元/千克至39元/千克,折合39000元/吨高于期货涨停价[5] 行业供需基本面分析 - 多晶硅周度产量持稳2.13万吨,行业库存处于近年高位但成本支撑明显[5] - 7月多晶硅产量预计11万吨对应硅片排产52GW,可能出现供过于求[7] - 光伏行业对多晶硅消费存在改善空间,但下游拉晶环节对高价接受度偏低[5] - 行业自2023年5月以来持续亏损,当前处于利润修复阶段[5] 机构后市观点 - 光大期货认为政策利好推动利润修复,短期波动率提升不宜逆势沽空[6] - 广发期货指出下游需求疲弱,高成本传导可能加剧需求下降[7] - 三立期货认为弱现实仍是隐忧但不建议逆市操作,后市或震荡偏强[8]
BC电池概念股集体大涨 八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7-08 15:19
BC电池概念股市场表现 - BC电池概念股集体大涨 板块涨幅超过4% 通威股份 钧达股份等多股收于涨停 [1] BC电池技术特点 - BC电池将正负极金属接触全部集成在背面 正面无栅线设计可吸收更多太阳光 [1] - 兼具美观性与高发电效率 尤其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及工商业屋顶场景 [1] - 截至2025年4月 量产效率已突破27% 理论效率极限达29 1% [1] 光伏行业政策环境 - 工信部召开座谈会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政策信号提振市场对光伏行业良性发展预期 为BC电池等高效光伏技术带来新发展机遇 [1] BC电池竞争优势 - 相比传统P型电池和TOPCon电池 具有更高转换效率和更好性能表现 [1] - 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 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 有望成为光伏行业转型升级重要方向 [1] 券商观点 - BC电池相比TOPCon溢价能力显著 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2] - 光伏主材同质化导致价格大幅下滑 供给侧改革需政策引导与技术迭代共同发力 [2] - BC电池与无银化技术进展将重构行业供给格局 [2] 相关公司动态 - 隆基绿能BC产能主要为30GW HPBC电池项目 已投入量产 [2] - 钧达股份已建立基于N型技术的BC产品实验线 将进入中试阶段 [2] - 通威股份实现TOPcon HJT BC电池 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技术路线全面布局 [2] - 东材科技已有相应产品应用到BC电池 [2] - 捷佳伟创研发XBC电池测试分选设备 解决背面栅线定位精度差和易损伤问题 [3] - 福斯特是隆基和爱旭BC类电池封装材料最大供应商 [4] - 爱旭股份推出基于N型背接触ABC电池技术的组件系列产品 [4] - TCL中环改造TOPCon标准组件产线并筹建2GW BC组件产线 [4]
政策“组合拳”,光伏企业密集发声“反内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4:25
行业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聚焦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并交流发言 [1] - 会议围绕企业生产经营 科技创新 市场竞争 行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企业介绍了基本情况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并提出政策建议 [1] - 民生证券认为当前光伏行业价格和盈利均处于底部 高层密集发声旨在将无序"价格战"拉回创新驱动 价值竞争的正轨 [2] 企业观点 - 隆基绿能表示在行业阵痛期 政策层治理低价竞争 推动产能优化为技术领先企业创造结构性机遇 公司将发挥原创技术全球领先优势 加速高效产品商业化 突破价格"内卷"困局 [1] - 天合光能提出产能整合需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 避免无序竞争 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 让龙头企业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 同时尊重市场规律 对落后产能应退尽退 [1] - 晶科能源指出国内已明确解决"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工信部高规格会议体现主管部委治理无序竞争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1] 市场展望 - 民生证券看好后续通过政策与行业自律协同 促进光伏过剩产能退出 改善供需格局 行业有望触底反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