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搜索文档
上半年券商合计揽入分仓佣金44.72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2 07:19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券商分仓佣金总额44.72亿元,同比下降33.98% [1] - 前20家券商合计佣金33.58亿元,占整体市场75%,单家机构佣金均超1亿元 [2] - 头部券商市场份额持续集中,部分中小券商通过特色化布局实现排名跃升 [1][2] 头部券商格局 - 中信证券以3.47亿元分仓佣金蝉联榜首,市场份额占比7.75% [1][2] - 国泰海通以2.83亿元位列第二,市场份额6.33% [1][2] - 广发证券(2.51亿元)、长江证券(2.3亿元)、华泰证券(2.22亿元)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市场份额均超5% [1][2] 中小券商突围表现 - 华福证券分仓佣金同比激增312.34%至8683.08万元,排名上升11位 [3] - 华源证券佣金收入同比增长2163.26%至4820.27万元,排名上升29位 [3] - 国联民生、浙商证券和兴业证券通过差异化布局跻身行业前10 [2] 业务转型举措 - 头部券商加速拓展全球视野:华泰证券海外研究标的覆盖量同比增长125%,海外研报数量增长96% [4] - 中金公司聚焦"投资+投行+研究"协同模式,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5] - 申万宏源构建"投研+产研+政研"一体化体系,提供研究+业务综合服务 [5] 战略发展方向 - 中信证券计划实现境内外研究业务模式统一,完善全球研究服务体系 [6] - 国联民生将通过产业链纵深布局,构建协同共振的研究生态 [6] - 行业推动研究价值回归,注重研究服务直接满足客户投资决策需求 [4][5]
基金管理费收入小幅回升,21家机构超10亿元,权益基金仍在降
北京商报· 2025-09-01 22:40
管理费收入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193家基金管理人管理费收入合计622.39亿元 同比增长1.35% 为2023年7月降费后首次回温 [1][2] - 189家可同比机构中100家实现增长 占比52.91% 其中6家机构收入翻倍 8家增长超50% 另有34家缩水超20% [2] - 头部效应显著 前21家机构管理费收入合计388.51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达62.42% [2] 机构收入分层 - 易方达基金以39.18亿元管理费收入居首 华夏基金30.01亿元 广发基金29.09亿元分列二三位 [2] - 富国基金 南方基金 汇添富基金 嘉实基金 天弘基金收入均超20亿元 [2] - 68家机构收入处于1-10亿元区间 104家机构收入不足1亿元 其中13家机构收入低于100万元 [3] 产品类型分化 - 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收入265.71亿元 同比下滑5.91% [5] - 债券基金管理费收入146.19亿元 同比增长4.47% [5] - 货币基金管理费收入182.78亿元 同比增长9.09% [5] 行业发展趋势 - 管理费回温与基金规模扩张直接相关 公募基金规模于4月末突破33.12万亿元 6月末突破34万亿元 [4] - 费率改革持续推进 浮动费率机制实施 对管理费收入形成持续下行压力 [1][5] - 行业未来将向头部化 专业化 个性化方向发展 需通过提升资管能力 服务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应对挑战 [5][6]
超1130亿元,增长20.52%
搜狐财经· 2025-08-31 22:35
公募基金四费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费、交易佣金、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合计达1131.56亿元,同比增长20.52% [1] 管理费收入 - 管理费总收入616.03亿元,较2024年同期604.09亿元增长1.98% [3] - 混合型基金管理费收入177.49亿元(占比28.81%),同比减少8.26% [3] - 股票型基金管理费收入89.37亿元,同比减少1.23% [3] - 货币基金管理费收入173.19亿元,同比增长9.36% [3] - 债券基金管理费收入144.56亿元,同比增长4.26% [3] - QDII基金管理费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22.92% [4] - 其他基金管理费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103.18% [4] - 商品型基金管理费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69.41% [4] 基金管理人管理费收入分布 - 21家基金管理人管理费收入超10亿元(2024年同期为20家) [6] - 易方达基金管理费收入39.27亿元(行业第一),同比减少3.91% [6] - 华夏基金管理费收入32.67亿元,同比增长1.60% [6] - 广发基金管理费收入29.15亿元,同比增长1.59% [6] - 富国基金管理费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89% [6] - 前15名管理人管理费收入合计309.35亿元(占行业总收入超50%) [6] - 24家管理人管理费收入不足1000万元,40家不足2000万元 [6] - 79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施罗德基金同比增长271.29% [6] 客户维护费 - 客户维护费支出182.84亿元,同比增长12.79% [10] - 联博基金、招商证券资管等11家机构客户维护费占比超40% [10] - 基金管理费净收入约433.19亿元,同比减少1.99% [10] 销售服务费 - 销售服务费总收入152.16亿元,同比增长13.44% [12] - 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116.16亿元(占比76.34%) [12] - 混合型基金销售服务费13.38亿元,债券型12.56亿元,股票型7.28亿元 [12] - 商品型基金销售服务费同比增长181.11%,QDII基金同比增长87.43% [12] - 天弘基金销售服务费收入11.88亿元(行业最高) [12] 托管费收入 - 托管费总收入137.69亿元,同比增长2.36% [13] - 4家商业银行托管费收入超10亿元,合计65.86亿元(市场份额47.83%) [14] - 工商银行托管费收入20.35亿元(行业第一) [14] - 建设银行托管费收入19.40亿元(第二) [14] - 招商银行托管费收入13.17亿元(第三) [14] - 24家证券公司托管费收入合计3.08亿元 [15] 行业规模背景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4.39万亿元,半年增加1.56万亿元 [3]
超1130亿元,增长20.52%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22:26
公募基金四费收入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四费合计1131.56亿元 同比增长20.52% [2] 管理费收入 - 管理费总收入616.03亿元 较2024年同期604.09亿元增长1.98% [4] - 混合型基金管理费177.49亿元占比28.81% 同比减少8.26% [4] - 股票型基金管理费89.37亿元 同比减少1.23% [4] - 货币基金管理费173.19亿元 同比增长9.36% [4] - 债券基金管理费144.56亿元 同比增长4.26% [4] - QDII基金管理费19.39亿元 同比增长22.92% [5] - 商品型基金管理费3.10亿元 同比增长169.41% [5] - 21家基金管理人管理费收入超10亿元 前15名合计收取309.35亿元 [7] - 易方达以39.27亿元管理费居首 同比减少3.91% [7] 客户维护费 - 客户维护费支出182.84亿元 同比增加12.79% [12] - 联博基金等11家机构尾随佣金占比超40% [12] - 基金管理费净收入433.19亿元 同比减少1.99% [12] 销售服务费 - 销售服务费总收入152.16亿元 同比增长13.44% [14] - 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116.16亿元 占比76.34% [14] - 混合型基金销售服务费13.38亿元 债券型12.56亿元 [15] - 天弘基金销售服务费11.88亿元居行业首位 [15] 托管费收入 - 托管费总收入137.69亿元 同比增长2.36% [17] - 工商银行以20.35亿元托管费居首 [17] - 建设银行19.40亿元 招商银行13.17亿元位列前三 [17] - 券商托管业务收入合计3.08亿元 [18] 行业规模与结构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4.39万亿元 半年增长1.56万亿元 [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24家机构管理费不足1000万元 [7] - 79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实现正增长 [7]
大曝光!易方达近19亿,工银瑞信超17亿,南方、广发、华夏超11亿!永赢火了,飙升80%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18:00
行业整体表现 - 39家基金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 [12] - 5家净利润超10亿元的基金公司合计净利润占比超43% [12] - 15%的基金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部分公司净利润为负 [12] - 行业在股市走牛、债市震荡上扬背景下实现正增长 市场偏好ETF及固收+产品 [12] 头部公司业绩 - 易方达基金营业收入58.96亿元(+9.71%)净利润18.77亿元(+23.84%) 管理规模2.16万亿元(+5.4%)非货规模1.52万亿元行业第一 [2][5] - 工银瑞信基金净利润17.45亿元(+29.64%) [2][6] - 南方基金营业收入37.97亿元(+11.65%)净利润11.94亿元(+15.24%) 管理规模2.59万亿元 公募规模1.38万亿元 [2][6] - 广发基金营业收入38.98亿元(+22.17%)净利润11.80亿元(+43.54%) 管理规模1.51万亿元(+2.9%)非货规模8944.82亿元行业第三 [2][6] - 华夏基金营业收入42.58亿元(+16.05%)净利润11.23亿元(+5.74%) [2][7] 银行系基金表现 - 中银基金净利润4.20亿元(+16.99%) 总资产72.56亿元 [9] - 建信基金净利润4.09亿元 管理规模1.43万亿元 总资产120.39亿元 [9] - 交银施罗德基金净利润4.09亿元 公募规模4982亿元 总资产84.30亿元 [9] - 农银汇理基金净利润1.32亿元(+12.82%) 总资产50.55亿元 [9] - 永赢基金营业收入8.97亿元(+42.16%)净利润1.82亿元(+80.2%) 公募规模5447亿元 [10] - 兴业基金营业收入6.95亿元 净利润2.40亿元(+43.71%) 资管规模5061.38亿元(+23.2%) [10] 高增长公司亮点 - 永赢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80.20% [2][10][11] - 上银基金净利润1.52亿元(+70.79%) [2] - 财通基金净利润9225.95万元(+80.60%) [2] - 中邮创业基金净利润2725.68万元(+106.30%) [2] - 兴业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43.71% [2][10] - 广发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43.54% [2][6] - 诺安基金净利润1.18亿元(+43.75%) [2] - 中欧基金净利润4.02亿元(+42.23%) [2]
再迎实质性突破!从“降费让利”到“机制重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深水区
券商中国· 2025-08-26 12:15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纵深推进 - 费率改革正从降费让利向机制重构纵深推进 按照"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三阶段稳步实施[2] - 改革核心在于破除规模崇拜与渠道依赖 构建基金管理人、销售渠道与投资者利益共担的新范式[2] - 2023年7月以来全市场超3500只基金降低管理费用 累计为投资者节省数百亿元成本[3] 浮动费率基金常态化发展 - 浮动费率基金已转为常态化注册 并可能从主动权益产品拓展至"固收+"基金[5]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资258.65亿元 平均募集规模约10亿元[3] - 截至8月22日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等6只基金成立至今回报超15%[3] - 第二批产品创新显著:投资策略更多元(行业/主题基金) 费率降档阈值更严格(如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降档阈值调整为跑输2个百分点)[4] 销售费用改革即将落地 - 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即将征求意见 包含统一调降销售服务费率、下调尾随佣金、取消直销渠道销售费用等[6] - 改革将推动行业从卖方销售转向买方投顾模式 以投顾服务费为核心收费模式[7] - 销售降费短期可能降低基金业务相对优势 长期将促使渠道更重视基金保有量和留存率指标[6] 解决行业三大核心痛点 - 解决利益错配:浮动管理费将管理人收入与投资业绩捆绑 实现规模导向到业绩导向的转变[8] - 解决潜在利益冲突:交易费用改革实现研究费用与交易佣金分离 使成本更清晰[9] - 解决销售驱动:销售费用改革推动从赚取交易佣金转向长期资产配置服务[9] 费率改革长期影响 - 短期可能使基金公司利润承压 但低费率有助于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10] - 改革推动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缓解"旱涝保收"现象 解决利益输送等乱象[10] - 行业降费具有内生动力:投资者成本敏感性提升 市场竞争加剧倒逼降费[10] 生态培育与系统配套 - 费率模式应鼓励多元化探索 如"固定管理费+业绩报酬"、指数基金阶梯费率机制等[11] - 需要配套评价体系改革 将长期业绩、投资者回报、风险控制置于核心位置[12] - 培育买方服务生态需要长期投入投顾能力建设与投资者教育 中小机构可能面临转型阵痛[12]
每日市场观察-20250826
财达证券· 2025-08-26 10:11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态 - 市场成交额达3.18万亿元,环比增加约6000亿元,为去年10月以来第二次突破3万亿元[1][5] - 沪指涨1.51%,深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3%[2]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入421.76亿元,深证净流入274.74亿元[3] - 通信、有色、地产、钢铁等行业涨幅居前[1] 行业与政策动向 - 杭州1-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10.1%,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613亿元[7] - 卫星互联网牌照即将发放,中国星网星座卫星数量从34颗提升至72颗[4] - 海关总署创新监管模式使进口矿产品、出口锂电池通关时长压缩80%以上[8] - 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3.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10] 基金与改革进展 - 8月以来超35只科技主题基金上报,含首批10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11]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推进浮动管理费模式,销售费用规定或将征求意见[13]
再迎实质性突破!从“降费让利”到“机制重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深水区
证券时报· 2025-08-26 06:28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从降费让利向机制重构纵深推进 旨在重塑行业生态 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基金管理人 销售渠道与投资者利益绑损与共的新范式[1][2] 浮动费率基金发展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完成两批发行 首批26只产品募资258.65亿元 平均募集规模约10亿元 部分产品成立至今回报超15%[3] - 第二批产品在投资策略和费率设计上进一步创新 出现行业主题基金 且降档阈值更严格 如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基金要求"跑输2个百分点"[4] - 浮动费率产品将从试点转向常规化审批 并可能从主动权益产品拓展至"固收+"基金 监管要求头部公司发行1只固定费率产品需配套2只浮动费率产品[4][5] - 浮动费率模式将管理费与超额收益挂钩 推动管理人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实现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4] 销售费用改革进展 - 销售费用改革即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内容包括统一调降销售服务费率 下调尾随佣金 取消直销渠道销售费用[6] - 销售费率下调可能短期内降低基金业务相对优势 但长期促使销售渠道更重视基金保有量和留存率 并提升专业能力要求[6] - 基金公司表示将积极响应监管 调整费率体系 降低认购费 申购费及销售服务费 并提升自有平台运营能力[7] - 销售费用改革将推动行业从卖方销售转向买方投顾模式 以投顾服务费为核心 中小机构可能面临更大生存压力[8] 费率改革解决的行业痛点 - 解决利益错配问题 通过浮动管理费将管理人收入与投资业绩捆绑 实现从规模导向到业绩导向[9][10] - 解决潜在利益冲突 交易费用改革实现研究费用与交易佣金分离 使券商更专注交易执行质量[10] - 解决销售驱动问题 推动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使销售渠道利益与客户长期资产增值保持一致[10] 费率改革的影响 - 行业降费短期内可能使基金公司利润承压 但长期有助于吸引养老金 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 带来规模稳定增长[10] - 费率改革通过降低管理费率 托管费率 交易佣金费率等 减少投资者投资成本 缓解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11] - 改革推动行业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 解决利益输送等乱象[11] 费率改革下半场重点 - 鼓励多元化费率模式探索 如"固定管理费+业绩报酬" 阶梯费率机制等 让费率反映管理难度和创造价值[12] - 需配套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将长期业绩 投资者回报 风险控制置于核心位置[12][13] - 培育买方服务生态 基金公司与销售机构需投入投顾能力建设与投资者教育 实现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服务的转型[13]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25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5 08:08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 - 翔宇医疗发布五大系列13款脑机接口设备并牵头组建康复技术创新联合体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1] - 呼和浩特市落地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为医疗场景落地提供政策保障[1] - 脑机接口处于技术加速变革期 产业链中上游技术进步推动下游应用突破 国内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1] A股上市公司分红情况 - A股1688家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中97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288家发布中期分红方案合计拟分红1646.98亿元[1] - 119家公司半年度拟现金分红超1亿元 56家超3亿元 21家超10亿元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化、牧原股份分红金额居前[1] 央行流动性管理 - 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0770亿元逆回购、3000亿元MLF及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2] - 央行8月两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通过逆回购净投放和MLF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 -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高峰较往年提前1至2个月 拉美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新增量市场[3] - 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打造护城河 智能装饰等新式产品出口增长明显[3] 北交所上市公司调研 - 8月以来超20家北交所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聚焦业绩增长动力、新产品布局及海外市场拓展[4] - 多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并拓展新能源、半导体等高潜力赛道 华源证券、易方达基金等机构积极参与调研[4] 光伏行业业绩 - 爱旭股份、弘元绿能等光伏组件厂商上半年实现减亏或扭亏[4] - 多晶硅价格调整被下游市场接纳 组件价格有望回归成本线 行业维持低负荷生产和低毛利率成常态[4] 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寒武纪自2023年以来累计涨逾20倍 市值超5000亿元 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5] - 人工智能、芯片等板块领涨 多只科创主题ETF交投活跃 重仓寒武纪的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涨幅达30%-40%[5] ETF市场动态 - 超1000只股票ETF中逾四成净值创新高 集中在科创方向[6] - 芯片、人工智能等科技类ETF表现突出 消费和新能源主题ETF修复节奏落后[6] - 券商加大ETF业务布局 7月成交额及交易账户数据显示头部券商地位稳固[7] 保险资管及债券基金业绩 - 4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营业收入69.25亿元同比增长15.4% 净利润34.94亿元同比增长29.3%[7] - 南华瑞泽债券A净值增长率6.15%超越基准6.21个百分点 南华瑞利债券A涨幅2.04%超越基准2.18个百分点[7]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浮动费率基金有望转入常规化审批并扩容至"固收+"产品[6]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有望公开征求意见[6]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两大关键环节有望再迎实质性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7:00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展 - 费率改革正从降费让利向机制重构纵深推进 按照"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三阶段稳步实施 [1] - 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 2025年5月进一步推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1] - 核心举措包括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两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获批发行 [1] 改革关键突破方向 - 浮动费率基金有望转入常规化审批 并计划扩容至"固收+"产品类别 [1]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相关管理规定预计将公开征求意见 [1] - 改革从费用层面深入机制层面 旨在破除规模崇拜与渠道依赖弊端 [1] 行业影响与格局重塑 - 构建基金管理人、销售渠道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新发展范式 形成三方利益荣损与共的格局 [1] - 最终目标重塑行业利益分配格局 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