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国务院严令锂电客户承诺“60天付款”
鑫椤锂电· 2025-06-13 16:03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锂电材料端市场情况 锂电巨头将于6月底停产! 瑞典电池制造商 Northvolt 将于 2025 年 6 月底停止其谢莱夫特奥工厂的电池单元生产。 据破产管理人 称,这一决定是在瑞典正在进行的破产程序的背景下做出的。寻找电池生产买家的尝试迄今为止尚未成 功。这意味着这家瑞典公司在其本土的电池生产将彻底结束。Northvolt自3月12日宣布破产以来,尽管生 产大幅削减,但仍依靠斯堪尼亚的订单维持部分运营。如今,斯堪尼亚将转向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彻 底中断与Northvolt的合作。一旦斯堪尼亚退出,Northvolt在瑞典将无任何订单来源。 津巴布韦将从2027年起禁止锂精矿出口 津巴布韦一位内阁部长表示,为鼓励外国矿业公司在该国开展精炼业务,津巴布韦将于2027年禁止锂精矿 出口。信息部长詹凡·穆斯韦雷在首都哈拉雷表示:" 自2027年1月起,将不再允许锂精矿出口。 "2025年稍 早,津巴布韦锂出口商寻求将税收延迟至2027年。一些非洲国家一直在努力推动外国矿业公司为其经济创 造更多价值。据CRU集团称 ...
信维通信加速多元化布局 卫星通信、智能汽车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财富在线· 2025-06-13 11:3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积极布局多元化市场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开拓新增长曲线 包括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车、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战略市场 [1] - 公司正在孵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低空飞行、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为中长期增长蓄力 [1] - 公司正推进从"消费电子龙头"向"多元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多元化布局的战略红利有望在未来2-3年加速释放 [3] 卫星通信业务进展 - 公司已成功切入全球头部卫星互联网项目供应链 为北美客户供应地面终端高速连接器产品 [2] - 公司计划导入更多海外及国内客户 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涵盖天线、连接器、结构件乃至整机的完整解决方案 [2] - 凭借深厚射频技术积累和前期紧密配合 公司有望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实现收入规模的持续扩大 [2] 智能汽车业务发展 - 公司已获得多家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 1供应商资质 重点开发以LCP材料为基础的高性能毫米波天线解决方案 [3] - 产品线覆盖无线充电模组、高频高速连接器、车规级MLCC、UWB模块等核心汽车电子部件 [3] -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加速扩容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智能汽车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 [3]
信维通信Q1营利双降,毛利率持续承压,新业务成色待考
证券之星· 2025-06-12 14: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43亿元,同比下滑6.19%,归母净利润7749.22万元,同比下滑48.9% [1][8] - 2024年营收87.44亿元,同比增长15.85%,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6.89%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6亿元,同比下滑40.83% [6]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模组、EMI/EMC器件、高精密连接器、声学器件等,应用于消费电子、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车等领域 [2] - 射频零部件2024年营收87.44亿元,同比增长15.85%,但毛利率下滑1.25个百分点至20.82% [4] - 境外收入占比70%,2024年境外收入64.02亿元,同比增长4.29%,但未恢复至2022年67.19亿元水平 [5] - 国内市场2024年收入23.42亿元,同比增长66.2%,但毛利率下滑1.97个百分点至17.01% [5] 并购与子公司表现 - 通过并购拓展至连接器、音射频及声学模组等领域,2023年收购维仕科技进入声学模组领域 [2][3] - 维仕科技2024年营收19.79亿元(占公司23%),净利润2.06亿元(占公司31%) [2] - 其他子公司深圳亚力盛、信维创科、艾利门特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98亿元(-4.11%)、-0.68亿元(-53.31%)、0.33亿元(-217.76%) [3] 新业务布局 - 商业卫星通信领域:LCP薄膜、LCP高频FCCL通过美国UL认证,为北美客户批量供货 [7] - 智能汽车领域:取得部分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1供应资质 [7] - 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2025年Q1毛利率19.47%,同比下滑0.82个百分点 [8] 费用与股价表现 - 2025年Q1销售、研发及管理费用合计2.87亿元,同比增长14.34% [9] - 2025年累计回购1510万股(占总股本1.56%),金额2.68亿元 [10] - 股价从2024年11月32元/股高点回落至2025年6月22.12元/股,累计跌幅13.05% [10]
2025下半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格局激烈重塑,制造与科技并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1 12:57
核心观点 - 整车产业底层逻辑重构,利润池迁移,智电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新利润高地 [5][32]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汽车板块涨幅高于沪深300指数11.0pct,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6%,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位 [6] - 零部件恢复弹性,千T时代算力膨胀,RoboXX新场景出现,VLA上车为明确趋势,汽零赋能机器人成产业趋势,全球化和机器人带动白马持续成长 [6] 行情回顾 涨幅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汽车板块涨幅高于沪深300指数11.0pct,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6%,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位;细分领域中,零部件、乘用车和商用载货车涨幅较为突出,分别达10.67%、6.57%、3.45% [6][14] 持仓情况 - 2025Q1汽车板块基金持仓占比为4.98%,较2024Q4提高1.32pct,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服务板块分别提高1.14pct、降低0.01pct、提高0.18pct、提高0.01pct;持仓结构上,高景气度细分领域优势企业更受市场青睐,前三名分别为比亚迪、九号公司、福耀玻璃 [6][19] 销量情况 - 2025年1 - 4月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864万辆,同比+12.41%;4月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7%;1 - 4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405万辆,同比+45.15%,渗透率46.84%;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5万辆,同比+42.19%,当月渗透率51.57% [26] 整车 格局的探讨 - 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变革带动产业利润池迁移,智电技术研发、软硬件为核心的全栈式服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开始具备技术定义和主导权 [34] - 细分市场格局重新分配,A级车份额持续下行,让渡给B/C级产品;10万元以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带动A00/A0级车型份额回升;20 - 25万元和25 - 30万元区间中部分智能电动车和新能源车型贡献显著增长,推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比上行 [35]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跌破5%,单月利润同比降幅创新低,行业利润“失血”状况改善仍需时间,但阵痛期已进入下半场 [41][46] - 燃油车销量整体下行,2025年前四个月占比51%,A0、C+市场和30万元以下燃油车型下滑显著,合资车中美系、韩系出清及日系车销量下滑带来主流市场大洗牌;自主品牌吉利、奇瑞份额稳步提升,仅奇瑞实现燃油车销量逆势增长 [49][52] - 企业竞争格局从“金字塔式”分布向“无差别竞争”转变,车市“马太效应”凸显,头部玩家以规模与技术筑墙,尾部企业加速出清 [55][57]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强,21家企业合计占据市场90%的份额;欧美日等成熟市场集中度更高;中国车企之间销量差距悬殊,强者恒强、弱者难上的竞争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66] - 汽车产业因规模效应驱动整合、技术迭代加速淘汰,中国市场处于“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深水区,头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护城河,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 [68][70][72] 以旧换新及价格战分析 - 2025年以旧换新成效显著,截至5月11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22.5万(2024年全年为662万份),其中103.5万份为报废申请,219万份为置换申请 [80] - 多车企开启一口价等优惠,合资品牌经销商生存压力加剧,若考虑产品竞争力衰减,预计整体出让份额约200万台 [85] - 2025年整体行业折扣率呈上升趋势,5月各厂商加大优惠力度,行业平均折扣率14.38%,环比+0.56pct;工信部将加大汽车行业过度竞争整治力度 [88] 新看点展望 - 理想i8、i6以及小米Yu7发布在即,补能基础设施完善、上下班通勤需求高的沿海地区及北京纯电渗透率高,内陆地区及充换电网络相对不发达地区对增程需求更高,沿海地区城市或成为三款SUV主战场 [94] - 30万元以上热销纯电SUV中,智能化成为核心竞争力,特斯拉Model Y、问界M9、蔚来ES6/EC6等在智能化配置上表现突出 [96][97] 零部件 千T时代,算力膨胀;RoboXX新场景 - VLA上车为明确趋势,对车端芯片算力需求明显提升,VLA模型可显著提升自动驾驶性能,2025年多家大算力芯片加速上车 [99][103][104] - ADAS+AD -> Robo -> 机器人 -> 低空经济 -> 深海科技存在技术外溢,产业复用现象明显 [109]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年中量产,车队规模快速扩张,BOM成本降低70%,L4技术进步,运营面积扩大,获得多个测试许可证和商业牌照 [111] 汽零赋能机器人已成为产业趋势 - 随着算法进步,机器人运动能力不断加强,产业化落地在即,多家机器人公司取得新进展 [116] - 机器人与智能汽车行业底层技术相通,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链可被复用,成功实现新能源转型的优秀零部件公司有望为机器人产品形态进化提供保障 [117][119] - 福达股份主业受益于新能源曲轴、电驱齿轮外包需求旺盛,机器人多维拓展,业绩预期良好,对外投资长坂科技,在平湖产能布局 [120][122] - 巨一科技业绩拐点明确,核心卡位机器人场景落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 [123][125] 全球化&机器人带动白马持续成长 - 2025Q1汽零板块整体表现稳定,营收增速快于利润增速,盈利能力略有下降,表现分化 [127][129] - 零部件马太效应加强,领头企业通过业绩证明保持营收和利润高速增长,原因包括客户结构多元化、全球化进展迅速、内控管理能力优势 [130][131] - 领头企业墨西哥产能提前布局,有效化解关税压力,多家企业在墨西哥有投资项目和产能建设 [132][133]
从“全景”到“光感”,汽车上的“诗与远方”经历了什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11:54
汽车天窗技术演进 - 汽车天窗经历了三次"透光革命":从20世纪30年代的可开启式小窗到80年代的电动天窗再到21世纪初的全景天窗 [3] - 全景天窗透光率提升至80%以上但存在夏季"烤头"和遮阳帘故障率高等问题 [3] - 光感天幕通过EC固态电致变色玻璃技术实现10%-70%无级渐变透光雾度仅2% [4] 光感天幕技术优势 - 紫外线阻隔率达99.9%(SPF50+)红外热辐射透过率≤20%夏季可降低车内温度5-8℃ [5] - 工作温度范围-20℃至90℃通过10万次耐久测试寿命覆盖整车周期 [4] - 工作电压≤1.5V低于传统12V标准节能性提升 [4] 用户体验升级 - 取消遮阳帘释放50mm头部空间配合无框车门打造"悬浮式座舱"效果 [6] - 支持0.5秒快速调光可自动根据环境光强调节透光率未来将接入车载AI系统 [4] - 实现"全天候自适应"场景如清晨60%透光率正午20%透光率夜晚透明态 [6] 产业链变革 - 上游研发柔性电致变色薄膜中游攻克大尺寸玻璃成型下游探索"硬件预埋+软件付费"模式 [6] - 技术壁垒从机械结构转向材料科学、电子控制与AI算法 [6] - 推动天窗从"机械部件"向"智能终端"进化 [6] 未来应用场景 - 可能融合AR-HUD实现天幕投射导航光带、天气信息 [7] - 前挡风玻璃局部调光侧窗集成隐私模式车身玻璃或成"可变外立面" [7] - 从"被动适应环境"走向"主动定义体验"向"智能皮肤"方向发展 [7]
华为,能让江淮汽车“翻身”吗?
36氪· 2025-06-10 15:52
前段时间,#华为 与#江淮汽车 合作推出的尊界品牌首款车型#尊界S800 正式发布,售价70.8万元起,最高101.8万元。 尊界S800是目前鸿蒙智行旗下定位最高的车型,华为余承东称其为"中国智造走向高端化的一个开端"。 江淮汽车对尊界也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借此点燃增长引擎。 华为,能让江淮汽车"翻身"吗? 史上最差财报 在发布尊界S800之前,江淮汽车发布了史上最差财报。 2024年财报显示,江淮汽车营业收入为421.16亿元,同比减少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7.84亿元,同比下滑1277.59%,由盈转 亏,并且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则高达27.41亿元。 | | | |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 | --- | --- | --- | --- | --- |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 | 2022年 | | | | | 增减(%) | | | 营业收入 | 42, 115, 891, 830, 76 | 44, 940, 360, 420, 64 | -6. 28 | 36. 494. 67 ...
拓普集团业绩说明会:推进智能汽车部件与机器人部件业务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0 00: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35.02%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1亿元,同比增长39.52% [1] - 公司通过全产品线覆盖、系统研发能力和创新型商业模式实现快速增长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2.24亿元,用于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 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座舱项目、线控制动(IBS)、线控转向(EPS)、电驱系统等项目已量产 [1] - 球铰产品经过20年研发攻关,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某客户认证的全球控制臂供应商 [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布局电驱执行器等产品 [2] - 已具备永磁伺服电机、无框电机自研能力,以及电机、减速机、控制器整合经验 [3] - 从直线执行器合作起步,推进旋转执行器研发,并研发灵巧手电机等产品 [3] - 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足部减震器、电子柔性皮肤等平台化产品 [3] 发展战略与行业评价 - 2025年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平台化战略和全球生产基地扩张提升市场份额 [2] - 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为机器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 - 行业专家建议加强跨界合作和人才培养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3]
超越期待的新一代三好SUV——泉城盛大交付 热爱启程
齐鲁晚报· 2025-06-09 10:53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第四代博越L在济南举办上市暨交付派对,标志着该车型正式进入济南市场 [1] - 该车型定位为"新一代三好SUV",主打五大超越期待的体验,旨在重塑燃油车价值标杆 [1] - 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200万辆,热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标杆 [15] 产品设计与美学 - 采用新一代山河美学设计,全系标配50+项高配功能,包含24项同级独有及26项同级领先配置 [3] - 前脸采用"百川归海"格栅设计,配备"鎏光星河"前贯穿灯和"璀璨西子"后贯穿灯 [5] - 提供五种中式美学车色:出云青、云梦蓝、湖光银、墨雨黑、流光白 [5] - 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配备晶钻挡把(50个切割面)和科技豪华感皮革 [5] 动力与驾驶性能 - 基于CMA全球豪华架构打造,提供2.0TD+7DCT和1.5TD+7DCT两种动力组合 [7] - 百公里加速仅需7.4秒,支持92号汽油,实现性能与经济性平衡 [7] - 配备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和星睿AI技术矩阵,打造新一代AI数字底盘 [7] 空间与舒适性 - 车身尺寸为4730mm×1910mm×1710mm,轴距2785mm [8] - 得房率达84.27%,同级第一,实现A+级车身尺寸带来B+级空间体验 [8] 智能科技配置 - 搭载7nm龍鹰一号芯片,AI算力是8155芯片的两倍,配备16GB+128GB存储 [11] - 全系标配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配备15.4英寸2.5K超高清全面屏 [11] - 定位为A级燃油车中最先进的智能座舱,重新定义燃油车智能交互标准 [9] 安全性能 - 采用8大被动安全和16大主动安全技术,共24项主被动安全配置 [13] - 车身扭转刚度达32000N·m/deg,同级最大 [13] - 采用笼式车身结构,配备1500MPa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等安全技术 [13] 市场定位与战略 - 以"更好看、更好开、更智能"的"三好"价值理念重新定义10万级燃油SUV标准 [17] - 通过文化自信赋能产品设计,打破油电边界,推动燃油SUV智能平权 [17] - 历经9年4代技术革新,坚持"科技普惠"理念,引领中国智能SUV技术进步 [9]
江淮汽车61年蜕变 “联姻”华为破局百万级市场垄断
中国经营报· 2025-06-06 20:02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 -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推出首款高端智能豪华车型尊界S800,售价70.8万—101.8万元 [2] - 尊界S800上市72小时大定突破2600辆,市场反响热烈 [4][10] - 双方自2019年展开全面战略合作,2023年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合作不断深化 [5] 尊界S800产品亮点 - 首发搭载HUAWEI 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采用全新WEWA技术架构,配备36个传感器 [11] - 率先搭载途灵龙行平台,具备时空推理悬架和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功能 [11] - 采用玄武车身架构设计,配备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系统,整车综合测试里程达1500万公里 [13] - 网络安全加固,芯片级安全保护,关键部件防伪检测,电磁干扰测试超国标3倍 [13] 制造与研发投入 - 尊界超级工厂通过数字化转型重构传统制造工艺,每秒采集实体工厂30万条数据 [8][10] - 成立尊界上海设计中心,组建超5000人研发与交付团队 [8][13] - 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合作,全产业链协同推进中国智造 [13] 品牌与市场表现 - 尊界S800在2025年蛇年春晚黄金时段亮相,上市1小时大定超1000辆,48小时破2100辆 [10][11] - 江淮汽车61年造车底蕴助力品牌高端化突破,以"共生进化"姿态破局百万级市场 [4][6] - 悍途PHEV全球首秀,展现公司开放融合战略,在智能汽车市场寻求突破 [15] 行业趋势与意义 - 中国汽车市场在"新四化"浪潮下保持高速增长,自主品牌产品力显著提升 [4] - 尊界S800被视为中国智造走向高端化的开端,凝聚产业链上下游智慧与力量 [13][15] - 江淮汽车从汽车配件厂成长为综合性汽车集团,61年历程展现持续创新 [4][15]
雷军:我们就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高标准才能为大家造出一辆好车,只要敢比就是走在赢的路上【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6-05 16:59
6月3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微博发文称,小米YU7的标准版,相当于竞品Max版或者Ultra版,并详细 列举了标准版的具体配置。他表示,"看看标准版具体配置,就知道产品力,CLTC续航835km, 700TOPS算力+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小米天际屏。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还有更多豪华舒适配 置 。" 不久后,雷军再次发文强调,小米YU7并非普通的、平庸的SUV,而是一款高性能豪华SUV,既有很好 的驾驶体验,又有豪华舒适配置,还兼顾空间和日常使用场景。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销量爆发式增长至688.7万辆, 同比增长93.4%;2012-2023年,销量从1.28万辆跨越到949.5万辆;2024年1-11月累计产量1126.2万辆,同比 增长35.6%,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逐年攀升。 尽管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政策支持和产业链成熟度为新入局者提供了机遇。 2024年3月28日,小米在汽车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其首款量产智能电动汽车——小米SU7,这也标志着 小米集团正式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