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金管局第二批生成式AI沙盒:20家银行14家技术方入选 明年年初启动技术测试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13:36
项目概览 - 香港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联合公布第二期生成式AI沙盒参与者名单,共有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合作伙伴的27个案例入选 [1] - 首批沙盒参与方的试行成果及对香港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应用成效,预计在2024年12月对外发布 [1] - 沙盒参与者将于2024年年底陆续开始登陆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专属平台,预计于2026年年初开始技术测试 [6] 参与方分析 - 第二期沙盒参与银行数量为20家,包括中银香港、富邦香港、蚂蚁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 [2] - 技术供应商数量为14家,包括蚂蚁数科、阿里云、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壹账通、瑞莱智慧等 [3] - 与第一期相比,参与方数量大幅增加,第一期仅有10家银行和4家技术合作伙伴的15个用例入围 [3] 项目重点与创新 - 第二期沙盒除聚焦银行业风险管理、反诈骗及客户体验创新外,特别新增"GenA.I.协创实验室"模块,针对"深度伪造诈骗"设立测试方向,探索"以AI对抗AI" [2] - 评审标准依据创新水平、技术的复杂程度及其对业界的潜在价值进行排序 [3] - 项目旨在协助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框架内测试GenA.I.创新案例,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管意见 [3] 应用场景与案例 - 27个入选方案的应用场景涉及风险管理、反诈骗措施、客户体验三大类 [5] - 具体业务方向包括多代理AI信贷组合管理、智能贸易融资办理、市场风险监察及预警、强化人脸认证防伪验证、跨界别多领域诈骗侦测、AI生成投资见解、客户服务AI语音机器人、多渠道客户关系管理和无障碍服务AI工具等 [5] - 富邦银行(香港)联合阿里云、蚂蚁数科等探索AI助理,旨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和推动金融普惠 [5] - 金融壹账通与PAObank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可对AI伪造图像进行深度剖析,该技术在国内已累计调用量超9000万次,成功拦截黑产攻击2万余起 [6] 行业背景与意义 - 香港大部分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需求,银行处于创新与合规的交汇处 [4] - 香港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定位于香港人工智能生态圈的核心引擎,旨在提升科研能力并吸引海内外初创企业及科研人才 [6]
报告称中国生成式AI用户最近半年翻番达5.15亿
环球网· 2025-10-18 11:53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18日消息,据新华社消息,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生 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激增2.66亿人,半年内实现 用户规模翻番,普及率攀升至36.5%。 报告认为,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广泛青睐,并推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改造升级。调查发现,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生成式人工 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还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实践。(青山) ...
新华社消息|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5亿
新华网· 2025-10-18 11:16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 记者:王思北 编导:徐宁 ...
新华社权威快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5亿
新华社· 2025-10-18 09:10
新华社权威快报 10月18日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2025)》发布 截至2025年6月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 5.15 7 较2024年12月增长 2.66亿人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记者:王思北 海报制作:王思北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10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 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 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 报告认为,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广泛青睐,并推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调查发现,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 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还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实践。 ...
报告发布!全国网安产业规模超两千亿,AI等“新蓝海”涌现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19:41
产业发展现状 - 行业当前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至近2200亿元 [1] - 行业呈现“小而散、碎片化”的特征 [1] - 上市企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与净利润承压是现实挑战 [1] 产业发展驱动力与趋势 -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1] - 安全产品与服务正向“行业化、内嵌化、能力驱动”深刻转变 [1] - 在顶层设计优化、技术融合与服务模式创新驱动下,行业空间广阔 [2] 技术影响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赋能智能化防御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网络攻击门槛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剧了安全监管的难度 [1]
青岛崂山:概念验证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5:20
概念验证平台建设进展 - 青岛市已完成两批共26家概念验证平台备案,崂山区占11家,加上省级试点平台,崂山区已集聚13家经认定的概念验证平台,数量居全市首位,占比超40% [1] - 崂山区13家概念验证平台已覆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及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 [1] - 崂山区明确下一步三大发力方向,推动平台量质齐升,包括壮大平台队伍、引导共建平台、推动平台与中试验证平台融合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4年崂山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概念验证平台专项支持政策,对新认定的省、市级平台按上级扶持额度的50%给予配套支持,最高可达100万元 [1] - 2025年修订的人才政策推出繁星人才计划,重点选拔培养科技项目经理人等转化服务类人才,单人最高奖励20万元 [1] 平台运营成效与案例 - 青岛市机器视觉概念验证平台已为企业提出44项需求提供可行性方案,其中PIN针缺陷检测等6个项目成功签约落地 [2] - 该平台基础上整合资源共建生成式创业营,配套打造创新成果捕获与聚合网络、概念验证与中试服务网络、产业育成网络三大生态体系 [2] - 青岛市智能家电概念验证平台搭建起芯片到整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四个子平台提供成果评估、二次开发等服务 [2] - 山东省高分子工程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全链条服务已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超800亿元,成功孵化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推动项目产业化落地 [3] 未来发展方向 - 崂山区支持平台拓展对外服务模式,打通与驻区高校、科研人员的对接渠道 [3] - 联合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机构完善服务供给,并探索市场化运营,通过服务收入、成果转化收益等增强盈利能力 [3]
重庆今年已下架“AI开处方”等10多款违规AI产品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5:18
重庆今年已下架"AI开处方"等10多款违规AI产品 中新网重庆10月17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魏春17日在重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 重庆开展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今年已下架"AI开处方"等10多款违规AI产 品。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AI技术滥用、AI生成虚假信息、数据安全 风险等问题。魏春表示,重庆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积极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在整治AI滥用方面,重庆还督促网站平台按照标识要求,对AI生成的内容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标注, 方便群众一眼就能识别清楚。推动网站平台健全AI生成合成内容审核机制,提升虚假信息检测和鉴别 能力。同时,重点整治利用AI技术制作发布虚假信息、假冒他人实施侵权违法、从事网络水军活动等 突出问题,依法处置利用AI违规引流账号56个,清理AI生成的虚假信息1500多条。 与此同时,重庆既抓管理,也抓服务,推动AI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进生活圈。从产业数字化 到数字产业化,从低空飞行器到工业智能体,重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应用高地,赋能产业、服务民生。 以汽车领域为例,重庆推动长安汽车" ...
坚守大学使命,摆脱“AI依赖”困境
中国青年报· 2025-10-17 11:51
生成式AI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本科生使用生成式AI辅助学习的频率较高 其中有时使用占比32.92% 经常使用占比40.49% 总是使用占比12.29% [1] - 有三四成的本科生表示会直接复制AI生成的内容 [1] - 研究生群体中AI依赖问题更为突出 不少研究生利用AI一键生成论文 [2] 过度依赖AI的潜在风险与问题 - 过度依赖AI工具极易引发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等问题 例如利用AI伪造实验数据或图片 或直接使用AI生成虚假文献 [2] - 当学生依赖AI直接生成论文时 他们跳过了搜集资料、整理思路、逻辑论证等关键研究步骤 这些步骤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 - AI生成的论文常出现假大空的车轱辘话 还时常出现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错误 [2] 正确使用AI的策略与方法 - 大学生在使用AI时应将其视为一面用来参照的镜子 而不是对其过度依赖或完全拒绝尝试 [2] - 大学生应把AI当成伙伴、朋友或同学 而不是当作一个可以直接代劳的员工 [3] -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 学生可通过与AI的多轮对话搭建论文框架 还可利用其润色功能检查病句和错别字 [3] AI的能力边界与教育使命 - 智能技术擅长处理海量数据、识别复杂模式以及完成精确性的重复任务 [4] - AI不擅长处理涉及人类情感、创造性思维以及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4] - 机器新闻写作更擅长产出带有固定模板和范式的报道 而不能替代特稿、非虚构写作等文体的深度报道 [4] - 在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阶段 过度依赖AI可能会阻碍认知结构的建立 而在综合应用和创新环节 AI则可能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和参考 [4]
HBM之争,升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17 09:12
生成式AI对内存带宽的需求 - 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揭示,AI数据中心的真正瓶颈是内存带宽而非处理速度,无法满足高速内存需求将使基础设施失效 [1] - 行业面临新铁律:必须足够快地提供高带宽内存(HBM)以支持AI运算 [1] HBM4技术规格与优势 - HBM4是3D堆叠内存技术,目标在2,048位接口上实现每引脚8 Gbps速度,每个内存堆栈带宽达到2 TB/s,约为当前HBM3芯片带宽的两倍 [2] - HBM4支持高达16层堆叠,每个芯片密度为24 Gb或32 Gb,每个堆叠最高容量达64 GB,相当于目前高端GPU的整个显存容量 [2] - HBM4设计兼顾能效,允许更低的I/O电压和核心电压,以满足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时在GPU间移动TB级数据的需求 [3] HBM4市场竞争格局 - 目前仅SK海力士、美光和三星三家内存供应商拥有批量生产HBM4所需的DRAM和3D堆叠专业知识 [3] - HBM4供应竞争将直接影响英伟达、AMD和博通等公司未来的AI硬件路线图 [3] SK海力士的HBM4领先地位 - SK海力士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HBM市场份额为62%,远领先于竞争对手,优势源于与英伟达的紧密联盟 [3] - 公司在2025年3月交付全球首批12层HBM4样品,并于同年9月确认其HBM4满足所有规格,每针运行速度达10 GT/s,比基准8 GT/s快25% [4] - SK海力士使用成熟的1b DRAM工艺制造HBM4 DRAM芯片,注重可靠性和良率,已准备好在客户需要时提升产量,预计2026年初开始批量出货 [5][7]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其77%的销售额来自HBM及相关AI内存 [7] 美光科技的HBM进展 - 美光在HBM领域市场份额达21%,超过三星的17%,其HBM3E产品成功使其成为英伟达AI GPU的供应商之一 [9] - 公司在2025年9月的季度报告中称,HBM业务营收已接近20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两位数比例,2025年全年HBM产量已售罄,2026年订单基本被预订一空 [9] - 美光于2025年6月开始交付HBM4样品,到第四季度宣布其样品运行速度超过每针11 Gbps,每堆栈吞吐量超过2.8 TB/s,预计2026年投入量产 [10] 三星电子的HBM追赶 - 三星在早期HBM领域落后,其12层HBM3E耗时18个月并通过多次尝试才达到英伟达的质量和性能标准,于2025年第三季度通过验证 [11] - 公司面临的关键挑战是试图将尖端的1c DRAM工艺应用于HBM导致良率问题,截至2025年7月试运行良率仅为65% [11] - 三星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开始量产HBM4,并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向英伟达交付样品;公司与AMD深化合作,成为AMD MI450加速器HBM4的主要供应商 [12] HBM4市场竞争展望 - HBM4供应竞争非零和游戏,三家供应商都将尽力提供最高性能内存模块,能够克服技术挑战并实现规模化交付的企业将成为赢家 [14] - 2026年将是内存竞赛的决定性一年,率先实现量产的供应商将占据优势 [14]
苹果(AAPL.US)AI团队又遭Meta“精准挖角” 新版Siri核心负责人离职
智通财经· 2025-10-16 09:49
高管变动 - 苹果公司负责开发人工智能网络搜索的AKI团队高管Ke Yang即将卸任并跳槽至Meta Platforms [1] - Ke Yang在几周前刚被任命为AKI团队的负责人,其离职是今年苹果AI部门最大的离职事件之一 [1][2] - 除Ke Yang外,该团队约有十几名成员离职,包括其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Ruoming Pang,他也加入了Meta [2] - 苹果团队几名剩余成员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人离开,近期还有驻纽约的苹果研究员Sam Wiseman和公司最资深的研究员之一Chong Wang离职 [2] - 今年8月,Meta还聘请了苹果人工智能部门的另一位高级领导人Frank Chu [3] 业务影响与战略 - AKI团队是计划于2025年3月份进行的Siri重大改版的核心,旨在重振苹果陷入困境的AI业务 [1] - 新版Siri将添加从网络提取信息的功能,使Siri语音助手功能上向ChatGPT靠拢 [1] - 新版Siri还将包含今年早些时候推迟的功能,例如利用个人数据来处理更复杂的请求 [1] - 特别是Answers功能,旨在帮助苹果在人工智能搜索市场中更好地与OpenAI、Perplexity和谷歌Gemini竞争 [1] - 高管的不断离职凸显了苹果AI团队内部的不稳定,公司正努力追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搜索领域发展迅速的OpenAI和谷歌 [3] 组织架构调整 - Ke Yang最近成为苹果公司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高级副总裁John Giannandrea的直接下属 [2] - 新版Siri由苹果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团队和由Craig Federighi的软件组织监督的Siri工程团队共同开发 [2] - 随着Ke Yang的离职,AKI团队将转移到Giannandrea的副手Benoit Dupin的领导下,后者负责监督苹果机器学习相关的云基础设施 [3] - 据报道,苹果也一直在外部招聘Giannandrea的继任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