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银行(000001)2025三季报点评:个贷规模止跌回升 净息差企稳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34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2%,较第二季度降幅扩大2.2个百分点,主要受债市利率上行导致其他非息收入承压影响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4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8%,较第二季度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 [1] 信贷规模与结构 - 2025年第三季度末贷款总额同比增速为1%,为2024年6月末以来首次回归正增长 [1] - 零售贷款较第二季度末新增32.1亿元,为2023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1] - 零售贷款中,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消费贷分别增长61.4亿元、58亿元、24.9亿元,个人经营贷规模下降112亿元 [1] - 对公贷款方面,公司压降低收益票据贷款183.8亿元,同时加大一般对公贷款投放,新增244.2亿元 [1] 净息差与利息收入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79%,较第二季度回升3个基点 [2] - 在净息差企稳带动下,第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6%,但降幅较第二季度收窄 [2] - 负债端成本率下行幅度加大,第三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61%,较第二季度下降13个基点 [2] - 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趋缓,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40%,较第二季度下降8个基点 [3]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05%,与第二季度末持平 [4] - 第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率为1.74%,较第二季度末下降2个基点 [4] - 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为229.6%,较第二季度末下降8.9个百分点 [4] - 零售不良率为1.24%,较第二季度末下降3个基点,已连续4个季度改善 [4] -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为2.25%,较第二季度末下降5个基点,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为1.16%,较第二季度末下降21个基点,为2024年四季度以来首次下行 [4] - 对公贷款不良率为0.86%,较第二季度末上升3个基点,部分原因是公司压降低风险票据业务及部分行业风险暴露 [4] -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2.20%,较第二季度末下降1个基点,公司已审慎计提拨备,预计总体风险可控 [4] 未来展望 - 高风险零售贷款压降接近尾声,信贷减量因素有望消除,国内扩内需政策落地见效及中低风险产品加快投放将共同推动贷款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5] - 净息差呈现边际企稳态势,后续随着负债端成本利好释放及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放缓,企稳态势有望延续 [5] - 公司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不断改善,对公资产质量可控,信用成本有望降低 [5]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5%、3.7%、7.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3%、4.6%、7.8% [6][7]
中国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承压,非息收入大增支撑业绩稳健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17:5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21.15亿元,同比增长2.72% [1][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76.60亿元,同比增长1.08% [1][4] - 净息差为1.26%,同比下降,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3.04%至3257.92亿元 [1][4] - 非利息收入同比大增16.22%至1663.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33.8% [1][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07%至655.91亿元 [1][5] - 每股收益0.55元,同比微降 [1] 资产负债与业务结构 - 资产总额37.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0% [1][6] - 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1.71%,个人贷款增速仅为0.56% [1][6] - 客户存款总额25.68万亿元,同比增长6.10%,其中个人存款增速达8.49% [1][6] - 金融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2.98% [6] 资产质量与风险 - 不良贷款率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1][7] - 不良贷款总额2886.69亿元 [7] - 拨备覆盖率196.60%,较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1][7]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6.20%至2805.18亿元 [7] 资本与现金流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8%,资本充足率18.66% [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2.2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9.53%,主要因贷款投放增加 [1][9] 股东回报与战略 - 已实施优先股分红8.83亿元,中期普通股分红方案待批 [1][10] - 中央汇金、财政部等国有资本为前十大股东,股东结构稳定 [10]
中银香港(02388)首9个月提取减值准备前的净经营收入按年上升6.3%至571.79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6:45
智通财经APP讯,中银香港(02388)发布公告,2025年首9个月,本集团提取减值准备前的净经营收入按 年上升6.3%至571.79亿港元。计入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后的净利息收入按年下降 0.7%至 433.00亿港元,净息差按年收窄8个基点至1.54%,主要由于市场利率低于去年同期,令资产收益率下 降。本集团加强存款定价和期档管理,积极优化存款结构,推动支储存款增长,部分纾缓市场利率下降 的影响。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按年上升22.1%至90.51亿港元,主要由于投资市场气氛回暖,本集团把握 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殷切的机遇,强化理财产品和综合服务能力,证券经纪、保险、基金分销及管理佣金 收入上升,信用卡业务、信托及托管和缴款服务的佣金收入亦有所增加。净交易性收入按年上升,主要 由于全球市场交易业务收入上升。 减值准备净拨备为51.23亿港元,按年上升18.00亿港元,主要由于若干客户内部评级下调及个别存量不 良户情况转差而增提拨备。客户贷款及其他账项的年度化信贷成本为0.40%,较去年同期上升0.14个百 分点。 经营支出按年上升1.9%,其中人事费用、资讯科技投入及广告费等业务支出上升。成本对收入比率为 ...
宁波银行(002142):2025年三季报点评:基本面拐点的趋势进一步夯实
国投证券· 2025-10-27 23:3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为35.17元,当前股价(2025年10月27日)为27.76元 [5] - 总市值为183,315.68百万元 [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基本面拐点的趋势进一步夯实,经营情况已经见到拐点 [1][11] - 2025年三季报业绩较中报略提升,基本面改善的迹象进一步确立 [10] - 公司在扩规模、控风险之间找到了适当平衡,预计业绩、拨备水平有望保持稳定,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1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32%,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2.8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9% [1] - 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1% [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为7.74%,归母净利润增速为7.10% [12] 资产负债与规模增长 - 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维持高增长,三季度同比增长16%,增速较二季度微降3个百分点 [1] - 三季度新增总资产1081亿元,同比多增741亿元 [1] - 新增资产主要向债券倾斜,新增信贷规模较去年同期微降44亿元 [1] - 一般对公贷款投放维持较快速度,预计主要在广义基建相关领域和制造业 [1] - 大幅压降低收益票据贴现,零售信贷增长较为乏力,零售信贷余额已连续3个季度净减少 [1] - 总负债增加1001亿元,同比大幅提升,但存款连续两个季度净减少 [2] - 负债增长主要依靠同业负债,特别是同业存放款项大幅增加 [2] 净息差与盈利能力 - 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76%,同比下降4个基点,但环比微升4个基点 [2] - 资产端收益率为3.42%,环比下降8个基点,主要受资产结构向债券倾斜、零售信贷增长乏力及市场利率低位制约 [2] - 负债端成本率为1.65%,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显著下降,环比改善10个基点,主要受益于长期限高成本存款到期重定价 [3] - 成本收入比为31.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成本控制对利润增长形成支撑 [9] 非利息收入 - 三季度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6%,较二季度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94%,主要因去年低基数及今年股市上行驱动代理基金业务收入增长 [9] - 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5.4%,主要受债券利率上行影响,债市相关收益同比减少 [9] 资产质量 - 前三季度不良生成率(年化)为0.86%,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不良生成速度持续放缓 [10] - 公司主动放缓风险较高的消金子公司贷款投放,对公贷款更多投向风险较低的国企和平台类公司 [10] - 三季度末关注率为1.08%,环比微升6个基点 [10] - 拨备计提力度加大,驱动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企稳回升,扭转2022年以来拨备持续回落态势 [10] - 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375.92%,不良率保持0.76% [28]
【财经分析】南京银行三季报透视:利息净收入占比超60%稳固息差优势 大股东相继增持展现发展信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7 21:53
资产规模与经营效益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达2.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1% [2][3]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49亿元,同比增长8.79%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8.06% [2] - 截至三季度末负债总额2.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8% [3] 资产负债与业务发展 - 截至三季度末存款规模1.64万亿元,贷款规模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9.65%和12.34% [3] - 公司金融板块对公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增幅超14.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1.56% [5] - 零售金融资产规模(AUM)9687亿元,较年初增长17.1%,个人存款余额5651.7亿元,较年初增长18.6% [5] - 金融市场板块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近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 [5] 收入结构与净息差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25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52%,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09% [3] - 2025年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为167.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6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91% [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净息差为1.86%,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四 [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83%,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13.22% [2][6] - 关注类贷款占比1.06%,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6] - 截至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一级资本充足率11.11%,资本充足率13.64% [6] 资本运作与股东回报 - “南银转债”于7月18日完成市场化转股,转股规模199.96亿元,转股率99.98% [6]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3.062元人民币,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7.857亿元,占净利润的30% [7] - 大股东南京高科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3亿股,持股比例提升至9.99%,紫金信托增持约5678万股,二者合计持股比例增至13.51% [8] - 法国巴黎银行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1.08亿股,持股比例提升至17.14% [8] 成本控制与客户发展 - 2025年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为23.27%,较上年末下降4.81个百分点 [5] - 截至三季度末零售价值客户、财富客户、私人银行客户较年初增幅分别为18.3%、16.3%、15.4% [5] - 南银理财产品规模实现较好增长,鑫元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18.8% [5]
上市银行三季报密集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8:12
行业三季报披露概况 - 上市银行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华夏银行、平安银行、重庆银行、无锡银行等已公布业绩,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行三季报将在未来几个交易日内陆续出炉 [1] - 已披露银行呈现分化态势,部分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部分银行净利润同比降幅收窄,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普遍出现大幅下降 [1] 华夏银行三季度业绩 - 截至三季度末总资产为4.59万亿元,较去年底上升4.8% [2] - 贷款总额为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2.77亿元,存款总额为2.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6亿元 [2] - 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但第三季度营收同比降低15.02%,前三季度营收同比降低8.79% [2] - 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05亿元,较去年的33.26亿元减少约78亿元,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 [2][3] 平安银行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12.83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9.2%,但同比降幅较去年第三季度有所收窄 [7]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 [7]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4.69亿元,同比下降2.8% [7] -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3.82亿元,变动金额达到-38.13亿元,主要因交易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 [7] 区域性银行业绩表现 - 重庆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8.79亿元,同比增长10.19%,营业收入为117.4亿元,同比增长10.4% [10] - 无锡银行前三季度营收为37.65亿元,同比增长3.87%,归母净利润为18.33亿元,同比增长3.78% [10] - 两家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样降幅较大,重庆银行为-3.67亿元,无锡银行为-3353万元,较去年三季度末减少超过7500万元 [1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原因 - 核心原因是净息差不断收窄背景下,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配置了较多债券资产,债市波动导致债券估值缩水 [14] - 人民银行此前提示债权投资、债券交易风险,可能导致了部分银行主动收缩债权资产规模 [14] 净息差与收入分析 - 平安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79%,较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华夏银行为1.55%,较去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 [15] - 分析预计上市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0.4%、1.1%,主要得益于息差同比降幅收窄和减值计提下降 [15] - 三季度净息差有企稳可能,因资产端重定价压力减小,且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LPR下降幅度,测算第三、第四季度净息差环比分别增加0.7个基点、0.3个基点 [15] 资产质量状况 - 第三季度各家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16] - 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为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16] - 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至1.14%,无锡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为0.78% [16] - 资产质量趋势预计延续对公改善、零售风险暴露但速度放缓、总体稳健的格局 [16]
个别银行"抢跑"年末揽储 负债成本管控更趋精细化
证券时报· 2025-10-27 09:09
行业背景与核心趋势 - 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中小银行推动新一轮降息潮,主动降低存款利率上限为利润增长腾出空间[1] - 金融管理部门将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作为重点引导方向,以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这一行业共性难题[4] - 多家区域性中小银行近期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不同期限存款产品利率下调幅度在15个至40个基点不等,个别银行长期限产品利率调降幅度高达80个基点[5] 银行年末揽储策略 - 个别股份行分支机构在临近年末时悄然开启揽储冲刺,招商银行北京某支行推出核心资产达标后领取20元、25元或30元现金红包的活动,总计派发22.5万元现金红包[2] - 平安银行推出类似的资产提升奖励活动,此前现金红包为40至50元,目前调整为微信立减金[3] - 10月上旬以来,山西、江苏、江西等地的农商行集中召开四季度经营工作会议,强调打赢业务经营“收官战”并蓄力确保首季“开门红”[3] 存款利率市场现状 - 经过多轮降息,目前市场上的存款产品利率大多已进入“1字头”,六大国有行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分别为1.05%、1.25%、1.3%[3] - 部分期限存款的实际执行利率相较于挂牌利率仍有一定上浮,例如邮储银行一年定期利率为1.15%,大额存单利率为1.25%[4] - 出现利率倒挂现象,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的支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75%,而两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为1.6%[6] 负债成本精细化管控 - 银行揽储动力仍在,但在负债成本管控上朝着更加精细和分层分级的趋势发展[6] - 银行针对不同细分客群提出不同存款策略,平安银行针对定向邀请的老年客户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达1.75%,而普通三年期利率为1.6%[7] - 恒丰银行的同一存款产品区分普通版和岁享版,岁享版面向50岁及以上客户,起存门槛由1万元降至2000元[7] 特定产品与客户策略 - 大额存单仍是银行网点颇受欢迎的产品,由于存款利率下降且储户难觅其他稳健投资标的[4] - 针对老年客群推出更高利率、更低起存门槛的差异化存款策略,已成为中小银行的重要竞争方向[7] - 该策略可优化负债结构锁定长期稳定资金,低成本扩充负债规模,并培育核心客群延伸至养老金融全链条[7]
个别银行“抢跑”年末揽储 负债成本管控精细化
证券时报· 2025-10-27 08:22
行业核心趋势 - 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中小银行正推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为利润增长腾出空间[1] - 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是金融管理部门的重点引导方向,也是银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方面[4] - 存款利率下调后,存款相对非存款产品的利率优势下降,脱媒压力上升,影响一般性存款稳定增长[6] 年末揽储动态 - 个别股份行分支机构在年末悄然开启揽储冲刺,例如招商银行北京地区推出核心资产达标领取20元至30元现金红包的活动,总计派发22.5万元[2] - 平安银行也推出类似的资产提升奖励活动,但活动形式从40至50元现金红包变为微信立减金[3] - 10月上旬以来,山西、江苏、江西等地的农商行集中召开四季度经营工作会议,强调打赢业务经营“收官战”并确保首季“开门红”[2] 存款利率现状 - 经过多轮降息,存款产品利率大多进入“1字头”,六大国有行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分别为1.05%、1.25%、1.3%[3] - 邮储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为0.98%,其他五大国有行为0.95%,但部分期限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仍有上浮,如邮储银行一年定期利率为1.15%[3][4] - 近期多家区域性中小银行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不同期限产品利率下调幅度在15至40个基点不等,个别银行长期限产品利率调降幅度高达80个基点[5] 负债成本精细化管理 - 银行揽储动力仍在,但负债成本管控朝着更加精细和分层分级的趋势发展[6] - 出现利率倒挂现象,例如南京银行北京地区支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75%,而两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为1.6%,以规避长期限存款成为未来高成本负债[6] - 银行针对不同客群实施差异化存款策略,例如平安银行对定向邀请的老年客户提供1.75%的三年期定期利率,高于普通客户的1.6%;恒丰银行对50岁及以上客户将起存门槛从1万元降至2000元[7] 特定产品市场表现 - 大额存单仍是风险偏好稳健的储户欢迎的产品,邮储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为1.25%,产品发售时需排队购买且可能供不应求[4]
【平安银行(000001.SZ)】资产规模维持稳定,财富管理中收亮眼——2025年三季报点评(王一峰/董文欣)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7 07:04
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8%至10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至383亿元,但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 [5][6] - 公司业务结构处于调整期,对公贷款成为扩表主要驱动力,同时主动压降负债成本以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6][7][10] 营收与盈利表现 - 1-3Q营收同比下降9.8%,PPOP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降幅较25H1分别收窄0.3、0.4、0.4个百分点 [6]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8.2%,降幅较25H1收窄1.1个百分点,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2.6%,降幅较25H1走阔1.3个百分点 [6] - 盈利同比增速结构中,拨备正贡献小幅走阔至15.2个百分点 [6] 资产与贷款结构 - 25Q3末生息资产同比小幅增长0.5%,贷款和金融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1%和2.6% [7] - 第三季度贷款余额增加93亿元,其中对公贷款增加244亿元,零售贷款增加32亿元,票据减少184亿元 [7] - 25Q3末对公贷款同比增长9.9%,零售贷款同比下降3.3%,零售贷款中抵押类贷款占比为63.6% [7] 负债与存款情况 - 25Q3末付息负债同比下降0.4%,存款同比增长0.6%,增速较2Q末分别下降3.4和2.9个百分点 [8][9] - 存款余额占计息负债比重为72%,较2Q末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 [8][9] - 对公存款和零售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0.6%和0.7% [9] 净息差分析 - 1-3Q净息差为1.79%,较25H1收窄1个基点,但3Q单季净息差环比2Q提升3个基点至1.79% [10] - 资产端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5%,环比25H1下滑5个基点,其中贷款收益率为3.97%,环比下降6个基点 [10] - 负债端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73%,环比25H1下降3个基点,其中存款成本率为1.7%,环比下降6个基点 [10]
个别银行“抢跑”年末揽储 负债成本管控更趋精细化
证券时报· 2025-10-27 06:24
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不少中小银行正在推动新一轮的降息潮,主动降低存款利率上限,为利 润增长腾出空间。 临近年末,个别股份行分支机构已悄然开启揽储的冲刺。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中发现,部分银行的揽储冲 劲正与精细化、分层分级的客户管理相结合,在确保一般性存款稳定的同时有效管控负债成本,从而进 一步推动经营可持续。 个别股份行"抢跑"揽储 "这算是我们行力度比较大的一次活动。"招商银行北京某支行的客户经理张可(化名)对记者表示,近 期已面向北京地区客户推出了核心资产达标后领取现金红包的活动,根据不同规则可领取20元、25元或 30元的现金红包。该行手机银行活动页面信息显示,最低门槛在达标日前完成核心资产由不足5万元升 至5万元及以上的,次日即可获得20元现金红包;总计将派发22.5万元现金红包,活动整体采取先到先 得规则。 张可还称,这是年末揽储的一项举措,"就是希望客户能把存款留在我们这里"。 10月上旬以来,有不少中小银行召开了四季度经营工作会议,其中山西、江苏、江西等地的农商行最为 集中。多家银行在会上强调打赢业务经营"收官战"同时,还要蓄力储能确保首季"开门红",实现收官与 开局双赢。 东部地区某农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