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
搜索文档
 华达科技涨2.06%,成交额1.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5.5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30 14:0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6%,报收42.66元/股,成交金额1.05亿元,换手率0.56%,总市值200.3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5.58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192.15万元(占比11.40%),卖出1022.20万元(占比9.7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67%,近60日上涨26.47%,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0.09%,近20日下跌0.8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靖江市,成立于2002年11月25日,于2017年1月25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乘用车车身零部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燃油车零部件58.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34.69%,其他(补充)7.08%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同比增长22.48%;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1.17%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3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16亿元 [2]   股东结构与行业分类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177户,较上期减少11.15%;人均流通股为61173股,较上期增加12.55%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工业4.0、集成电路、中盘、中芯国际概念等 [1]
 科沃斯涨2.02%,成交额3.7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6.9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30 14: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2%,报107.18元/股,总市值617.74亿元,成交金额3.79亿元,换手率0.63%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86.9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305.15万元,大单净卖出892.08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0.25%,近60日涨幅达90.98%,近20日上涨11.31%,近5个交易日上涨1.52%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5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服务机器人55.89%,智能生活电器42.96%,其他产品1.15%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6.76亿元,同比增长24.37%;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60.84%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42万户,较上期增加5.54%;人均流通股16633股,较上期减少5.2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947.39万股,较上期增加20.52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516.19万股,较上期增加92.21万股 [3]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010662)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60.56万股;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4亿元 [3]   行业分类与业务概览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 [1] - 公司涉及概念板块包括工业4.0、机器人概念、华为概念、增持回购、百元股等 [1] - 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11日,于2018年5月2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类小家电等智能家用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1]
 应流股份涨2.13%,成交额1.6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3.4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30 11:2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33.50元/股,成交额1.67亿元,换手率0.75%,总市值227.4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3.41万元,特大单买入875.37万元(占比5.25%)卖出224.18万元(占比1.34%),大单买入2567.40万元(占比15.39%)卖出3075.18万元(占比18.4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8.77%,近5个交易日上涨3.49%,近20日上涨11.18%,近60日上涨44.15%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4月25日,于2014年1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高端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清洁高效发电、工程和矿山机械及其他高端装备领域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机械装备构件53.59%,泵及阀门零件43.94%,其他2.4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概念板块包括机械、工业4.0、基金重仓、一带一路、融资融券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6万,较上期增加5.56%,人均流通股30095股,较上期减少5.2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5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278.99万股数量不变,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3206.76万股较上期减少1022.84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增长9.11% [2] - 2025年1月-6月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23.91% [2]
 中国巨石涨2.05%,成交额3.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70.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2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0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5%至17.39元/股,成交金额为3.47亿元,换手率为0.50%,总市值为696.1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70.51万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2741.53万元(占比7.90%)和3150.82万元(占比9.08%),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6649.18万元(占比19.17%)和6910.40万元(占比19.92%)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55.96%,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8.28%、15.32%和38.6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玻纤及其制品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7.63%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玻璃玻纤-玻纤制造,涉及概念板块包括基金重仓、增持回购、MSCI中国、工业4.0和大盘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31万户,较上期增加6.61%,人均流通股为38836股,较上期减少6.2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4.04亿股,较上期增加125.12万股 [2] - 多家主要指数基金在第二季度增持或新进,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351.06万股至4286.88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296.38万股至3050.76万股,华夏沪深300ETF新进持股2237.07万股,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新进持股2028.27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9亿元,同比增长17.70%,归母净利润为16.87亿元,同比增长75.51%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2.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8.28亿元 [2]
 东土科技涨2.18%,成交额1.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07.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0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18%至26.77元/股,成交额1.75亿元,换手率1.23%,总市值164.6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07.04万元,特大单买入1464.62万元(占比8.35%),大单买入4540.51万元(占比25.9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3.19%,近60日上涨30.78%,近5个交易日上涨4.49%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2日,龙虎榜净买入2.15亿元,买入总计5.34亿元(占总成交额13.2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27日,于2012年9月27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工业控制网络领域硬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传输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业网络通信68.97%,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20.05%,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10.9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新型工业化、工业4.0、工业母机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减少7.13%,归母净利润为-8879.69万元,但同比亏损收窄4.6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49万,较上期减少2.97%,人均流通股8277股,较上期增加2.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7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东杰智能跌2.03%,成交额2.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36.6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30 10:0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30日盘中下跌2.03%,报21.73元/股,成交2.21亿元,换手率2.25%,总市值99.0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36.60万元,特大单净卖出823.48万元(卖出占比10.25%,买入占比6.52%),大单净卖出1313.12万元(卖出占比24.30%,买入占比18.3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7.69%,近5个交易日下跌4.27%,近20日下跌8.27%,近60日上涨164.36% [1] - 今年以来已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3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24.90%;归母净利润594.54万元,同比增长113.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892.38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87.81万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79.11%,智能生产系统18.51%,备件及其他1.67%,智能立体停车系统0.7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为4.61万,较上期增加94.14%;人均流通股9519股,较上期减少42.97%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39.82万股,较上期增加37.89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58.75万股,较上期增加17.95万股 [3]   行业与业务概览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宁德时代概念、新能源车、机械、工业4.0、新型工业化等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物流输送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停车库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智能涂装生产线 [1]
 徐工机械涨2.00%,成交额3.6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68.7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9 10: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9日盘中上涨2.00%至10.71元/股 成交3.68亿元 换手率0.37% 总市值1258.7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68.7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3.93% 大单买入占比26.58% [1] - 年内累计上涨38.1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3.78%/8.29%/33.13% [1]   主营业务构成 - 土方机械占比31.05% 其他工程机械及备件28.09% 起重机械19.11% [1] - 矿业机械8.64% 高空作业机械8.34% 桩工机械4.77%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8.08亿元 同比增长10.43% [2] - 归母净利润43.58亿元 同比增长17.61%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3.28万户 较上期增加22.00% [2] - 人均流通股60981股 较上期减少18.27%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34亿股 较上期增加1476.75万股 [3]   机构持仓动向 - 中国证券金融持股1.67亿股保持不变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213.54万股至1.47亿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975.13万股至1.04亿股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4.4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59.55亿元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属于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行业 [2] - 涵盖出海概念 工业4.0 MSCI中国等概念板块 [2]
 行业聚焦:全球数控角度头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29 09:56
 产品定义与供应链 - 数控角度头是专为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设计的高精度机床附件,可实现多角度加工,具有高速旋转、高扭矩和高刚性特点,能提高加工效率、精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1] - 供应链上游是高精度轴承、齿轮、刀架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是CNC角度头制造商及系统集成商,下游是数控机床制造商、模具制造商及最终用户 [1]   全球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预计2031年全球数控角度头市场规模将达到1.1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2% [1] - 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占有大约50.0%的市场份额,主要厂商包括BIG DAISHOWA、Gerardi、Nikken Kosakusho Works等 [5] - 产品按重量可分为轻型(15公斤以下)、中型(15-50公斤)和重型(50公斤以上) [15]   市场驱动因素 - 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对复杂零件高精度加工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数控角度头需求 [6] - 自动化和工业4.0推进,集成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的智能角度头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具 [7] - 多轴加工中心的广泛应用要求角度头具有更高灵活性和可靠性 [8]   技术发展与机遇 - 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性维护功能被集成到角度头中,实现性能优化 [9] - 制造商正开发模块化和轻量化的角度头,以提高灵活性并降低机器负载 [10] - 采用先进材料和涂层可提高角度头的耐用性、耐磨性,延长刀具寿命并保持精度 [11]   行业挑战 - 数控角度头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包括设备采购、安装、系统集成和操作员培训,对中小型企业构成财务负担 [12] - 操作和维护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知识,而招聘和留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是制造商面临的挑战 [12] - 制造依赖于高精度、专用零部件,供应链集中在少数供应商手中,易受地缘政治事件、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 [12]   应用领域与区域分布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模具加工 [1][15]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 [15]
 五大概念加持,国资入主落定:亚威股份能否焕发第二春?
 市值风云· 2025-09-28 18:28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国营江都机床总厂 2000年改制民企 2011年深交所上市 主营金属成形机床、激光加工装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6] - 金属成形机床业务为传统优势领域 产品包括数控折弯机、数控转塔冲床、压力机等 是该细分行业龙头[8] - 通过并购无锡创科源进入激光加工装备领域 与韩国LIS合作提升技术 产品线扩展至二维激光切割机、三维五轴激光切割系统 目前处于国内激光设备第二梯队[9] - 与德国徕斯合资成立机器人公司 布局工业机器人、管理软件、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 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9] - 2021年投资苏州芯测电子切入HBM赛道 持有25%股权 苏州芯测已完成收购韩国GSI 其存储芯片测试机业务稳定供货海力士、安靠等龙头[9] - 公司身背新型工业化、工业母机、工业4.0、机器人、HBM五大热点概念[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6亿元 与2021年几乎持平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2亿元 同比下滑0.4%[12] - 金属成形机床业务成长相对亮眼 激光加工装备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基本不增长或负增长[13] - 2022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超3000万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065.4万元 同比增长6.9%[14] - 自2021年以来基本面未明显变化 盈利能力偏弱[17]   股权与控制权变更 - 董事长9月10日公告拟减持不超过0.64% 但股价低开4%后迅速修复 9月11日至23日累计上涨6.27%[4][5] - 2023年6月中国中车谋求控制权终止 2025年1月宣布扬州产发集团通过定增成为控股股东 扬州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5] - 定增前公司处于无实控人状态 自然人股东吉素琴年事已高 冷志斌持股比例不高[21] - 定增计划募资9.34亿元 其中6.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3.04亿元用于伺服压力机及自动化冲压线生产二期项目[22][23] - 补流资金可覆盖所有短期债务 伺服压力机业务截至6月底在手订单6117.5万元[23][24]   国资入主影响 - 定增成功后控制权不稳定隐患将解决 扬州产发集团持股比例达15.35% 成为第一大股东[21][22] - 扬州市国资委通过定增而非受让老股方式入主 旨在激励和约束原有团队[21] - 产能扩张有助于提升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竞争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