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体,大厂的第二曲线
36氪· 2025-09-26 07:4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国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市场规模在2028年保守估计达270亿美元以上 [1] 智能体核心价值与竞争焦点 - 智能体价值从对话能力转向任务执行与交付能力 强调执行而非响应 [2][8] - 竞争核心从模型对话能力转向真实世界任务执行能力 厂商需主导流量重心迁移 [8] - 智能体需实现流程自动化与组织形态演进 成为企业级运营操作系统 [16] 大厂战略布局与产品差异 - 腾讯发布开源框架Youtu-Agent 展示文件管理、数据分析等即用型智能体工具能力 [2] - 阿里云百炼智能体通过RAG、插件、MCP机制增强任务能力 覆盖私有知识问答、聊天机器人等场景 [4][6] - 百度推出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2.0 支持超100个专家智能体并行处理5项复杂任务 [6] 企业级应用落地进展 - 34%中国企业开展智能体测试验证 30%进入较大投入与采购培训阶段 [10] - 智能体在金融、制造、零售等高标准化流程领域形成规模化落地 [13] - 百度千帆平台已诞生130万个Agent 服务46万家企业包括央国企、金融机构等 [15] 商业化模式与付费趋势 - 66%中国企业偏好基于业务成果计费模式 远超全球52.7%水平 [19] - 智能体从功能购买转向任务商品化 厂商推动任务标准化、模块化上架机制 [21] - 商业闭环依赖任务规模、调用频次及跨行业推广能力 [22] 生态竞争与未来方向 - 大厂聚焦智能体供给体系与标准化能力建设 而非单纯技术优势 [25] - 智能体需实现按调用计费、按月订阅的商业闭环 最终目标为写入营收报表 [23][24]
AI智能家庭(AI2H)研究报告(1)
搜狐财经· 2025-09-26 00:56
AI智能家庭(AI2H)核心概念 - AI2H是人工智能与家庭场景深度融合的新一代智能家庭形态 以人为中心 依托智能体、数字人、家庭机器人等技术 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升级 推动家庭从静态居住空间向动态智能生态演进[1][7][20] - 定义未来家庭业务发展新范式 在能力层面实现从单点智能到整体智能 交互层面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 目标层面从控制工具到生活伴侣的三维飞跃[23][24] - 对信息通信业而言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包括价值延伸重塑增长曲线 网络能力价值转化 提升用户粘性 数据智能驱动精准运营四大价值[26] 产业实践布局 - 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中国电信发布"美好家"品牌构建全栈生态开放能力 中国移动提出"让家更有AI"的爱家计划 中国联通升级"联通智家"品牌布局家庭全场景智能生态[27] - 海外运营商同步推进:韩国SKT打造AI语音助手NUGU支持多模态交互 德国电信推出AI智能情感化移动机器人路由器Concept Buddy 法国电信等也探索AI家庭业务[7][28][29] - 设备与互联网企业加速转型:苹果通过"隐私安全+生态闭环"战略构建封闭高效生态系统 华为推出"光智共融"战略提供智能光接入网解决方案 小米以规模效应+生态开放为核心形成高性价比全场景覆盖[30][31] 核心架构体系 - 采用"业-云-智-网-端"整体架构:"业"涵盖AI家庭管家、互动健身等多元智能应用 "云"通过端云协同支撑应用快速部署 "智"以家庭智能体为核心实现多模态交互 "网"依托万兆智能底座保障业务体验 "端"以融合智能终端作为家庭入口[1][8][33] - 智能体作为家庭场景的"智慧大脑" 具备自主性、交互性、反应性和适应性 在娱乐、健康关怀、生活服务领域提供主动式个性化服务[13][15] - 数字人运用数字技术创造数字化形象 在情感陪伴和知识教育场景重构家庭体验 从工具属性向"家庭成员"角色演进[16][17] - 家庭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应用形态 集感知、决策与执行于一体 在清洁、陪伴与教育领域提升生活便捷性与温暖性[18][19] 典型应用场景 - AI家庭管家实现设备联动与生活服务 AI互动健身通过端边云协同实现沉浸式运动 云游戏利用云端渲染降低硬件门槛[1] - AI康养通过多终端感知实现健康管理 3D观影采用AI 2D转3D技术提升视觉体验[1][11] - 在娱乐体验领域基于用户历史偏好与实时情绪状态精准推荐内容 在健康领域提供用药提醒、饮食建议及健康评估 在生活服务领域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预测性调控[15] 发展驱动因素 - 家庭业务存在生态碎片化体验、服务深度不足、信任与安全稀缺三大痛点 信息通信业在网络即体验、统一智慧家居生态体验、"最后一公里"服务、融合应用便利四方面具备先天优势[21][22] - 家庭宽带发展模式从增量用户获取转向存量用户价值提升 AI2H成为第三波发展高潮关键驱动力(2015年"光改+IPTV" 2020年"千兆+FTTR")[32] - 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载体 具备强大基础认知与生成能力 智能体通过自主感知环境规划决策 数字人融合人工智能与多媒体技术 具身智能强调通过物理躯体与环境互动 四者协同推动场景落地[12]
6G终端有了时间表,AI扮演什么角色?
第一财经· 2025-09-25 22:58
6G与AI技术发展 - 高通预测6G预商用终端最早2028年推出 为全球首家明确时间表的科技厂商 [3] - 6G网络将提升智能化网络架构 实现边缘设备与云端实时协同 为AI原生应用提供底层支撑 [10] - 未来智能体将作为核心入口广泛运行于耳机、眼镜、汽车等设备 6G网络的感知与低时延特性是实现该愿景的关键 [10] 芯片技术升级 - 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3nm工艺制程 第三代Oryon CPU性能提升20% Adreno GPU性能增长23% Hexagon NPU性能提升37% [6] - 自研Oryon架构可针对芯片进行精细定制优化 尤其在大规模AI处理、多任务并发及节能等关键领域 [5] - 高通通过自研架构减少对Arm公版架构的依赖 提升架构定制能力与长远发展潜力 [5] 端侧AI应用推进 - 高通联合荣耀、小米、vivo、OPPO等厂商启动"AI加速计划" 推动AI技术规模化落地 [3][6] - 荣耀与高通开展芯片层级合作 联合研发端侧AI模型方案 通过低比特量化技术降低模型存储空间、推理速度与功耗 [6] - 双方基于骁龙平台研发出GPU-NPU异构AI超分超帧技术 可增强游戏画面 [7] 智能终端生态演变 - AI智能体竞争成为衡量手机厂商技术能力关键 苹果Siri整合ChatGPT 国内厂商推出具体应用场景 [10][11] - 荣耀智能体支持200个以上垂直场景及3000个以上通用场景 覆盖Top100应用 目前达到L3级水平 [12] - OPPO整合自研安第斯智能体支持实操任务 vivo构建情境理解智能助理 小米强化AIoT生态联动 [12] 未来设备形态展望 - 机器人及智能眼镜(AR/VR/AI眼镜)应用规模可能等同或超过智能手机 [9] - 汽车是端侧AI绝佳应用场景 因安全性、移动性及即时响应性需本地化解决 [9] - 未来从"以手机为中心"转向"以智能体为中心" 智能体需具备环境感知、决策执行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10]
Kimi测试全新Agent模式OK Computer
北京商报· 2025-09-25 22:11
公司动态 - 月之暗面于9月25日对全新Agent模式OK Computer启动灰度测试 [1] - OK Computer延续“模型即Agent”理念,通过端到端训练Kimi K2模型提升智能体及工具调用能力 [1] - 用户下达需求后,Kimi可操作虚拟电脑完成多功能网站开发、海量数据分析、图片视频生成及高品质PPT制作等复杂任务 [1] - 曾打赏过Kimi的用户将获得首批体验资格 [1] 技术发展 - 公司通过端到端训练Kimi K2模型进一步提升智能体及工具调用能力 [1] - 新Agent模式OK Computer体现了“模型即Agent”的技术理念 [1]
智能体崛起:运营商竞逐下一代数字入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0:1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进入智能体时代,发展潜力巨大,对未来充满期待 [1] - 从APP为中心转向以Agent为中心,预计到2030年Agent数量将超过传统APP,每个人都将拥有专属智能助手 [1] - 智能体技术演进已从规则驱动走入自主协同,迈向多智能体协作新纪元 [2][6] 运营商部署进展 - 中国电信打造了80多个行业大模型以及30多个行业智能体,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3] - 中国联通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建设运营,并开源“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 [3] - 中国移动认为硅基和碳基融合创新趋势凸显,人和硅基生命体共生发展趋势加速,未来一个人可能由多个智能体服务 [3] 智能体应用场景 - 智能体应用可分为三类:业务方面(如通话时先与对方智能助理机器人对话约时间)、运维方面(实现“一句话完成配置”)、运行方面(实时动态配置网络设备) [5] - 未来各行业将出现两类智能体应用:一类是模仿人类经验学习“职业技能”(如自主操作手机APP、机械臂质检),实现降本增效;另一类是“超人专家”,能从复杂原始数据中找出规律,带来从0到1突破(如新药物分子设计) [1][5] - 从单点工具应用走向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和跨场景生态化协同 [6] 技术挑战与创新方向 - 智能体当前错误率较高,商用方面(如财务报表、生产排期)难以容忍 [7] - 多智能体协作存在三大“卡点”:任务分配与协调、结果一致性、通信开销导致的效率瓶颈 [7] - 互联互通和长难任务处理是技术创新主旋律,智能体完成任务长度约每7个月翻一番,但准确率仍需提升 [7] - 通信协议成为智能体与外界交互的“桥梁”,需统一协议(如MCP协议、A2A协议)实现信息交互标准化 [7][8] 生态支撑体系 - 多智能体协作需要三大支撑:技术架构支撑(多智能体协同架构)、通信协议支撑(统一协议标准化接口)、计算资源支撑(云计算动态资源) [8] - 开源技术和产品不断丰富,可信体系不断完善,多智能体协同应用持续推进 [6]
6G终端有了时间表,AI扮演什么角色?
第一财经· 2025-09-25 19:44
6G与AI终端发展时间表 - 高通预测6G预商用终端最早于2028年推出 为全球首家提出明确时间表的科技厂商 [1] - AI技术规模化落地推动终端设备(手机/PC/可穿戴/汽车/机器人)成为潜在爆品 [1] 高通芯片技术升级 -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3nm工艺制程 第三代Oryon CPU性能提升20% [3] - Adreno GPU性能增长23% Hexagon NPU性能提升37% 强化终端AI算力基础 [3] - 自研Oryon架构减少对Arm公版依赖 实现AI处理/多任务/节能等精细化定制 [2] 终端厂商合作与AI应用 - 荣耀/小米/vivo/OPPO宣布旗舰产品采用高通新芯片 并启动"AI加速计划" [3] - 荣耀与高通联合研发端侧AI模型方案 通过低比特量化技术降低存储空间与功耗 [3] - 开发GPU-NPU异构AI超分超帧技术 增强游戏画面表现 [4] - 荣耀智能体支持200+垂直场景与3000+通用场景 覆盖购物/出行/缴费等应用 [8] 终端AI应用场景拓展 - 机器人/智能眼镜(AR/VR/AI)被预测为规模等同或超越智能手机的终端品类 [6] - 汽车因安全性与即时响应需求 成为端侧AI的绝佳应用场景 [6] - 智能体具备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 实现从指令响应到主动解决问题的跨越 [7] 行业竞争格局 - 苹果Siri整合ChatGPT 国内厂商聚焦具体场景(如OPPO订餐打车/vivo情境助理/小米多模态升级) [8] - 智能体竞争成为手机厂商技术能力关键指标 需结合操作系统与场景化算力适配 [8]
AI加速金融普惠 构建信任:京东科技公布3大智能体应用成果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8:08
公司产品发布 - 京东科技在2025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大会上首次披露3大智能体在金融场景的应用成果 涵盖财富管理 购物消费与中小微企业信贷领域 [1] - 公司发布购物智能体"JoyGlance" 行业率先支持跨协议 多穿戴设备 实现"所见即购买"的全新购物入口 [2] - 公司开发普惠信贷评估智能体 通过解析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提升风险指标覆盖范围 使此前较难获得信用评级的企业被覆盖 [3] 财富管理智能体(京小贝) - "AI财富管家"京小贝进行人格化升级 基于全新"用户记忆系统"实现"全周期上下文关联"的朋友式对话 [2] - 京小贝在投资机会洞察 投研策略分析及全周期陪伴式服务方面 从应对需求转向更主动化 智能化 专业化的服务 [2] - 未来公司将基于京小贝全面建设AI金融管家 将交互界面转型为生活缴费 消费记账 投资理财等多场景智能服务的中枢节点 [2] 购物消费智能体(JoyGlance) - JoyGlance采用"语言识别+声纹识别"的金融级安全支付方案 安全等级优于传统密码和指纹支付 [2] - JoyGlance商用版即将登陆多款主流智能眼镜品牌 并支持智能冰箱 智能电视 智能手表 机器人等多种智能终端 [2] - 该智能体极大激活智能可佩戴终端与生活场景的交互潜力 实现"目光所及 皆可购买"的沉浸式体验 [2] 中小微企业信贷智能体 - 动产融资智能体能够智能识别和评估各类动产抵押品价值 扩大可接受的押货品类范围 [3] - 该智能体为传统难以评估的商品提供标准化估值服务 为中小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供新渠道 [3] - 基于多个金融风控智能体协同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可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增长15% 平均贷款额度提升5% [3] 公司战略目标 - 公司通过大模型不断优化在消费 理财 产业金融方面的个性化服务 终极目标是构建信任感 [1] - 公司旨在以AI深度重塑用户的金融体验 推动产业金融迈向更智能 更普惠的新阶段 [1] - 未来公司将在全流程深度应用智能体 推动金融服务更普惠 更智能 更人性化 [3]
AI重塑金融体验 京东支付发布智能体应用全景图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8:08
行业趋势 - AI在金融行业渗透进入重要奇点时刻 支付作为最高频、最贴近用户的金融场景成为优化体验的关键环节[1] - 支付从传统交易终点转变为用智能体贯穿用户全旅程的智能服务 重塑"人-货-场"连接方式[1] 前端交互层应用 - 东付助手智能体深度融合大模型 实现实时推理、用户偏好与交易链路交互 使优惠券活动使用率提升近3倍[2] - AI收银机称重一体秤基于大数据算法和空间识别技术 毫秒级完成商品称重 通过AI语音快速建档提升店铺运营效率[2] - 用户问题一次性解决率提升近两倍[1][2] 中台运营层应用 - AI支付营销智能体基于5000+策略因子 累计6亿用户营销数据画像 实现万亿次策略调用[3] - 与超30家银行合作 通过智能营销+智能体双重服务助力某股份制银行交易额同比增长120%[3] - 银行积分抵现用户数同比增长80%[3] 核心决策层应用 - JoyData分析平台使数据查询与可视化效率提升超50% 分析报告生成与归因解读耗时压缩至1分钟内[4] - 智能风控决策全链路覆盖 风险发现时间缩短67%[4] - 数据分析智能体覆盖60%以上决策场景[4] 创新消费入口 - JoyGlance购物智能体实现视觉识别商品 语音完成支付 采用语言识别+声纹识别的金融级安全支付方案[4] 业务成效 - 国补成单率提升17%[1][5] - 为商家开户审核节约半天时间 实现常见问题"秒问秒答"[5] - 智能体应用从单点赋能向多智能体跨流程协同演进 释放指数级价值[5]
ETF收评 | A股指数分化,创业板指涨1.58%,AI硬件+应用全天强势,云50ETF涨4%,半导体设备ETF跌1.42%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跌0.01%至3853.30点,深证成指涨0.67%至13445.90点,创业板指涨1.58%至3235.76点 [1]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391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446亿元 [1] - 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下跌,呈现普跌格局 [1] 主要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表现强劲,上涨1.24%至1474.49点 [2] - 沪深300指数上涨0.60%至4593.49点 [2] - 中证500指数微涨0.24%至7341.32点,中证1000指数跌0.37%,中证2000指数跌0.61% [2] 板块与行业表现 - AI概念股重启涨势,CPO、液冷、智能体概念涨幅居前 [1] - 电脑硬件板块领涨,涨幅达3.59%,通信设备板块涨2.35% [3] - 游戏、可控核聚变、金属铜、影视院线板块走高 [1] - 半导体产业链多数回调,黄金、油气、地产板块普遍低迷 [1] - 贵金属板块资金净流入表现突出,达1.77% [3] ETF市场动态 - 云计算板块ETF全天强势领涨,新华基金云50ETF、华宝基金大数据产业ETF、招商基金云计算ETF分别上涨4.02%、3.6%、3.6% [3] - 信创板块ETF走高,华宝基金信创ETF基金、汇添富基金信创50ETF分别上涨3.47%、3.2% [3] - 红利策略ETF走低,港股红利ETF博时、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分别下跌1.77%、1.64% [3] - 半导体设备板块回调,半导体设备ETF下跌1.42% [3]
车机AI智能体加速落地,不止“一句话点咖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4:20
AI作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 AI被视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AGI将向ASI超人工智能发展 [1]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认为AI需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原始数据实现突破 例如新一代自动驾驶通过原始车载摄像头数据学习实现更高驾驶能力 [6] 车企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 理想 比亚迪 智己 蔚来等车企过去半年已宣布将AI智能体引入智能座舱 [2] - 车内智能体可实现语音点餐功能 车主行车中语音点餐到达后无缝取餐 [2] - 理想汽车展示智能体"理想同学"调用星巴克小程序完成点单支付全流程 演示视频持续一分多钟 [1] 智能体技术框架与生态连接 - 车机智能体主要通过CUA和MCP/A2A两种框架运作 [2] - CUA框架通过多模态大模型理解任务生成动作 最终通过小程序或APP执行任务 例如理想OTA7.5系统接入支付宝生态 [2] - MCP/A2A框架将任务分发给第三方智能体完成 例如肯德基点单由肯德基自有智能体实现业务逻辑 [4] - 支付环节设置安全验证 需刷脸或语音确认 小额支付可启用免密支付 [4][5] 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 GUI Agent图形界面智能体准确率较低 15步任务准确率约30% 影响停车登记等复杂任务稳定性 [3] - 理想采用"多步轨迹"拆解方案 基于用户想法页面截图和对话状态预测页面动作 通过有限集合预测提高准确率 [3] 未来发展方向 - 理想发布Agent 2.0框架 重点发展全信息记忆和环境感知能力 [5] - 全信息记忆涵盖程序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包括用户屏幕操作环境互动和人物关系认知 [5] - 环境感知能力通过摄像头识别真实二维码等信息 结合全信息记忆由大模型规划推理完成任务 [5] - 智能体从被动辅助转向主动代劳 例如自动完成车牌号输入等重复操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