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丽
icon
搜索文档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辽宁凌源:以花为媒 绽放“美丽经济”
新华网· 2025-06-05 10:09
行业概况 - 凌源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百合等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有"北方花都"之称 [1] - 花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涵盖20多个品类200余个品种,年产值达10亿元 [5] - "凌源百合"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约有1万户农户从事百合生产 [5] 生产与技术 - 农户通过新技术实现大棚一年种植三茬百合,单个农户年收入可达10万元 [4] - 建成现代化高标准暖棚、外保温棚、玻璃温室,并完成花卉冷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8] - 花卉科技研发中心拥有1340台先进实验室设备,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量产 [9] - 计划实现年产500万粒百合脱毒种球生产规模 [9] 产业链延伸 - 采用智能系统控制温室环境,单个农户年收入提升至5万元 [8] - 打造花卉全产业链,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推动产学研融合 [9] - 已形成科学完善的技术体系,持续攻关种球繁育技术 [9] 销售与物流 - 现有20家花卉电商企业,鲜花通过专线可次日达全国近200个城市 [13] - 直播基地实现"基地直发-当天采摘-次日达"的销售模式 [13] 产业融合 - 建设中国百合博览园(占地1500亩,含1.8万平方米温室),入选"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典型案例 [13][12] - 连续六年举办"凌源百合节",促进花卉产业链交流合作 [14] - 推动"百合+"模式,融合旅游业、特色文化等多元化发展 [13]
时报观察丨“美丽中国我先行” 绿色未来靠大家
证券时报· 2025-06-05 08:22
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成果 - 浙江安吉187个行政村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 形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1] - 北京延庆区森林覆盖率达61.8% PM2 5年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 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冰雪产业动能 [1] 企业ESG实践案例 - 宝钢股份通过技术革新使2024年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较2020年下降超40% [1] - 宁德时代利用产业优势带动地方经济 投身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ESG发展现存挑战 - 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构建尚需完善 部分企业存在形式主义与"漂绿"现象 [2] 美丽中国建设参与主体行动方向 - 企业需将ESG融入发展战略 聚焦绿色生产、社会责任履行及治理完善 [2] - 公众需树立绿色生活理念 从日常践行环保 [2] - 政府需持续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引导与监管职能 [2]
同心绘就“美丽苏州”壮美画卷
苏州日报· 2025-06-05 08:18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苏州PM2 5浓度降至29微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 2% [1] - 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97 5% 阳澄湖水质连续两年达Ⅲ类 太湖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 [1] - "蓝天白云 碧水清波 青山翠谷"成为市民生活标配 彰显苏州"走在前 做示范"的使命担当 [1] 制度创新与实践 - 苏州在生态环保领域推出"企业自查自纠服务平台""生态损害赔偿机制""无废城市建设"等创新举措 [2] - 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苏州经验 苏州案例 苏州模式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2] - 苏州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均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 [2] 未来发展路径 - 苏州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 坚持抓项目 强治理 守底线 用好深化改革 大抓项目 数字赋能三大牵引 [2] - 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美丽苏州"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全民参与机制 - 建设"美丽苏州"需要市民 企业 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从日常点滴践行绿色理念 [3] - 推广简约生活 共建美丽家园 形成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的社会氛围 [3] - 苏州将以勇争一流姿态探索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 打造"可感可触可及"的美丽城市 [3]
六五特刊丨示范先行 山河逐绿——我国梯次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综述
中国环境报· 2025-06-05 07:13
美丽中国建设实践 - 福建厦门筼筜湖通过生态修复实现白鹭栖息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 [1] - 云南威信双河乡通过"一户一景"模式打造苗彝特色庭院,村民自发参与环境整治 [1] - 重庆开州区将260万平方米汉丰湖城市带打造为文旅融合示范区,实现"泽国荒滩"到"城市明珠"转变 [5] 区域生态治理成效 - 黄河流域实现干流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标准,上游植被覆盖"绿线"西移300公里 [16]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拥有685种种子植物和1633种野生动物 [16] - 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十堰市组织320万干部群众参与守水护水 [19]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0%以上 [11]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024年新启动1.66万件,涉及赔偿金额107.64亿元 [11] - 环保产业年营收连续三年超2.2万亿元,民营企业占比超90% [13] - 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规模达1.24万亿元 [13] 区域协同发展 - 京津冀联合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燕山、太行山等生态治理项目 [17] - 长三角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 [17] -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绿色技术银行和深圳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 [17] 生态价值转化 - 丽水市碳汇交易中林农可获得58%收益,为山区共富注入新活力 [10] - 北京市延庆区等10地入选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13] - 全国确定2573个河湖水体纳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 [20]
六五特刊 | 环境日献辞:美丽中国我先行 绿色未来共创造
中国环境报· 2025-06-05 07:02
美丽中国建设政策框架 - 国家层面系统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实践 包括研究指标体系 制定实施举措 出台先行区建设意见及分领域行动方案[1] - 区域层面加强协同联动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覆盖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重点贯彻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2] - 地方层面鼓励先行先试 福建构建"五美体系" 浙江实施"千万工程" 江苏"三力齐发"推动绿色转型 形成各具特色的示范样板[2] 绿色产业转型进展 - 能源结构显著优化 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 - 传统产业加速绿色改造升级进程[2]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正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2] 城乡环境治理重点 - 城市环境治理聚焦消除尘埃污染[3] - 乡村环境整治重点解决脏乱问题[3] - 河湖治理着力清除水体污浊现象[3] 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 推出"美丽中国 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3] - 持续开展"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3] - 推动"生态环保第一课"进入校园教育体系[3]
山东在全省布设527个生态质量样地
齐鲁晚报· 2025-06-05 05: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 山东省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确部门职责与协同机制 [3] - 持续开展"绿盾""昆仑""清风""网盾"等系列行动,覆盖生态破坏整治、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非法贸易打击等领域 [3] - 在全省136个县域布设527个生态质量样地,建设9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和19个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 [4] 生物多样性成果 - 发现全球新物种山东褶大蚊、扁担杆潜细蛾及山东鸟类新记录种黑喉鸫 [4]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威海的集中栖息地由5个增至10个,种群数量从2000余只增长至10000只左右 [4] - 建成国家级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6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4] 美丽山东建设 - 2024年4月在全国首个公开发布美丽省域建设指导文件 [4] - 财政、科技、工信、自然资源、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4] - 蒙阴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的实践探索入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4]
“美丽中国我先行” 绿色未来靠大家
证券时报· 2025-06-05 01:45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成果 - 浙江安吉187个行政村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形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1] - 北京延庆区森林覆盖率达61.8%,PM2.5年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冰雪产业动能 [1] 企业ESG实践案例 - 宝钢股份通过技术革新使2024年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较2020年下降超40% [1] - 宁德时代利用产业优势投身乡村振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 - 部分企业将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协同,提升决策科学性与公信力 [1] ESG发展挑战 - 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构建尚未完成 [2] - 部分企业存在ESG形式主义与"漂绿"现象 [2] 美丽中国建设参与方角色 - 企业需将ESG理念融入战略,聚焦绿色生产、社会责任和治理完善 [2] - 政府需完善政策体系并加强监管引导 [2]
汕尾市走出一条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的特色有效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17:11
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 - 汕尾通过人居环境风貌整治提升破解环境形象困境并实现美丽经济转化 [1] - 发动59万名党员开展入户联心活动完成乡村绿化152万株 [1] - 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覆盖面积达942平方公里形成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格局 [1] 城乡风貌提升与标杆项目 - 实施18亿元公益项目打造红海湾农文旅示范带、跳岛游等标杆项目 [2] - 长沙湾融合发展示范区最高峰日均停留游客达9万人次带动周边10个村集体年总收入增长90% [2] - 引导民企投入30亿元参与城市建设、康养产业破解财政投入不足问题 [2] 文旅产业与投资增长 - 吸引旅游基础设施投资超100亿元相当于过去十年总和 [2] - 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数增长12%新设企业数增长76%均居全省第一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55个村集体年收入超百万元同比增长20% [2] 社会治理与群众获得感 - 平安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信访总量、刑事治安警情数为全省最少地市之一 [2] - 推出创业扶持政策吸引青年回乡担任乡村CEO发展农村电商、轻文旅等新业态 [3]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有哪些要点难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09:08
政策部署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 [1] - 该政策旨在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一项重大基础性制度安排,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1] 交易标的扩展 - 目前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已纳入市场化交易标的 [2] - 未来将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2] - 因地制宜推进非常规水交易和省级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建设 [2] 定价机制 - 资源环境要素定价需考虑市场价值、稀缺程度、潜在影响和生态产品价值等因素 [3] - 建立基准价格区间,基于供需关系使价格合理波动,防止"贱卖"或"爆炒" [3] - 需进行价格监测,对异常剧烈波动适度干预 [3] 市场建设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需坚持公开、透明、高效原则 [3] -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构建高效便利的交易市场 [3] - 确保算法机制公平,保护参与者合法权益 [3] 配套服务体系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需要完善周边服务体系支撑 [4] - 包括核算核查、估值咨询、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 [4] - 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4]
特朗普:参议员兰德·保罗对美丽大法案知之甚少,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巨大增长。他喜欢对所有事情投“不”票,他认为这是好的政治,但事实并非如此。
快讯· 2025-06-03 21:2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新闻内容主要围绕政治人物言论,不包含可分析的行业数据、公司表现或市场趋势等投资相关要素。建议提供包含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企业战略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