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
搜索文档
“六小龙”乌镇对话: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22:43
行业技术演进背景 - 前沿科技公司受益于互联网过去10年的技术和数据积累 站在互联网肩膀上探索AI等前沿方向 [2] - 10年前英伟达等硬件公司受鄙视 10年后成为AI时代主流 [2] - 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和积累成为AI时代数据的巨大燃料 OpenAI基于互联网大量开放数据建立 [2] 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进展 - 2015年机器狗需用钢丝绳吊起 2018年首条机器狗无需钢丝绳站立 当前机器人行业应用路径基本打通 业务扩展至人形机器人 [3] - 具身智能领域科幻场景正变成现实 未来几年将加速走进现实 相比核聚变等领域更接近实现梦想 [5] - 机器人领域面临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模不足问题 各厂家机器人差异导致数据采集不一 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尚无全球共识 [5] - 具身智能模型结构、数据生成与训练方法仍处探索阶段 但乐观认为该领域通用模型本质就是AGI [5] 游戏产业发展机遇 - 2016年全球最大PC游戏分发平台简体中文用户占比达32%~33% 中国潜在PC游戏用户数量世界领先 [3] - 2016年中国票房最高电影为中国团队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 显示本土题材接近国际水平时用户回报显著 [3] - 中国已是全球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游戏市场 [4] - 去年全球最赚钱的10款游戏中4款由中国团队开发 另有3款由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研发 [4] AI技术影响展望 - 3~5年内AI无法单独完成工作 5~10年将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 科技公司应扮演吹哨人角色 [6] - 10~20年内AI将取代绝大多数工作 社会秩序面临挑战 科技公司需参与秩序重塑 [6] - AI革命与工业革命不同 AI可能比人类更聪明 旧工作被取代后新工作或不产生 人类将从工作中解放 [6] - AI需具备稳定可泛化学习算法并加强真实世界链接 当前问题在10~20年后有望解决 [6] 脑机接口领域应用 - 当前医疗花销约36%与大脑相关 脑疾病如阿兹海默症等尚无根治药物 80岁以上人群约30%~40%有不同程度阿兹海默症 [6] -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根治脑疾病 主要挑战在于数据采集和解析 [7] - 近期团队筹备体重管理产品 通过神经调控用户饥饿感 计划2027年推出 [7]
A股晚间热点 | 国办发布!人工智能迎重磅利好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22:29
1、国办发文!事关人工智能等多个应用场景建设 重要程度:★★★★★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 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等五个方面,提出22类场 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以下为部分重点内容: 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深海探测、深海开采、深远海养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场景培育和开 放,打造一批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创新健康咨询、问 诊指引、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用药审核等医疗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更好满足科技、产 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各领域发展需要。 点评:国办放大招了,要加速AI应用落地。这几天,外围市场在都担心AI泡沫,科技股跌的稀里哗啦。但 自选哥以为,只有无法落地的才叫泡沫,AI显然不是。因此也能看到,我们在加快 ...
特斯拉,大消息!通过
新浪财经· 2025-11-07 22:04
股东大会核心决议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近1万亿美元的薪酬计划获股东投票通过,75%参与投票的股东投赞成票 [1][2] - 薪酬方案获批后,特斯拉股价在美股盘后上涨约2% [1] 薪酬方案具体目标 - 公司市值目标设定为8.5万亿美元,当前市值约为1.5万亿美元 [2] - 汽车交付量目标设定为2000万辆,当前累计交付量已超过800万辆 [2] - 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目标设定为100万台,目前暂无交付 [2] - 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部署目标设定为100万辆,计划在2025年底部署1500辆 [2]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马斯克此前曾表示,如果薪酬方案遭否决,他将离开特斯拉并把重心转向其他业务 [1][4] - 马斯克目前还运营着人工智能企业xAI、领导SpaceX及其卫星互联网业务星链,同时是脑机接口公司和隧道企业的创始人 [4] - 部分大股东,如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对该薪酬方案投了反对票 [2]
“六小龙”乌镇对话: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
第一财经· 2025-11-07 21:4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前沿科技发展,六家被评选为“六小龙”的前沿科技公司分享了从互联网时代迈向AI时代的行业洞察和技术展望[3] - 中国互联网过去10年的技术和数据积累为AI时代提供了重要基础,使相关公司能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探索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方向[3] - 科技行业在过去10年发生巨大变化,硬件公司和前沿科技领域从“不受待见”变为AI时代主流,中国庞大的用户和市场基础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独特优势[3][5] 前沿科技公司发展背景 -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回忆10年前在英伟达做“不受待见”的工作,如今硬件公司已成为AI时代万众瞩目的主流[3]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指出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机器狗从2015年需用钢丝绳吊起到2018年自主站立,再到如今机器人行业应用路径基本打通[4] - 游戏科学创始人基于2016年数据发现简体中文用户占全球最大PC游戏平台32%~33%,中国已成为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5] - 去年全球最赚钱的10款游戏中,有4款由中国团队开发,还有3款由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研发[5] 具身智能领域展望 - 宇树科技创始人认为具身智能领域最近半年到一年已有许多科幻场景变为现实,未来几年将加速发展[6] - 相比核聚变、上火星等其他前沿领域,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领域距离实现梦想更接近[6] - 机器人领域目前面临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模不足的问题,包括数据采集标准、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尚未形成全球共识[6] - 具身智能领域的通用模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AGI(通用人工智能)[6] AI技术发展时间线 - 深度求索研究员预测3~5年内AI无法单独完成工作,5~10年将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7] - 10~20年内AI将取代市场上绝大多数工作,社会秩序将经历挑战[7] - 此轮AI革命与历史上工业革命有非常大不同,AI可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旧工作被取代后新工作或许不会产生[7] - AI目前的很多问题在10到20年后都能被解决,需要建立稳定的可泛化学习算法和与真实世界的更多链接[7]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人类目前医疗花销中约36%与大脑相关,但阿兹海默症、自闭症等脑疾病尚无药物可以根治[8] - 80岁以上人群约30%~40%有不同程度的阿兹海默症[8] - 脑机接口被认为是有可能根治脑疾病的技术,主要挑战在于数据采集和数据解析[8] - 强脑科技团队在筹备体重管理产品,希望通过神经调控调节用户饥饿感,有望2027年推出[8]
“六小龙”乌镇对话: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
第一财经· 2025-11-07 20:49
行业技术演进与市场基础 - 中国互联网过去10年的技术和数据积累为前沿科技公司探索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空间智能、大模型和游戏等领域奠定了基础[1] - 英伟达等硬件公司从10年前在硅谷受到鄙视转变为10年后AI时代万众瞩目的主流公司[4] - 中国互联网的大量用户和积累成为AI时代数据的巨大燃料,OpenAI等公司基于互联网大量开放数据建立[4] - 机器人行业技术实现飞跃,从2015年机器狗需用钢丝绳吊起发展到2018年无需辅助站立,再到目前行业应用路径基本打通,业务得以扩展[5] - 2016年世界最大PC游戏分发平台上简体中文用户比例达32%~33%,中国潜在PC游戏用户数量世界领先,同年中国票房最高电影为中国团队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5] - 中国已是全世界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游戏市场,去年全世界最赚钱的10款游戏中有4款由中国团队开发,另有3款由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研发[6]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 - 具身智能领域近半年或一年已有许多科幻场景变为现实,未来几年将加速走进现实,该领域相比核聚变、上火星等更接近实现梦想[6] - 宇树科技创始人构想明后年具身智能带来的惊喜将比今年更多[1][6] - 机器人领域当前面临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模不足的问题,因各厂家机器人不同导致数据采集不一,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尚无全球共识,具身智能模型结构、数据产生与训练等均处探索阶段[7] - 对具身智能或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模型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AGI(通用人工智能)[7] 人工智能(AI)的长期影响 - AI今天带来的机遇更多,长期看风险可能更大,3~5年内AI无法单独完成工作,5~10年内将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10~20年内将取代市场上绝大多数工作,社会秩序将经历挑战[7] - 此轮AI革命与历史上工业革命有非常大不同,以往发明工具但人仍是智慧主体,而AI革命中AI可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旧工作被取代后新工作或许不会产生,人将从工作中被彻底解放[7] - 要让AI具备稳定的可泛化学习算法并建立与真实世界更多链接,AI目前的很多问题在10到20年后都能被解决[7] 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展望 - 人类目前医疗花销中约36%与大脑相关,但脑疾病如阿兹海默症、自闭症、失眠等尚无药物可以根治,目前80岁以上人群约30%~40%有不同程度阿兹海默症[8] - 脑机接口被认为是有可能根治这些脑疾病的技术,但面临数据采集和数据解析的主要挑战[8] - 从较近期进展看,强脑科技团队在筹备体重管理产品,希望通过神经调控来调节用户饥饿感,有望2027年推出[8]
AI进化速递丨特斯拉股东大会投票支持特斯拉投资xAI
第一财经· 2025-11-07 20:37
①国办: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 ②灵境智源与科大讯飞签署具身智能战略合作协议; ③特斯拉股东大会投票支持特斯拉投资xAI; ④刘强东:明年4月将建立全球首个全无人配送站。 ①国办: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②灵境智源与科大讯飞签署具身智能战略合作协议;③特斯 拉股东大会投票支持特斯拉投资xAI。 灵境智源与科大讯飞签 特斯拉股东大 刘强东: 明年4月将建 tion 推动大数据、物联网 国办: 技术及医疗机 ...
“读懂大脑”!前沿科技亮相进博,脑机接口露锋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6:41
文章核心观点 - 脑机接口技术为传统医学手段无效的患者开辟革命性治疗范式,正持续涌现创新成果并推动产业加速壮大 [1] - 政策释放明确支持信号,目标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至3家全球影响力领军企业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进博会成为全球领军企业展示前沿脑机接口成果的重要平台,助力技术从科研突破迈向临床应用 [1][2][3] 政策与产业生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产业端创新突破注入强劲动能 [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脑机接口技术关键在于将上千根电极精准置入大脑功能区,对影像定位精度与手术规划质量要求极高 [2] - 医学影像技术是脑机接口的基础支撑和核心引擎,手术微小偏差可能导致患者功能永久性损伤 [2] - 西门子医疗全球首次展出覆盖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评估全流程的脑机接口解决方案 [2] - 方案融合多款全球前沿影像设备,包括双子星超高梯度场磁共振、双源光子计数CT和极速能谱血管造影系统,构建"介观"层级影像平台 [2] 企业创新与临床应用 - 西门子医疗部分核心影像设备曾成功应用于Neuralink公司"视觉恢复"与"意念控制"临床实验,助力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从"盲插"走向"可见、可规划、可控制" [3] - 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集成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首次实现"读脑—释义—反馈—疗愈"完整闭环 [3] - Percept RC可实时感知分析患者脑电活动,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相较于传统脑起搏器的单向治疗是重大革新 [3] - 本届进博会是Percept RC获批后在中国的首秀,即将开启国内临床应用,为中国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新治疗选择 [3]
进博会上,杭州以双重魅力绽放双面精彩
杭州日报· 2025-11-07 11:17
机器人乐队与人工智能技术 - 杭州机器人乐队在进博会演出,3个机器人乐手分别演奏钢琴、扬琴与架子鼓,并与克罗地亚大提琴家合奏经典名曲[3] - 云深处科技展示具身智能设备,强脑科技展示脑机接口,灵波科技展示人机交互体验,秋果计划展示XR眼镜,集中体现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探索[9][10] - 宇树科技推出G1人形机器人,身高1.65米,可完成左右勾拳、闪避、格挡等专业拳击动作,并与观众互动[10] 数字气味技术 - 气味王国展示“气味电视”,搭载“气味打印机”,能实时解析画面内容并在0.1-0.2秒内同步释放对应气味[7] - “气味打印机”目前共有72种基础味道,可通过组合还原数百种复杂气味,产品已在中医芳香疗法、大型演出等场景投用,并与两家车企签约[7] 近地飞行器 - 酷飞飞行展示近地飞行器模型,采用“站式飞行”操控模式,飞行员通过身体重心偏移控制飞行方向与姿态[6] - 飞行器采用首创的“桨扇动力设计”,兼具小巧体型与稳定性能,产品已出口至欧美市场,未来将在城市通勤、文旅体验、应急救援等领域应用[6] 老字号与非遗传承 - 杭州携13个老字号及非遗项目参展,包括杭罗等古法丝织工艺和万事利等现代品牌,展示传统丝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9] - 喜得宝丝绸董事长展示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西泠印社展示创新设计的金石篆刻,“小热昏”传承人结合数字音乐销售梨膏糖[9] 数字内容与游戏技术 - 现象级游戏佳作《黑神话:悟空》在进博会展示,使用虚幻引擎技术复刻东方幻境[9]
全球巨头“放大招”,医疗黑科技、潮玩美妆齐刷屏
国际金融报· 2025-11-07 10:36
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行业创新 - 西门子医疗全球首次亮相脑机接口解决方案,覆盖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全流程,并展出双子星超高梯度场磁共振MAGNETOM CimaX、双源光子计数CT NAEOTOM Alpha及极速能谱血管造影系统ARTIS icono ceiling Xpand,为脑机接口手术提供精准影像技术和导航支持[3] - 赛诺菲旗下特瑞可(替利珠单抗注射液)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延缓1型糖尿病进展的创新药,实现从亚洲首秀到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的"三年三级跳",并带来心血管领域创新药物阿夫凯泰片与普乐司兰钠注射液的全球首秀,后者是首个作用于创新靶点APOC3 mRNA的siRNA类药物[4] - 雅培带来十余款亚洲及中国首秀首发产品,包括Volt PFA脉冲电场消融导管、Diamondback 360冠状动脉轨道旋磨介入治疗系统、Assert-IQ可插入式心脏监护仪,以及符合iCGM最高国际标准认证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雅培瞬感家族,该产品在中国已服务超50万用户并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儿童适应症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5] - GSK带来多款创新管线产品,包括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全球首个有望实现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可实现六个月一次长效给药的德莫奇单抗,以及全球首个抗BCMA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玛贝兰妥单抗,覆盖呼吸、免疫与炎症、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6] 视觉健康与生命科学技术 - 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全球首发搭载星趣控2.0镜片的星趣控智能眼镜,创新搭载H.A.L.T.MAX技术,形成2倍非聚焦信号区以增强延缓近视加深效果,并推出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将先进听力技术嵌入镜架为轻中度听损人群提供新选择[7] - 因美纳展示多组学创新技术,包括全球新品Illumina Protein Prep解决方案和5碱基解决方案的中国首秀,前者为癌症、心脏代谢疾病等研究提供多维度蛋白质生物学洞察,后者实现基因变异与甲基化检测一体化,同时展出本土化生产制造的MiSeq i100 Plus本土版原型机与NextSeq 2000-CN,并与贝瑞基因联合开发NextSeq CN500和NovaSeq 6000Dx-CN-BG平台[8][9] 消费品与生活方式新品 - 乐高集团以"玩乐不停"为主题打造沉浸式展区,并携五款全球首发新品亮相,包括乐高骏马鸿图、乐高迎财爆竹、乐高财神爷、乐高幻影忍者15周年纪念款四武器铁匠铺及乐高郁金香花束,其中三款聚焦中国农历马年主题,同时展示纸制包装、生物基植物元件等可持续发展成果[10][11] - 斯凯奇带来多运动品类中国首发新品,包括全新配色的SKX AERO RAZOR及SKX AERO BURST跑鞋、SKX_2 ELITE FG足球鞋、SKX JE 1和SKX FULL-COURT PRESS篮球鞋、SKECHERS PURE SI高尔夫球鞋,以及COZY FIT云感鞋和搭载GOTHERM 360保温科技的冲锋衣和羽绒服产品[12] - 澳优以"全球营养呵护成长"为主题,携旗下六大进口品牌共61款产品参展,并带来六款新品首发首秀,包括NC品牌含CCFM1025菌株的"NC恬睡"益生菌、佳贝艾特营嘉高钙益生菌羊奶粉、海普诺凯能立多升级版等,覆盖婴配奶粉、保健食品、特医食品、个性化营养品及服务[13] 进博会平台效应 - 本届进博会成为全球新品"顶流舞台",共有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扎堆登场,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2] - 多家公司利用进博会平台实现产品从"展品变商品"的快速转化,例如赛诺菲的特瑞可创新药实现"三年三级跳"从亚洲首秀到正式上市,澳优表示进博会缩短了产品从研发走向市场的时空距离并提高了市场化速度[4][14]
进博盛宴:跨国药械创新出击,本土合作全面开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09:28
行业整体趋势 - 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市场强势增长9%,驱动力来自专科治疗突破、抗肥胖药物爆发及AI医疗应用广泛落地 [1] -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展现出惊人韧性,进博会成为全球医药企业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展示创新成果的关键平台 [1] - 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鼓励创新药研发的政策,中国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生物制药研发创新中心 [2] 心血管与代谢疾病领域 - 中国心血管与慢性肾脏病患者总数已超过4亿人,构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2] - 赛诺菲全球首秀心血管领域两大创新药:第二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阿夫凯泰片(肥厚型心肌病)和全球首个靶向APOC3 mRNA的siRNA类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 [3] - 诺华通过"心肾守护循证科普"项目,强调"医疗+科普"双核驱动,响应"健康中国"号召 [3] - 爱德华PASCAL Precision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在中国香港上市后首次亮相,预计明年在中国内地获批,为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患者提供微创治疗新选择 [14] 肿瘤治疗领域 - 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超过106万例,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0%至85%,其中HER2突变患者比例约4% [6] - 勃林格殷格翰圣赫途®(宗艾替尼片)中国上市,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口服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6] - 罗氏展示其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布局,包括佳罗华®(奥妥珠单抗)狼疮性肾炎新适应症、血友病创新NXT007及FcRH5/CD3双抗Cevostamab [5] - 西门子医疗与诺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放射配体疗法(RLT)与分子影像系统在前列腺癌等重疾的精准诊疗一体化发展 [19] 自身免疫与神经系统疾病领域 -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已超100万,患者需求从生存转向提高生活质量,GSK在进博会聚焦该疾病的慢病管理 [7] - 创新JAK3/TEC激酶家族双通道抑制剂乐复诺®(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获批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重度斑秃患者 [8] - 辉瑞联合多家企业构建斑秃患者"从疾病教育到用药服务"的全渠道服务体系 [9] - 灵北展示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创新疗法,以及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靶向CGRP单克隆抗体药物艾普奈珠单抗在亚洲人群的最新III期临床试验进展 [9] 前沿技术与医疗器械 - 西门子医疗推出脑机接口解决方案,其核心影像设备(如MAGNETOM Cima.X磁共振、NAEOTOM Alpha CT)曾应用于Neuralink临床实验,助力脑机接口手术从"盲插"走向精准可控 [10] - 西门子医疗极速能谱血管造影系统ARTIS icono ceiling Xpand具备2.5秒极速DynaCT采集技术(成像时间缩短50%)和0.5mm精度激光穿刺导航,提升肺癌、肝癌诊疗精度 [12] - 美敦力超过30款展品已成功转化为临床实践,包括EV-ICD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充电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及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Symplicity RDN疗法 [12][13] - 爱尔康宣布待监管批准后将在中国本地化生产Wavelight®准分子激光手术设备,并展出多款眼科创新产品 [15] 合作与生态建设 - 诺和诺德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ACITS)签署战略协议,围绕临床创新成果转化、疾病临床队列建设及真实世界研究三大领域展开合作 [16][17] - 赛诺菲通过新设立的赛诺菲凯辉医药创新基金,与本土生物科技企业演生潮合作,加速自身免疫与慢性炎症类疾病创新药研发 [17] - 赛诺菲特瑞可®(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实现"三年三级跳"正式在华上市,并推动"中国1型糖尿病诊疗生态圈"成立 [18] - 赛诺菲乐唯初®(尼塞韦单抗)在中国的首个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其可有效降低婴儿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就医风险81%及住院风险82% [18] - 维昇药业首次参展,其全球首创药物帕罗培特立帕肽入选"进博好物",并与东富龙集团达成双腔冻干制剂技术战略合作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