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北上广深全职骑手人均收入近1.3万,CEO发声:远超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6-17 23:39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2万人 预计本季度末将超过15万人 [1] -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京东全职外卖骑手人均收入接近1.3万元 [1] - 京东外卖推出100多天 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远超预期 [2] 京东外卖商家管理策略 - 首创外卖行业"最严准入标准" 入驻审核通过率仅40% [2] - 采取照片复检、定期巡检、视频验真等措施 并邀请全民监督 [2] - 用户发现"无堂食餐厅"可反馈 核实后将下线商家并奖励40元京东饭卡 [2] - "无堂食餐厅"指不提供堂食服务 主要专注外卖业务的餐饮店铺 [3] 京东外卖商家招募计划 - 2月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 对商家经营实力、卫生状况、就餐环境要求更高 [4] - 邀请用户推荐品质堂食餐厅 每成功入驻1家奖励100元京东饭卡 [5]
品质化、健康化外卖消费意愿占主流 京东在品质外卖中占比已达45%
搜狐财经· 2025-06-17 21:30
行业格局与市场数据 - 中国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1250亿元增长至2024年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渗透率从4%提升至26% [15] - 2025年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达8000-9000万单,品质外卖占比60%-70% [1][15]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突破2500万单,占全国市场份额31%,品质细分领域市占率达45%,形成美团、饿了么、京东三足鼎立格局 [2][15] 消费者行为趋势 - 20%用户每日点外卖超4次,46%计划增加外卖金额,69%倾向选择有机/轻食等高品质餐食 [1] - 62%消费者单人餐标准为20-40元,82%增支用户将"选择更高品质餐食"列为首要原因 [6] - 63%用户选择京东外卖因其品质背书,60%城市消费者下单品质外卖首选京东 [1][2] 品质化升级核心驱动力 - 七成消费者存在"品质焦虑",卫生/口感/健康为三大焦虑点,46%用户将"实体门店"列为首选标准 [1][4] - 消费者建立多维评估框架:要求资质齐全、明厨亮灶、真实评价体系,偏好知名连锁品牌 [6] - 健康轻食类需求攀升,炸鸡甜品类意愿下降,食材新鲜度与营养搭配成为关键考量 [10] 消费场景拓展 - 43%用户每日点外卖≥1次,45%计划增加频次,外卖深度融入都市生活 [8] - 37%用户将外卖视为情绪调节工具,突破传统就餐时段成为情感寄托方式 [12] - 2024年网上外卖用户达5.92亿人,占网民53%,成为刚性需求 [13] 京东战略与商家赋能 - 以"品质堂食外卖"定位入局,实施零佣金+百亿补贴,推出商家佣金减免/流量扶持等四大举措 [16] - 合作案例:库迪咖啡销量破4000万单,徐大川品牌60%订单来自京东渠道 [16] - 通过三重消费者保障计划构建差异化体验,推动行业规范化升级 [15][16]
刘强东给马云、王兴上了一课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49
京东外卖业务表现 - 日单量从4月15日500万单快速增长至6月1日2500万单,实现4个月内5倍增长 [1] - 全国外卖市场份额达31%,品质外卖细分领域市占率约45% [1] - 已有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较20万申请商家呈现高筛选标准 [3] 京东外卖核心策略 - 商家端:2025年5月前免佣金+长期佣金率≤5%+配送费减免,吸引品质堂食商家 [3] - 骑手端:全职骑手享五险一金+兼职享双险,成本全由平台承担,全职骑手超10万人并计划扩招至15万 [3] - 消费者端:每日发放10万张百亿补贴券+最高20元补贴+超级爆品专区,强化价格竞争力 [5] 品质管控与创新 - 实施行业最严准入标准(视频验真+线下巡检+全民监督),门店审核通过率仅40% [8] - 推出"菜品开发"服务,联合服务商研发高性价比新菜品 [8]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调整流量体系向品质商家倾斜,强调"反内卷"战略 [18] - 阿里通过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实现日单量4000万,并推出骑士关怀7大举措 [18][21] - 三大平台均聚焦即时零售业务融合,阿里将淘宝闪购接入支付宝一级入口 [24][2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消费者需求从单一外卖向多元化即时服务(生鲜、日百、药品)延伸 [24] - 平台需平衡品质升级与盈利模式,物流协同与成本控制成关键 [24][28]
壮大食品安全监督队伍 欢迎外卖小哥入列
南方都市报· 2025-06-15 00:52
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新举措 - 湖北省选聘外卖小哥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 对网络餐饮 连锁餐饮等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 [1] - 浙江杭州 辽宁沈阳 山东莱西等多地已实施类似举措 外卖小哥可随手拍照上报监督系统 [1] - 外卖小哥举报餐馆后厨卫生问题后 餐馆被查处的案例屡见不鲜 证明其监督有效性 [1] 外卖市场现状与问题 - 2024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5万亿元 外卖用户规模5.92亿人 占网民整体的53% [1] - "幽灵外卖" 外卖店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频发 成为食品安全重大隐患 [1] - 外卖等线上营销模式已成为餐饮企业重要营利渠道 [1] 外卖小哥监督优势与挑战 - 外卖小哥取餐时能直接观察餐馆后厨环境和厨师操作 容易发现卫生问题 [2] - 餐馆数量庞大且分散 部分无堂食 传统监管难以全面覆盖 外卖小哥监督可弥补不足 [2] - 部分餐馆可能采取对策 如拒绝外卖小哥进入内部取餐 阻隔后厨视线 影响监督效果 [2] 完善监督体系的建议 - 需定期组织外卖小哥工作交流和培训 提升监督专业性 [2] - 应鼓励更多外卖小哥积极举报问题 扩大"吹哨人"队伍 [2] - 需结合"互联网+明厨亮灶" 突击暗访 压实平台责任等多重手段 [3] - 市场监管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公告 明确对内部举报人实施奖励 包括外卖小哥等知情人员 [3]
2.9元咖啡坑惨了库迪店员
36氪· 2025-06-13 18:08
核心观点 - 库迪咖啡在京东外卖补贴推动下实现单量暴增,日均单量达500-700杯,部分门店单日突破1100单,但员工工作强度和加盟商盈利压力同步加剧 [2][4][7][11] - 低价策略带来流量狂欢但利润微薄,单杯材料成本5-6元而售价低至5.9元,依赖平台补贴且存在用户留存风险 [9][13][16] - 加盟模式单店回本周期约1-1.5年,但实际利润受选址、补贴政策波动影响显著,部分门店面临亏损风险 [14][16][17] - 与瑞幸的竞争差距拉大,库迪供应链和产品创新短板在补贴退潮后将暴露,长期竞争力存疑 [19][20][22][23] 运营现状 - **单量激增**:北京门店日均500单,湖北某店单日峰值1100单,京东平台累计销量超4000万单 [2][5][7] - **人力瓶颈**:5平米门店仅配置2名员工,咖啡机三班倒运转,员工时薪制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 [7][11] - **服务压力**:骑手冲突、退单率上升,配送延迟达12小时,消费者体验下滑 [4][11] 财务模型 - **成本结构**:单店固定资产投入22-25万元,年运营成本51-66万元(含房租18万元/年) [14] - **毛利水平**:冬季40%、夏季50%,年均49%,低于官方宣称的45-55%区间 [13][14] - **盈利测算**:日流水5000元(按10元/杯)对应日净利2200元,月净利3.6万元需扣除3万元人工水电 [16] 竞争格局 - **价格战**:京东平台补贴使售价低至2.9-5.9元,生椰拿铁3.9元触达下沉市场 [9][20] - **对标瑞幸**:瑞幸年收入344亿元,库迪仍以9.9元低价策略为主,闭店率高于开店率 [19][20] - **模式差异**:库迪依赖加盟商抽成(15%服务费),总部风险转移但单店抗风险能力弱 [17][22] 行业影响 - **平台补贴**:京东每月投入2亿元补贴库迪,推动其占据咖啡奶茶品类首位 [9][22] - **品类特性**:咖啡高频低决策成本属性使其成为外卖平台重点补贴对象 [9] - **长期挑战**:供应链薄弱、产品同质化问题在补贴退潮后将制约发展 [20][23]
2.9元咖啡坑惨了库迪店员
36氪· 2025-06-13 18:01
门店运营现状 - 库迪咖啡门店日均单量因京东外卖补贴激增至500杯,部分门店峰值达700杯[2] - 北京鼓楼热门景点店日均500单,到店与外卖比例均衡,节假日单量更高[5][7] - 湖北某门店单日接单超1100单,仅京东平台就有950单待履约,但门店面积不足5平米且仅配置1台咖啡机[7] - 员工劳动强度大,早高峰6:30到岗,单店2人轮班制下每分钟需出1杯咖啡,部分全职员工奖金仅几十至300元[7][11] 价格战与成本结构 - 京东秒送平台库迪咖啡单价低至5.9元(含1元打包费),部分区域探至2.9-3.9元[9] - 单杯材料成本5-6元,实收6.9元下利润空间有限,依赖平台补贴维持[13] - 官方测算单店毛利45%-55%,实际冬季约40%,夏季因加冰提升至50%,年均49%[13][14] - 标准店开店成本51万-66万元(含设备22万-25万、年租金18万、水电3万),商场店成本高15万[14] 加盟商盈利模型 - 日销500杯(单价10元)时日流水5000元,净利2200元,月净利3.6万元(扣除3万水电人工)[16] - 回本周期1-1.5年,但利润依赖平台补贴,补贴结束后15%服务费率可能导致亏损[16][17] - 外卖补贴集中于部分门店,单店加盟商实际利润未随单量同步增长[17]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库迪与瑞幸采用相似打法(产品、供应商、选址),但瑞幸2023年净收入344亿元,供应链效率显著领先[19][20] - 库迪以加盟模式扩张,总部通过抽成服务费盈利,但低价策略导致加盟商闭店率高[20][22] - 京东每月2亿元补贴短期内提升库迪品牌声量,但供应链和产品短板在补贴结束后将暴露[22][23] 消费者与运营问题 - 爆单导致配送延迟(部分订单次日送达),店员需处理骑手冲突、退单等沟通问题[4][11] - 低价策略下用户忠诚度存疑,存在"补贴停则需求降"风险[13][23]
“所见即所得”破外卖盲盒 京东外卖成为六成南京用户品质首选
搜狐网· 2025-06-13 14:41
外卖行业趋势 - 外卖服务已从便捷选择转变为现代生活的刚需服务,消费者对餐品健康、安全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1] - 南京外卖市场因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和大量年轻消费群体而独具活力,推动外卖服务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1] - 南京消费者外卖观念发生变化,品质成为核心诉求,40.05%的南京人对"品质外卖"概念有清晰认知[10] 京东外卖市场表现 - 京东外卖凭借"品质外卖"定位快速获得市场认可,59.6%的南京消费者在最近30天内下单外卖时首选京东外卖[1] - 京东外卖被55.66%的南京用户评为"最有品质"的外卖平台[8] - 京东外卖通过严格筛选评分3.8以上的规范线下实体门店入驻,从源头把控餐品质量和卫生安全[8] 南京外卖市场特点 - 南京外卖订单地域分布特点明显:江宁区以18.93%的订单占比居首,浦口区(14.26%)、鼓楼区(12.59%)和栖霞区(10.74%)紧随其后[4] - 南京特色小吃在外卖中占据35.37%的份额,鸭血粉丝汤、牛肉锅贴等本土特色小吃深受欢迎[4] - 栖霞区消费者对外卖包装更为看重,展现出对品质的高要求[4] 消费者痛点与需求 - 消费者主要痛点包括:餐品不健康(24.15%)、幽灵外卖多(20.93%)、价格虚高(18.02%)[5] - 消费者衡量品质外卖的首要因素是"商家资质与卫生"(43.96%),其次是"真实透明"(30.09%)和"品牌保障"(16.99%)[10] - 超半数南京消费者愿意为真正高品质的外卖支付合理溢价[10] 京东外卖策略 - 京东外卖执行差异化策略,强调"所见即所得"的堂食品质标准,精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和透明度的需求[8] - 京东外卖已推出"百亿补贴"及多种专属优惠券,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实惠"的双重期待[10] - 京东外卖的"严选实体商家+品质保障"核心定位正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复制成功经验[10]
关于反内卷,这是我看到的最恐怖的评论
36氪· 2025-06-13 11:27
在刘老实我昨天的反内卷相关的文章评论区,有一条让刘老实我心惊胆寒的评论,同时也揭露了外卖内 卷的最大真相,该评论表示"我是商家,其实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被平台压榨,我们用的食材我也不知 道是啥了,反正味道是对的,到底是啥东西我也不知道。" 这条评论,不仅揭露了商家在某些外卖平台 压榨下的无奈与妥协,更隐隐指向了一个在外卖行业长期肆虐的 "毒瘤"—— 幽灵外卖。 幽灵外卖:曝光下的黑暗角落 早在 2016 年 9 月,央视新闻就曝光了 "幽灵外卖" 的前身 "幽灵餐馆"。当时,四家 "幽灵餐馆" 在某外 卖平台共用一个上海地区地址,此事引发轩然大波,上海市食药监局迅速约谈了 7 家外卖平台相关负责 人 。这一事件如同撕开了外卖行业光鲜外表的一角,让公众得以窥见其背后隐藏的污垢。 2024 年 8 月,央视再度将镜头对准 "幽灵外卖" 现象。此次曝光显示,在北京竟有 40 多家外卖店铺共 用 "京门楼" 的地址和证照 。这些店铺在平台上展示着看似正规的信息,吸引着消费者下单,可背后却 是混乱不堪的经营状况。它们藏身于环境恶劣的场所,卫生条件极差,食材来源更是毫无保障。 以 "望京烧烤" 为例,该店铺在外卖平台上标称 ...
新茶饮市场迎来消费旺季,头部品牌上新、开店动作不断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1:22
新茶饮市场旺季表现 - 新茶饮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旺季 头部品牌加码上新、加速开店成为市场特点 [1] - 茶百道上新荔枝系列饮品 上市一小时卖出五万杯 当天中午销量突破十万杯 成为夏季爆款之一 [1] - 荔枝系列采用鲜果现榨 从广东产地采摘到西安门店配送最快仅需48小时 全程使用5摄氏度恒温冷链物流车 [1] 茶百道供应链建设 - 茶百道约92%门店实现下单后次日达 约95%门店每周获得两次或以上配送服务 [2] - 已在北京、成都及重庆等地推出41条夜间配送路线 [2] - 通过强化研发与供应链提高爆品率 2025年以来推出的果蔬系列、耙耙柑系列、木姜子系列等产品反响良好 [2] 霸王茶姬校园市场拓展 - 霸王茶姬持续拓展校园消费场景 已在近200所高校开设门店 [2] - 清华大学店开业首日累计销售超2200杯 GMV位居当日全国门店第一 [2] - 校园市场潜力巨大 大学生群体注重健康与口感双重需求 受品牌联名等创新营销吸引 [2] 霸王茶姬产品表现 - 经典产品伯牙绝弦、桂馥兰香、万里木兰杯在高校市场占比接近60% [3] - 3月推出的轻因系列新品广受好评 反映大学生群体强烈尝鲜意愿 [3] - 截至2025年6月11日 校园店会员数已超200万 云南、四川、浙江学生会员数量位居前三 [3] 行业整体趋势 - 外卖平台百亿补贴计划使茶饮品类日均订单量飞涨 头部品牌销量增长明显 [3] - 2024年下半年以来茶饮行业价格战趋缓 行业格局边际优化 [3] - 瓶装果蔬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 健康化趋势引领行业新风口 [3]
多人接力一天赚千元!一财记者华强北体验给外卖员送外卖
第一财经· 2025-06-11 19:47
2025.06. 11 本文字数:4024,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郑栩彤、陆涵之 记者看到,帮外卖员送外卖的群体以阿姨为主,看上去年纪在50岁左右,也有零星的几名男性,他 们有些是阿姨的丈夫,与阿姨一起接力配送外卖。 阿姨帮外卖员送外卖的价格十分透明,每单2元。外卖员急匆匆地扫码付钱,阿姨急匆匆地吆喝生 意、跑上跑下。记者了解到,根据配送时长,有人会在中午赚几十块钱,有的几个人接力一天赚近千 元。这就是高楼外卖配送最真实的"末端神经"。 大楼上下的"速度"故事 每到饭点,赛格大厦楼下的外卖配送生意就旺了起来。 国内有1000多万名外卖骑手,但从事送外卖工作的人不止这1000多万名骑手。 记者观察到,赛格大厦楼下可以分为两个位置,前面是赛格大厦市场的入口,一些阿姨在这里接单, 口里喊的是"市场",即低层的赛格电子市场。一些阿姨则在赛格大厦侧后方接单,口里喊的是"高 楼",即高楼办公区。阿姨们会主动招揽生意,每个外卖员驶近赛格大厦楼下,阿姨一边大声喊着自 己配送的位置,一边急匆匆前去,外卖员也循声选择一个阿姨。 6月10日中午,记者在深圳华强北赛格大厦见到的每一个送餐阿姨都知道演员闫妮近期在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