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造
icon
搜索文档
ST柯利达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69% 业绩向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6:5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达24.60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06.69% [1] - 股价从2024年5月的1.32元/股攀升至突破5元/股,涨幅超300% [2] 业务战略 - 坚守"幕墙+装饰"核心业务,同时拓展装配化装修、城市更新项目、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前沿领域 [1] - 将光伏建筑一体化视为重要战略布局方向,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2] - 通过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 [2] 研发与行业贡献 - 主编《装配化装修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和参编《装配化装修评定标准》正式发布 [1] - 主编江苏省地方标准《装饰装修木制品应用技术标准》完成报批稿 [1] - 《装配式钢节点混合框架结构全套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荣获"建华工程奖"一等奖 [1] - 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中心合作成立智能建造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1] 市场与政策响应 - 精准把握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机遇 [2] - 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实施资本运作方案 [2]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 未来展望 - 以创新为引领、以实干为支撑,创造更辉煌的资本市场业绩 [2] - 推动装配化装修业务规模化发展 [1] - 增强综合竞争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设研院(300732) - 300732设研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16
公司基本信息 - 债券简称设研转债,代码 123130,公司为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2025 年 4 月 29 日 15:00 - 17:00 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云访谈”举行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不涉及未公开披露重大信息 [2] 经营业绩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10%,净利润和现金流等财务指标同比明显改善 [3] - 2024 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新开工项目减少,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营业利润随之下降,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扣非后净利润为 -2.34 亿;2025 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4][5] - 2024 年度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营业收入占比约 74%,工程总承包业务占比约 13%,钢结构桥梁业务占比约 7%,运营业务占比约 2% [8] AI 技术应用 - 已在工程设计及建造方面广泛应用 AI 技术,如公路智能选线、识别图纸信息、搭建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平台等 [3] - 初步完成 DeepSeek 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探索相关模型应用,还将探索施工质量智能化验收等解决方案 [3] 行业前景 - 勘察设计行业处于深度转型期,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收紧,市场需求降低,但城市更新等领域带来增量业务,AI 技术应用助于提高设计效率 [4] 2025 年发展计划 市场体系优化 - 优化河南省内经营资源配置,拓展全业务领域,提升水利水务等领域市场占有率 [6] - 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省外市场 [6] - 加快突破海外市场,重点开拓中东、东盟市场,深耕非洲、南亚市场,布局中亚市场 [6] 创新能力提升 - 推进技术创新,整合高端智力和专业优势,开展关键领域科技攻关 [7] - 开展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 [7] - 深化业务创新,抢抓政策机遇,培育和拓展新型业务 [7] -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制定转化经营方案,推动产业化落地 [7]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结合自身优势,利用新兴产业技术,围绕基础设施数智管养等领域培育新技术、拓展业务场景,提升生产效率 [9][10] 股价及可转债相关 - 回购、增持等重大信息会在巨潮资讯网披露;2025 年 7 月 22 日前,若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董事会不提修正方案;7 月 23 日起触发,董事会另行决定 [11] - 截至 4 月 20 日,股东人数为 19,031 人,可转债持有人数为 5,599 人 [12] - 截至目前,设研转债最新转股价格为 8.05 元/股,尚有 3,754,057 张,占发行可转债的 99.84% [13] 新质生产力业务 - 利用新兴产业技术,围绕基础设施数智管养等领域培育新技术、拓展业务场景 [14] - 开发构建智慧交通体系,研发数字化应用产品,开展低碳循环材料与节能减排技术研发 [14] - 子公司开展智慧矿山业务,拓展新能源业务,成立低空经济专班并取得进展 [14][15]
霍普股份: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多领域布局展现强劲实力
全景网· 2025-04-29 11:23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1.39亿元 [1] - 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 行业地位 - 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1] - 在传统建筑设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1] - 在绿色建筑、城市更新等领域展现强大市场竞争力 [1] 技术实力 - 运用BIM技术、智能建造等前沿技术 [1] - 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 [2] - 汇聚高素质研发团队 [2] - 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 [2] 新能源业务 - 加速推进分布式光伏与工商业储能业务布局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精细化运营 [1] -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为客户创造经济及环境效益 [1] - 全产业链布局拓展业务边界并提升市场份额 [2] 市场布局 - 凭借独特设计理念、技术实力和广泛市场布局引领行业发展 [1] - 为客户提供高效、环保、智能的建筑设计解决方案 [1]
数量第一! 杭州智能建造新技术为全省“打样”
杭州日报· 2025-04-29 09:52
智能建造新技术应用 - 杭州共有11项新技术入选浙江省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 数量居全省第一 [3] -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项目应用塔机运行状态监测技术 实现单塔区域保护控制和多塔防碰撞预警 [3][4] - 品茗科技研发的塔机安全监测系统可秒级回传实时数据 已截断20余次塔机碰撞风险 [4] - 萧政储出项目使用BIM钢筋信息提取及切割软件 实现单批次节约0.6%钢筋用材 [5] - 汉尔姆建筑科技研发钢结构装配式技术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循环再利用 [5][6] 智能建造产业发展 - 智能建造具有科技含量高 产业关联度大 带动能力强等特点 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6] - 杭州致力于推广智能建造 绿色建造和装配式建筑 加快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6] - 杭州将加强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 逐步迭代升级 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 数字化 绿色化转型 [6]
中国建筑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持续优化现金流管理 做好市值管理工作
证券日报网· 2025-04-22 21:01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坚持做强做优主责主业 实施"两优两重"市场策略 重点拓展工业、铁路、水利、能源等领域 [1] - 增强产业链资源集成能力 发力城市更新、城市运营和物业管理市场 向城市综合服务延伸 [1] - 聚焦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 加大地产投资力度 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1] - 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统筹规模与效益 精准投资 精益运营 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4] 现金流管理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7.7亿元 同比增长43% 连续五年保持增长 [2] - 加强债权回收 跟踪各地专项债落地情况 加强资产盘活 调整销售策略 拓宽盘活渠道 [2] - 加强投资管控 严把项目入口关 加强精细化管理 完善项目全周期现金流预算体系 [2] -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减少资金成本 [2] 房地产业务展望 - 各地政府落实"控增量、优存量"政策 优化土地供给量和结构 加速推动"好房子"建设 [3] - 热点城市土地溢价率明显上升 支撑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 [3] - 市场信心逐步回归 供需关系不断修复 呈现逐步企稳态势 [3] - 聚焦主流城市、主流地段和主流产品 优化土地储备 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 [3] - 中长期部分城市呈现"量增价稳"态势 回报率回归行业正常水平 [4]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强化市值管理顶层设计 通过战略引领和制度保障推动规范开展 [5] - 提升科技属性 增强增长动能 保持稳定分红政策 展现成长性、回报性和确定性价值 [5] - 上市以来累计分配现金928亿元 占累计归母净利润20.3% [6] - 2024年拟每10股派现2.715元 每股派息金额达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6] - 2025年每股派息保持平稳 提供可预期的投资回报 [6]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建设 -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打造智能建造新方式 [7] - 将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作为核心战略方向 加速布局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业务 [7] - 推动BIM、AI、物联网等技术在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的深度应用 [7] -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经营业务融合 挖掘高价值场景 推动DeepSeek大模型落地 [7]
两部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招商蛇口27亿元北京拿地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9 07:34
政策动态 - 4月8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1] - 4月8日多个城市正进行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关政策研究及储备,如武汉做政策研究储备,昆明将出台“好房子”技术指南等 [2] 土地市场 - 4月8日武汉市汉阳区拟用专项债券收储四宗闲置土地,其中中城乐(武汉)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P[2020]035号04B4部分地块收储价格为32751.18万元 [3] - 4月8日招商蛇口27.082亿摘得北京通州区八里桥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地块,楼面价3.12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6.28% [3] 企业动态 - 4月7日碧桂园月度管理会议上杨惠妍表示保交房问题复杂,要采取极限措施,公司获多方支持,情况正向好发展 [5][6] 点评观点 - 城市更新政策或引导资金向绿色基建、高端制造倾斜,增强成长股牵引作用,加速低效项目出清 [1] - 房地产政策储备与落地节奏影响年中市场修复,地方债务管控或使龙头房企巩固地位 [2] - 专项债券收储政策强化核心城市土地资源优化能力,若执行效率提升或推动房企转型 [3] - 头部企业押注高能级城市稀缺资源,通州地块或推动区域住宅市场价值重估 [4] - 碧桂园保交房执行成效影响行业信用修复,若债务重组落地及交付数据兑现,或提振市场信心 [6]
山河智能总部大楼成中国首个装配式清水混凝土建筑鲁班奖项目
长沙晚报· 2025-04-03 16:41
建筑创新与工艺 - 山河智能总部大楼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成为中国首个装配式清水混凝土建筑鲁班奖项目,体现绿色建造、数字建造、智能建造、装配式建造的典型代表 [1] - 建筑预制构件采用定制化不锈钢模具和自密实混凝土,通过"五同一"标准确保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3] - 清水混凝土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精度与艺术美感融合,外墙挂板及预制内隔墙均采用高难度工艺 [3] 智能建造与数字化应用 - 项目采用BIM正向设计,打通设计、生产、施工到运维的全链条信息交互,实现建筑、结构、水暖电全专业协同设计 [5] - 通过PKPM-PC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深化设计数据自动转化为物流生产清单,构件生产状态实时统计 [5] - 施工环节采用3965个预制构件,装配率达55%,创新应用夹心饼永久性保温一体化技术提升节能效果 [5] 行业示范与认可 - 山河智能办公楼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2022年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成为全国首个装配式清水混凝土技术获奖建筑 [7] - 项目通过"BIM+装配式+智能生产"模式,为长沙打造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提供可复制经验 [7] - 长沙构建"四梁八柱一底座"智能建造体系,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型 [7]
共绘城乡建设“绿色蓝图”!2025江苏绿色低碳建筑国际博览会4月1日在南京启幕
江南时报· 2025-03-24 14:48
共绘城乡建设"绿色蓝图"!2025江苏绿色低碳建筑 国际博览会4月1日在南京启幕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博览会聚焦住房城乡建设重点工作,设计了8个特色展区,分别是:改善型住 宅展区、城乡建设"双碳"先导区展区、智能建造展区、城市更新展区、绿色基础设施展区、"四新"综合 成果展区、绿色金融展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区。其中,改善型住宅展区设置高品质居住空间体验 区,实景呈现改善型住宅性能品质,实物展出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智能家居综合解决方 案,实例展示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的实施路径。中海地产、仁恒建设、南京颐居建设、无锡良辰美景 等11家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在现场推介改善型住宅项目。"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展区将展示 首批先导区无锡锡东新城、苏州高铁新城的阶段性建设成果,发布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展现能源互 联网、智能车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应用。同时,启动第二批先导区常 州"西太湖"创新区、盐城高新区智创园的建设,组织重大合作项目签约,成立先导区智库联盟、产业联 盟等。智能建造展区将聚焦展示"BIM+"数字一体化设计、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部品部件智能化生 产、智慧施工管理 ...
地产观潮|建造“好房子”被多地政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
证券时报· 2025-02-26 22:46
"好房子"政策推动与市场趋势 - 多地政府将建造"好房子"列入年度工作重点 涉及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等技术方向 [1][4] - 超30个城市发布新版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例如北京出台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技术要点 深圳优化绿化覆盖率计算规则 杭州规定公共连廊不纳入容积率计算 [4] - 2024年满足改善性需求的"好房子"项目取得亮眼销售成绩 表明房地产市场存在结构性需求潜力 [5] "好房子"产品特征与优势 - 与传统住宅相比具有建筑标准提升、规划设计标准放宽、得房率高等优势 部分项目得房率达到95% [6][8] - 购房者能够获得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其中高得房率成为重要销售卖点 [6][8] -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 深圳市场"日光"的新房项目几乎都拥有较高得房率 [8] 公共配套缩水问题 - 部分开发商在提高得房率的同时缩减公共配套 如35层超高层住宅一层5户仅配两台小容量电梯 [8] - 购房者反映电梯配置不足严重影响居住体验 并对建筑材料质量表示担忧 [8] - 购房者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以确保配套设施质量 [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房地产进入品质竞争时代 开发商需在设计创新、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上精益求精 [10] - 企业需要提升技术能力 采用BIM技术和绿色建筑技术以确保项目符合"好房子"标准 [10] - 开发企业将服务扩展到物业管理、后期维护等领域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增强客户黏性 [10] 存量新房面临冲击 - 高得房率"好房子"项目对存量新房去化造成冲击 同样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实用面积差距可达25平方米以上 [11] - 深圳市场超高层住宅项目销售进度明显落后 部分48层以上项目开盘一年后仍未清盘 [12] - 业内人士建议对存量新房进行优化改造 通过差异化定价避免被市场抛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