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搜索文档
充满对抗性!“你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地狱”,特朗普联大演讲与欧洲国家针锋相对
环球网· 2025-09-24 08:54
特朗普联合国大会演讲核心观点 - 演讲充满对抗性 将矛头对准欧洲 称欧洲国家正走向地狱 [1][3] - 核心议题为移民管控与气候变化 主张强大边境和传统能源以实现国家伟大 [3] - 批评联合国为过时无效的组织 声称是自己而非联合国解决了世界争端 [3] 特朗普在具体议题上的立场 - 在移民问题上 将自己政策作为范例 敦促各国领导人参考美国做法以遏制大规模移民潮 [3] - 称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 并指移民和绿色能源政策正在摧毁欧洲 [3] - 主张移民潮和自杀式能源政策将葬送西欧 [3] 国际社会对演讲的反应 - 法国总统马克龙演讲针锋相对 称赞联合国宗旨与历史 强调其重要性 [3] - 马克龙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应对气候变化 因气候已失控且生物多样性正在崩溃 [3] - 媒体指出特朗普演讲后与联合国秘书长及欧盟委员会主席会晤时措辞明显收敛 表达对组织的支持并对欧洲官员予以积极评价 [4] 媒体对演讲的分析 - 部分媒体称演讲包含大量虚假和误导性言论 [4] - 分析认为移民与气候变化议题受共和党选民欢迎 演讲既针对国内选民也针对其他国家 [4]
【金工】股票ETF资金转为净流入,科技板块基金净值涨幅优势延续——基金市场与ESG产品周报20250922(祁嫣然/马元心)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4 07:06
市场表现综述 - 国内权益市场指数表现分化 创业板指上涨2.34% [4] - 煤炭、电力设备、电子行业涨幅居前 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行业跌幅居前 [4] - 权益基金表现较好 混合债券型基金业绩回撤 [4] 基金产品发行情况 - 新成立基金63只 合计发行份额为748.28亿份 [5] - 新成立基金中债券型基金27只 股票型基金27只 混合型基金7只 [5] - 全市场新发行基金31只 股票型基金21只 FOF基金4只 混合型基金4只 [5] 基金产品表现跟踪 - TMT主题基金净值涨幅优势延续 本周涨跌幅为2.56% 金融地产主题基金回调明显 本周涨跌幅为-2.68% [6] - 医药主题基金净值持续回撤 本周涨跌幅为-2.41% [6] - 股票被动指数型基金净值涨跌幅中位数为-0.04% 半导体、游戏、港股科技ETF净值表现较好 [6] ETF市场跟踪 - 国内股票ETF资金转为净流入77.93亿元 收益中位数为0.03% [7] - 港股ETF资金维持大幅流入166.52亿元 收益中位数为0.84% [7] - 金融地产主题ETF资金净流入显著 合计流入113.16亿元 [8] 基金仓位监控 - 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相较上周下降0.27个百分点 [9] - 汽车、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获资金增配 银行、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等行业遭资金减持 [9] ESG金融产品跟踪 - 新发行绿色债券34只 已发行规模合计379.48亿元 累计发行规模达4.82万亿元 [10] - 主动权益型ESG基金本周净值涨跌幅中位数为1.42%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主题基金表现占优 [10] - 国内基金市场存量ESG基金共214只 规模合计1589.84亿元 [10]
Latvia's President Says Europe Must Not Buy Russian Oil
Youtube· 2025-09-24 02:13
北约防空政策与边境防御 - 北约应制定更严格的防御政策,以武力展示阻止俄罗斯飞机侵犯领空 [2] - 波罗的海国家需要加强反无人机防御系统,以应对无人机入侵测试 [3][4] - 北约的波罗的海空中巡逻任务将升级为全面的防空任务,交战规则需同步更新 [4][5] 能源制裁与对俄政策 - 支持对俄罗斯实施次级制裁,前提是欧洲国家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 [10][11] - 拉脱维亚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侵略以来已停止购买俄油气,并呼吁所有欧洲国家停止资助俄罗斯战争机器 [11] - 拉脱维亚目前购买的液化天然气中约75%来自美国,认为美国明确的立场将促使其他国家改变做法 [12] 国防开支与军事合作 - 拉脱维亚国防开支占GDP比重近5%,以增强必要防御能力 [17] - 正与美国国防部及国会讨论,以解决东翼资助计划(如波罗的海安全倡议)可能削减的问题 [13][14][15] - 国防采购资金部分来自拉脱维亚或波罗的海基金,合作仍在进行中,最终决定尚未确认 [15][16] 技术发展与防御挑战 - 从乌克兰经验中学习,但当前技术发展迅速,寻找正确的无人机防御方法颇具挑战 [8][9] - 东翼国家正在讨论无人机战争以及针对俄罗斯潜在入侵的反机动措施 [9] - 在波罗的海增加舰艇巡逻后,俄罗斯的入侵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其仍在寻找新的测试联盟的方式 [5][6]
1.5℃ Talk | 诺奖得主卡洛斯·诺布雷:气候物理风险正加速变现 金融体系需重塑自然资本定价
新华财经· 2025-09-23 21:57
诺布雷:早在1990年,科学界就已明确警告:为避免灾难性气候影响,全球气温升幅需控制在1℃以 内,这意味着人类必须在200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然而现实却是,全球未能做出有效响应。 科学界发出的最重要警示是在第四次评估报告(2006–2007年)。该报告首次将气候变化定性为可能升 级为"气候紧急状态"的危机,报告撰写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因此获得诺贝 尔和平奖。尽管科学警示如此清晰,国际社会仍未能采取足够行动,温室气体排放持续攀升。 时至今日,在2023至2025年期间已有21个月全球升温超过1.5°C。我们不仅一再错过关键的行动窗口, 还在不断增加排放。这种集体行动上的严重滞后,或许正是人类作为物种所暴露出的最大认知局限。 记者:今年的破纪录热浪引发广泛关注。你如何评估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各国政府应采取哪些 措施? 诺布雷:热浪已成为全球气候相关死亡的主要成因,对老年人、婴儿及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群体构成尤 为严重的威胁。在人类长达25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从未遭遇过如今这般规模的高温挑战。 在巴西科学家卡洛斯·诺布雷(Carlos Nobre)看来,全球气候已逼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作 ...
新研究:欧洲近年夏季高温致每年数万人死亡
新华网· 2025-09-23 15:41
研究核心发现 - 受气候变化影响,欧洲夏季高温天气每年与数万人死亡相关 [1] - 2022年至2024年欧洲夏季高温相关死亡总人数超过18.1万人,其中2024年夏季超过6.27万人 [1] - 欧洲大陆变暖速度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1] 国家层面影响 - 2024年夏季高温相关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超过1.9万人 [1] - 其次是西班牙,超过6700人 [1] - 再次是德国、希腊和罗马尼亚 [1] 受影响人群特征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女性与老年群体的夏季高温相关死亡风险更高 [1] 应对策略建议 - 急需加强气候变化适应策略 [1] - 包括开发新一代高温健康预警系统等 [1]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工作坊在青岛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9-23 12:56
青岛清源葛瑶分享了灵山岛作为"负碳海岛"的绿色发展实践,SEE基金会盛燕组织多方研讨,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低碳社 区建设等具体建议。 陕妇儿基金会刘琦慧从性别平等视角切入,强调环保教育中需关注性别公正。基层执法人员陈学祥则深入解析政社协作中 的角色定位与实践挑战。 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指出,全球气候治理已进入行动落实阶段,社会组织可通过申请UNFCCC观察员身 份参与国际进程,借助故事化传播提升公众意识,推动政策倡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董岩聚焦青岛蓝碳发展,分析当前困境并提出制度创新与市场建设建议。北京合一绿色公益 基金会李大君则通过气候图谱工具,引导组织探讨协作路径。 9月17日至18日,"社会组织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坊"在青岛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苏州 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与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协办,旨 在提升社会组织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参与能力与行动实效。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王延斌结合《民法典》与《慈善法》,强调公益事业应坚守无偿性、公众 性和必要性,规范境外合作流程,加强组织 ...
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高级别会议举行
新华社· 2025-09-23 06:35
联合国成立80周年会议核心观点 - 重申对多边主义及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携手共进以强化联合国作用 [1] - 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战争、饥饿、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 [1] - 必须选择正确道路,携手共进是对下一个80年的承诺 [1] 全球治理挑战 - 为保护后代免受战争而建立的国际多边架构表现不佳 [2] - 全球尚未形成合力应对科技驱动带来的挑战 [2] - 全球超过8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偏离轨道 [2] 改革议程与行动呼吁 - 呼吁会员国共同行动,推动落实《未来契约》和“联合国80周年改革倡议”等重要议程 [1] - 敦促各国作出切实承诺以保护平民并为青年创造机会 [2] - 强调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性别平等方面不可或缺 [2]
推动全球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更大步伐——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探讨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
科技日报· 2025-09-22 17:26
论坛核心观点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 - 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全球挑战、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内在要求,中国将加强多维度科技合作并参与全球科技治理[1] - 论坛聚焦前沿科技与创新生态,旨在提出前瞻性见解并明确合作方向[1]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国将加强双多边政府间和民间科技交流,促进技术、成果、平台、人才等多维度合作贯通[1] - 建议建立更多国际化科研平台,聚集不同领域科学家以推动跨境数据分享和跨国科研合作[3] - 浦江创新论坛是促进全球科技共同体交流、分享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国际合作提供实践机会[3] 重大科技项目与计划 - 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4] - 支持科学界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子午圈等国际大科学计划[4] - 清华大学牵头的“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大科学计划已获批培育立项,携手多国高校和能源企业,吸引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参与[4] 前沿医疗技术突破 - 德国、新加坡、中国三国团队共同研发出全球首个慢性乙肝感染研究性细胞疗法TCR-T[2] - 该疗法针对全球约三亿慢性乙肝感染者,已获中国药监局批准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进入该阶段的慢性乙肝细胞疗法[2] - 该成果有望实现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打破患者终身服药困境,对乙肝及肝癌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2]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期货日报网· 2025-09-19 16:48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曲德辉 见习记者 肖佳煊)9月1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发布会上表 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李高介绍,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 了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了489.61亿元。与此同时,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 性大幅提升。全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成为中国积 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还启动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低碳 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先后制定3 ...
第六次中新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召开,双方同意加强在碳市场、气候投融资等领域交流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9-19 16:25
中新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 - 第六次中新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于8月29日在北京召开,双方就气候领域双边合作、国内气候政策及多边进程进行深入交流 [1] - 对话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并深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合作,双方更新续签了政府间的《气候变化合作安排》 [2] - 中方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内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落实双碳目标,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碳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2] - 新方赞赏中国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的贡献 [3] - 双方同意加强在碳市场、适应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农业甲烷减排、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3]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服务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并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 [1] - 该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推广可持续发展与ESG价值理念 [4] - 平台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4] - 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