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630亩“红色黄金”基地再扩产!爱尔发楚雄基地扩建背后的技术霸权
搜狐财经· 2025-07-30 18:59
近日,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楚雄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再迎新一波扩建潮。这是自2023年养殖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630 亩)后,公司首次在新 拓展区域内开展的养殖区大规模扩建,这标志着爱尔发在巩固全球雨生红球藻产业领先地位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近五年来爱尔发红球藻基地规模持续扩大) 扩建潮背后的全球需求激增 据《2024年藻源虾青素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全球天然虾青素市场规模正以年均19.3%的增速扩张。作为行业核心原料的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其应用已从 保健品、化妆品延伸至食品、医药中间体等十大赛道。2023年爱尔发虾青素纯品产量达13.76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7.21%,服务30个国家超过200个健康品 牌。 "此次扩建是对欧美订单量激增的直接响应。"基地负责人透露,"仅2025年上半年,欧盟新型食品(Novel Food)认证客户采购量同比增长47%,新基地将配 套建设GMP标准深加工车间,满足终端产品定制化需求。" (扩建区实拍图) 此次在新拓展区域实施的大规模产能升级,将推动爱尔发虾青素年产能大幅提升 —— 预计2025年其虾青素纯品年产能将突破 17.68吨。届时,爱尔发的全 ...
Loxam HK因何独占融资租赁领域鳌头?Loxam HK蓝海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09
行业背景 - 融资租赁行业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浪潮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中国设备租赁市场规模庞大且尚未完全开发 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1] - 融资租赁行业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领域 享受税收减免 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 [3] 公司概况 - Loxam HK母公司Loxam集团是全球领先设备租赁公司 拥有50多年运营历史 业务遍布30多个国家 [1] - 公司选择入驻中国市场 看中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建设 制造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设备租赁需求 [1] - 环保设备和技术与中国政府推动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3] 商业模式 - 主要收益来源为向企业用户收取设备定期租金 租赁期结束后设备残值带来额外利润 [3] - 随着融资租赁市场规模扩大 公司市值持续上升 资产增值与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 [3] - 资金用于实体设备投资 有设备托底 通过租金收入实现盈利 具备造血功能 [4] 投资价值 - 投资者可获得稳定租金收入 设备残值收益及推广团队额外收益 [3] - 平台提供低门槛 灵活投资机会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实现多元化理财 [3] - 受香港金管局严格监管 定期接受毕马威审计 资金流向透明 运营合规 [3] 发展前景 - 有望通过互联网推广和团队合作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积累用户基数 [5] - 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资源整合提升盈利能力 未来可能通过上市实现更大发展 [5] - 将创造就业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绿色经济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5]
外资加速落子中国 “新质生产力”领域成热土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47
外资项目进展与投资规模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 一期采用绿色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和温室气体减排35% 投产后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原料[1] - 尼得科青岛产业园建设75条先进生产线和8500平方米研发中心 年产1800万台电机和2000万片电控产品[3] - 诺和诺德投资40亿元建设无菌制剂扩建项目 追加投资8亿元扩建天津质量检测实验室[4] - 阿法拉伐过去五年新建5家工厂 新增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 2024年中国市场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单一市场[13] 高技术产业外资使用情况 -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6] - 高技术制造业带动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等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 引资结构持续优化[4] 利润再投资案例 - 福沃克集团增资5亿元扩建底盘悬挂系统生产基地 完成第四次在华增资 年销售额从2亿元增至10亿元[8][9] - 阿法拉伐2022-2024年连续三年利润再投资 2024年内计划再度投资新建产线和智能化升级[11][13] - 外资企业将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 利润回报表现优异 通过再投资增强产品与供应链竞争力[13][15] 外商投资重点领域 - 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股权投资重点 德腾基金设立中德双边基金聚焦先进制造 研发创新和绿色低碳领域[15] -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快速增加对华投资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 医疗健康及绿色经济与ESG投资[19][20] - 外资关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高精尖设备进口和低碳减排产业[17] 外资政策支持 -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 服务业扩大开放方案提出电信 医疗 金融领域开放措施[22] - 稳外资行动方案取消外商投资公司境内贷款限制 鼓励设立投资性公司 便利并购投资操作[23] - 通过开放平台放宽准入和跨境便利 持续优化外资股权投资政策体系[25]
万吨级全生物降解材料欧普稀生产基地落户泰州高港
新华日报· 2025-07-30 04:52
项目签约与落地 - 欧普稀万吨级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基地签约落户泰州港经济开发区[1] - 国际创新中心与全生物降解材料联合实验室同时揭牌[1] - 欧普稀产业联盟签约落地[1] - 全生物降解材料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成立 由中国 瑞士 巴西 韩国 德国 法国等多国机构共同发起[1]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欧普稀为全生物 全绿色 全降解环保壳基新材料 利用稻壳 贝壳 椰壳 核桃壳等低值生物质原料制成[2] - 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 具备低能耗 低成本 强抑菌优势[2] - 制品废弃后在厌氧环境下90至180天可实现100%全生物降解 是目前海洋中唯一全降解可商用全生物质材料[2] - 产品获德国TUV 日本BOKEN 欧盟REACH 美国FDA等国际顶级检测机构认证[2] 产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联合国《全球塑料公约》获170多国参与 减少原生塑料生产与推广生物质材料成为全球共识[2] - 泰州为江苏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每年产生数百万吨稻壳 秸秆 周边海岸线每年有百万吨贝壳废弃物[3] - 泰州水陆交通发达 物流成本低 利于产品辐射长三角及全球市场[3]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欧普稀已应用于高端制造 智能装备 农业 教育 医疗 绿色包装 绿色文创 玩具等领域[3] - 项目团队正与园区企业合作开发饮品环保新包装 药品与健康食品企业将优先受益[3] - 生产基地与研发机构落地将显著提升泰州在全球生物降解材料领域的产业规模与研发实力[2][3]
山东半年返还稳岗资金3.87亿元、发放技能补贴2.75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22:35
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情况 - 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6月收到34万元稳岗返还资金 公司现有员工1100人 每月社保缴纳压力达160万元 该政策有效缓解企业成本压力[1] - 1-6月山东向5.79万户参保单位返还资金3.87亿元 政策覆盖大型企业(返还30%失业保险费)和中小微企业(返还60%)[1][2] - 同期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75亿元 惠及15.34万人 补贴标准分三级(初级1000元/中级1500元/高级2000元)[2] 金融支持与就业联动机制 - 1-6月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142.9亿元 覆盖3345家小微企业 稳定扩大岗位15.5万个[2] - 创业担保贷款新发放96.62亿元 扶持1.92万人创业 同步安排1.8亿元用于青年人才补贴政策[4] - 财政每年安排5600万元支持13所技工院校和54个专业 重点培养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4] 新兴经济领域就业促进措施 - 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成为就业新增长点 通过贷款贴息/流程简化等政策降低创业成本[4] - 实施齐鲁首席技师选拔(每年150名)和技术技能大师评选(每两年一次) 配套津贴奖励机制[4] 民生保障与数字化改革 - 3个试点地区通过数字系统对接 救助资金发放周期从4环节压缩至3环节 最快实现2日到账[5] - 1-6月试点地区累计发放困难补助4647.9万元 覆盖5.3万人次 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5] - 全省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01万个 实际安置0.87万人 同步预拨1.24亿元免费电量款惠及93万低保户和34万特困人员[6]
今年上半年 我国稳外资政策持续落地显效 外资高科技项目加速落地
央广网· 2025-07-28 09:27
外资在华投资趋势 - 上半年稳外资政策显效 标志性外资项目取得新进展 带动引资质量提升 [1] - 外资企业长期扎根中国 将经营利润进行再投资 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1] - 某外资企业称中国是其最大单一市场且增长迅速 希望参与中国市场发展 [1] 外资投资重点领域 -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稳定 高质量发展推进 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成外资股权投资重点方向 [1] - 新能源汽车和医疗健康领域受外资青睐 通过战略投资和并购布局 [1] - 绿色经济与ESG投资发展较快 [1] 外资股权投资政策支持 - 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 便利外商股权投资政策陆续出台 [2]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 制定战略投资操作指引 引导优质外资长期投资上市公司 [2] - 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 [2] - 服务业扩大开放方案提出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开放措施 促进外资在服务业股权投资 [2] - 通过自贸区和服务业开放试点平台探索放宽准入、跨境便利等措施 优化外资股权投资政策体系 [2]
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大庆先生致辞
上海证券报· 2025-07-28 02:4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要从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产品布局覆盖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差别化复合纤维及聚酯新材料 [2] - 产品应用场景包括商务、出行、家居、健康护理、衣着等以"人"为核心的领域 [2] - 主打"绿色低碳"的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和"环保功能"的差别化复合纤维,契合"绿色经济"和"低碳循环"发展理念 [2] 技术研发与行业地位 - 拥有百余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3项,并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 -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实力得到行业和社会认可,成为行业工艺技术的制定者 [2] - 年产能达61.24万吨,依托柔性化生产线打造多元化、差别化纤维产品矩阵 [3] - 稳居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3] 管理团队与战略规划 - 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拥有多年行业经验,能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3] - 通过前瞻性研发和创新,持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 [3] - 计划通过本次上市募集资金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上市目标与投资者关系 - 上市后将提升企业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回馈投资者和社会 [4] - 希望通过交流让投资者更全面了解公司,把握投资价值和机会 [3]
共促中欧经贸相向而行
经济日报· 2025-07-26 10:21
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 中欧双边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 [2]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 [2] 中欧经贸互补性分析 - 欧洲在高端制造、精密仪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医药化工、奢侈品制造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 [2] - 中国具备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持续升级的消费能力 [2] - 中欧深度融合的产业协作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 [2] 中欧经贸合作新机遇 - 合作领域可进一步拓展至服务贸易、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第三方合作等领域 [2]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成为欧洲企业拓展对华业务的"黄金通道" [3]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后,安吉白茶、金华火腿、法国香槟等优质产品加速进入对方市场 [3] 欧洲企业在华表现 - 宝马、奔驰、大众等德国车企在华销售全球占比均超过30%,在华利润是本土利润的30倍 [3] - 欧洲化工、光学、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占中国进口总量保持在30%以上,部分超过50% [3] - 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为欧洲企业创造更稳定营商环境 [3] 中欧经贸挑战与建议 - 中欧经贸合作体量大,存在分歧摩擦,但应通过坦诚沟通管控和化解分歧 [4] - 近期欧洲一些国家出台的投资审查、技术限制等措施损害中国企业权益,也增加欧洲企业供应链风险 [4] - 中欧应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关税霸凌,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 [4]
年内涨幅超过黄金?它凭啥→
金融时报· 2025-07-25 16:49
白银价格走势 - 2025年第一季度白银价格上涨18%至34美元/盎司 [1] - 6月30日现货白银收盘价达36美元/盎司 7月最高突破39美元/盎司创14年新高 [1] - 白银年内涨幅超过35% 超越黄金同期涨幅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避险情绪传导推动金银比价回归 白银作为"黄金平替"吸引资金转向产生杠杆效应(交易量仅为黄金1/10) [1] - 工业需求增长4%至680.5百万盎司 连续四年创新高 [2] - 绿色经济应用(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光伏/AI终端)推动消费电子出货量增长 [2] 白银供需基本面 - 2025年白银供给总量预计增长1.5% [1] - 2024年全球白银总需求达1160百万盎司 [2] - 工业需求占比显著 达680.5百万盎司 [2] 贵金属属性对比 - 黄金金融属性更强 白银商品属性更突出 [3] - 黄金需求集中于实物消费与金融投资 白银易受工业需求/供应/成本因素影响 [3] - 白银市场流动性较低(规模为黄金1/10) 相同资金量引致更大价格波动 [3] 历史地位与价值 - 6000年来被认可为珍贵元素 公元前700年首次用作货币 [2] - 古代贸易金属(古希腊德拉克马/罗马第纳里乌斯/英国英镑) [2] - 现代仍保持内在价值 成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组成部分 [2]
李强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宁德时代/天合/金风/明阳/正泰等巨头齐聚座谈
中欧企业家座谈会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 近60位中欧商会和企业负责人参与[1] - 中方参会企业代表包括宁德时代 天合光能 金风科技 明阳集团 正泰集团 京东 科大讯飞 中芯国际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龙头企业[2] 中欧经贸合作战略意义 - 中欧建交50年历程显示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双边贸易额和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双方企业民众均获益[4] - 当前国际经贸秩序受冲击背景下 中欧合作战略意义凸显 持续扩大贸易投资可增强经济韧性和活力[4] - 面对保护主义上升 中欧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将为全球经济化和产供链稳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4] 重点合作领域 - 中欧可发挥经济互补优势 聚焦服务贸易 科技创新 绿色经济 第三方合作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4] - 双方企业应深化产业投资 联合研发 市场拓展合作 中国将持续扩大开放 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5] - 欧盟明确表示无意与中国"脱钩" 欢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 将提供公平营商环境[5] 绿色能源合作 - 发布《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强调绿色伙伴关系是重要组成部分[6] - 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 促进绿色技术产品流动 使发展中国家也能受益[6] - 欧盟是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战略要地 宁德时代2024年通过罗尔斯罗伊斯合作进入欧盟英国市场[7] - 宁德时代2025年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9MWh储能系统 产品已应用于全球1700多个项目[7] - 天合光能在欧洲光伏及储能项目达较高规模 与Power Electronics合作突破转型瓶颈[7] - 天合储能产品覆盖全球六大市场 累计出货10GWh 其中欧洲市场超2GWh[7]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中标规模同比飙涨近3倍[8] - 工商业储能盈利难度升级 最大峰谷价差下降9% 江苏收益近腰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