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逆差
icon
搜索文档
拿到稀土还没一周,欧盟突然提议制裁两家中国银行,理由竟是援俄
搜狐财经· 2025-06-14 19:40
中欧稀土贸易与金融制裁事件 - 中国承诺为符合条件的欧洲企业开通稀土出口"绿色通道"并加快审批流程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风力发电机等行业至关重要 [3] - 欧盟提议制裁两家位于中俄边境的中国小型银行 理由是"为俄罗斯规避欧盟贸易限制提供便利" 这是欧盟首次直接制裁中国大陆金融机构 [5] - 被制裁的两家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规模较小 但欧盟制裁方案严厉 禁止欧盟27国所有金融机构与其进行任何业务往来 [9] 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约60%的稀土开采和85%的稀土加工在中国完成 [23] - 欧洲建立替代稀土供应链需要5-10年时间且成本高昂 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23] - 德国工业联合会曾表示稀土断供对德国工业的打击堪比2022年俄罗斯断供天然气 [5]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边贸易额预计接近8000亿美元 [25] - 从建交初期24亿美元贸易额增长至目前近8000亿美元 增长300多倍 [28] - 欧洲工业巨头如戴姆勒、ASML等依赖中国稀土供应 [5] 地缘政治博弈 - 美国对欧盟施压 不满欧盟在贸易谈判中"步子迈得最慢" [11] - 欧盟内部对制裁存在分歧 斯洛伐克总理威胁否决制裁方案 [15] - 中国外交部强调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 指出中俄企业正常合作符合世贸规则 [21] 行业影响分析 - 欧盟制裁可能影响中俄边境地区的金融业务 但被制裁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占比有限 [9] - 中国在稀土领域采取软硬兼施策略 既展现合作诚意又划出红线 [25] - 欧洲企业积极游说中国开通稀土出口审批"快速通道" [36]
美国失业救济激增,招聘冷却无解,美联储按兵不动
搜狐财经· 2025-06-13 16:22
就业市场恶化 - 美国持续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飙升至195.6万人,创三年半新高,显示失业者寻找工作时间延长[1] - 首度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24.8万人,为近十个月最高水平[1] - 劳动参与率停滞、低薪岗位主导增长、工作时间缩短等细节暴露就业市场隐忧[3] - "重复申请者"人数激增表明劳动者面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困境[4] 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企业谨慎招工甚至冻结招聘[3] - 美联储按兵不动的政策可能加剧市场动荡,就业市场已感受到政策拖延的代价[3] - 关税政策对国内就业与消费信心造成内伤,企业面临"既要内战又要外战"的压力[6] - 华盛顿政坛对经济疲软反应迟缓,缺乏有效缓冲机制[7] 经济前景 - 美国经济可持续性开始失速,贸易、制造与劳动力市场等核心指标表现不佳[3] - 若失业趋势持续两至三个月,将动摇市场对美国经济韧性的信心[4] - 制造业到运输业、科技到零售等多个领域领先指标显示疲软甚至衰退信号[6] - 美元与美债收益率同步走低,显示投资者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怀疑[9] 通胀与产业链 - 生产者价格指数温和,但关税传导至消费端只是时间问题[6] - 企业短期内压缩利润率吸收成本冲击,后续可能被迫涨价[6] - 消费品价格上涨将加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两难境地[6] 全球背景 - 美国内部困顿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降温形成呼应[9] - 欧洲央行暗示年内将进一步降息,而美国陷入经济政策"真空地带"[9] - 政策混乱、经济迟滞、市场失信可能导致系统性危机爆发[9]
刚对华妥协,憋屈的特朗普矛头直指日本,提醒石破茂认清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6-12 01:39
据环球网报道,美日关税谈判现复杂局面。特朗普在对华关税战受挫后,将"枪口"转向日本,背后藏着 怎样的博弈? 中美关税战曾一度硝烟弥漫,特朗普起初气势汹汹,试图通过关税大棒迫使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屈服。然 而,随着中国多轮强势反制,特朗普逐渐没了脾气。近日,他甚至表示中美或将在未来3至4周内达成协 议,这场激烈的关税战看似即将告一段落。但面对美媒质疑白宫至今未接到中方电话,特朗普避而不 答,转身将怨气撒向了日本。 格里尔、卢特尼克、贝森特和赤泽亮(资料图) 日本原本并非特朗普关税战的首要目标,只是"附带制裁"对象之一。可如今,特朗普却对日本格外"关 照",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从经济层面看,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长期存在,每年约达600亿美元。在 特朗普眼中,这样的贸易逆差意味着两国贸易关系的不平衡与不公平,他希望借关税谈判迫使日本做出 让步,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以减少逆差。 政治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在对华关税战遭遇挫折后,特朗普急需找回"面子",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强硬姿 态。日本作为美国长期的盟友,看似是个"软柿子",成为了特朗普转嫁不满的对象。此外,特朗普还希 望日本等国家能在暂停加税的90天内,与美国签署更多遏制中国的 ...
波黑今年1-5月进出口总额超200亿马克
商务部网站· 2025-06-11 23:57
进出口总额 - 今年前5个月波黑进口商品总额达130亿马克 同比增长4.5% [1] - 同期出口商品总额为73.1亿马克 同比增长5.9% [1] - 贸易逆差为56.9亿马克 进出口总额超200亿马克 [1] 进口商品结构 - 主要进口品类为矿物燃料及矿物油相关产品 金额达15.2亿马克 [1] - 机械设备及零件进口额为11.4亿马克 [1] - 铁道车辆及交通设备进口额为10.8亿马克 [1] 出口商品结构 - 机械设备及零件出口额最高 达5.9亿马克 [1] - 家具及家居用品出口额为5.044亿马克 [1] - 矿物燃料及矿物油相关产品出口额为4.896亿马克 [1] 贸易伙伴 - 主要进口来源地为克罗地亚 塞尔维亚 德国 斯洛文尼亚 意大利和奥地利 [1] -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克罗地亚 德国 塞尔维亚 奥地利 意大利和黑山 [1] 增长驱动因素 - 通货膨胀推高进出口价值 [2] - 工资和侨汇收入增长带动消费需求 [2] - 欧盟工业生产两年来首次增长刺激出口需求 [2]
爱沙尼亚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
商务部网站· 2025-06-10 22:53
贸易数据概览 - 2025年4月爱沙尼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4.6亿欧元,同比增长2% [1] - 2025年1-4月累计货物贸易总额达137亿欧元,同比增长10.7% [2] 出口表现 - 2025年4月出口额15.6亿欧元,同比增长2.6% [1] - 2025年1-4月累计出口总额62.6亿欧元,同比增长10.5% [2] - 电气设备占出口总额14.7%,同比增长4% [1] - 农产品和食品制剂占13.1%,同比增长15% [1] - 木材和木制品占11.4%,同比增长7% [1] - 运输设备占11.1%,同比增长24% [1] 进口表现 - 2025年4月进口额19亿欧元,同比增长1.4% [1] -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总额74.4亿欧元,同比增长11% [2] - 运输设备占进口总额14.6%,同比增长15% [1] - 农产品和食品占13.4%,同比增长1% [1] - 电气设备占11.8%,同比下降2% [1] 贸易差额 - 2025年4月贸易逆差3.3亿欧元,同比减少1300万欧元 [1] - 2025年1-4月累计贸易逆差11.8亿欧元,同比增加0.8亿欧元 [2] 贸易伙伴 - 对欧盟成员国出口11.7亿欧元,同比增长8%,占出口总额75% [1] - 主要出口伙伴:芬兰(14.9%)、拉脱维亚(10.8%)、立陶宛(9.7%) [1] - 自欧盟成员国进口15.6亿欧元,同比下降1%,占进口总额82.5% [1] - 主要进口来源:拉脱维亚(12.1%)、德国(11.2%)、芬兰(10.4%) [1]
中美经贸关系优势互补、共生共赢(钟声)
人民日报· 2025-06-10 05:56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 - 中美经贸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格局,为两国人民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1] - 2024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273亿美元,2022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4905亿美元,远超中资企业在美786亿美元销售额 [1] - 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经贸往来不存在明显失衡 [1] 贸易数据与结构分析 -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例从2007年9.9%降至2024年2.2% [2] - 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占其总体逆差比例从2018年47.5%降至2024年24.6%,但美国全球货物贸易逆差规模2024年达1.2万亿美元 [2] - 按贸易增加值核算,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将大幅缩减,显示当前统计方法高估实际逆差 [2] 美国政策对经贸影响 - 美国高技术产业优势未充分释放,主因是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2] - 美国新增多项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包括AI芯片出口管制、停止EDA软件销售等,导致美企错失中国市场机遇 [2] - "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政策违背经济规律,阻碍正常经贸往来 [2] 中国开放政策与市场机遇 - 中国通过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平台积极扩大进口,打造世界共享大市场 [3] - 中国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3] 未来合作方向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优势互补、共生共赢,需拆除人为壁垒畅通合作渠道 [3] - 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加强合作有利于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3] - 平等协商和务实合作是解决分歧、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 [3]
刚挂断中方电话,特朗普突然收到一则噩耗:1800万桶原油被拒之门外
搜狐财经· 2025-06-09 19:45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开启"301调查",首轮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续四轮扩大至大规模商品 [1] - 中国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加征5%-25%关税,重创美国农产品出口 [3] - 2019-2020年美国将华为等列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获取,并对1200亿、18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 [3] 关税政策升级 - 2021-2024年拜登延续对华关税,2025年起对中国太阳能晶片、多晶硅加征30%关税 [4] - 2025年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提升至34%甚至125%,中国同步反制并对美商品加征34%-84%关税 [6] - 中国实施稀土等关键资源出口管制,将美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向WTO起诉 [6] 经济影响数据 - 美国贸易逆差从2018年9502亿美元增至2024年12117.5亿美元,90%关税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7] - 中国对美依赖度超10%的行业(计算机电子、家具、服装纺织)受冲击,但通过内需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韧性 [7]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中国停止进口损失超100亿美元,原油出口量降至每日388.3万桶(环比降4%) [8] 能源领域博弈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原油导致美国出口量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1] - 中国转向多元化能源进口,与俄罗斯、欧佩克及卡塔尔(2000万吨乙烷/年协议)合作 [8] 全球产业链冲击 - 全球供应链被打乱,跨国企业被迫调整生产布局,增加成本和运营风险 [10] - 东南亚国家成为生产基地转移选择,依赖中美市场的地区面临出口受阻 [10] 近期进展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将额外关税从145%降至30%,美股三大股指应声上涨 [10] - 双方同意建立新经贸对话机制,但结构性分歧仍需解决 [11]
美国被拿捏,特朗普放低姿态,石破茂一步不让,不出意外又谈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2:27
日美关税谈判核心博弈点 - 日本谈判团队展现出强硬姿态 明确表示不会对美做出无原则妥协 [1] - 特朗普政府紧盯美日贸易逆差问题 要求日本在汽车 钢铁等领域大幅让步 [1] - 日本握有美债作为关键筹码 机构已开始抛售美债止损 若进一步释放万亿持仓将冲击美国金融市场 [1] - 美国财政部美债拍卖结果持续低迷 利率攀升 全球持有美债的国家和资本陷入恐慌 [1] 日本对美提出的合作方案 - 稀土领域:提供加工 回收利用及减少用量技术支持 协助美国利用全球开采稀土 探索石墨和镓合作 [3] - 半导体领域:计划从英伟达等美企购买数十亿美元产品 协助生产芯片制造所需晶圆材料 [3] - 能源领域: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支持阿拉斯加新项目开发及路易斯安那州 得州增产 [3] - 造船领域:计划与美国联合建造破冰船 意图制衡中国 [3] 美国谈判团队内部矛盾 - 财政部长贝森特属温和派 注重市场逻辑 曾说服特朗普暂缓征收关税 [3] -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为强硬派 秉持"即便关税导致经济衰退也值得"理念 [3] - 贸易代表格里尔角色弱化 三人因历史恩怨竞争 职责重叠导致策略混乱 [3] - 谈判时当场争论并分别向日方施压 形成"三头马车"困局 [5] 中国在博弈中的立场 - 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的交易 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5] - 强调尊重平等磋商解决经贸分歧 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5] 美日关系历史性转变 - 日本不再一味妥协 基于经济筹码和国际格局调整策略 [8] - 借助G7峰会争取谈判主动权 吸引海外科研人员提升竞争力 [8] - 美国陷入既要缩减贸易逆差又担忧日本抛售美债的两难境地 [8]
海外周报20250608:5月非农超预期带动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20250608
东吴证券· 2025-06-08 16:57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报告·宏观周报 海外周报 20250608 5 月非农超预期带动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 2025 年 06 月 08 日 证券分析师 芦哲 执业证书:S0600524110003 luzhe@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张佳炜 执业证书:S0600524120013 zhangjw@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韦祎 执业证书:S0600525040002 weiy@dwzq.com.cn 研究助理 王茁 ◼ 5 月非农:新增就业与时薪略超预期令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但数据细 节或暗示美国劳务市场"外强中干"。美国 5 月新增非农就业+13.9 万, 预期+12.6 万,前值由+17.7 万下修至+14.7 万,前两个月数据累计下修 9.5 万。失业率 4.2%,持平预期与前值。时薪环比+0.4%,预期+0.3%, 前值+0.2%。从结构上看,新增就业的主要贡献来自教育医保(+8.7 万) 和休闲餐旅(+4.8 万)。整体来看,5 月略超预期的新增就业和时薪令市 场交易美国经济不着陆,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截至最新联邦基金期货 市场预期 9 月降息概率下降至 68.3%,到 25 年底 ...
深观察丨美国消费者正体会到“关税带来的无数间接成本”
搜狐财经· 2025-06-06 18:28
美国钢铝关税提高至50%的影响分析 - 美国将进口钢铝关税从25%提高至50% 政策于4日正式生效 对依赖进口钢铝的企业造成严重冲击[1] - 北卡罗来纳州一家钢缆公司表示 为原材料支付更高价格的同时 还需与来自其他国家的成品竞争 形势将更为严峻[1] 关税提高的原因与效果 - 白宫声称25%关税不足以保护美国钢铝产业 需提高至50% 理由是长期贸易逆差和国家安全考虑[4] - 研究显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的关税未带来产业复兴 去年美国国内钢铁产量较十年前减少近10%[4] - 3月生效的25%关税已使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成本增加224亿美元 衍生产品成本增加290亿美元[7] 对制造业的影响 - 金属制造业受影响最严重 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金属工具、集装箱等产品的制造[7] - 汽车、机械、建筑和各种消费行业也将受到重大影响[7] - 2020年分析显示 特朗普第一任期关税为钢铁行业创造1000个岗位 但使制造业和建筑业损失7.5万个岗位[25] 对消费品价格的影响 - 关税将导致从汽车、家电到订书钉等各类商品价格上涨[10] - 罐头食品和房屋两类刚需产品受影响最大 罐头食品因材料和制造设备成本上涨而涨价[14] - 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估计 关税将使新房平均成本增加超1万美元 一盒屋顶钉价格可能从65美元涨至325美元[16]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5月美国私营部门仅新增3.7万个就业岗位 远低于预期的11.5万 创2023年初以来最低水平[22] - 为钢铁公司工作的人数远少于使用钢铁的企业 两者相差约80倍 这些企业生产成本将因关税上升[27] - 经济学家警告 钢铁行业新增岗位将被其他行业失业抵消 总体将造成相当大的损失[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