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搜索文档
华南职业教育:收入同比增长7.8% 政策红利+校企协同多维度夯实投资价值
智通财经· 2025-09-26 19:18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达3.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8% [1]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增长21.6%至3385万元人民币 [2] - 行政开支下降4.7%至4183万元人民币 [2] - 融资成本下降18.7%至488万元人民币 [2] - 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 [1] 招生规模与结构优化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11978人 较去年增加1701人 [2] - 招生范围覆盖全国15个省份 [3] - 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部分专业报到率暴增200% [2] - 大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专业招生比例提升 [2]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与3000多家企业建立产教融合生态 [4] - 与京东共建产业学院并成立京东教育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分院 [4] - 与华为合作打造华为ICT产业学院 [4] - 校企合作专业就业率近100% 整体就业率超98% [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仅增长3.7% 低于收益增幅 [4] 资质认证与行业地位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6] - 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3个专业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名单 [6] 未来增长策略 - 新增人工智能、口腔技术、烹饪技术等专业 [7] - 获批25个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证 在9个地级市设28个培训评价网点 [7] - 三年内计划基本覆盖广东省内地级市 [7] - 与韩国、日本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国际本科项目 [7] - 建立双轨制国际班、双语融合班等国际合作项目 [7] - 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轮驱动格局 [8]
上海高校探索“住企培养”模式 助学生提升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9:18
当天,记者了解到,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锅炉厂)供货的青海省投3×660MW火电项目1号 机组顺利启动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即将投入商业运营。在这一国家重大能源项目中,来自上海电机 学院机械学院的2024级研究生倪凯杰,作为上海锅炉厂的驻企培养代表,跟随企业导师全程参与项目调 试工作。这正是上海电机学院推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缩影。 自今年7月起,机械学院卓工班的研究生们陆续从学校"住"进企业,开展为期一年的驻企学习。学生们 在企业导师指导规划下,制定实践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有学生感慨:"亲眼见到大型设备 时远比自己根据图纸、模型分析时来得震撼!""现场追随制造过程能更深刻地理解一些需求的工程应用 背景。""生产一线的经历为我后续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真实案例和数据支撑,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实践基 础。"企业导师表示,这种沉浸式学习,能有效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工程 背景与技术需求。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日,该校机械学院2024级研究生杨申奥在马鞍山经纬支承公司的校企联合项 目中,针对企业传统生产排产方式存在的依赖人工、响应不及时、瓶颈设备识别不足 ...
打通AI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南京大学合合信息携手打造产业实践基地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9:08
产教融合合作 - 南京大学与合合信息科技建立就业实习基地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以填补高质量科技人才缺口[1] - 合作旨在创建以产业为牵引的产教融合创新共同体 探索前沿课程体系与实践场域联合创设[1] - 双方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举行基地授牌仪式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及就业指导中心领导出席[1] 技术研究方向 - 技术专家围绕多模态大模型的智能文档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展开学术探讨[2] - 研讨议题包括大模型驱动的金融风控行业Agent研究及图像文档篡改识别技术[2] - 未来将推动相关课题深入研究 为行业重点议题探索新解法[2]
金融助力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 中行上海市分行守护莘莘学子青春启航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17:4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教育金融服务体系 深入二十余所高校 服务超十万名新生 为教育事业注入金融支持 [1] 金融服务覆盖 - 公司提供新生专刊 详细介绍金融服务及办理流程 并成立服务专班现场办理社保卡和提供清凉礼包等服务 [1] - 公司与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合作推出暖心助学礼包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宣讲活动 帮助新生了解政策 [1] 金融风险教育 - 公司开展金融消保知识普及活动 重点宣教反诈互学 结合校园诈骗案例剖析作案手段 提高新生警惕性 [2] - 公司聚焦新型非法校园贷 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 提高对个人信用重视度 并分享账户安全技能 [2] 银校人才共育 - 公司携手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等十余家高校开展金融人才培育专项行动计划 打造四位一体职业规划培养体系 [3] - 公司提供全方位辅导课程 包括职业生涯讲堂 沪语文化培训 职业性格测评 企业开放日和简历诊断辅导等 [3] - 公司重点打造复合式培养体系 因材施教提供暑期实践岗位 助力高校学子拓宽视野和解决职业发展痛点 [3]
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7:00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了1银1铜6优胜的好成绩。自豪之余,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李玲琪没有停下对比赛项目的琢磨。在他看来,拿奖并不是参与比赛的终点,"了 解技能人才培育的新要求、改变技能人才培育的教育理念,这才是学校参加技能比赛的初心和使命"。 9月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闭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348名选手获得106个项目的金、 银、铜牌。 近年来,通过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许多职业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培、 以赛促评,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领教学改革 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共有9名学生、4名教师参加11个赛项比赛。其中, 数控车、数控铣、水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是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的强项,曾出现多位世界冠军。 强项背后必有"强手"。推动竞赛水平迈上一流的,是该校有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技能赛事是 新时代技能人才选拔的风向标。我们对标大赛建场地、建课程,以竞赛反哺教学,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 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李玲琪说。 他介绍,在硬件上,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对标世界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场地,建设了数控车、 机电一体化等项目的中 ...
百度智能云司南正式发布,违规内容审核效率提升10倍
搜狐财经· 2025-09-26 12:57
百度与天津战略合作正在从"筑巢引凤"迈向"开花结果"的全新阶段,9月23日在由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与百度智能云联合主办的"云智一体,智能优先——大模型智领产业论坛"上,百度智能云与一乡一品、工 研科技两大本地企业确立战略合作,同时发布了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的首批创新成果。 自今年1月百度数字产业创新基地落户天开津南园以来,双方合作已展现出强大的"加速度"。基地依托百 度智能云"云智一体"的核心战略,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与算法两大核心,构建起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及智能 体开发的完善工具链。在短短数月内,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成功孵化了十余家数据服务企业,创造 了超过二百个就业岗位,天津市数据局数据标注基地在此正式挂牌。千帆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也吸引了 众多企业入驻,新增就业数百人,产业集聚效应正日益凸显。 天津市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坡在致辞中表示,大模型是培育新质生 产力的核心引擎,期待各方力量协同,共同打造"AI+行业"的标杆案例,推动生成式AI从"可用"向"好用"实 现关键跨越。津南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灏也表示,津南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人 工智能与实 ...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高技能人才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央广网· 2025-09-26 09:54
这几天,被誉为"技能国赛"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举办。在本届大赛上,我注意到一个很明 显的趋势,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赛项占比首次超过50%,可见,在我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 展的当下,企业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度很高,一些企业甚至"现场抢人"。 当前,我国正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而在这一关键的产业升级进程中,职业教育的支撑 作用不可或缺。9月23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 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 质高技能人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 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走进公众视野,为人熟知、受人敬仰。从创下世界集装箱装卸佳绩的"人 民工匠"许振超,到攻克火箭"心脏"焊接难题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211厂特种熔融焊接工、 高级技师高凤林,他们始终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次实操、每一道工序之中。 实际上,"产教融合"的核心本质,在于"教育跟着产业走",要求教育体系 ...
入学即入职?一场招聘会背后的产教融合密码
环球网· 2025-09-25 17:50
产教融合模式 - 吉利学院与吉利控股集团合作推出"基石计划" 包括繁星项目 星耀项目 数智项目 曙光项目等 通过定向培养+实战历练路径形成培养—考核—录用闭环机制[1][2][5] - 该计划自2024年秋季启动试点 首批60名2025届学生入职吉利 计划未来3年培育3000名以上应用型高潜质人才[5] - 采用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 企业一线工程师担任实践指导 学生从大一通过认知实习建立行业感知[9]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三个校园"教育体系 整合线下课堂 线上平台与企业真实场景 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培养[2][7] - 专业设置与产业紧密对接 如机械设计制造 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直接对应吉利智能制造板块 机器人工程专业近半数学生进入基石计划[9] - 校企联动开发课程 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质量标准 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入课程体系 生产实践融入实训课程[11] 实践教学成果 - 近三年学生累计参与产教融合项目400余项 其中12项成果实现量产 包括吉利银河E5高压电路设计等[12] - 建设高水平实践平台 包括高精度导航与控制实验室 工业互联网实验室 汽车数字化制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1] - 2025级新生入学即进入沃尔沃成都工厂 成都智能互联汽车生产基地 天府国际赛道等跨领域实践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11] 就业成效 - 在2026届全球校招中 多名大四学生通过基石计划提前获得吉利控股集团录用通知[1][2] -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度达97.3% 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5% 实现多元高质量就业[12] - 学生参与真实商业项目 如跨境直播间面向海外市场直播 汽车底盘减震项目获金奖并向董事长李书福汇报[3][5]
3420名选手同台竞技 348名选手获奖牌
郑州日报· 2025-09-25 08:45
大赛概况与成果 - 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规模创历史之最 共有106个竞赛项目 3420名选手同台竞技 [2] - 经过3天角逐 348名选手获得金、银、铜牌 现场观赛达18.3万人次 [2] - 大赛采用"赛展演会销"与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多元办赛模式 累计吸引超18万人次现场参与 [2][3] 赛事组织与创新 - 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化的赛务管理系统 创新"科技+技能"办赛新模式 [2] - 全部赛项入驻中原国际会展中心28个展馆实现集中办赛 投入保障人员4000余人及青年志愿者1500余人 [2] - 首次邀请"一带一路"部分国家驻华使节等外宾观赛 促进技能赛事从专业领域走向社会视野 [3] 技能人才发展策略 - 河南着力构建"1234"工作格局 即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两个重点、发挥三方作用、实施四项行动 [4] - 围绕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 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及先进制造、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 [4] - 发挥政府、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三方作用 形成助力技能人才发展合力 [4] 具体行动方案 - 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技能强企行动、技能激励行动、技能筑梦行动四项主要行动 [5] - 打造"技能豫军" 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6] - 深化产教融合 建设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及现代产业学院 促进企业需求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7] 竞赛体系与人才激励 - 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技工教育改革催化剂 将竞赛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助推器 [7] - 完善技能人才管理制度 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8] - 畅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激励技能人才扎根一线成长成才 [8] 未来赛事规划 - 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26年在上海举办 目前距离开幕还有363天 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9] - 第四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浙江举办 [10]
南邮两学院在红枫科技园正式开学 边上课边实践,从头参与产学研链条
南京日报· 2025-09-25 08:09
学院成立与产教融合模式 -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于9月22日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枫科技园正式开学,共有99名新生入学 [1] - 学院旨在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百米”,实现“教室与企业零距离、科研与生产无缝对接”,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1] - 新生将与400多家企业共享产业发展环境,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1] 校企合作与资源配置 - 南京经开区集聚了人工智能、光电显示、新能源等一批前沿产业资源,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1] - 南邮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通信等领域拥有鲜明优势,此次合作是“高校和高新区”协同理念的实践 [1] - 已有数十家区内企业与南邮导师团队结对,包括博西华、烽火云科技、南京熊猫等行业知名企业 [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开学后将边上课边在企业实习,进行为期3年的“沉浸式”学习,深度参与企业科研技术攻关 [2] - 培养模式打破传统“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改为由校园和企业各派导师共同培养学生,以项目研发驱动学生培养 [2] - 学生的科研课题将直接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实现“学习即实践” [1][2] 产业界参与与支持 - 企业导师将产业前沿需求和技术攻关难题融入教学实践,指导学生把论文写在车间生产线和核心产品研发中 [2] - 园区将在生活保障、资源链接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学生练就破解产业难题的真本领 [3] - 开学典礼上,企业出门问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CTO以“大模型应用发展前瞻”为题开启了“红枫卓越大讲堂”第一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