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拨云鉴粤——2025广东年中经济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7:01
广东经济整体表现 - 广东上半年GDP增长4.2% 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展现经济韧性[1] - 动能转换与科创新质能竞涌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机器人产业成为新赛道 广东企业实现"上天入海"技术突破[2] - 陶瓷行业开启"品质革命" 推出第一批"好房子"产品[16] - 东莞长安镇成为首个千亿镇 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20] 消费市场发展 - 广东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1.5亿人口催生新消费场景[15] - 禅城区通过岭南文化元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15] 对外开放与贸易 - 广东外资外贸双增长 从广交会到链博会搭建开放平台[16] 人才与教育 - 广东产教融合深化 正建设"工程师大省"[17] 金融支持创新 - 广东科技金融发展 国资创投引领 银行保险多元赋能[19] 国企改革与发展 - 广东国资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18] - 佛山里水镇打造"三生融合"示范镇 加速产业集群[18] 企业案例 - 中国平安推进"五篇大文章"战略 获得市场认可[2]
工友进课堂  求学共成长(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求学圆梦行动项目概况 - 教育部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 2016年启动 2025年迎来升级 [3] - 江苏省2017年起设立专项补助金 预算从750万元增至4000万元 省级总工会累计发放补贴1.95亿元补助21万人 各级工会共发放2.44亿元补贴33万人 [5] - 江苏省总工会2025年计划补助6万人 金额6000万元 覆盖面向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倾斜 [5] - 浙江省总工会与顺丰合作设立"小哥学院"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专业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7] - 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推行"工匠导师+专职教师"双师资模式 两年创新攻关1269项 获专利505项 成果转化348项 [10] - 重庆市总工会2025年牵头成立四大行业产教融合联盟 推动100所高校与1000家企业联动 三年计划支持1万人学历提升及100万人技能升级 [10] 企业参与案例 - 江苏无锡高新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袁彩凤通过江南大学人力资源专业学习实现职业转型 从学徒工晋升为企业管理者 [4][5] - 浙江顺丰采取"工学交替"培养体系 贯通"快递员-站点经理-片区经理"职业阶梯 形成学历到岗位衔接机制 [6] - 浙江顺丰杭州武林片区凤起路营业店日收发包裹1.4万件 107名员工中400余人参与学历提升 198人获高级技工认定 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持续提升 [7] - 重庆华电国际奉节发电厂40名职工参与首届学历提升班 学员陈冲从巡检员晋升为工匠导师 其毕业论文解决渝东北电网孤岛运行风险 [9]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模式 帮助800余名专科学历工人实现提升 培训超30万人次 [10]
数字转型驱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
新华日报· 2025-07-31 05:07
在人机协同学习场景中,传统"教师—学生"的二元学习结构,正演进为"教师—学生—人工智能"(简 称"师—生—机")的三元学习结构,这种"师—生—机"的三元学习结构孕育着人机协同的新型教育生 态。伴随三元结构衍生的教学模式改革,需关注以下两类关键议题。 □ 吴俊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 工智能与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各地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推动课程教材、培养方式、实习实践、教学管 理及评价机制等改革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的实践应用。 构建"师—生—机"的三元学习结构,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第一类关键议题聚焦人机协作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机制。当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实质重构人机多 主体交互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师生与人工智能互动时,各参与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 期望存在认知偏差;二是需建立人机交互结果的伦理审查框架,确保技术输出与人类价值观同频共振; 三是群体学习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技术依赖衰减"现象,即过度聚焦人际互动而弱化智能工具的应用效 能。 第二类关键议题是人工智能介入对学习群体社会关系的重构效应。人工智能不仅塑造人机交互模式,更 ...
8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凭什么冲击985名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1:41
新型研究型大学崛起 - 我国目前有8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1] - 这些大学可分为三类:办学10年以上的"老大哥"(南科大、上科大)、办学2-4年的"中生代"(西湖大学、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今年首次招生的"新军"(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1] - 福耀科技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今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分别录取50名和70名新生 [1] 招生表现 - 新型研究型大学今年录取分数线表现亮眼,最低投档分超过很多985高校,甚至逼近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 [2] - 西湖大学在河南录取最低分674分(全省1900位次),在重庆录取最低分669分(全省500位次)[5] - 福耀科技大学在河南录取最低分658分,最高分683分(全省857位)[6] - 南方科技大学在广东物理类投档分652分,高于中山大学(628分)和华南理工大学(622分)[7] - 深圳理工大学在广东录取最低分629分(超本科线193分),在内蒙古录取最高分672分(全省330位)[7]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浙江投档分656分,仅比浙江大学低2分,比宁波大学高60分 [8] 办学特色 - 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位"小而精",招生人数少且专业集中在热门领域 [10] - 福耀科技大学开设智能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 [10] - 康复大学主要招收医学类专业,录取位次相对较低 [10] - 这些大学实行"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 [11] - 深圳理工大学采用"4+1"培养模式(4天课程+1天科研),本科生每年进入实验室时间超过100天 [14][15] - 福耀科技大学为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 [14] - 深圳理工大学延伸出"4+3"模式,增加周末研学活动 [15] 产教融合 - 福耀科技大学与中国一汽集团、赛力斯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 [18]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与中芯国际探讨"强强联合" [18] - 南方科技大学已获批设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18] - 大湾区大学参与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的联合培养项目 [19] - 深圳理工大学计划培养50%以上创新型人才、5%-10%创业型人才 [19] - 福耀科技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实际工程师水平才能毕业 [20] 社会评价 - 新型研究型大学在考生群体中口碑两极分化,既有拥趸也有质疑者 [10] - 部分家长担忧这些"双非"民办大学的长期稳定性和就业认可度 [11] - 也有家长认为这些大学"站在产业最前沿",能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20]
高考风向变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八小龙”,搅了985名校的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31
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现状 - 中国目前有8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包括南方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西湖大学 康复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 大湾区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分别有13年和12年办学历史 西湖大学 康复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分别为第4年 第2年和第2年招收本科生 福耀科技大学 大湾区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为首次招收本科生的新军 [1] 招生表现与竞争格局 - 新型研究型大学2024年高考录取表现突出 最低投档分超过许多985高校 并逼近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 [1] - 西湖大学在河南通过普通高考录取20名考生 多位考生685分以上 最低分674分 全省位次约1900名 在重庆录取最低分669分 位次约500名 [2] - 福耀科技大学在河南录取9人 最低分658分 最高分683分 全省名次857位 [2] - 南方科技大学在广东省物理类投档分为652分 超过中山大学628分和华南理工大学622分 [3] - 深圳理工大学在广东省最低投档分629分 超本科线193分 招生计划大幅增加71.7% [3]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浙江投档分656分 全省位次8518名 仅比浙江大学投档分658分低2分 比宁波大学高出60分 [6] - 康复大学在山东录取最低位次62947名 虽比上年小幅提升 但仍远落后于山东大学 [7] 办学特色与教育模式 - 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位"小而精" 招生人数少 专业集中在热门新工科领域 如福耀科技大学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制造工程 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7] - 深圳理工大学执行"4+1"培养模式 学生每周4天学习课程 周五进行科研实践 本科生每年进入实验室时间超过100天 [9][10] - 福耀科技大学为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 采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科研实践训练"模块化教育 [9][11] - 深圳理工大学2024年5月推出"4+3"模式 44名大一本科生赴中国科学院多地研究院所开展连续三天的现场研学 [11] 产教融合与产业合作 - 福耀科技大学与中国一汽集团 赛力斯集团共建产教研融合联合实验室 企业交付新红旗H9和问界M9汽车用于科研 [12]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获中芯国际董事长访问 明确表示期待"强强联合" [12] - 南方科技大学获批设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围绕半导体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以"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工程硕博士 [12] - 国家已建立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并在北京 上海 粤港澳大湾区设立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 [12][13] 人才培养目标 - 深圳理工大学目标培养50%以上创新型人才 5%-10%创业型人才 其余为工程型人才 [13] - 福耀科技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实际工程师水平才颁发毕业证书 [14] - 新型研究型大学强调"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实验室直接连接生产线 教授带领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8][14]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围绕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陕西日报· 2025-07-30 07:57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全省建成养老机构944家 新建老年助餐点近5000个 4527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助餐服务 过去一年为140余万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1] -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 "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达19.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工作 [1] - 养老床位数增长至24.08万张 增幅达36.82% 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90.5% 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73%行政村 [2] 医养结合服务推进 - 建立医养结合协调机制 推动建设546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连续两年为8.9万余名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 [2] - 医养结合机构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数量增至238家 全面开通医保住院及门诊结算业务 [3][4] - 在全国率先将老年健康促进五项行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 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 开展政府补贴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 2023年以来培训10.79万人次 [2] - 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2] - 支持职业院校形成产教融合合力 打造6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3年在国际赛事获奖15项 [3]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 - 重点推进8个文旅产业链群建设 以陕南三市 西安 铜川为重点发展生态康养特色产业群 [4] - 柞水县云山湖 山阳县天蓬山寨 留坝县等康养旅居项目成为老年人旅游消费重要目的地 [4] 资金支持与设施改造 - 省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2023年达61% 2024年提升至64% [5] - 2023年以来实施适老化改造小区1321个 新增养老服务综合体84个 加装电梯和无障碍设施列入重点改造内容 [5] 行业监管与安全保障 - 将944家养老机构全部纳入消防监管范围 其中550家床位数超100张的机构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4] - 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及养老服务条例相关规定 [4]
读研加1年!多家高校宣布延长经济金融研究生学制
金融时报· 2025-07-29 22:36
近日,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经济金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制。 江西财经大学发布的《关于发布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显示,应用统计和金融2个专硕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 7月初,吉林师范大学发布的《关于调整2026年、2027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目录有关事宜的公告》显示,自2026年起,该校045300国际中文教育和 025100金融专业硕士学制调整为3年。 实际上,近两年,研究生学制的调整不仅限于经济金融专业,这一趋势表现在更多高校以及更多专业领域。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多家高校近期发布的公告信息发现,自2026年起,多家高校的多个专业的研究生学制将延长。 宁波大学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下同)的学制由2.5年变更为3年(包括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华中师范大学拟将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035200)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由2年变更为3年。 中央民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025200)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 南昌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0551)基本学制由现行的2年调整为3年。 200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
产教融合向深:广东如何练成“工程师大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0:14
2002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魏文锋进入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数控"),成为一名基层员工。 那是朝气蓬勃的千禧年代,广东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跃身成为"世界工厂"。"岭南衣、粤家电"和"东莞 塞车全球缺货"见证着广东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晃23年过去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广东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快马加鞭培育新质 生产力。 魏文锋也从一名"新兵蛋子"成长为广州数控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总监、高级工程师、全国技术能手,并带 领着一波波新人入行。 他亲历了行业变迁与公司变化:机器换人、AI进厂,300台设备只要10个人就能管理过来。数据显示, 我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队伍,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总体规模已接近2000万人,与G7国家同类 人才数量的总和相当。 但是,当经济发展进入深水期,工程师队伍的结构性短板也开始显现。有研究指出,我国工程师队伍规 模虽然庞大,但梯度尚不合理。此外,目前还存在高技能人才比重偏低、中小企业缺口大、产教融合不 够深入等问题。 事实上,这个痛点普遍存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一项调研指出,当前,各类高校"千校一 面""校企脱节、人才培养错位"成为工程师培养的痛点难点 ...
职业教育为重大工程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学过硬技能 铸大国重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29 05:59
白鹤滩水电站 - 白鹤滩水电站总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 [1] - 水电站地壳形变监测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李小飞负责,扎根项目10余年 [1] - 发电机组水轮机零部件加工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宋伟团队完成,精度要求极高 [2] - 水轮机转轮安装调试由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张安贤操作大型10米立车,通过激光跟踪仪实现毫米级精度 [3] - 首批机组发电后运维由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毕业生蒋德体承担,负责6个水文站和18个雨量站运行管理 [3] 职业教育体系 - 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3000多万人,每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约1000万人,建成世界最大职业教育体系 [2] - 职业教育构建覆盖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 [2] - 西南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建议强化职业教育与重大工程联动机制,将"工程需求库"转化为"人才培养指南" [3] - 教育部启动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采取头部企业、高水平学校、行业组织"三组长"制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6] 创新技术应用 - 厦金大桥3000吨预制墩台安装采用智能调位系统,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毕业生刘奎太实现毫米级对接 [5]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与厦门路桥集团共建"桥梁施工实训室",学生实训掌握潮汐周期计算等关键技能 [5] - 云南高黎贡山隧道施工中,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庞鹏雕团队在隧道内建搅拌站对抗冻土 [6] - 西藏阿里电网工程中,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黄小洪团队独创螺旋锚工艺解决冻土层钻入难题 [6] 工匠精神培养 - 贵南高铁司机陈鑫通过上千次试验攻克9‰坡道转25‰下坡道的控速难题,保障时速350公里高铁开通 [7] - 山东职业学院与国铁济南局联合培养,一线技术能手担任专业课教师并一对一指导实习 [7]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特聘院长汤立民将航空零件加工经验融入教学,强调"精度就是尊严" [8] - 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需从"小逻辑"转向服务国家战略的"大逻辑",推进"新双高"综合改革试点 [8]
三亚学院二十周年:与海南自贸港同频共振 书写高等教育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7-28 17:00
海南自贸港教育发展 - 三亚学院紧密对接海南自贸港"4+3+3"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金融产业数字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现代服务业、城市治理、康养产业等学科领域 [2] - 学校与京东、传化、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十个现代产业学院,覆盖新能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 [4] - 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长期位居海南本科高校前列,累计培养近9万名毕业生 [7] 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 设立3个院士工作站,202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25年硕士点增至10个 [3] - 形成"四维育人"体系,以项目导向、课程重构、校企协同、成果转化为核心,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5] - 2022年起蝉联中国校友会民办大学综合排名榜首 [8] 国际化办学与校企合作 - 与30余国90所高校建立合作,连续五年主办"中国-东盟民办高等教育论坛",牵头成立中国-东盟民办大学联盟 [9] - 2022年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共建"中马未来学院",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 [9] - 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链优势,共建多个产业学院,包括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等 [4] 人才培养模式 - 实战化教学将企业真实业务场景融入课堂,学生"真题真做",直面产业痛点 [5] - 通过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在全国性赛事中斩获佳绩 [5] - 优秀校友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