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津冀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1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成就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通力合作,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区域内就诊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一卡通行"全面实 现。 ...
北京: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第一财经· 2025-09-15 12:0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品质全面提升 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文化地标与文旅设施建成运营 [1] - 雄安新区建设获北京全面支持 "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全部交付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入驻 [1] 区域交通与民生协同 -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医保"一卡通行"全面实现 [2]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3年70多亿元增至2024年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25% [2] 产业与经济协同成果 - "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 产业协作从规划阶段进入实施阶段 [2] - 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凸显 [2]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 2025-09-14 19:0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体进展 -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首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以"高起点规划 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区域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1] - 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分别为49843.1亿元(北京 5.2%增长) 18024.3亿元(天津 5.1%增长) 47526.9亿元(河北 5.4%增长) 增速均超全国水平[8] - 2024年上半年区域GDP达5.7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源[8]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 - 北京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4] - 科技 商务等新设经营主体占比从2013年40.7%提升至2024年67.7%[4] -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引进超300家高精尖企业 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3] - 北京城市副中心2024年完成418.6万平方米新开工房屋建筑 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1200家[4] - 通州区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4] 天津产业承接与创新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天津市工信局引进疏解功能资源项目总投资219.64亿元[6] - 天津120余家零部件企业进入小米 理想等北京整车厂供应链[9] - 天津港拥有148条集装箱航线 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13] - 天津港中亚班列物流时间压缩近50% 物流费用节省约20%[13] 河北产业承接与协同发展 - 河北220余家零部件企业进入北汽 一汽丰田及小米 理想等整车厂供应链[9] - 首衡高碑店市场承接北京果蔬 副食等业态 吸引8700余家经销商入驻[7] - 雄安新区总开发面积214.9平方公里 总建筑面积5588万平方米 建成5127栋楼宇[7] - 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 2024年将交付160辆轨道交通列车[1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12] - 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3年70多亿元增长至2024年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率25%[12] - 京津冀汽车产业产值超8400亿元[9] - 三地共同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北京顺义园区已签约10个重大项目[10] 交通一体化建设 - 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1.1万公里[15]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完成80%工程量 建成后三河至北京副中心仅需9分钟[14] - 三河市至北京开通11条定制快巴线路 日均客运量超6000人次[14]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实现44项人社服务"一卡通办" 6.4万余家医疗机构"一卡通结" 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6] - 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 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 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7亿人[16] - 京津3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近500所学校开展合作[17] - 京津冀914家医疗机构实现60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 5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7]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 2024年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超60%[17] - 水环境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十四五"目标要求[17]
创新协同机制推进协同发展
经济网· 2025-09-14 09:39
政务服务协同机制 - 河北省经营主体跨区域迁移"一窗通"平台实现企业迁址申请仅需15分钟完成[1] - 京津冀三地共同推动105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 - 雄安新区与北京市级及12个区建立互联互办机制 3500余项北京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可通过"云窗口"跨区域通办[3] - 雄安新区实现192项事项京雄同城化办理 并推出209项资质资格互信互认[3][4] 产业协同与创新发展 - 京投装备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已交付18种车型及1000余辆车辆 形成"北京研发 河北转化"模式[5] - 河北省2024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1092.2亿元 同比增长34.8%[6] - 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67万辆 机器人产量达3.3万台套且同比增长近一倍[7] - 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集聚近百家企业 唐山形成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6][7]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京蔚高速全线通车使北京至河北蔚县通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2小时[8] - 京津冀三地实现25项人社服务事项及6.4万多家医疗机构"一卡通"应用[9] - 社会保障卡支持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案例显示单次医疗费用报销超10万元[8] - 京津冀协同立法推动社保卡在3900多条交通线路和193家旅游景区通用[9]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14 06:2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体成就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首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贯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1] - 区域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1] - 2024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9843.1亿元、18024.3亿元和475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5.2%、5.1%和5.4%,增速均超全国水平[8]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8]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 - 北京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4] - 北京科技、商务等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4年的67.7%[4] -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引进落地高精尖企业超过3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3] - 北京城市副中心连续5年实现千亿元投资目标,2024年新开工房屋建筑工程418.6万平方米[4] - 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1200家,2024年上半年通州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7%[4] 天津产业承接与创新发展 - 天津市工信局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在津落地项目总投资219.64亿元[6] - 天津12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进入小米、理想等北京整车生产企业供应链[9] -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类中关村"产业生态,植入中关村203项集成服务包[6] -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复制推广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12] 河北产业承接与区域协作 - 河北220余家零部件企业进入北汽集团、一汽丰田以及小米、理想等京津整车厂供应链[9] - 首衡高碑店市场承接北京果蔬、副食、粮油等业态,共吸引8700余家经销商和企业入驻[7] - 雄安新区总开发面积覆盖214.9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588万平方米,5127栋楼宇拔地而起[7] - 河北京车采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2024年将生产交付160辆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列车[10] 协同创新与产业链构建 - 京津冀三地汽车产业实现产值超8400亿元[9] - 北京流向津冀两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25%[12] -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的分支机构累计已超1万家[12] - 京津冀共同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在北京顺义、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各建一个园区[10] 交通一体化与基础设施联通 - 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1万公里,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15]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以上,建成后河北三河市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只用9分钟[14] - 三河市至北京已开通11条定制快巴线路,日均客运量超6000人次[14] - 天津港有148条集装箱航线,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13]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京津冀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6.4万余家医疗机构就医费用"一卡通结"、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6] - 三地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7亿[16] - 京津3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近500所学校开展合作,6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914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17] - 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超六成,水环境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17]
瓣瓣不同 瓣瓣同心(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4 06:06
在三地采访,能够深切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行进在时代之中、历史之中,每一天都在焕新,每一 步都在向前。作为"一朵花上的花瓣",三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故事生动上演。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不同"实际、发挥"协同"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奔 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一目标的步伐会越走越坚定。 三地"瓣瓣不同"、各展所长。协同发展的动力强劲可持续,既有"一盘棋"的统筹谋划,也离不开各地的 互补意识。全局看一域,一域观全局,京津冀三地牢牢把握在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注重特色发展,贡献 优势长板,补足区域短板,打造各自核心竞争力,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三地"瓣瓣同心"、强化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公共服务……在各个领域,京津冀不断突破地理 的"有界",打破思维的"边界",形成实践的"跨界",顶层设计和基层执行精准耦合,协同发展脉动强劲 气象新。 ...
以改革强发展 津沽大地涌新潮 厚植绿色底色 燕赵大地谱新篇
央视网· 2025-09-13 20:37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天津围绕深化区域一体化、港产城联动发展等10方面制定改革创新举措并明确329项改革任务 [3] - 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牵引与北京河北开展产业协同体制机制创新并着力打造天开高教科创园成果转化平台 [5] - 天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突破1.2万家 [5] - 雄安新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产业构建未来产业体系 [16] -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以人工智能、数字科技为主导产业已引进超200家科技型企业 [16] - 中国星网落户雄安新区带动60余家空天信息企业加速集聚 [16] 港口经济与对外开放 - 天津港"十四五"期间新增17条集装箱航线 [7] - 天津海洋经济规模突破4000亿元 [7]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 河北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和数字化改造加速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4] - 河北钢铁、焦化、水泥等7个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达147家 [14] - 河北某钢铁企业生产线融合230余项前沿技术和130余项绿色工艺实现生产效率与环保双重提升 [14] 生态环境建设 - 河北"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营造林3046万亩 [12] - 河北"十四五"期间完成防沙治沙959.7万亩 [12] 城市发展与文旅产业 - 天津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985个 [9] - 天津新建提升270个"口袋公园" [9] - 天津打造"海河之夜""桥边音乐汇"等文化品牌上半年吸引国内游客超1.3亿人次 [9]
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潮起天津 善作善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2 17:02
重大事件与战略定位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推动该地区进入更团结、更富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 - 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5] 区域协同与产业发展 - 京津冀协同发展网络越织越密,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 [5] - 京津冀三地深化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和污染联防联控,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6] - 天津加快推进与京冀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速形成“六链五群”的产业布局 [6] - 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平台,正为“十四五”收官全力冲刺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天津出台一系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改革措施,为科研人员解细绳、为成果转化搭平台 [7] - 举措旨在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 [7] 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 - 天津坚持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城市更新,通过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使荒废老厂房重获新生 [10] - 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85个,惠及近50万户居民 [10] - 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7.3万个,新建口袋公园270个 [10] 文化旅游与城市活力 - 天津以“海河之夜”为主题进行景观照明提升工程,涉及两岸217栋建筑和14座桥梁,提升城市吸引力 [10] - 通过盘活文化存量资源,吸引更旺人气,谱写“津派文化”新篇章 [10]
“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主会场活动亮相大观园
新京报· 2025-09-12 16:04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于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大观园主会场及多个分会场举办 融合科学技术普及与社会科学普及 [1] - 活动包含六大主题展览 社科公益咨询 非遗展示体验 红楼主题穿越 现场赠书及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等多元内容 [1] - 主会场与社科普及基地及社会组织分会场联动 搭建市民学习社科知识的多元活动场地 [1] 线上活动 - 线上平台开设六大专题板块 包括光明网 人文之光网及京社科新媒体矩阵的网络服务专题 [2] - 线上内容涵盖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 AI赋能社科发展 非遗传承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主题 [2] - 通过社科专家每日谈 探寻北京五日行 精品展播等形式呈现多元社科知识内容 [2]
华北15强城市GDP洗牌:唐山第3,邯郸反超太原,吕梁增速近20%!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33
区域经济总量与增长 - 2025上半年华北15强城市GDP总量突破7.8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吕梁GDP增速达19.8% 鄂尔多斯增速18.2% 包头增速15.6% [2][3][13] - 北京GDP总量1.98万亿元 天津1.14万亿元 唐山4208亿元 邯郸3126亿元 太原3103亿元 [2][3][16] 城市经济格局分层 - 第一梯队为北京和天津组成的万亿级城市 [3] - 第二梯队为唐山 石家庄(3682亿元)等5座3000-5000亿级城市 [3] - 第三梯队为8座2000-3000亿级城市 [3] - 7座城市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 4座城市增速低于4% [3] 唐山产业升级与港口经济 - 首钢京唐公司高端汽车板生产线达每分钟12吨 供应北京奔驰和天津长城 [4] - 河钢乐亭氢冶金项目实现每吨钢二氧化碳减排50% 带动钢铁产业利润增长22% [4] - 唐山港货物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 40万吨级矿石码头船舶接卸量同比增长30% [4] - 承接京津转移项目超200个 北京巴威装备制造基地年产高端锅炉突破千台 [6] - 中车唐车公司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产能提升至每年150标准组 [6] 邯郸制造业与物流协同发展 - 长城汽车蜂巢发动机项目每90秒下线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 [9] - 邯郸钢铁集团高端冷轧产品附加值提升40% 带动制造业税收增长18% [9] - 邯黄铁路年运力提升至5000万吨 邯郸机场物流成本下降15% [11] 吕梁能源转型与新兴产业 - 美锦能源公司每小时生产2000立方米氢能 供应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 [13] - 东义集团镁铝合金新材料应用于C919大飞机制造 [1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7% [13] - 孝义市千万吨级焦化产业园实现废水零排放 煤焦油深加工延伸至碳纤维材料 [15] - 柳林县煤矿智能化改造提升采煤效率30% [15] 区域竞争态势 - 邯郸GDP反超太原23亿元 [2][12] - 石家庄与保定GDP差距不足百亿元 [3] - 鄂尔多斯GDP增速19.2% 包头增速15.6% [16] - 太原GDP增速为-3.88% 长治增速-2.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