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电商,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28
即时零售市场发展 - 即时零售市场形成阿里系(淘宝闪购+饿了么)、美团、京东三足鼎立格局,各方投入千亿元级补贴展开激烈角逐 [3]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类标杆品牌 [3]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3] - 美团外卖推出"0元吃""0元喝"频道,大量无门槛满减券投放 [3] - 瑞幸、库迪、蜜雪冰城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迪卡侬参与淘宝闪购促销后户外野营扣环水杯成交增长350%,小吊梨汤入驻京东外卖后整体营业额增长30% [4] - 商务部研究院预测即时零售规模将从2023年6500亿元增长至2030年2万亿元,消费场景从应急需求扩展到日用品、母婴、3C等高频领域 [4] 传统电商转型 - 主流电商平台从单纯追求GMV增长转向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和强化技术赋能 [5] - 天猫流量分配机制从"价低者得"转向"优者多得",品牌需通过产品创新和消费者需求满足实现增长 [5] - 京东将AI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AI在各场景降本提效,成为"6·18"活动"又好又便宜"的重要来源 [6] - 电商行业理念转变,效率成为衡量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6] 生态协同策略 - 美团凭借外卖业务日均1.2亿单高频次,将用户转化为酒店旅游等高利润率业务客户 [6]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与淘宝闪购深度协同构建完整闭环,淘宝App日活用户5个月内增长5000万,非餐订单占比达75% [7]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新注册PLUS会员超40万,PLUS会员外卖复购率较非会员高出2倍,复用自营物流网络午间闲置运力实现家电数码30分钟达 [7]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要求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 [7] - 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直播电商行业 [8]
外卖钱难赚?美团“摊牌”了!淘宝、京东到底图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8:02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京东75天内实现日订单量从0到2500万单,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日订单达8000万单,显示外卖行业补贴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1] - 三大平台从履约网络、商户结构与流量入口等多个维度展开竞争,共同瞄准即时零售这一万亿市场 [1] - 美团在外卖赛道具有攻防优势,夏季消费高峰提早一个月,日订单纪录从1.2亿增至1.5亿 [2] 美团战略分析 - 外卖业务2021年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45.3%,但经营利润率仅6.4%,到店酒旅业务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53.1%,经营利润率高达43.3% [3] - 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营利润率从18.7%提升至20.9% [3] - 外卖业务预计净利润率仅2.8%,行业平均为2.2%,公司寻求通过即时零售拓展全品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4] - 拥有1450万年活跃商户,骑手网络密度和算法调度能力构成核心护城河 [5][6] - 采用"你冲我就冲"的补贴策略压制竞争对手,防止淘宝闪购缩小差距 [6] 阿里战略分析 - 淘宝闪购联动饿了么形成"电商+本地生活"闭环,整合飞猪等资源构建"大消费"平台 [7][8] - 天猫618期间3C数码、服饰等品类通过即时零售实现显著增长,平台用户活跃度明显提升 [9] - 拥有9亿年活跃用户但年均下单次数50次,低于拼多多的85次,通过高频业务提升用户黏性 [9] - 战略目标是从电商平台转型为更广泛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平台 [10] 京东战略分析 - 3C电子类商品贡献GMV达45%,品类集中度高,通过即时零售拓展品类的需求迫切 [11] - 投入20亿升级骑手福利,全职骑手从5万增至10万,快速补齐运力短板 [11] - 依托自营仓储和供应链优势,采取垂直领域深度渗透策略,强化正餐等品质类目补贴 [12] - 外卖业务进展旨在创造黏性用户流量和提高购买频次,推动可持续增长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别,但电商整体规模达二十万亿,社会零售总额五十多万亿 [12] - 补贴大战产生的订单量存在泡沫,但三大平台仍持续投入以确立市场地位 [12] - 美团定位"送万物",阿里构建远场近场结合网络,京东以供应链驱动生态升级 [12]
三只松鼠:已上线饿了么闪购
快讯· 2025-07-17 15:18
有投资者问,近期"即时零售"迎来夏季高峰,阿里等平台均在积极布局,大力补贴,请问公司是否有进 驻闪购,未来如何规划该业务?三只松鼠(300783)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门店和即时零售板块已 上线饿了么(闪购),通过线上线下(300959)联动有效助力销售提升;同时线上天猫旗舰店正积极拥抱 并逐步接入淘宝闪购的商家自配链路,上海仓仓配一体业务有序推进中。 ...
外卖大战,商家“受伤”
财联社· 2025-07-17 15:05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对餐饮商家的影响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等平台的外卖补贴大战导致餐饮商家利润被大幅压缩,订单量激增但实际收入下降 [1] - 商家需承担高额补贴成本,例如每单需承担8-12元的满减红包,叠加配送费、平台佣金后实收率仅40% [2] - 以江苏某炸串店为例,35.88元订单扣除18元商家补贴后实收14.47元,利润较正常情况减少25% [2] 餐饮商家的运营压力 - 订单波动导致备货困难,例如周末活动期间出现备货不足或过剩,某商家因预测失误浪费10斤排骨 [4] - 外卖订单占比从40%升至90%,堂食客群流失严重,商家支付实体店租金却沦为外卖加工点 [4][5] - 某商家半月营业额8万元实收4万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仅3500元,人力成本因临时增员上升 [4] 行业协会的干预与呼吁 -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商家陷入"有订单无利润"困境,呼吁设定补贴比例上限 [5]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禁止平台强制商家参与补贴,严禁"二选一"等垄断行为,强调即时零售应注重效率而非价格战 [6] - 行业专家建议平台优化补贴机制,平衡订单增长与商家利润,避免食物浪费和实体店过度冲击 [5]
川式红油vs麻辣椒麻,京东七鲜两款神仙冷泡汁该pick谁?
中金在线· 2025-07-17 14:49
行业趋势 - 捞汁小海鲜凭借"低门槛、高颜值、强社交属性"成为年轻人餐桌新宠,社交平台话题捞汁小海鲜浏览量超3.5亿 [1] - 豆果美食平台数据显示"捞汁小海鲜"相关菜谱浏览量同比增长120%,用户尤其关注低卡、无油版本 [3] -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70.9%消费者偏好即食零食类深加工水产品,捞汁海鲜因便捷性和健康属性成为热门选择 [5] 产品创新 - 京东七鲜推出自有品牌"七鲜麻辣海鲜冷泡汁"和"七鲜川式红油冷泡汁",搭配产地直采鲜活小海鲜,以"鲜+击穿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1] - 麻辣海鲜冷泡汁适配鲍鱼、扇贝等厚实海鲜,川式红油冷泡汁适合花蛤、蛏子等贝类 [5] - 捞汁海鲜制作仅需"蒸煮—调汁—冷藏"三步,搭配预制冷泡汁5分钟即可完成 [3] 消费场景 - 捞汁海鲜满足夜宵聚会、家庭餐桌、露营野餐等多种场景,成为年轻人消暑美食首选 [5] - 即时零售可快速满足食材和汁料购买需求,京东七鲜提供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 [6] 价格策略 - 京东七鲜推出高性价比爆款商品:鲜活小鲍鱼29.9元/10只、鲜活大花蛤9.9元/斤、冰鲜海蛎肉10.8元/200g等 [5] - 新用户可领取77元新人券包,京东PLUS会员享受免邮费权益 [6] 产品特点 - 捞汁海鲜以冰镇酸辣口感为核心,小米辣、青柠汁和秘制酱汁带来"冰火两重天"味觉体验 [3] - 鲜活海鲜如小鲍鱼、花蛤等富含优质蛋白,搭配低糖冷泡汁契合"轻负担"饮食趋势 [5]
锅圈(02517.HK)净利润最高增长近1.5倍,这一表现背后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格隆汇· 2025-07-17 14:39
行业概况 - 餐饮行业仍面临压力和挑战 但部分龙头公司表现不俗 存在结构性机会 [1] - 即时零售被视为零售市场最强势的新兴增长点 2023年规模达6500亿元 预计2030年突破两万亿元 [6] - 中国在家吃饭餐食赛道高增长格局分散 乡镇市场成核心增量池 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渗透率不足25% [1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 8亿至2 1亿元 同比增111%至146% 核心经营利润1 8亿至2 1亿元 同比增44%至68% [1] - 资本市场积极回应 股价盘中一度突破20% 收盘涨7 29% [2] 战略驱动因素 - 社区央厨战略见效 实现"有利润的增长" 通过多渠道多场景扩张门店网络并提升经营效能 [4] - 即时零售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有望转动增长飞轮 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4][9] 即时零售竞争优势 - 较早布局即时零售市场 契合"多快好省"核心属性 [7] - "多":提供一日四餐解决方案 扩充甜品 饮品 冰品等品类 [7] - "快":万店规模+乡镇门店拓展 结合智慧零售技术提升触达效率 [7] - "好省":新增3家自有食材工厂 自有工厂数量同比翻倍 强化品质与成本优势 [8] 乡镇市场拓展 - 乡镇门店仅布局2000家 覆盖3万多个乡镇 存在巨大拓展空间 [12] - 已建立乡镇市场BC一体化麦德龙模型 赋能小B端客户并精准输送大包装食材 [12] - 即时零售业务可延长营业时间至24小时 提升订单分摊效应 降低新区域拓展成本 [11]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717
交银国际· 2025-07-17 09:19
核心观点 - 2025年Q2安踏各品牌流水增长符合预期,维持全年增长指引,略微下调未来三年利润率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钧达股份业绩预告符合预期,海外产能布局再下一城,看好2026年业绩反转,维持买入评级;互联网行业2季度电商加速增长,即时零售为投入主题,预计行业增长趋势持续 [3][5][7] 安踏(2020 HK) - 2025年Q2安踏/FILA/所有其他品牌分别录得低单位数/中单位数/50 - 55%的同比流水增长,符合预期,管理层维持全年各品牌增长指引(安踏/FILA/所有其他品牌同比增长高单位数/中单位数/30%+),略微下调未来三年利润率预测,预期2025 - 27年公司净利润为134.1 - 165.4亿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20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110.2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3] - 安踏品牌Q2流水恢复势头环比Q1略微放缓,略低于预期,截至Q2末库销比约为5个月,折扣率合理,管理层预计下半年电商渠道有望恢复,维持全年高单位数增长指引 [4] - FILA品牌Q2录得中单位数流水增长,符合预期,策略性加大电商渠道折扣力度(同比加深2个百分点)优化库存,截至Q2末库销比改善到5个月水平;迪桑特、可隆Q2分别录得同比40%+/70%+高增速,新收购品牌Maia Active Q2取得30 + %同比增速 [4] 钧达股份(002865 CH) -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Q25亏损0.94 - 1.94亿元,中值环比1Q25亏损有所扩大,主要因中国内地抢装潮后5 - 6月电池片价格下跌;与土耳其和欧洲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土耳其共建高至5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看好阿曼产能投产后出货美国和供给侧改革推动2026年业绩反转,维持买入评级 [5] 互联网行业 - 2025年Q2实物电商网上零售额调整后同比增6.3%,6月因大促销售前置,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增速较5月回落,化妆品增速转负,家装需求持续恢复,家具保持较快增速 [7] - 电商平台加码即时零售投入,以高频消费带动传统货架电商交叉销售,深化用户心智,预计2Q行业增长趋势持续,阿里淘天预计6月季度CMR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闪购业务加码投入下利润端承压;京东预计2Q带电及日百均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零售运营利润率同比持平,外卖投入超预期或拖累整体利润同比降6成;拼多多预计2Q延续利润承压趋势;快手预计2Q电商GMV同比增14% [7] 全球主要指数、商品及外汇价格、恒指技术走势 全球主要指数 - 恒指收盘价24,518,年初至今升18.93%;国指收盘价8,861,年初至今升21.56%;上A收盘价3,673,年初至今升4.53%等 [6]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68.74,年初至今跌7.83%;期金收盘价3,329.80,年初至今升26.65%等 [6] 基点变动 - HIBOR 4.58,三个月变动0.00;美国10年债息yield 4.45,三个月变动3.99 [6] 恒指技术走势 - 恒生指数24,517.76,50天平均线23,941.21,200天平均线22,550.64,14天强弱指数60.22,沽空31,280百万港元 [6] 恒生指数成份股、国企指数成份股 恒生指数成份股 - 包含美的、中通快递、长和实业等公司的股票代码、收盘价、市值、股价升跌等信息 [12] 国企指数成份股 - 包含中通快递、吉利汽车、中信股份等公司的股票代码、收盘价、市值、股价升跌等信息 [13] 交银国际最新研究报告 - 涵盖消费、新能源、互联网及教育等多个行业的下半年展望报告,以及对北方华创、三生制药等公司的研究报告 [10]
“30分钟送万物”,即时零售重构消费市场
南京日报· 2025-07-17 07:50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美团、京东三大平台通过"超级星期六"活动单日订单总量突破2.3亿单,点燃即时零售战火 [1] - 即时零售以"线上下单、就近发货、即刻送达"为特征,推动零售业格局重塑与生态洗牌 [1] - 即时零售被视为确定性最高的万亿元级增量市场,互联网平台投入巨额资金争夺市场份额 [1] 平台补贴策略与数据表现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美团发放大额外卖红包券导致平台一度崩溃,京东外卖投入超百亿元启动"双百计划" [1]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单创新高,较一周前的1.2亿单增长25%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创新高,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后环比净增15% [2] - 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阿里巴巴和京东外卖业务将分别亏损410亿元、260亿元,美团EBIT将下降250亿元 [2]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消费者即时消费心态形成,"30分钟生活圈"需求显著,从应急采购扩展至生鲜、餐饮、日化等全品类 [4] - 即时零售呈现全天候消费、全场景渗透、全品类创新、全地域覆盖、全流程数字化发展趋势 [5] - 奶茶行业成为即时零售商战的重要参与者,品牌面临"不改变,就掉队"的竞争压力 [5] 平台竞争策略与行业展望 - 阿里巴巴整合饿了么、飞猪与淘天流量构建生态闭环,京东到家重构商超供应链,美团依托本地生活服务与配送网络 [6] - 即时零售行业从拼速度转向拼综合实力,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供应链效率与用户留存能力成为关键 [7] - 淘宝闪购制定"Tic-Toc节奏"计划冲击1亿单目标,阿里巴巴要求先巩固8000万单基础再提升 [6]
独家对话美团王莆中:我们不想卷,但不能不反击
晚点LatePost· 2025-07-16 19:52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京东和阿里累计投入800亿补贴外卖市场,美团被迫参战[4] - 美团连续两个周六创下单量新高,达1.2亿和1.5亿单[4] - 即时零售市场总量从年初日均1亿单增至2.5亿单,但绝大部分是泡沫[14] - 宿迁成为补贴战最激烈地区,单量规模涨了4倍[30] 美团应对策略 - 采用到店自取模式降低成本,该模式占香港外卖市场三分之一[15] - 通过系统能力精准发放补贴券,相比对手大水漫灌式补贴更高效[17][18] - 实际投入远低于阿里推测的8亿元,用更少资源维持竞争[12] - 目标是保持70%以上的有价值订单份额,而非单纯追求单量[45] 行业竞争分析 - 外卖是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美团运营利润率仅3-4%[51] - 竞争对手累计亏损超1500亿,阿里再投500亿如同赌徒心理[13] - 订单数与有价值的GTV是两回事,低价单无法带来实际增长[14] - 补贴战扭曲市场价格,堂食18元的面在外卖仅售6元[31] 商业模式本质 - 每单利润仅1元多,需要平衡商户、骑手、平台、用户四方利益[51] - 配送成本每单近7元,消费者实付1元,其余由平台和商户分担[58] - 商户感知的20%抽佣实际包含技术服务费(8%)和配送服务费[57] - 行业去年总计300亿利润,利润率排互联网行业倒数[71] 即时零售未来 - 即时零售本质是供应链改造项目,而非简单的生活方式[79] - 目标是缩短FMCG商品从研发到终端的时间,从数月缩短至一周[80] - 预计三年后闪电仓达10万个,每个仓几百单,市场规模约万亿[79] - 即时零售仅占社零2%,相比电商20万亿市场仍很小[79] 公司管理反思 - 过去对外沟通太少,导致公众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56] - 需要增强整体沟通能力,向政府、公众等各方讲清复杂业务模型[57] - 大公司要接受自身规模,找到擅长领域而非追求小公司敏捷[93][94] - 零售业的创新在于日常微小改进,而非颠覆性突破[78]
鲜奶出厂就到手,美团闪购在长沙推出低温奶“新鲜承诺”
长沙晚报· 2025-07-16 19:43
美团闪购推出低温奶"新鲜承诺"服务 - 公司在长沙、成都推出低温奶"新鲜承诺"服务,消费者可勾选该服务享受鲜奶出厂即配送的快捷体验 [1] - 夏季鲜奶需求旺盛,但高温导致低温奶易变质,"保鲜"问题成为消费者最大顾虑 [1] - 该服务是公司5月推出的"安心闪购"全流程购物保障计划在快消品领域的最新举措 [1] 服务覆盖范围与配送保障 - 服务已覆盖悦鲜活、新希望、光明优倍、蒙牛每日鲜语现代牧场、伊利金典等头部低温奶品牌 [1] - 公司提供"全程冷藏"服务,确保新鲜乳品30分钟送达消费者手中 [1] - 近期将联合更多连锁商超与零售品牌,加速覆盖全国更多地区 [1] 售后服务与合作伙伴 - 联合松鼠便利、新佳宜、麦德龙、大润发、家惠超市等商超便利店推出售后保障 [2] - 商品超过保质期范围三分之一可申请获赔现金券 [2] - 买到临期商品可申请获赔更高金额现金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