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市场动态:压力驱动抛售恐慌并未登场
中信证券· 2025-10-13 11:05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创四个月来最大跌幅:道指跌878点(-1.90%)至45,479点,标普500跌2.71%至6,552点,纳指跌3.56%至22,204点[10] - 反映中概股表现的金龙中国指数大跌6.10%,报8,018点[10] - 欧洲股市全线下挫:泛欧Stoxx 600指数跌1.25%,德国DAX与法国CAC 40分别下滑1.5%和1.53%[10] - 港股连跌五日,恒指累跌996点(-3.7%),上周五单日跌462点(-1.73%)至26,290点[12] - A股沪指失守3,900点,跌0.94%至3,897.03点;深成指跌2.70%,创业板指跌4.55%[16] 外汇与大宗商品 - 国际油价跌至5月以来最低:纽约期油下跌4.24%至58.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3.82%至62.73美元/桶[26] - 避险需求提振金价:纽约期金上涨0.8%至3,975.9美元/盎司[26] - 美元指数下跌0.6%至98.978;日元和瑞士法郎因避险需求走强[26] 固定收益市场 - 美国国债大涨,各年期收益率下降9-11个基点:2年期收益率跌9.1个基点至3.50%,10年期跌10.6个基点至4.03%[30] - 亚洲投资级债券利差普遍扩大1-3个基点,中国TMT及台湾寿险债券利差扩大1-2个基点[30] 关键驱动因素与展望 - 市场回调主因是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对华关税,引发全球避险情绪骤升[3][5][10] - 尽管市场显著回调,但主要宽基指数和VIX等指标显示市场情绪未陷入恐慌,美股估值仍具备配置价值[6] - 美股科技板块受宏观经济韧性、美联储降息及AI资本支出强劲支撑,建议关注互联网、软件SaaS、半导体等细分领域[6]
法拉利造电车,更强、更快、更纯粹?
虎嗅· 2025-10-13 09:01
公司电动化战略 - 在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豪华品牌放缓电动化进程时,法拉利选择逆势推进其首款纯电车型 [1] - 公司CEO表示,目标是用电能带来独特的驾驶乐趣,并利用任何技术来取悦客户 [4] - 公司曾计划将纯电车型发布推迟至2028年,但为吸引新用户及满足老用户期待,决定继续推进项目 [36]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首款纯电车型Elettrica并非超级跑车,而是一款更注重实用性的四座GT,旨在拓宽能享受法拉利的客户群,而非让现有燃油车车主迁移 [5] - 选择GT车型是因为其能比超跑更好地利用电力传动系统,电动化后在动态性能、视野和舒适性上相比同等内燃机车型有更显著提升 [6][8] - 该车型被视为吸引那些通常不会考虑购买法拉利的客户的理想补充 [7] 车辆性能与核心技术 - 车辆综合输出功率超过986马力,是公司迄今制造的动力最强劲的公路车型之一,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2.5秒,极速约309公里/小时 [18][19] - 采用四电机布局,后部两台电机各416马力,前部电机282马力,后部电机最高转速达25500转/分钟,前部电机达30000转/分钟 [19][20] - 电池组容量为122千瓦时,WLTC续航里程超过530公里,采用800V架构,最高充电功率350千瓦,能量密度达195瓦时/公斤 [23] 创新技术与工程设计 - 研发创新声浪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拾取机械部件振动并放大,提供真实听觉体验,而非使用扬声器播放模拟声浪 [13][14][16] - 配备专用噪音消除系统,可选择性消除电机产生的高频电流谐波以提升舒适度 [15] - 采用四轮转向、全扭矩矢量分配系统及升级版48伏主动悬挂,可每秒测量底盘动态参数200次并相应做出响应 [28][30] 底盘与车身设计 - 车辆长度约五米,与V12引擎的Purosangue车型相似,离地间隙高于传统四门GT,轮廓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 [11] - 电池组85%的质量集中在地板下方,使车辆重心高度比Purosangue低80毫米,实现前后47:53的重量分布 [25][26] - 与由前iPhone设计师乔纳森·伊夫创立的Lovefrom设计公司合作进行车辆设计 [10]
全新一代汕德卡C9H:向更高端全面进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1 17:28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公司推出全新一代汕德卡C9H LNG牵引车,定位为干线物流领域的高端装备,主打高效创富、安全舒适 [2] - 产品旨在以德系品质实现替代进口车型,树立中国高端物流装备新标杆 [5][9] 产品性能与技术亮点 - 车辆匹配潍柴4.0燃气发动机,热效率突破54.16%,气耗降低5% [7] - 配装第二代ZF变速箱,具备预见性换挡和带发动机启停的滑行功能,能耗降低1.7% [7] - 采用曼技术驱动桥,传动效率达98.8%,节气1.5% [7] - 驾驶室内噪声低于48.5分贝,整车调校操控平稳,提升舒适性 [7] - 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成熟,涵盖电子电气架构、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 [4] 产品设计与配置 - 外观采用机甲风格,具有科技感和未来感 [7] - 内饰升级,配备自动大灯、自动雨刷、氛围灯、迎宾灯、双屏联动、震动座椅、手机快充、加长卧铺等豪华配置 [7] 行业趋势与发展方向 - 商用车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4] - 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成为商用车企业提升的重点 [4] - 在绿色转型升级浪潮下,燃气车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 - 重卡行业正朝着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9] 市场与应用场景 - 产品深研煤炭、砂石、散配等资源类运输场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4][9] - 产品性能、品质与进口车型差距不断缩小,功能设计更人性化,注重人机舒适性 [4]
吉利汽车(0175.HK):极氪9X正式上市 重新定义国产豪华旗舰SUV
格隆汇· 2025-10-11 04:51
极氪9X产品上市表现 - 2025年9月29日极氪9X正式上市,定位大型SUV,共推出4款车型,MAX版/Ultra版/Hyper版曜黑版上市售价分别为45.59/47.59/54.99/58.99万元,相较预售价下降约2万元 [1] - 上市13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在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2月31日24点支付定金2万元用户可享价值6万元的Naim殿堂之声音响系统、价值1.5万元飞翼式滑移屏、价值1万元电动踏板等多项权益 [1] 极氪9X产品配置与性能 -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239/2029/1819mm,轴距为3169mm,搭载32扬声器Naim殿堂之声音响系统、后排双零重力座椅、后排17英寸3K娱乐屏、47英寸AR-HUD抬头显示等豪华配置 [1] - 搭载浩瀚超级电混,全系基于9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2.0T插混系统,三电机版零百加速仅3.1秒,搭载55千瓦时和70千瓦时宁德时代电池,CLTC综合续航超1200km,SOC 20%-80%仅需9分钟 [1] - 配备双腔闭式空气悬架、双阀CCD电磁减振系统,作为中国品牌首发48V主动稳定杆 [1] - 智能辅助驾驶提供千里浩瀚H7和H9方案,其中H9方案搭载双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达1400TOPS,配备5颗激光雷达,属于极氪H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预期实现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L3级智能驾驶 [1] 公司品牌战略与新车周期 - 2025年预计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吉利品牌预期推出5款新车及多款改款车,包括3月上市的银河星耀8,年内还有两款SUV和两款轿车 [2] - 极氪方面,4月推出极氪007 GT,Q3推出极氪9X,领克方面,Q2推出领克900 EM-P,年内上市中大型EM-P轿车 [2] - 全面拥抱智能化,银河全新及改款产品都将搭载千里浩瀚不同层级的智驾方案,燃油车迭代全面搭载Flyme Auto及千里浩瀚智驾 [2] - 首款SPA Evo旗舰领克900 EM-P将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及千里浩瀚智驾,极氪车位到车位(D2D)智驾功能预期推送 [2] 公司平台架构与财务展望 - GEA架构支撑新车周期,极氪、领克、银河全面向好,各品牌新能源转型顺利推进,规模效应逐步凸显将带来盈利向上弹性 [3] - 公司燃油车基盘稳固,联营企业创新出海模式持续打开海外新空间,智能化战略开启,加速提升智驾能力 [3] - 整车强势新周期下盈利具备较大弹性,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包含汇兑收益影响),对应PE为11X [3]
吉利汽车(00175):极氪9X正式上市,重新定义国产豪华旗舰SUV
长江证券· 2025-10-10 21:3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观点 - 极氪9X正式上市,定位大型豪华旗舰SUV,上市13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热度 [2][4] - 公司各品牌新能源转型顺利推进,规模效应逐步凸显将带来盈利向上弹性 [2][7] - 公司燃油车基盘稳固,联营企业创新出海模式持续打开海外新空间 [2][7] - 智能化战略开启,加速提升智驾能力,整车强势新周期下盈利具备较大弹性 [2][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对应PE为11X [7] 极氪9X产品亮点 - 共推出4款车型,MAX版/Ultra版/Hyper版曜黑版上市售价分别为45.59/47.59/54.99/58.99万元,相较预售价下降约2万元 [2][4] - 车身尺寸为长5239mm/宽2029mm/高1819mm,轴距为3169mm,提供超大豪华舒适空间 [7] - 搭载豪华配置,包括32扬声器Naim殿堂之声音响系统、后排双零重力座椅、后排17英寸3K娱乐屏、47英寸AR-HUD抬头显示 [7] - 全系基于9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2.0T插混系统,三电机版零百加速仅3.1秒 [7] - 搭载55千瓦时和70千瓦时宁德时代电池,CLTC综合续航超1200km,SOC 20%-80%充电仅需9分钟 [7] - 配备双腔闭式空气悬架、双阀CCD电磁减振系统,并首发48V主动稳定杆 [7] - 智能驾驶提供千里浩瀚H7和H9方案,H9方案搭载双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达1400TOPS,配备5颗激光雷达,预期实现L3级智能驾驶 [7] 公司战略与新车周期 - 2025年为新车大年,预计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7] - 吉利品牌预期推出5款新车及多款改款车,包括银河星耀8及两款SUV和两款轿车 [7] - 极氪品牌在4月推出极氪007 GT,Q3推出极氪9X [7] - 领克品牌在Q2推出领克900 EM-P,年内上市中大型EM-P轿车 [7] - 全面拥抱智能化,银河全新及改款产品将搭载千里浩瀚智驾方案,燃油车迭代将搭载Flyme Auto及千里浩瀚智驾 [7] - 首款SPA Evo旗舰领克900 EM-P将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及千里浩瀚智驾,极氪车位到车位(D2D)智驾功能预期推送 [7] - GEA架构支撑新车周期,极氪、领克、银河全面向好 [7]
前 iPhone 6 设计师操刀,法拉利可能要造出史上最帅的电车了
36氪· 2025-10-10 20:41
公司电动化战略 - 在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豪华品牌放缓电动化进程时,法拉利选择逆势推进其首款纯电车型Elettrica [1] - 公司CEO表示目标是通过电能带来独特的驾驶乐趣,并利用任何技术来取悦客户 [3] - 公司曾计划将纯电车型发布推迟至2028年,但为吸引新用户并满足部分老用户期待,决定继续推进项目 [24]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首款纯电车型Elettrica并非超级跑车,而是一款注重实用性的四座GT,旨在拓宽能享受法拉利的客户群,而非让现有燃油车车主迁移 [3] - GT车型能比超跑更好地利用电力传动系统,电动化后在动态性能、视野和舒适性上相比同等内燃机车型有更显著提升 [3] - 新车开发的核心工作是保持驾驶参与感和强大的动态性能,确保其首先且首要是一辆法拉利 [4] 设计与合作 - Elettrica将由法拉利与前iPhone设计师乔纳森·伊夫的设计公司Lovefrom合作设计 [7] - 新车长度约五米,与搭载V12引擎的Purosangue车型相似,离地间隙高于传统四门GT,轮廓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 [7] 创新声浪系统 - 公司研发了一种创新声浪系统,使用高精度传感器拾取机械部件振动并将其放大,而非通过扬声器播放模拟声浪 [9][10] - 系统包含专用的法拉利指令噪音消除系统(FONC),可监测并选择性消除电机产生的不需要的电流谐波,以提升舒适度 [10] - 该声浪系统旨在反映真实的动态驾驶体验,反馈并增强物理感受 [10][11] 动力与性能参数 - Elettrica综合输出功率超过公司以往任何一款公路车,配备四个电机,系统可输出超过986马力,零百加速2.5秒,极速约309公里/小时 [12] - 前轴可传递高达3498牛米扭矩,后部经变速箱放大后可产生近8000牛米扭矩,后部电机最高转速25500转/分钟,前部电机可达30000转/分钟 [12] - 四电机布局允许对四个车轮进行完整扭矩分配,前部电机可在高速巡航等场景下断开以提升效率 [14] 电池与续航 - 电池组容量122千瓦时,WLTC续航里程超过530公里,采用800V架构,最高充电功率350千瓦 [15] - 电芯由韩国公司SK On提供,法拉利自行完成设计和组装,能量密度达195瓦时/公斤,据称为欧洲市面上电动车最高 [15] - 85%的电池质量集中在地板下方,使车辆重心高度比Purosangue低80毫米,实现前后47:53的重量分布 [17] 底盘与悬挂技术 - 新车是公司首款采用后桥副车架结构的公路车,通过“弹性体”衬套连接以消除不必要的噪音和振动 [18] - 悬挂系统是48伏主动系统的升级版,配合底盘预瞄装置,可每秒测量底盘动态参数200次并相应做出响应 [19] - 凭借部分主动悬挂、四轮转向(后轮转向角度最大2.15度)和全扭矩矢量分配系统,新车能控制垂直、纵向和横向力 [21] 驾驶体验优化 - 提供手动驾驶模式,拉动右侧拨片可感觉加速力的阶梯式提升,拉动左侧拨片可逐级降低动力输出并增加能量回收制动强度 [22] - 公司从2009年F1进入混动时代起就将电机作为提升性能的工具,已推出多款混动车型,但从混动走向纯电是另一种挑战 [22]
中国新能源客车亮相比利时世界客车博览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0 11:49
展会概况 - 比利时世界客车博览会于10月4日至9日在布鲁塞尔展览中心举行,展出面积达8.5万平方米,汇聚来自40个国家的550家参展商 [1] - 中国以85家公司参展,在参展商数量中位列第二,彰显出中国客车制造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力 [1] 中国整车企业表现 - 宇通客车以“智行生态,绿动未来”为主题参展,携高端纯电车型及核心技术一举获得七项大奖 [2] - 宇通客车“车电同寿”技术通过15年或150万公里长寿命电池,实现整车与电池生命周期同步,降低运营成本 [2] - 宇通客车Link+智能车队管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现车辆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 [2] - 金龙客车以“EVolve Unlimited——进化无限”为主题,展示多款新能源车型 [2] - 金龙客车将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引入客车制造,使整车强度提升10%、重量减轻30% [2] - 金龙客车碳纤维新能源巴士减重超800公斤,运营能耗降低14%-18%,并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 [2] 海外客户反馈与零部件企业 - 塞尔维亚客户表示中国客车节能舒适,安全辅助系统设计出色,可靠性令人信服 [4] - 科特迪瓦客户称中国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令人惊叹 [4] - 精益达公司凭借智能座舱系统获得数字大奖最高奖,其系统融合多模块,支持语音控制与远程升级 [4] - 融盛科技专注电子后视镜研发,凭精准算法和高稳定性产品进入多家欧洲整车厂供应链 [4] 行业趋势与中国角色 - 展会上“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成为行业共识 [6] - 中国制造以技术创新助推公共出行绿色升级,从整车到零部件正为全球交通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6]
逸动科技前员工创业,电动智能摩托艇公司获天使轮融资、清水湾基金独投|硬氪首发
36氪· 2025-10-10 09:33
硬氪获悉,安澜动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澜动力")近日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清水湾二期基金独投,资金将用于产品功能样机 的迭代研发。势能资本担任后续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安澜动力」瞄准466亿美金的全球休闲船艇市场,致力于为亲水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更具科技设计感、更易用、更环保的,且具备极致驾驭体验的新一 代电动智能摩托艇产品。公司其于2024年5月入驻李泽湘老师创办的深圳科创学院进行项目孵化立项,在今年5月完成全尺寸功能样机的下水测试。 创始人兼CEO李安拥有15年以上的船艇设计、生产制造和水上运动经验,他曾任职于头部船艇电动推进设备供应商逸动科技,具有丰富的国际化品牌和渠道 拓展经验;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南安普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拥有丰富的量产船艇设计制造、电动乘用车技术落地和多年RC/RM机 器人竞赛经验。 ANAVI电动摩托艇产品图(图源/企业) 在动力与性能方面,ANAVI搭载额定功率70kW电驱动系统,配备30kWh的动力电池包,最高航速可达110km/h,续航里程高达80公里。其运行噪音低于65分 贝,且完全无油污排放,在提升动力表 ...
BRP (NasdaqGS:DOOO) 2025 Investor Day Transcript
2025-10-09 22:32
公司概况与战略计划 * 公司为BRP 正在举行2025年分析师与投资者日 介绍其新的M28战略计划 [1] * M28战略计划的核心是专注于其核心的动力运动业务 旨在充分挖掘动力运动的潜力 [5][25] * 该计划是一个为期两年半的计划 涵盖2027和2028财年 [15][28] 过往业绩回顾与行业背景 * 与2020财年相比 公司收入增长了36% 正常化EBITDA增长了32% [6] * 回顾上一个M25计划期间 公司经历了多次重大干扰 包括COVID-19疫情 网络攻击 利率快速上升以及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挑战 [8][9][10] * 北美动力运动市场在经历COVID需求激增和供应链问题后 自2024财年下半年起 受到宏观经济压力和利率影响 行业出现疲软 [11] * 为保护经销商盈利能力和品牌 公司自2024年3月起决定减少经销商库存 目标是在12-18个月内减少10%至20%的库存 [11][12] * 截至当前第二财季 北美动力运动库存总体下降了31% 其中非ORV产品库存增长2%但零售增长19% ORV产品库存下降5%而零售增长50% 经销商库存水平现已处于良好状态 [12][13] * 在M25期间 公司采取了关键决策来应对困难 包括退出船舶业务 减少电气化投资至每年2500万美元 并暂停城市出行项目投资 以专注于动力运动业务 [14][15] * 公司通过四次战略性收购增强了内部能力 包括BRP Megatech Rotax台湾和维也纳公司 以及新宣布的越南制造合资企业BRP Vietnam [18][19][20] * 公司在北美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从2020财年到2025财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 从2022财年到2025财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 成为北美经销商处单位销量最高的公司 [21] * 公司持续投资研发 研发支出几乎翻倍 占收入比例接近5% 以推动技术和创新 [22] M28战略计划要点与财务目标 * M28计划建立在四个支柱之上 增长 客户体验 员工体验 以及精益与敏捷 [25][26] * 计划包含七个关键优先事项 [26][27][28] * 全力冲刺成为ORV领域第一 目标是在侧-by-side车型实现3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ATV车型实现25%的市场份额 [26][27][52][65] * 加速国际业务发展 目标是将国际业务收入提升至25亿美元 [27][53][78] * 提升经销商和客户体验 目标是成为经销商无可争议的首选OEM 并将客户NPS提升20%以上 [27][53][54] * 通过速度和效率驱动价值 目标是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20% 并实现3.5亿美元的精益价值 [27][28][94] * 提振国防和特种车辆业务 [28][32] * 增强产品竞争优势 [28][36] * 激发BRP核心活力 [28][31] * 公司为M28计划设定了明确的财务目标 2028财年收入达到95亿美元 正常化每股收益达到8美元 [28][30] * 该目标意味着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7% 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为33% [30] * 目标设定的前提是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状况保持当前状态 没有重大冲突或意外事件 [5][29][31] * 公司认为目标可实现的原因包括 计划期较短 战略聚焦 未来两年产品规划明确 以及为新CEO提供了适应和调整的空间 [29] * 在实现M28目标后 若行业恢复到COVID前水平 公司认为其中期每股收益潜力可达10美元 [137] 市场与客户分析 * 动力运动行业的可寻址市场估计为7000万骑手 [37] * 自2021年以来 公司每年新增23万名客户 累计增加了100万唯一客户 社交媒体粉丝接近800万 且粉丝互动率高于竞争对手 [37][38] * 客户构成均衡 近一半来自征服其他品牌 32%为复购者 21%为新进入者 新进入者比例已回归COVID前水平 [39] * 客户群体以男性为主 多来自郊区和农村地区 平均年龄52岁 财富水平提升 半数客户年收入达15万美元 对经济压力的脆弱性较低 [40][41] * 在ORV领域 Can-Am品牌的认知度正在提升 接近主要竞争对手 客户普遍认为BRP以质量和动力著称 但在实用性和农牧业领域认知度较低 存在增长机会 [41][42] * 品牌关联度调查显示 将Can-Am与农牧业关联的客户比例从29%大幅提升至42% [43] * 三分之一的ORV客户是复购者 且有22%的Ski-Doo车主拥有Can-Am品牌 跨品牌购买在过去四年增长了28% 存在增长机会 [43][44] 北美ORV业务战略 * 过去十年 Can-Am零售增长了60%以上 市场份额从低于10%增长至25% 从行业第三跃升至稳固的第二位 [61][62] * 与2020财年相比 2025财年距离市场份额第一的差距缩小了46% [63] * 增长动力包括游戏规则改变的产品 有限增加的经销商网络 以及建立的行业领先产品组合和经销商网络 [63][64] * ORV行业规模是公司其他业务领域的三倍 当前25%的市场份额意味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65] * "全力冲刺第一"战略包含三大支柱 [66] * 通过在美国增加100家经销商来优化网络覆盖 计划在2028财年前完成 今年增加30家 明年40家 最后一年30家 这将使美国经销商网络增长约10% [66][67] * 在表现不佳的市场中夺取份额 公司有成功的"增长行动"经验 在表现最佳的市场份额超过40% 而表现不佳的市场份额低于20% 且后者行业规模大50% 存在巨大机会 [68][69][70] * 通过产品和商业策略改善表现不佳的细分市场 例如发布了全新的Defender HD11 调整了Maverick X3和Defender HD9等车型的定价 以提升价值主张 [71][72][73] 国际业务战略 * 国际业务通过经销商直营和分销商两种模式 覆盖超过130个国家 拥有1100个销售点 提供了多样化和韧性 [46][75][76] * 业务遍及三大区域 欧洲 中东和非洲 拉丁美洲 以及亚太地区 产品组合齐全 地域和产品多样性是主要差异化优势 [76][77] * M28期间国际战略的重点是加速亚洲增长 保持拉丁美洲的强劲势头 并建立面向未来的能力 [78] * 欧洲 中东和非洲地区面临经济挑战和天气条件不佳 但公司在季节性产品上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并积极开发公用事业ORV市场的潜力 [79] * 拉丁美洲是增长最快的区域 墨西哥和巴西表现强劲 墨西哥已成为北美以外第二大ORV市场 [49][80] * 亚太地区增长受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放缓的影响 但公司在季节性产品和ORV领域地位稳固 并专注于开发亚洲新兴市场的潜力 [81][82] * 亚洲地区增长率为11% 公司通过建立优质网络 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 以及与当地合作开发新游乐场和商业模式来奠定基础 [84][86] * 在越南建立制造合资企业是亚洲战略的关键推动因素 旨在克服长交货期 高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等结构性挑战 某些国家进口关税可达产品价值的50% [20][87][88] * 越南位于众多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 这将为公司带来成本 上市速度和市场准入方面的显著竞争优势 [88] 运营效率与精益管理 * 目标是通过速度和效率驱动价值 具体包括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20%以上 并交付超过3.5亿美元的精益价值 [94] * 战略举措包括 通过新的产品开发流程加速上市时间和降低开发成本 优化资产和营运资本利用 实现关键生产力和成本KPI的持续成果 以及强化持续改进文化 [94][104] * 通过产品设计的模块化实现成本效益 例如新ATV平台内部零件通用性超过70% 动力系统通用性超过80% 电动ATV也是如此 [96][97] * 通过内部开发标准化电子控制单元软件 取代供应商方案 超过90%的车辆将使用该控制器 带来巨大节约潜力 [98] * 通过材料变更和标准化部件实现节约 例如将后转向节从锻铝改为锻钢 年节省300万美元 标准化LED灯模块年节省约500万美元 [99][100] * 通过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应对挑战 例如开发替代稀土磁体的方案 以减少对特定供应商的依赖 [101] * 通过流程优化 目标将新产品从决策到量产的时间减少20%以上 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102][103] * 在制造方面 通过强化持续改进文化 赋予员工成本驱动因素的所有权 已产生数千个改进想法 并在本财年有望实现超过1.5亿美元的成本节约 [105][106][107][121] * 利用AI工具优化流程 例如通过AI优化管材切割模式 年减少废料70万美元 通过AI优化雪地摩托装配线混线模式 未来几年可节省超过1亿美元 [117][118][119] * 公司目前处于过去十年来最强的运营势头 安全 质量 生产力和人员方面的KPI表现优异 [120] 财务状况与资本管理 * 自IPO以来 公司业务显著增长 即使在行业疲软时期 也保持了高于COVID前水平的EBITDA利润率 这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 效率提升以及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动力运动业务 [125][127][128] * 公司现金流生成能力强 即使在行业疲软时期 上一财年自由现金流超过3亿美元 本财年上半年近2.5亿美元 自2020财年以来已向股东返还超过25亿美元资本 并减少了30%以上的流通股数 [129] * 公司秉持审慎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框架 近期对债务进行了再融资和重新定价 预计将为今年带来0.10美元的每股收益积极影响 明年影响为0.30美元 [130] * 95亿美元收入和8美元每股收益的目标是基于自下而上的计划 驱动因素包括 [131][132][133][135] * 批发量与零售量持平 * 执行ORV计划 夺回市场份额 * 国际业务增长至25亿美元 * 其他业务温和增长 * 定价行动 * 抵消关税影响的精益举措 * 技术投资 * 资本支出预期保持稳定 本财年指引为4.1亿美元 主要用于推动创新的产品开发 [199] * 中期来看 若行业复苏并充分发挥潜力 公司认为每股收益有望达到10美元 该目标未考虑股份回购带来的额外增长 [137][16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确认CEO交接计划仍在进行中 预计在年底完成过渡 [28] * "提振国防和特种车辆"业务被列为新优先事项 公司过去15年一直向军队销售产品 近期地缘政治变化导致需求增加 已成立专门团队进行探索 [32][33][34] * 特种车辆业务指经销商对Defender等车型进行改装后销售给红十字会等机构 公司计划更好地支持经销商或直接从工厂生产此类产品 [35] * 公司认为其优势在于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强大的品牌 研发能力 成熟的经销商网络 现代化的制造足迹以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138][139] * 关于市场竞争 公司承认CFMoto等未纳入行业数据的品牌是市场参与者 但财务计划基于销量而非市场份额数字 对USMCA协议的延续持乐观态度 并相信有能力适应任何变化 [159][160][162] * 近期的零售趋势良好 特别是ORV业务 工厂正为新车型增产 但公司会保持计划性 不会在年底过度冲量 [210][212]
溯联股份跌10.44% 某券商给予增持评级话声刚落
中国经济网· 2025-10-09 16:1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收于41.88元 单日跌幅达10.44% [1] 券商评级与业务看点 - 某券商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认为公司是管路领域龙头 [1] - 公司受益于汽车行业电动化与轻量化发展趋势 [1] - 公司业务拓展至人工智能算力液冷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