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锚定战新赛道!五矿证券重塑产业投行新范式
券商中国· 2025-11-07 10:04
文章核心观点 - 五矿证券依托中国五矿的产业链优势,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为双引擎,重塑产业投行新范式,通过构建全链条服务矩阵服务国家战略 [2] - 公司致力于打造产融结合的特色化优质投行,全面升级“投研+投行+投资+战略客户”的综合产融服务模式 [6] - 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矿业并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3][8] 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战略定位为依托中国五矿特色产业链优势,以市场化手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 - 业务模式全面升级为“投研+投行+投资+战略客户”的特色化综合产融服务模式 [6] - 公司下设私募子公司五矿金通和另类子公司五矿金鼎,构建以中国五矿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基金谱系,引导长期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重点产业链 [7] 科技金融实践与成效 - 公司重点布局战略性金属材料、高硬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硬科技”领域,不再追求全面均衡布局 [3] -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组建“产业+金融”人才团队,并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库,加强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跟踪服务 [3] - 2024年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行业排名第六,2025年上半年承销中小微企业债规模排名行业第一 [4] 矿业并购与产业协同 - 2024年11月,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助力中钨高新完成51亿元并购项目,使其形成从矿山到深加工的完整钨产业链 [3] - 2025年上半年有3个跨境矿业并购项目落地,初步树立“矿业并购看五矿”的市场品牌 [6] - 公司研究所已全面转向服务实体企业的产业研究,为金属矿业、新材料等领域提供产业布局决策支持 [6] 绿色金融布局与创新 - 公司认为当前绿色金融存在标准不统一、披露不充分、产品与现金流不匹配三大困局 [8] - 公司围绕“钢铁—工程—建材”的可复制低碳升级场景,建立绿色金融机构与项目的直接沟通渠道 [8] - 在投行端构建以池化与滚动发行为核心的资产运营机制,将单次承销服务延伸为可持续的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 [9] 市场排名与业务数据 - 2024年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行业排名第六 [4] - 2025年上半年承销绿色债规模排名行业第15,“一带一路”债规模排名行业第18 [4] - 投行板块已基本实现对中国五矿重大项目的全覆盖,并与新疆喀什、塔城等资源富集区域地方政府建立深度合作 [6]
风电REITs:工银瑞信基金的绿色新样本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09:16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募REITs是服务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金融工具,并正成为绿色金融实践的重要载体 [1] - “工银蒙能清洁能源REIT”于2024年12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是绿色金融实践的具体案例 [1] - 该REIT项目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旨在探寻公募REITs在绿色领域的应用价值和优势 [1] 产品与事件 - 产品名称为“工银蒙能清洁能源REIT”,基金管理人为工银瑞信,发起人为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 - 该产品于2024年12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行业定位与作用 - 公募REITs被定位为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工具 [1] - 该金融工具正成为绿色金融实践的重要载体 [1] 项目背景与地域 - 项目所在地乌兰察布被誉为“空中三峡、风电之都” [1] - 该项目的推进旨在落实绿色金融实践 [1]
中金公司:围绕核心业务主责 构建全链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 2025-11-07 09:05
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 - 中国宣布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的新目标[2]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迅速扩张,2021至2024年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从20万亿元增至36.6万亿元,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4.1万亿元[2] - 绿色股权投资规模相对较小,2015至2022年累计金额仅5692亿元[8] 中金公司绿色融资业务 - 2021年境内市场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超1200亿元,助力国内首批碳中和绿色债发行[3] - 2025年4月担任财政部伦敦离岸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联席主承销商,5月助力宁德时代完成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IPO,6月主承销匈牙利储蓄商业银行9亿元绿色点心债[4] - 持续打造“首单”标杆,包括首单面向全球投资者的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和首单对标《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3][4] 中金公司绿色投资布局 - 累计投资70余个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等绿色产业相关项目[5] - 担任全国首支省级层面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资金设立的山东绿色发展基金管理人,基金规模100亿元,基金群整体认缴规模达80亿元[5][6] - 2022年3月与协鑫能科设立行业首支“碳中和”主题大型产业基金,整体规模45亿元[6] 中金公司ESG体系建设 - 将ESG纳入投资决策重要考量因素,每年对投资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对不符合要求企业进行管控[7] - 自主构建ESG评价体系,包含ESG总分、三大支柱评分和12项主题评分,全面刻画境内4000多家债券发行人ESG质量[7] - 债券投资将在考虑传统信用风险和收益基础上,逐步结合ESG评分进行决策[7] 未来绿色投资需求与方向 - 到2030年三大关键领域(产业结构去重化、经济活动电气化、发电结构清洁化)绿色投资总需求为17.5万亿元,累计减排量达16亿吨,有望拉动GDP年增长1.2%[8] - 超过四分之三投资预计将流向新能源产业链,目前每年绿色融资规模约2.5万亿元,“十五五”期间还需40%左右增幅[8] - 未来需在供需两侧加码,需求侧加速碳市场扩容和碳排放双控体系,供给侧优先降低新能源系统成本[9]
锚定战新赛道 五矿证券重塑产业投行新范式
证券时报· 2025-11-07 01:53
公司战略定位 - 依托中国五矿特色产业链优势,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为双引擎重塑产业投行新范式 [1] - 将“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纳入投行、资管等业务条线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市场化手段服务国家战略 [1] - 全面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的“投研+投行+投资+战略客户”特色化综合产融服务模式 [4] 科技金融布局与实践 - 重点布局战略性金属材料、高硬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矿冶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领域,不再追求全面均衡布局 [2] -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组建“产业+金融”人才团队,深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与服务能力 [2] - 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库,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优质未盈利企业的持续跟踪,建立直接沟通渠道 [2] - 2024年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行业排名第六 [3] 矿业与产业链并购专长 - 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助力中钨高新以51亿元并购柿竹园,形成“矿山—冶炼—硬质合金及深加工”完整产业链 [2] - 深度参与中国五矿并购盐湖股份项目,打造券商服务地区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 [4] - 2025年上半年有3个跨境矿业并购项目落地,初步树立“矿业并购看五矿”的市场品牌 [4] - 投行板块基本实现对中国五矿重大项目的全覆盖,并与新疆喀什、塔城等资源富集区域政府建立深度合作 [4] 绿色金融战略与服务体系 - 针对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披露不充分、产品与现金流不匹配”的困境,积极打造完备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6] - 以矿产资源与金属材料链为主赛道,围绕“钢铁—工程—建材”的可复制低碳升级场景,推动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 [6] - 在投研端发挥绿色金融项目识别、价值评估与定价研究的专业优势 [7] - 在投行端围绕绿色债、转型债等构建池化与滚动发行核心的资产运营机制,将单次承销延伸为可持续服务平台 [7] 业务协同与市场表现 - 通过私募子公司五矿金通和另类子公司五矿金鼎,构建以中国五矿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基金谱系,引导长期资本投资产业链 [5] - 2025年上半年承销中小企业债规模排名行业第一,绿色债规模排名第15,“一带一路”债规模排名第18 [3] - 研究所已全面转向服务实体企业的产业研究,为金属矿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产业布局决策支持 [4] - 形成“投研—投行—投资”协同联动的双向赋能格局,强化一级市场发行的研究支撑与定价能力 [7]
年均复合增速13.1% 天津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00:54
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表现 - 天津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从2020年的100.00增长至2024年的163.60 [1] - 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3.1% [1] 政策与标准创新 - 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定向于化工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 [2] - 获批成为全国首批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点城市 [2] - 全国首创"转型项目+转型主体"融资模式 [2] - 全国首个服务绿色租赁标准化的信息化平台上线 [2] - 出台全国首个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团体标准及全国首个绿色商业保理团体标准 [2] 绿色贷款规模 - 截至今年9月末,天津市绿色贷款余额达8478亿元 [2] - 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未来发展重点 - 将指数作为监测成效、优化决策的"晴雨表",建立动态评估监测机制 [2] - 聚焦落实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果、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凝聚多方协同合力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 以金融服务推动绿色转型——兴业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剪影
证券日报· 2025-11-06 23:50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与创新信贷机制 推动生态环保项目与产业绿色转型 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1][2][5][7] 绿色金融项目案例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为福清市龙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贷款审批32亿元 贷款期限17年 项目已完成投资额11亿元 其中80%融资来自银行贷款 [2] - 兴业银行参与银团贷款支持浙江安吉余村两山5A级景区创建工程项目 参团金额5亿元 总贷款金额10亿元 贷款期限18年 助力其从依赖矿山资源转型生态旅游 2024年接待旅客122万人次 全村经济收入达上千万元 [3] - 兴业银行莆田分行为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绿色纤维技改项目"提供10年期长期贷款 并创新设置与资源循环效能挂钩的贷款利率优惠机制 [5] 创新信贷机制 - 银行创新贷款定价挂钩机制 引入动态可持续绩效指标 以浮动利率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区别于传统静态定价模式 [5] - 兴业银行湖州分行在德清县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升级改造项目中 设计贷款利率与第三方气候生态评价指标挂钩的机制 累计授信额度6.88亿元 平均利率优惠23个基点 [6][7] - 贷款利率挂钩绿色可持续评价指标的核心在于通过"激励—约束"并举 使企业可持续绩效与融资成本直接挂钩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7]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 - 兴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领域先行者 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体制机制 截至2025年9月末 其绿色贷款余额超1.1万亿元 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 [7] - 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将绿色金融纳入发展战略 与业务增长指标和绩效考核挂钩 并完善产品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及第三方数据合作 [8]
广东华兴银行:多元金融赋能全运保障,实干担当聚力湾区建设
南方都市报· 2025-11-06 20:26
多元协同发力,赋能全运生态全链条 广东华兴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十四年间深耕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区域 协调发展等核心领域,为全运保障筑牢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作为民营实体经济的坚定同行者,广东华兴银行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指引,持续优化服务体系,截 至2024年,合作民营实体企业贷款规模超1400亿元,占对公贷款余额的70%。为企业提供灵活的资金调 度支持,帮助企业释放资产价值,提升再投资能力,为企业发展与项目建设等注入持续资金动力。 镇街经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毛细血管",其产业与商业集群已成为全运会消费拉动和服务保障的 重要基层支撑之一。广东华兴银行创新打造"镇街金融2.0"策略,围绕"产业赋能、场景融合、生态共 建",探索出一条以"区域图谱+专属服务+创新模式"相结合的区域化金融新路径,为广东省镇街经济体 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以佛山为例,广东华兴银行佛山分行深研镇街经济特点,推出"长期授信+国资增 信"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中长期限的专项融资与镇街国企强力担保结合,为佛山三水区白坭 镇核心项目注入稳定资金流,有力激活区域发展潜力。通过"一镇一策"精准服务体系,该行深入对接 ...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1-06 20:22
市场规模与地位 - 2025年中国经国际组织“气候债券倡议”认证或符合其标准的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703亿美元(5050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越欧美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2] - 中国占据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17%以上,而美国占比仅为3% [2] 市场驱动因素与政策支持 - 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目标 [5] - 中国央行能公开支持绿色项目,这种政策优势使中国绿色项目不必像欧美同行那样追求高盈利性 [7] - 中国启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初衷是为解决银行体系难以匹配长期基建项目融资期限的问题 [7] 绿色产业领先地位 - 中国承担着全球四分之三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建设 [5] - 中国在水电、可再生能源存储与传输、绿氢设施等领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在建核电站 [5]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已退出竞争,欧洲市场也陷入疲软 [5] - 相比气候行动消极的美国,中国正凸显其作为气候行动引领者的地位 [7]
生态“高颜值”变经济“高价值”,兴业银行落地湿地VEP质押贷款
新华财经· 2025-11-06 19:32
文章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 落地首笔VEP质押贷款 将特定地域生态价值量化并作为质押物 为项目运营方提供融资支持[1] - 公司以金融创新畅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 通过提升金融“含绿量”来提升生态“含金量”[2] 具体金融产品创新 - 落地系统内首笔VEP质押贷款 以四川西昌邛海湿地景区特定地域生态价值为质押 向项目运营方投放贷款1亿元[1] - VEP价值核算指标包括植被生物量 水源涵养 气候调节 释氧 生态系统固碳 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方面[1] - 邛海湿地景区一 二 三期VEP超4亿元 具有涵养水源 调节城市气候 净化水质 提供动植物栖息等多重功效[1] - 在全国率先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取水权质押贷款 林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2] - 在四川落地首笔GEP质押贷款 在福建落地全国首张市场化交易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质押贷款[2] 业务规模与影响 - 截至9月末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47万亿元 其中绿色贷款余额11037.81亿元[2] - 所支持项目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700万吨[2] - 支持福建省内首笔以数字人民币采购海洋渔业碳汇的交易 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
《浦发银行进博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8.0》正式发布
第一财经· 2025-11-06 19:13
金融服务方案升级 - 公司发布《浦发银行进博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8.0》版本 [1] - 方案核心围绕“数智驱动、生态融合、全链覆盖”三大方向 [1] - 方案紧扣公司“数智化战略”,并融入“五大赛道”理念与“三超”创新服务 [1] 金融资源整合 - 公司将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及个人跨境金融资源进行融合 [1] - 构建“结算+融资+避险+财资管理+生态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1] 服务模式创新 - 服务延伸至会后365天常态化服务,确保进博红利持续释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