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锐明技术(002970):海外需求旺盛,Q1增长明显
长江证券· 2025-04-29 2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商用车信息化领域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迭代使单品价值量显著提升,对标美股竞对 Samsara 估值水平偏低,未来估值有上行空间 [1]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4.06、5.26、7.17 亿元,同比增长 40%、30%、36%,对应 PE 为 21、17、12 倍,高速增长持续性较强,给予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 27.77 亿元,同比 +63.45%;归母净利润 2.90 亿元,同比 +184.50%。2025 年 Q1 营业收入 5.15 亿元,同比 +2.53%,归母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 +89.60% [3] 事件评论 - 2024 年国内业务收入 6.93 亿元,同比 +14.80%;海外业务收入 12.81 亿元,同比 +44.99%。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收入 16.71 亿元,同比 +25.99%;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收入 3.03 亿元,同比 +88.21%。2025 年 Q1 营业收入增幅小因出让子公司控制权,归母净利润增长系海外业务增长好 [8] - 海外增长良好,通过本地化营销网络建设和双品牌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计划在更多国家或地区设子公司、增加外籍本地员工比例,2025Q1 利润增速快得益于海外业务增长,Q1 毛利率同比 +4.17pct 得益于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8] - 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优化三级研发架构,2024 年研发费用 2.84 亿元,同比 +15.14%,研发费用率由 2023 年的 16.57% 降至 2024 年的 14.37%,通过“1 + 3”研发基础平台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推出创新项目 [8] - 通过技术融合推动产品升级,拓展 SaaS 收费模式业务,2025 年实施全球化战略,越南智能工厂获认可,未来推进海外产能布局,新建智能制造中心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收入|2777|3080|4330|5896| | |营业成本|1784|1704|2409|3257| | |毛利|994|1376|1922|2638| | |营业税金及附加|14|15|22|29| | |销售费用|205|339|498|678| | |管理费用|244|277|411|560| | |研发费用|284|400|563|749| | |财务费用|-31|0|0|0| | |营业利润|288|437|566|771| | |利润总额|287|437|566|771| | |所得税费用|-7|31|40|54| | |净利润|294|406|526|7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0|406|526|717| | |少数股东损益|4|0|0|0| | |EPS(元)|1.66|2.29|2.97|4.0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货币资金|980|1176|1507|2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1|1| | |应收账款|535|448|973|934| | |存货|539|360|930|779| | |预付账款|58|94|120|159| | |其他流动资产|223|219|381|402| | |流动资产合计|2334|2297|3912|4383| | |长期股权投资|13|14|12|10| | |投资性房地产|13|15|15|15| | |固定资产合计|383|451|469|489| | |无形资产|36|42|44|46| | |商誉|0|0|0|0| | |递延所得税资产|46|46|46|46| | |其他非流动资产|215|210|202|194| | |资产总计|3041|3074|4700|5183| | |短期贷款|167|207|250|290| | |应付款项|610|169|986|566| | |应付职工薪酬|127|130|180|243| | |应交税费|15|18|24|33| | |其他流动负债|365|388|570|646| | |流动负债合计|1284|911|2010|1778| | |长期借款|0|0|0|0| | |应付债券|0|0|0|0| | |递延所得税负债|7|7|7|7| | |其他非流动负债|64|64|64|64| | |负债合计|1355|982|2081|184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685|2091|2617|3334| | |少数股东权益|2|2|2|2| | |股东权益|1687|2093|2619|3336| | |负债及股东权益|3041|3074|4700|5183|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1|276|360|675| | |取得投资收益收回现金|1|31|0|0| | |长期股权投资|3|0|2|1| | |资本性支出|-64|-141|-66|-105| | |其他|10|-10|-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0|-120|-72|-112| | |债券融资|0|0|0|0| | |股权融资|83|0|0|0| | |银行贷款增加(减少)|-52|40|43|40| | |筹资成本|-145|0|0|0| | |其他|-31|0|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6|40|43|40| |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226|196|330|602| |基本指标|每股收益|1.66|2.29|2.97|4.04| | |每股经营现金流|2.38|1.56|2.03|3.80| | |市盈率|28.69|21.40|16.51|12.13| | |市净率|5.00|4.16|3.32|2.61| | |EV/EBITDA|21.99|15.98|11.94|7.96| | |总资产收益率|9.5%|13.2%|11.2%|13.8%| | |净资产收益率|17.2%|19.4%|20.1%|21.5%| | |净利率|10.4%|13.2%|12.2%|12.2%| | |资产负债率|44.5%|31.9%|44.3%|35.7%| | |总资产周转率|1.03|1.01|1.11|1.19| [13]
*ST威帝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3.10%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8: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3.57万元,同比增长2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55万元,由亏转盈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8.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15.92万元,同比增长85.84%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全球新能源转型需求激增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国际区域市场拓展,推动海外客车市场需求恢复及新能源客车需求增长 [1]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公交更新需求,叠加国民出行尤其是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带动客车市场需求提升 [1] - 公司相关订单增加直接推动营业收入增长 [1] 产品与技术 - 2024年公司对产品进行性能升级改进,提升质量及稳定性,并推出智能座舱、车身域控制器等新产品 [2] - 公司紧抓车联网、新能源发展机遇,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升级以保持竞争优势 [2] - 2024年研发投入1103.91万元,研发人员占比达16.26% [2] 战略布局 - 2024年12月收购安徽阿法硅新能源共性技术研究院51%股权,切入乘用车领域 [2] - 阿法硅主要为奇瑞新能源提供中控显示屏、液晶仪表屏等产品 [2] - 2025年计划向卡车市场延伸拓展,完善产品结构并提升市场份额 [3] 行业展望 - 2025年客车行业需求量预计保持正增长,新能源出口占比将提升 [3] - 国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且力度加大,城乡一体化改造推动客货邮需求增长 [3] - 行业将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政策与技术升级是主要驱动力 [3]
慧翰股份(301600):业绩稳健增长 重视ECALL国标政策进程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加25.68%,归母净利1.75亿元,同比提升37.54%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16.85%,归母净利0.43亿元,同比+30.67% [1] - TBOX与eCall终端合并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32.19%,物联网智能模组营收1.36亿元,同比减少6.73%,软件及服务营收0.41亿元,同比提升41.2% [1] - 2024年毛利率29.07%,较2023年提升2.60pct,净利率17.17%,较2023年提升1.48pct [1] 研发与客户 - 2024年研发费用0.67亿元,同比增长22.84%,在研项目包括NG-eCall新紧急呼叫协议、5G R16通信模组等 [2]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70项,客户包括上汽、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广汽、长安、小米、理想、蔚来、宁德时代、德赛西威等 [2] 行业地位与政策 -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获得欧盟、联合国、阿联酋认证的企业,为国产车出口海外市场提供eCall终端 [3] - 参与中国版eCall标准AECS核心部分起草,若标准实施,eCall将成为中国汽车法规件 [3] - 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585.9万辆,国内汽车销量3143.6万辆 [3]
威帝股份2024年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10
威帝股份2024年及2025Q1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523.57万元同比上升23.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5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4年总资产8.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93%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815.9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84%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新能源转型需求激增及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国际区域市场拓展推动海外客车市场需求恢复 [2]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公交更新需求叠加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带动客车市场需求 [2] - 公司相关订单增加直接推动营业收入增长 [2] 客车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行业共销售6米以上客车12.6万辆同比增长33.39% [3] - 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5.7万辆同比增长43.16%占大中型客车市场45.49%份额 [3] - 传统动力大中型客车累计销量6.8万辆同比增长26% [3]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1103.91万元研发人员占比16.26% [3] - 推出智能座舱、车身域控制器等新产品执行梯次化产品体系扩充产品链 [3] - 基于车联网和新能源发展趋势对产品进行性能升级改进提升质量稳定性 [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政策延续、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将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4] - 客车行业需求量预计保持正增长出口新能源销售占比预计提升 [4] - 国内以旧换新补贴力度加大城乡一体化改造推动客货邮需求增长 [4] 公司市场地位与客户资源 - 为金龙集团、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等70多家国内主要客车生产企业配套车身电子产品 [4] - 客户资源为公司盈利稳定性及新技术推广提供坚实基础 [4] - 公司正逐步向卡车市场延伸拓展 [4] 战略收购与业务拓展 - 2024年12月收购阿法硅新能源共性技术研究院51%股权进入乘用车领域 [5] - 阿法硅主要为奇瑞新能源提供中控显示屏、液晶仪表屏等产品 [5]
年入25亿,机构押注的“中国汽车界的乔布斯”,再次冲刺港股
创业邦· 2025-04-28 11:33
公司概况 - 博泰车联网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应宜伦曾从事广告行业,后转型进入车联网市场[8] - 公司定位为独立智能座舱厂商,市场占有率11.9%,行业排名第二[18] - 创始人应宜伦因对产品要求严格被称为"中国汽车界的乔布斯",但自评低调[4] 发展历程 - 2010年推出国内首个3G车联网系统inkaNet,比宝马早两年[9] - 2011年研发全球首个中文自然语言车载语音交互系统iVoka,比苹果Siri中文版早8个月[9] - 2012年研发国内首个避开拥堵的车载导航地图产品,比高德早一年[9] - 2016-2018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经营困难但获得上海银行15亿元授信度过难关[12] - 2024年完成13.72亿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88.72亿元[12] 业务模式 - 主营业务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车载信息服务和车规级芯片销售[18] - 拥有母品牌PATEO和四个子品牌:智游、智脑、智网、智仆[18] - 2024年域控制器收入19.59亿元,占总收入76.6%,但毛利率仅7.3%[20] - 车规级芯片销售占比从2022年下降至2024年的0.2%[2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4.4%,最大单一客户贡献39.1%[2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8亿、14.96亿和25.57亿元[20]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52亿、2.84亿和5.41亿元[20] - 2024年毛利率降至11.8%,为近三年最低[20] - 研发投入逐年降低,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8.1%[21] - 2024年销售成本22.56亿元,占总收入88.2%[21] 市场竞争 - 面临科技巨头(华为、百度、阿里)、芯片厂商(高通、英伟达)、新势力车企(零跑、哪吒)和大模型厂商(面壁智能)的多方竞争[24][25] - 采取"扩大朋友圈"策略,与高通、地平线、腾讯、百度、一汽、东风等产业链伙伴合作[27][29] - 行业竞争导致定价压力,公司采取相对温和的定价策略[25] 资本运作 - 累计融资近40亿元,投资方包括小米、红马资本、海尔资本、东风集团等[12] - IPO前创始人持股23.95%,小米旗下天津金米持股5.75%,东风集团持股2.69%[14] - 2024年6月首次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失效,2025年3月再次递交[15]
民生证券:给予慧翰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7 22:25
文章核心观点 民生证券对慧翰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报告,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重视研发和eCall国标政策进程,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和国标落地 [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加25.68%,归母净利1.75亿元,同比提升37.54%;2025Q1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16.85%,归母净利0.43亿元,同比+30.67% [1] - 2024年TBOX与eCall终端相关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32.19%,物联网智能模组营收1.36亿元,同比减少6.73%,软件及服务营收0.41亿元,同比提升41.2% [1] - 2024年毛利率29.07%,较2023年提升2.60pct,净利率17.17%,较2023年提升1.48pct [1] 公司研发与客户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0.67亿元,同比增长22.84%,在研项目包括NG - eCall新紧急呼叫协议、5G R16通信模组等,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70项 [2] - 与上汽、奇瑞、吉利等众多国内外领先车企和Tire1建立长久稳定合作关系 [2] 公司行业地位与政策情况 - 是国产eCall龙头,国内少数同时获得欧盟、联合国、阿联酋认证的企业,为国产车出口海外市场提供eCall终端 [3] - 参与中国版eCall标准AECS核心部分起草,若标准实施,eCall成法规件,市场空间将大幅提升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3.09、4.48亿元,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对应PE为53、40、27倍,维持“推荐”评级 [3]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机构简称|研究员|2025预测净利润(元)|2026预测净利润(元)|2027预测净利润(元)|目标价| | --- | --- | --- | --- | --- | --- | --- | |2025 - 01 - 15|首创证券|岳清慧|2.49亿|3.21亿|/|/| |2024 - 12 - 16|兴业证券|蒋佳霖|2.58亿|3.51亿|/|/| [4]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智能化的安全不是配置、选装,是基本底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59
文章核心观点 广汽集团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有多项重要举措,包括发布广汽星灵AI全景图、更名商用车品牌、发布概念车、宣布联合推出L4车型等,同时强调安全是智能辅助驾驶的底线,坚持向科技型和智能化企业转型,通过“番禺行动”进行内部改革以提升竞争力并实现产销目标 [1][2][5] 智能辅助驾驶规范 - 工信部规范智驾传播很有必要,目前在售汽车搭载的均为L2级技术,核心是辅助驾驶,需规范厂家宣传引导和行为 [1][2] - 广汽会遵守相关宣传,宣传L2智能驾驶辅助时带上“辅助”二字,将安全作为底线,不脱离安全谈智能辅助驾驶 [3] - 厂家有必要向消费者宣传L2、L3、L4的界限和界定,避免消费者误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使用造成伤害 [4] 自动驾驶进展与安全责任 - 广汽今年第四季度将推出符合工信部准入要求的面向消费者的L3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目前测试准备工作进展较快,各项测试满足准入标准,已累积超1000万公里实际道路测试数据 [4][5] - 广汽与滴滴自动驾驶联合开发的首款具备全球化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车将于年底量产交付,明年规模化运营,2027年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车型,广汽对该产品有信心并负责到底,屏幕不出现免责条款 [2][5] 智能化转型战略 - 广汽2019年提出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打造科技广汽,智能化和数字化是重要支撑,企业战略目标是使智能化与汽车产品更好结合以创造效益、增强竞争力 [1][5][7] - 应对智能化要求,广汽坚持自主研发与和优秀科技型企业合作,未来将在车联网进行研究和布局,以保障极致安全和实现交通零事故 [6] 皮卡市场布局 - 中国皮卡因按商用车管理有通行限制,销量规模不大,全球皮卡销售有600万辆,国际市场皮卡份额为10%,广汽有商用车生产经验,为进入国际市场需布局皮卡车型 [9] - 车展发布的GAC PICKUP 01概念车瞄准海外市场,从产品设计到量产约需两年,预计2027年左右 [9] 传祺品牌差异化突围 - 传祺向往车系以35 - 45岁主流高端人群为目标,满足不同层次高端人群消费需求,产品不过于个性化 [9] - 传祺通过打造基于广汽、华为和宁德时代合作的产品序列以及提供24小时上门取送车、全国代客充电等服务实现差异化突围 [10] - 传祺向往在主流高端市场发力,昊铂定位更高,在科技豪华领域发力 [11] “番禺行动”改革 - 研发团队按“番禺行动”指引制定目标,在产品端按2027年实现200万台自主品牌目标进行布局,营销领域成立营销本部,科技创新按“天、人、家、车”四大板块布局,未来在智能化、低碳化等汽车相关领域持续发力 [12] - “番禺行动”包括集团从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全面再造产品开发流程三项内容,目前已调整到位并有序运行 [14][15] - 接下来将进行分配体制和干部人事体制改革,发布五个岗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内部和外部人士同台竞技,形成新的用人导向和办法 [15]
【万马科技(300698.SZ)】车联网业务快速增长,全力打造算网一体化竞争优势——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贺根)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2 16:5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7.72%,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降低35.92%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78.24%,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增长237.89% [4] - 2024年整体净利率为7.36%,较上一年度下降4.93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 [5] 车联网业务 - 2024年车联网业务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43.56%,毛利率48.03%,较上一年度下降18.48个百分点 [5] - 截至2024年底,车联网业务连接总数超过1,400万,其中国内连接数逾1,300万,海外连接数逾100万 [6] - 公司与吉利、理想、上汽、东风、岚图、智己等知名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6] - 公司落地优咔常州智算中心,发布优咔"遨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推出全球车联ONE SIM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 [6] - 常州智算中心为全球首个采用英伟达H20服务器构建的自动驾驶工具链平台,可提供智算软硬件综合服务 [6] 通信业务 - 2024年通信业务收入2.67亿元,同比下降9.95%,毛利率24.78%,较上一年度提升1.06个百分点 [5] 海外业务布局 - 公司在全球部署六大数据中心(中国、东盟、欧洲、北美、西太平洋、中东) [7] - 2024年公司与东风柳汽出行合作,业务拓展至欧洲、中东和中亚市场 [7] - 公司与上汽海外出行达成合作,获得沙特市场的车联网服务定点 [7]
“汽车界乔布斯”带领博泰车联网再冲IPO!与华为、阿里同台竞争!
IPO日报· 2025-04-11 16:25
公司概况 - 博泰车联网由被誉为"汽车界乔布斯"的应宜伦于2009年创立,跨界进入车联网领域并推出全球首个3G车联网系统(inkaNet)和中文自然语音交互系统(iVoka)[6][7] - 公司已完成D轮融资,投后估值达88.72亿元,累计申请6034项专利(其中82.5%为发明专利),获授1721项专利(52.2%为发明专利)[9] - 业务覆盖近30个汽车品牌,包括五菱、长安等,并获得小米、苏宁易购、一汽、东风等产业巨头投资[8][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4.96亿元、25.57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70.92%[12]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5.41亿元,合计亏损12.77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15.4%降至2024年11.8%[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从2022年4.64亿元扩大至2024年7.06亿元,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净增加17.41亿元(其中13.3亿元来自D轮融资)[14][15] 运营风险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83.6%(2022年)、64.6%(2023年)、74.4%(2024年),最大单一客户贡献最高达39.1%[16]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32.1%升至2024年56.6%,芯片等关键组件依赖高通等少数国际供应商[15][17] - 研发开支占比逐年下降(2022年22.8%、2023年15.7%、2024年8.1%),面临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的竞争压力[15][17] 行业竞争 - 车规级芯片价格受供应链波动影响显著,中高端芯片供应集中度加剧成本压力[15][17]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提升但毛利率较低(11.8%),拖累整体盈利水平[13] - 总负债达27.62亿元(2024年末),银行借款17亿元(2025年1月),流动性依赖持续融资[15]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5-04-10 18:22
销售情况 - 3月销售377420辆,同比增长24.8% [2] - 3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72407辆,王朝和海洋350615辆,方程豹8051辆,腾势12620辆,仰望133辆 [2] - 4月1 - 2日在瑞士举办品牌上市发布会,年底将在瑞士设立15个销售点 [6][7] 保险业务 - 以客户为中心,围绕新能源汽车“车生态 + 人健康”,以技术创新满足美好生活向往为使命 [2] - 以科技为保险赋能,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积累,运用多种技术提升车主出行安全,提供风险保障服务 [3] 超级e平台 - 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 [4] - 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1秒2公里,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 [4] - 单模块单电机功率580kW,最高车速超300km/h [4] 兆瓦闪充站 - 补齐兆瓦充电生态最后一环,未来规划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多座 [5] - 独创“双枪充电”技术,全球首创“智能升压”充电技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