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ST天茂信披违规遭立案调查,拟启动主动退市程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2:28
深交所受理终止上市申请 - 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25年9月10日正式受理公司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公司部函〔2025〕第281号 [2]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4日向深交所提交终止上市申请 依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2] 年报延期披露及市场反应 - 2025年4月29日公司公告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原定披露日为4月29日 [3] - 延期原因为"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且提示可能无法在4月30日法定披露期限前完成 [3] - 公告后股价出现连续多个一字跌停 反映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深切担忧 [3] 经营业绩与流动性风险 - 2024年全年预计亏损5亿元至7.5亿元 主因子公司国华人寿增加计提准备 [4] - 国华人寿2023年退保金达20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赔付支出大幅攀升至218.22亿元 [4] - 公司99%营业收入依赖国华人寿 高额退保金与赔付支出叠加导致流动性压力显著 [4] 主动退市决策及安排 - 2025年8月14日公司公告计划主动申请终止上市 原因为业务结构调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 - 退市决策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旨在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5] - 终止上市后计划申请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板块进行股份转让 [5]
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白银有色股价一字跌停
新浪财经· 2025-09-11 15:09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立案告知书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332025004号 [1] 经营与股价表现 - 公司称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将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2025年9月11日股价跌停 报3.82元/股 跌幅9.91% 总市值282.86亿元 [3] - 2025年9月1日及2日股价连续两天涨停 公司自查后称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 [3] 财务业绩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由盈转亏 亏损2.17亿元 同比暴跌1859.82% 2024年同期盈利1234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5.59亿元 同比下降15.28% [4]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4.33亿元 同比下降38.67% 扣非净利润亏损1117万元 同比下降180.19% [4] 资产减值与诉讼影响 - 因下属上海红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两项合同纠纷案被移送公安机关 计提预计负债约3.17亿元 减少上半年利润约3.069亿元 [3] - 2024年对阴极铜案计提损失8587.92万元 锌锭案计提2323.64万元 两案涉案金额分别为1.57亿元和990吨锌锭 [4] 历史案件与信息披露问题 - 2025年7月披露原员工通过伪造销售单据侵占阴极铜产品 涉案金额1.57亿元 [4] - 2023年底发生员工盗出990吨锌锭产品案件 [4] - 两起案件均未在相关年报中及时披露 [4] 公司业务概况 - 主业为铜、锌、铅、金、银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 覆盖全产业链 [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867.87亿元 [4]
联盛化学因信息披露违规等违规行为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搜狐财经· 2025-09-11 13:05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理财购买时间早于审议授权期限 [1] - 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理财购买金额超过审议授权额度 [1] - 2023年半年度、2023年年度、2024年半年度、2024年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中购买大额存单金额披露不准确 [1] 监管处罚措施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1] - 监管措施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涉及责任人员 - 董事长牟建宇因信息披露违规及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处罚 [1] - 总经理俞快因信息披露违规及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处罚 [1] - 非独立董事周正英因信息披露违规及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处罚 [1] - 非独立董事戴素君因信息披露违规及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处罚 [1]
遭证监会立案,白银有色一字跌停!曾涉多起数亿元刑事案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0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1日开盘即封死跌停板 股价跌至3 82元/股[1]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1] - 公司强调经营正常并将配合调查[1] 内部控制问题 - 2023年及2024年年报内控审计意见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1] - 销售部门存在违规发出商品事项导致部分销售款项存在回收风险[2] 刑事犯罪案件 - 原营销中心员工通过伪造销售单据侵占公司阴极铜产品 涉案金额1 57亿元[1] - 员工与物流公司串通盗出990吨锌锭产品[2] - 子公司上海红鹭发现三家客户锌锭发货量与实付货款差额3 88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66 91%[2] 信息披露问题 - 两起刑事案件未在2023年年报中及时披露[2] - 公司称未披露因侦查阶段属于保密事项[2] 财务影响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 81亿元同比下降25 18%[3] - 对阴极铜案计提损失8587 92万元 锌锭案计提2323 64万元[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 17亿元同比下降1859 82%[3] - 因合同纠纷案计提预计负债约3 14亿元[3] 业务概况 - 主要业务为铜锌铅金银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3] - 业务覆盖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及国内外多个地区[3] 人事变动 - 2025年7月底副董事长乔梁因工作变动辞职[3] - 新任副董事长王萌曾任中信集团风险管理及战略发展部门负责人[3]
上交所对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实际控制人苏同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7:56
监管处罚事项 - 上交所对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实际控制人苏同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 [1]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 导致2021年半年度报告至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1] - 公司少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导致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1] - 违规行为违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及多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要求 [1]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互联网广告服务占比99.94% 其他收入占比0.06% [2]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25亿元 [2]
浙江明辉蔬果因投标提供虚假材料被全军采购禁入2年
齐鲁晚报· 2025-09-07 20:55
军队采购违规处罚 - 公司因在军队采购项目2021-JY02-W1006投标中提供虚假材料被处罚 自2025年9月7日起禁止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2年 法定代表人何云峰控股或管理的其他企业及授权代表吾晟同期被禁止参与军队采购活动 [1] 证券监管违规事项 - 公司及董事长兼总经理何云峰、财务负责人姚秀梅、时任董事会秘书徐梦婷和何晨苒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因未及时披露股份转让协议及特殊投资条款 [5] - 何云峰通过姚强代持公司股份 2022年11月10日姚强持有公司股票311万股中307万股为何云峰代持 导致股权不明晰且未准确披露 [5] - 2021年1月至4月公司以预付账款名义向衢州市衢江区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等5家供应商支付资金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截至2025年7月15日资金尚未归还 [8] - 公司2017年12月与杭州信倍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签订含业绩承诺、补偿及股份回购条款的补充协议 未在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中披露这些特殊投资条款 [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 总部位于浙江省衢州市 占地面积80余亩 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 配备26000立方米大型冷库 [10][1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超6亿元 业务覆盖全国20余省市 设立分子公司50余家 为军队、武警、学校、政府机关等500余家单位提供生鲜配送服务 覆盖人群近30万 [10][15] - 公司构建从种植、加工、检测、冷链物流到信息化系统研发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 是数字化生鲜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 [15]
严重财务造假!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10:41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 [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42亿元(占当期16.61%)虚增利润573万元(占60.48%)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39.86亿元(占44.57%)虚增利润1113.69万元(占10.36%) [5]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40.24亿元(占50.46%)虚增利润951.95万元(占7.48%)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42.88亿元(占42.95%)虚增利润1093.32万元(占23.92%) [5] 关联交易违规 -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通过控制13家关联公司 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充当供应商和客户进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6] - 2022年资金占用余额3.33亿元(占净资产9.19%) 2023年余额8.75亿元(占23.64%) 2024年余额8.82亿元(占26.53%) [6][7] - 未在2022-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资金占用情况 截至2025年9月部分资金已归还 [6][7]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公司处以115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 对实际控制人徐增增处以1690万元罚款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7] - 对时任总经理刘策罚款470万元 对董事刘振光罚款250万元 对财务总监卢玉平罚款200万元 对独立董事何晓云罚款50万元 [7] 退市处理进程 - 公司于2024年12月1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8] - 2025年4月29日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7月3日正式被终止上市并摘牌 [9] - 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 [9] 公司业务背景 - 主营业务包括数据中心(IDC)和大宗商品贸易两大板块 IDC业务通过自建机房和租用带宽为客户提供服务器运行环境 [9] - 大宗商品贸易以销售成品油、燃料油及化工品为主要经营策略 [9]
严重财务造假!监管出手 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10:00
公司财务造假 - 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 [4]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42亿元(占当期16.61%)虚增利润573万元(占当期60.48%) [4]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39.86亿元(占当期44.57%)虚增利润1113.69万元(占当期10.36%) [4]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40.24亿元(占当期50.46%)虚增利润951.95万元(占当期7.48%) [4]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42.88亿元(占当期42.95%)虚增利润1093.32万元(占当期23.92%) [4] 关联交易违规 -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通过控制13家关联公司充当供应商和客户 安排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5] - 2022年至2024年资金占用余额分别为3.33亿元(占净资产9.19%)、8.75亿元(占23.64%)、8.82亿元(占26.53%) [6] - 未按规定披露2022-2023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关联交易 2022年3.33亿元(占净资产9.19%)2023年8.75亿元(占23.64%) [6] 监管处罚措施 - 公司被处以115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 [2][6] -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被罚1690万元并处十年证券市场禁入 [6][7] - 其他高管被处以50-470万元不等罚款 包括总经理刘策470万元、董事刘振光250万元、财务总监卢玉平200万元、独董何晓云50万元 [6] 退市处理过程 - 2024年12月1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9] - 2025年4月29日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9] - 2025年7月3日正式被终止上市并摘牌 将转入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 [10]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数据中心(IDC)和大宗商品贸易两大板块 [11] - IDC业务为战略核心 通过自建机房和租用带宽为客户提供服务器运行环境 [11] - 大宗商品贸易以销售成品油、燃料油及化工品为主要经营策略 [11]
严重财务造假!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09:36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 [6]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42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16.61%)虚增利润总额573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60.48%)[7]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39.86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44.57%)虚增利润总额1113.69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10.36%)[7]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40.24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50.46%)虚增利润总额951.95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7.48%)[7]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42.88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42.95%)虚增利润总额1093.32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23.92%)[7] 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 -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通过控制13家关联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 [8] - 公司对关联供应商提前大比例付款 对关联客户给予较长回款账期 形成资金占用 [8] - 2022年资金占用余额3.33亿元(占净资产9.19%)2023年8.75亿元(占净资产23.64%)2024年8.82亿元(占净资产26.53%)[8][9] - 未在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资金占用情况 [9] - 截至2025年9月初部分被占用资金已归还 [8] 监管处罚及处理结果 - 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公司处以115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 [2][9] - 对实际控制人徐增增处以1690万元罚款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9] - 对其他高管分别处以470万元、250万元、200万元和50万元罚款 [9] - 公司于2024年12月1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1] - 2024年7月3日公司被终止上市并摘牌 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1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数据中心(IDC)和大宗商品贸易业务 [13] - IDC业务为公司战略转型核心业务 通过自建专业机房和租用电信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器运行环境 [13]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以销售成品油、燃料油及化工品为主要经营策略 [13]
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5:58
核心违规事项 - 部分募集资金置换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1] - 会计政策变更未经董事会审议且未及时披露 [2] - 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虚增2024年利润总额 [3] - 未按规定履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召开程序且三会运作不规范 [4]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 [5] 监管处理措施 - 河南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6] - 对董事长马红菊、总经理曲洪普、财务总监闫文鸽、董事会秘书刘志坚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5][6] - 违规行为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6] - 要求公司及相关人员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6]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高度重视问题并将按要求及时整改 [8] - 将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并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8] - 本次监管措施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管理活动 [8] - 承诺继续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