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

搜索文档
重大事项点评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华创证券· 2025-05-08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电动化转型自2024年步入正轨、2025年加速,对四大品牌一体化整合有望降本增效带动量利齐升,产业链战略整合打造AI生态有望升级竞争力与商业模式,对未来业绩展望乐观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吉利汽车宣布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以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或以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ADS,报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过去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若私有化落实完成,极氪将成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240,194|336,392|441,972|514,187| |同比增速(%)|34.03%|40.05%|31.39%|16.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788|20,800|25,699| |同比增速(%)|213.32%|-11.09%|40.66%|23.55%| |每股盈利(元)|1.65|1.47|2.06|2.55| |市盈率(倍)|9.4|10.6|7.6|6.1| |市净率(倍)|1.8|1.6|1.3|1.1|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07,804.33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007,804.33万股,总市值1,691.10亿港元,流通市值1,691.1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9.71%,每股净资产8.61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9.44/7.31港元 [5] 评论 - 深化落实《台州宣言》,实现一个吉利,私有化极氪推动资源整合与协同,消除重复研发投入,优化供应链与制造体系,降低成本,强化核心技术共享,提高竞争力 [8] - 交易估值合理,私有化极氪有望增厚公司利润,提升股东中长期利益,极氪当前总市值57.4亿美元/413亿元,收购报价下总交易估值65.2亿美元/470亿元,待收购交易估值22.4亿美元/161亿元,占比34.3%,预计2025、2026年营收1,469亿、2,021亿元,归母净利29.7亿、84.9亿元,私有化后增厚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10.2亿、29.1亿元,极氪2025、2026年PS为0.3倍、0.2倍,PE为15.8倍、5.5倍,收购交易估值合理 [8] - 投资建议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E 15 - 18倍,对应目标价区间23.69 - 28.43港元,空间42% - 70%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数据,展示2024 - 2027E年各财务指标情况,如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现金流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9]
吉利汽车(00175):重大事项点评: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华创证券· 2025-05-08 16: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电动化转型自2024年步入正轨、2025年加速,对四大品牌一体化整合有望降本增效带动量利齐升,产业链战略整合打造AI生态有望升级竞争力与商业模式,对未来业绩展望乐观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吉利汽车宣布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ADS,报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过去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若私有化完成极氪将成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240,194|336,392|441,972|514,187| |同比增速(%)|34.03%|40.05%|31.39%|16.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788|20,800|25,699| |同比增速(%)|213.32%|-11.09%|40.66%|23.55%| |每股盈利(元)|1.65|1.47|2.06|2.55| |市盈率(倍)|9.4|10.6|7.6|6.1| |市净率(倍)|1.8|1.6|1.3|1.1|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07,804.33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007,804.33万股,总市值1,691.10亿港元,流通市值1,691.1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9.71%,每股净资产8.61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9.44/7.31港元 [5] 评论 - 深化落实《台州宣言》实现“一个吉利”,私有化整合极氪高端电动化资产,推动资源整合协同,消除重复研发投入,优化供应链与制造体系,降低成本,强化核心技术共享,提高竞争力 [8] - 交易估值合理,私有化极氪有望增厚公司利润提升股东中长期利益,极氪当前总市值57.4亿美元/413亿元,收购报价下总交易估值65.2亿美元/470亿元,待收购交易估值22.4亿美元/161亿元占比34.3%,预计2025、2026年营收1,469亿、2,021亿元,归母净利29.7亿、84.9亿元,私有化后增加34.3%极氪股权对应增厚归母净利润10.2亿、29.1亿元,极氪2025、2026年PS为0.3倍、0.2倍,PE为15.8倍、5.5倍,收购交易估值合理 [8]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为148亿、208亿、257亿,对应PE 10.6倍、7.6倍、6.1倍,给予2025年目标PE 15 - 18倍,对应目标价区间23.69 - 28.43港元,空间42% - 70%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数据,展示2024 - 2027E年各财务指标情况,如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现金流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9]
肩负合资纯电反攻大任,广汽本田P7尚需补课智能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7:28
行业趋势 - 燃油车市场持续走低 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一路狂飙 [1] - 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处境艰难 多款王牌车型被国产电车超越 [1] 公司电动化转型 - 广汽本田面临电动化转型困境 插混技术难以规模化发展 油改电纯电动车反响平平 [1] - 公司决定放手一搏 推出定价19.99万元起的纯电SUV P7 定价过程非常艰难 [1] - P7定位新驾趣纯电SUV 是突破舒适区的产品 采用更贴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定义和供应链 [1] 产品分析 - P7智能化能力不足 辅助驾驶系统需额外花费999元 且仅限高速使用 无法实现高阶智驾 [2] - 辅助驾驶功能包括Honda CoPilot Pro高速领航辅助 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等 [2] - P7是广汽本田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车型 市场表现有待检验 [2]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 欢迎中国车企来欧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16:09
穆希雅介绍道,相关调查显示,超过2/3的德国汽车行业受访者计划持续增加在华投资,尤其是在研 发、生产和销售等领域;1/3的受访企业将扩大在华产能,长期来看,80%的企业计划维持或扩大在华 生产规模。多数德国企业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也有部分企业仍继续将中国视为出口基地。 对于产能布局问题,穆希雅解释道,德国车企扩大在华产能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基于 在中国积累的市场经验,更好地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通过投资研发和生产更适配中国市场的 产品,实现快速转型。产品方面,德国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注重本土化,无论是 从数字化还是产品设计方面来看都是如此。与此同时,她还提到,中国车企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 渐积累在欧洲市场的经验,尝试"在欧洲,为欧洲"的发展路径。 市场需求方面,穆希雅强调,中国和欧洲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且不断变化。中国消费者更看重车 辆空间和数字化功能,欧洲消费者则侧重于安全性和性能,但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将 逐渐趋近。她认为,如果车企想在不同的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灵活适应不同市场的独特需求,在经 销商、售后、营销、产品等方面因地制宜。 ...
通用汽车(GM.US)大幅下调全年盈利预期 净利润下修至82亿-101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1 22:08
财报显示,通用汽车Q1销售额为440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432亿美元;营业利润为35亿美元,好于市 场预期的3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2.78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2.68美元。 总的来说,此次预期调整折射出汽车行业面临的双重压力:既要应对电动化转型的巨额投入,又需承受 全球贸易环境突变带来的成本冲击。在通用汽车大幅调低盈利目标后,行业分析师正重新评估关税政策 对北美汽车产业链的连锁反应,这或将引发新一轮行业盈利预期修正潮。 智通财经APP获悉,通用汽车(GM.US)在因关税不确定性撤回 2025 年财务展望几天后,于周四更新了 全年利润预期。这家底特律汽车巨头将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大幅下调至8.25-10.00美元区间,此前预期 为11.00-12.00美元,并显著低于华尔街10.99美元的共识预期。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预期区间同步下修 至82亿-101亿美元,此前为112亿-125亿美元。 公司管理层直言,最新预测已计入40亿-50亿美元的关税相关影响,这成为拖累盈利预期的核心因素。 此外,该公司全年汽车运营现金流预期也遭下调,最新指引为173亿-20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下调盈利预期,通用汽车仍维持全年 ...
上海车展|未来三年在华推出超30款新车,大众聚焦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观察者网· 2025-04-30 21:37
大众汽车"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进展 - 公司未来三年将在各细分市场推出超过30款新车型,其中大部分为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插混和增程式车型 [1] - 公司强调电动化已成为其中国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2026年起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型 [7] - 公司通过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增强本地研发能力,并开展本土合作以融入中国出行生态 [13] 三款全新概念车亮点 - ID AURA概念车: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的紧凑级纯电轿车,具备L2++级驾驶辅助与AI虚拟助手 [1][7] - ID ERA概念车:全尺寸增程式SUV,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搭载L2++级城市导航驾驶辅助和全新车机交互系统 [8] - ID EVO概念车:全尺寸纯电SUV,CLTC续航700公里,配备800V高压快充和纯视觉无图L2++级驾驶辅助系统 [11][13] 技术平台与架构优势 - CMP平台和CEA架构可实现40%成本优化,并将研发至上市速度提高超过30% [13] - CEA架构作为电动化车型数字核心,能降低系统复杂性、优化成本效率,并快速整合多种先进技术 [13] - 搭载CMP平台和CEA架构的车型将于2026年推出 [13] 产品组合与市场布局 - 公司未来将推出覆盖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全品类的产品组合,升级热门燃油车型并推出混动版本 [7] - 概念车量产车型将从2026年起陆续推出,适应中国不同消费人群需求 [3] - 上海车展同时展出了20余款现有燃油和新能源车型 [14] 公司高层表态 -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表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正在显现成效,以"中国速度"推进转型 [3] -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强调将为中国用户带来一流产品,提供高端科技和前瞻设计 [4]
车展对话|马勒董事会主席Arnd Franz:已调整产能布局,中国业务高度自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6:0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欧洲汽车制造业面临电动化转型和本土品牌销量下滑压力,导致博世、采埃孚、大陆等Tier 1供应商裁员 [1] - 马勒集团计划2025年对斯洛文尼亚生产基地裁员,并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波黑和匈牙利 [1] - 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事业部从5个合并为3个,管理董事会缩减至4名成员 [1] 中国市场战略 - 马勒每年投入营收的5.4%用于研发,转型后重点加强本地研发能力建设 [2][4] - 中国区被赋予高度自主权,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全覆盖,项目团队可独立运作 [5] - 在上海和常熟设立技术中心,通过本地化研发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2] 技术布局与创新 - 2030+战略聚焦电气化(智能充电、高效电驱动)和热管理业务,同时开发生物燃料/合成燃料技术 [2] - 提前5-7年布局800V高压平台,已开发车载充电器、DC转换器等系列产品 [6] - 应用AI技术加速开发流程,部分步骤效率提升100-1000倍 [3] 成本控制措施 - 建立"作战室"机制持续分析市场并改进,通过技术迭代平衡成本与性能 [4] - 整合本地与国际供应链资源,避免单纯降低材料成本带来的质量风险 [4] - 在热管理领域研发双系统解决方案,降低30%成本的同时减小体积和重量 [3] 全球供应链调整 - 实施区域化管理模式,亚洲市场以中国为核心,印度等地区同步调整 [5] - 公司支持自由贸易,认为长期关税战将损害全球汽车产量和经济网络 [5] - 无线充电技术已成为世界标准,被列为电动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6]
车展对话 | 东风本田总经理渡边丈洋:部分电车销量不乐观 深化与中国产业链合作、降本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09:58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渡边丈洋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 整车智能电动化转型下,去年新能源乘用车整体渗透率一举冲破五成。一方面,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走 高,另一面,合资车厂变革迟缓,销量低迷。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风本田累计销量75724台,同比下降44.44%。而从单月销量来看,2025年以 来,其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面临的环境也非常严峻,单纯以牺牲利润换取短期份额不可持续, 我们坚持长期主义,通过多方位的举措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并实现高质量增长。"4月23日,东风本田总 经理渡边丈洋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 渡边丈洋进一步表示:"目前,东风本田部分电动车销量不太乐观,这促使我们不断探索能打动中国客 户的车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完善且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为我们提供了强大助力。我们将深化 与国内产业链的合作,实现降本提速,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 受访人: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节)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东风本田如何应对电动车销量下滑态势? 渡边丈洋:目前,东风本田部分电动车销量不太乐观,这促使我们不断探 ...
申华控股(600653) - 申华控股2025年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9 17:21
业绩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减16.04%[2] - 净利润 -1195万元,同比减亏56.11%[2] - 商业营收9.15亿元,毛利率 -1.87%,营收降14.04%[1] - 房地产营收928.55万元,毛利率51.55%,营收增875.59%[1] - 内部抵消营收和成本均为8727.72万元,营收增56.36%[1] 销售数据 - 2025年1 - 3月宝马销售2394辆,同比降11%[3] 市场扩张 - 渭南汽博园引进比亚迪方程豹,签约10亩土地,零跑4S店试营业,4S店36家,商用车28个品牌入驻[5] - 申华金融大厦新增租户2家,面积1632平方米,空置率降至14%[5] 能源数据 - 云南省1 - 3月光伏发电量652.98万千瓦时,同比减21.91%,上网电量645.47万千瓦时,同比减21.83%,电价753.96元/兆瓦时[6] 房产去化 - 湘水国际住宅车位去化率40%,商铺去化率26%[6] - 西安“曲江龙邸”车位销售32个,去化率94.6%,商铺销售3套,去化率90%[6]
弗兰克·斯特芬·瓦利泽:宾利首款纯电车型2027年引入中国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10:01
去年,宾利宣布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调整电动化转型战略。对此,弗兰克·斯特芬·瓦利泽向记者表示,宾利汽车基于全球客户对插电混动车型的积极反 馈调整了商业战略,最新发布的"Beyond100+"商业战略将宾利插电混动车型的生命周期从2030年延长至2035年。自2035年起,宾利将全面转型为纯电动车 型的生产。"按照最新计划,首款纯电动宾利车型预计于2027年引入中国市场。该车将会是一款更加紧凑的全新SUV车型,开创全新的细分市场。目前该项 目进展顺利,几周之前我已经在雪地路况下试驾了这款新车,体验非常好。" 弗兰克·斯特芬·瓦利泽透露。 作为2025上海车展惟一参展的超豪华品牌,宾利携全雅度版最新车型阵容:新宾利飞驰雅度版、欧陆雅度版及欧陆敞篷雅度版三款车型在上海车展完成 全球公众首秀。宾利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系统由先进的4.0升V8发动机与动力强劲的电机组成,最大功率可达680马力,峰值扭矩为930牛·米。 "新雅度版车型的推出标志着宾利汽车新款高性能混动系统的面世。中国是宾利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上海车展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车展之一。在这 里,我充分地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热情。所以,我们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第一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