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
搜索文档
加拿大鹅暴跌480亿,贝恩资本要退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11 08:06
文章核心观点 - 加拿大鹅从2018年在中国市场引发抢购热潮、市值达78亿美元的巅峰,到七年后市值蒸发超85%至约10.63亿美元,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考虑出售股份,反映出公司增长神话破灭和高端羽绒服市场红利消退 [1][2][3][32] 贝恩资本的运作与退出 - 贝恩资本于2013年以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鹅多数股权,通过产品矩阵扩张、渠道全球化布局和文化营销符号化运作,将公司从区域性品牌打造为全球奢侈品牌 [6][7][8][10][11][12] - 在贝恩资本运作下,2018财年加拿大鹅营收同比暴涨46.4%,股价达72.3美元/股的历史峰值,市值突破78亿美元 [13] - 控股12年后,贝恩资本在加拿大鹅市值仅为巅峰时期15%时考虑退出,符合私募基金典型的5-7年持有周期,也反映了公司增长现实 [13] 中国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18年进入中国后,加拿大鹅成为中产阶层身份象征,天猫双11官方旗舰店1小时成交额破千万,2018-2022年间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12%飙升至35% [15] - 截至2025财年,加拿大鹅全球74家门店中,大中华区达30家,占比41% [15] - 2025财年,公司全球营收微增1.1%至13.484亿加元,大中华区收入按人民币计同比仅增1%,按固定汇率甚至下滑1.7%,与2024财年47%的增幅相比几近停滞 [17] - 中国市场增长瓶颈源于消费理念理性化、本土品牌竞争加剧(如波司登、高梵)以及公司自身战略失误(如渠道过度集中一线城市、产品单一、舆论危机) [18][19][20] 高端羽绒服行业趋势 - 全球奢侈品消费降温,加拿大鹅营收增速从2022-2025财年的21.5%断崖式下滑至1.1%,反映非必需高端消费整体遇冷 [22] - 羽绒服作为功能性单品,存在季节性强、复购率低的天然局限 [23] - 中国年轻消费者审美趋势转向“户外机能三件套”(Lululemon瑜伽裤、始祖鸟冲锋衣、Salomon运动鞋),替代张扬的奢侈羽绒服,削弱加拿大鹅的“社交货币”价值 [25] 公司应对措施与未来可能路径 - 管理层采取降低批发依赖、提升DTC渠道占比至总收入三分之二、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库存同比下降、毛利率从2023财年65.1%提升至2025财年69.9%等措施 [26] - 贝恩资本退出后,加拿大鹅可能面临战略投资者接盘、其他私募基金接手或创始人重新掌舵三种命运轨迹,需解决突破羽绒服单一品类依赖、重建品牌溢价、重获中国消费者青睐三大核心课题 [28][29][30][31]
一心想教育消费者的百果园,可能反倒会被市场教育
搜狐财经· 2025-08-11 06:5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高端水果销售巨头 专注于高品质水果供应 坚持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2][3] - 公司战略分为两部分 一是坚守高品质且供不应求的产品定位 二是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消费者 [3] - 公司计划通过零售 To B业务 品类扩展和国际化四大方向实现未来十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目标 [5]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达113.91亿元 同比增长0.7% [5] - 2024年公司营收102.73亿元 同比下滑9.8% 净亏损3.91亿元 而2023年同期盈利3.62亿元 [7] - 2024年公司加盟店关闭近966家 市值缩水超80% [7] 市场反应与消费者态度 - 消费者普遍反映公司产品价格昂贵 存在"月薪2万吃不起"等吐槽 并质疑产品质量与价格不匹配 [2][4] - 公司管理层认为消费者"无知"且需要被教育成熟 该言论引发舆论争议和消费者反感 [3][4] - 在消费降级和水果供给多元化背景下 消费者更倾向于高性价比产品 公司高端定位面临挑战 [4][5] 经营策略调整 - 公司在2024年财报中25次强调"性价比" 显示出从高端定位向务实策略的转变 [8] - 公司通过力推高性价比水果来迎合消费者 试图扭转增长困境 [8] - 营收增速持续放缓 2021-2023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6.22% 9.94% 0.7% 反映高端策略效果减弱 [7]
1200亿天价!昔日全球冰淇淋顶流又要易主了
搜狐财经· 2025-08-10 19:22
全球冰淇淋行业动态 - 联合利华旗下"梦龙冰淇淋公司"已任命CEO和CFO 计划11月中旬完成分拆后作为独立公司冲击IPO [1] - 高盛拟以150亿欧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收购全球冰淇淋生产商Froneri 交易最早9月签署 Froneri旗下运营哈根达斯、奥利奥、吉百利等品牌冰淇淋业务 [1][2] 哈根达斯所有权变迁 - 1961年在美国成立 2001年被通用磨坊以6.5亿美元收购 2002年雀巢获得其美国运营权 [5] - 2016年雀巢与PAI Partners成立Froneri 2019年雀巢以约40亿美元将美国冰淇淋业务出售给Froneri 通用磨坊同期注入欧洲冰淇淋业务 [5] - 当前Froneri拥有哈根达斯在美、澳及欧洲20多国运营权 通用磨坊保留全球品牌所有权及中国等北美以外市场运营权 [5] 中国市场表现 - 通用磨坊2025财年Q3国际市场净销售额降3% 中国和巴西市场拖累 Q4财报未提及中国表现 [8]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客流量现两位数下滑 2024财年Q4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样两位数下降 [8] - 高峰期中国门店超400家(占全球900家近半) 现缩减至300余家 [9][13]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波比艾斯定价10-20元 门店突破1150家覆盖27省 野人先生主打20-40元Gelato 一年半拓店超500家 [13] - 蜜雪冰城子品牌极拉图将Gelato单价压至5-6元 已开60多家门店 [14] - 哈根达斯尝试打折促销 拓展便利店/超市渠道 计划推进核心口味焕新及手持冰淇淋产品投资 [14]
疯狂关店的中国“女装一姐”,被优越感击垮
36氪· 2025-08-10 16:55
公司概况 - 地素时尚旗下拥有多个高端女装品牌,包括DAZZLE、DIAMOND DAZZLE、d'zzit等,门店风格高端,曾是80后90后心中少女心、高端、浪漫的代表[4] - 公司曾与国际顶流明星如刘雯、舒淇等合作,明星效应显著,形成链式反应带动更多明星自发穿着[4] - 创始人马瑞敏出身传媒行业,1991年与家人开设服装店起步,1999年公司已拥有员工300多人,年销售8000多万[9][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暴跌16.2%,净利润断崖式下滑38.5%,为上市以来最惨淡成绩[6] - 2025年第一季度颓势延续,营收再降10.9%,净利润下跌24.98%[6] - 市值相比巅峰期蒸发百亿[9] 产品问题 - 产品设计从曾经的独特优势变为消费者吐槽重灾区,被指繁复剪裁、夸张装饰不合时宜[13] - 风格过于舞台化难以融入日常办公场景,穿着体验差,如镶满亮片的连衣裙舒适度低[16] - 大量只能干洗的娇贵面料增加消费者额外护理成本[16] - 二手平台上原价数千元的连衣裙被标价300-500元抛售,显示品牌价值大幅缩水[19] 渠道困境 - 线下渠道依赖严重,营收占比高达83%以上[24] - 2024年净关闭147家门店,主品牌DAZZLE砍掉103家,2025年上半年再关99家,总门店数跌破900家[26][28] - 男装品牌RAZZLE彻底关闭所有门店[28] - 电商转型不力,线上打折策略(动辄1折)损害高端品牌形象[25] - 天猫618女装销售榜显示旗下品牌d'zzit仅排名第十四,主品牌DAZZLE未入榜[26] 营销与定位 - 曾成功打造"仙女风""重工""设计感"等小众标签,成为中产"硬通货"[32] - 当前1000-3000元价格带在消费降级浪潮中显得格格不入[33] - 麦肯锡2025年调研显示中国中产家庭收入增长预期仅1.4%,储蓄率攀升至38%,消费者更趋理性[33] - 设计风格上不满足中产对简洁的需求,价格上又难以吸引更年轻消费者,陷入两头不讨好局面[36] 行业趋势 - 00后消费主力购物路径已从商场专柜转向直播间、短视频[22] - 同行如UR已实现全渠道融合,而地素仍深陷线下依赖症[26] - 信息不对称时代建立的设计优势正在消失,设计师时尚认知未必高于消费者[38] - 其他女装品牌如拉夏贝尔、歌力思等已通过贴牌玩法、直播等方式积极转型[39]
2025,有钱人的三大变化,醍醐灌顶!
搜狐财经· 2025-08-10 09:55
储蓄行为变化 - 居民储蓄意愿显著增强 年轻群体加入储蓄行列 传统以中老年为主的储蓄习惯正向全年龄段扩散 [1]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3年期利率跌破2% 1年期利率跌破1% 较2021年5年期房贷利率6%水平下降超50% [1] - 2025年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00.17万亿元 同比增速8.3% 上半年新增住户存款10.77万亿元 占新增总量60% [1] - 00后群体中12.3%存款超30万元 60%存款规模在10万元以内 [3] 豪车市场转型 - 保时捷/BBA等传统豪车品牌光环消退 销量下滑迫使降价促销 部分4S店关闭 [4] - 国产新能源汽车性价比优势凸显 逐步替代传统豪车消费需求 [4] 奢侈品消费降温 - 奢侈品消费热度明显下降 正品与仿品关注度降低 消费焦点转向财务安全感 [4] - 女性化妆品消费减少 高跟鞋/口红/睫毛膏等产品使用场景收缩至特殊行业 [4] 消费习惯重构 - 社交方式变化导致着装随意化 居家场景增加降低外出装扮需求 [4] - 中产阶层消费意愿减弱 转向香港账户/保险/房产等财富管理渠道 [7]
朱啸虎:未来5到10年,中国还有三个巨大的时代红利
创业家· 2025-08-09 18:45
中国未来5-10年的时代红利市场 - 初老人群:每年新增2000万退休人口,具备高消费能力和意愿,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2][3] - 养宠物人群:宠物被当作家庭成员,每月消费支出可观,宠物经济持续增长 [4][5] - 零售业态连锁化:中国线下连锁化比例显著低于美国、日本和香港,存在结构性机会 [7][8] 日本消费市场的借鉴意义 - 日本消费品牌在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背景下仍能孕育行业领军企业,如无印良品、7-11、资生堂等 [9] - 日本市场是中国消费变迁的"预演场",其产品哲学和零售模型对中国未来10年消费演化具有预示性 [14] - 学习日本品牌"不倒"的三大核心思想:供应链驱动PB产品、细分大单品迭代、定义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 [15] 供应链驱动的PB产品案例 - 神户物产:通过全球350家工厂的制售一体化PB商品+低折扣业态,实现1000+家门店和200亿规模 [15] - 7-11:利用全日本门店数据指导供应链开发,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PB产品 [15] - Nitori:采用汽车供应链标准管理家具供应链,实现连续36年收益双增长 [16] 细分大单品迭代策略 - 龟甲万:从酱油产品升维至酱油文化,开发2000种SKU,跨越380年历史 [23][25] - 资生堂:通过品牌分层守住高端市场,同时挖掘下沉市场的高性价比需求 [16] 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的变现 - 万代:开发具有"玩乐"和"上瘾"元素的商品,累计销售335万件玩具 [28] - 无印良品:洞察泡沫经济后需求,重新定义无logo平价商品,缔造成长奇迹 [28] 日本游学行程亮点 - 核心课程:涵盖7-11的零售战略、神户物产的SPA模式、资生堂的分层需求满足等 [19][22][23] - 企业参访:包括7-11日本一号店、龟甲万酱油工厂等实地考察 [21][23] - 导师阵容:朱啸虎、7-11前CIO碓井诚、无印良品初创成员萩原富三郎等 [6][19][28]
【老徐谈茶】第426期:现今“好茶也怕巷子深”的局势下,该如何找到突破口呢?
搜狐财经· 2025-08-07 22:12
普洱茶市场分化 - 普洱茶市场正面临消费降级趋势 中高端产品销售额占比从30%以上逐渐萎缩 行业需向普通消费市场转型 [1] - 传统中高端玩家和藏家市场收缩导致行业经营压力增大 部分厂商面临生存挑战 [1] 市场萎缩原因 -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整体消费需求 [3] - 历史乱象冲击市场信心 以次充好、假冒名山古树茶现象普遍 导致中高端客户流失 [3] - 金融茶爆雷事件多次发生 对行业信誉造成持续性伤害 [3] - 直播电商冲击传统销售渠道 但实际运营成本被低估 [3] 直播电商现状 - 直播带货隐性成本高企 包含流量采购(投流)、平台抽成、高退货率(超50%)及物流费用 [5] - 典型案例显示 日均销售额5000元、客单价200元的直播间 年投流费用达60万元 扣除成本后基本无盈利 [7] - 有效成交1单需承担3单运费 物流成本显著高于表面数据 [5] 产品真实性困境 - 优质普洱茶在直播渠道难以维持合理利润 低价促销策略与产品真实性存在矛盾 [9] - 传统优质茶商营销能力薄弱 依赖"好酒不怕巷子深"理念 客户群体持续流失 [9] - 保守商业模式导致市场份额被压缩 无法有效触达新消费群体 [9] 行业转型建议 - 厂商需联合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通过增加曝光率展示产品真实品质 [11] - 建立对比消费场景 帮助消费者识别台地茶与优质茶的差异 [11] - 主动适应"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市场环境 突破传统口碑传播限制 [11]
餐饮不会再有人躺赢,生死战已经到来
搜狐财经· 2025-08-07 14:46
行业宏观环境 - 餐饮行业面临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局面,消费降级是总体趋势,今年上半年行业客单价平均下降18% [3][4] - 三大泡沫已经破灭:互联网、房地产和金融,消费狂欢谢幕 [3] - 平台增长乏力掀起外卖大战,即时消费(闪购)领域竞争激烈,整个零售行业被卷入 [4] - 长期来看,中国6万亿规模的餐饮市场仍将继续发展,全球餐饮业也会向前 [7] 行业核心价值与挑战 - 餐饮是刚需中的刚需,满足人类生存繁衍、生活艺术和精神价值三大需求 [6] - 堂食是烹饪艺术、环境艺术和服务艺术的综合体现,能提供情感传递和对抗孤独的社交价值,而外卖本质是快 [4][6][11] - 行业挑战包括食品安全底线被击穿,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许多“老实人”餐饮企业生存艰难 [6] - 极致效率主义的方向被质疑,餐饮的烟火气和人文关怀不能泯灭 [4] 企业经营认知局限 - 许多餐饮人存在认知局限,如对品牌势能的理解偏差,品牌本质是讲清楚给客户带来的独特价值 [10] - 标准化不能走极端,中餐需要的是“标准化定制”,流程化应先于标准化和数字化 [10] - 现炒与预制不是目的,最终要保证健康美味和质价比,直营与加盟的界限将模糊,形成“直营中有加盟,加盟中有直营”的局面 [10] - 规模增长的前提是价值增长,没有价值增长的所有动作都是假动作 [13] 组织能力构建关键 - 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是构建组织力,这是关键之关键 [1] - 组织发展需从“先事后人”转向“先人后事”,支撑业绩的是竞争力,支撑竞争力的是组织力,才能实现规模化可复制 [13] - 组织需要升级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眼镜蛇”组织),头部敏锐感知市场,身体能有效联动 [16] - 必须从山寨模仿转向组织创新,学习他人方法论并内化为自身独特体系 [14] 合伙制与干部管理 - 构建中国环境下的“合伙制”是核心挑战,真正的合伙是三合一:三观合、能力合、利益合,三观合是第一合 [17] - 合伙制需符合中国环境,选择“决策权”和“利益权”分离的普惠合伙制,并做到“能进能出、能多能少”的动态管理 [17][18] - 干部(高层及中高层团队)必须以身作则,领导的行为决定下属的行为 [18][19] - 激励制度是文化落地的核心载体,要确保“不让雷锋吃亏”,当雷锋不会吃亏时才会涌现众多雷锋 [19] 系统能力与运营提升 - 目标导向很重要,但系统能力更重要,能力决定业绩 [22] - 创新的本质是价值,所有工作要接受实际效果反馈,不创造价值的工作是假动作 [22] - 复购的本质是信任,靠产品与服务的高稳定输出,这依赖于店长店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22] - 必须打破部门墙,实行“端到端”的项目制,以解决一线问题为目标,按项目贡献考核 [22] - 一线需要洞察力、服务力和经营力三力支撑,中后台需建立火箭军、补给军、信息军和风控军“四个军”以支援前线 [23]
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物价,贵到离谱
虎嗅· 2025-08-07 11:23
因为PENNY超市里的东西不够齐全,于是下午我们又去村里的另一家超市Edeka继续采买。 村里的这家超市的定位属于中档,走品质路线,蔬菜水果的种类比较多,菜品新鲜,而且有很多有机食品,超市里设有鲜肉柜台,可以买新鲜的肉类和现 切的奶酪和香肠。 在这家超市,我们买齐了这两天家里需要的食物和饮料,结账的时候一看,130多欧,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出头。 回到德国郊外的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超市里采买。 之前的几年在国内,几乎从不亲自去超市买菜,已经习惯了在打车去上班的路上,打开买菜APP,迅速地买好今天需要的日用和菜品。 而在德国,自然没有了这样的便利,采买打扫洗涮晾晒,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我们先去了一家重新装修后开业的超市,叫做PENNY,在德国这属于一家廉价超市,商品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在这家超市里我们买了一些面包,水果 和调料,花了大约六十多欧。 我和木马爸爸对视了一眼,都有一点小小的咂舌,不过是买了小小一个纸箱的东西,只够我们全家大约两三天的吃喝用度,居然在两个超市已经花了总共 约两百欧了(约1600多人民币)。 从去年夏天回德国,便总是听邻里朋友抱怨,这两年物价上涨,日用开销增加了很多。如今自己开始采买 ...
极兔速递20250806
2025-08-06 22:4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快递物流行业,重点关注中国、东南亚及新兴市场(中东、巴西等)[2] - 公司:极兔速递,中国电商快递排名第五,日均件量超6,000万件[2]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市场表现 - 2023年EBITDA转正,2024年扭亏为盈,日均件量超6,000万件[2] - 受益消费降级及二三线电商渗透,2025年1-7月电量增速达17%[2][5] - 反内卷政策(如义乌停价)缓解价格竞争,提升行业盈利水平[2][5] 东南亚市场优势 - 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约30%,单票盈利能力最高[3] - 电商渗透率低(人均包裹量为中国1/3),2023-2025年电商复合增速超20%[12] - 极兔为东南亚第一大快递公司,主要对手(Shopee、Lazada自建物流)落后[12] 新兴市场拓展 - 中东市占率6.1%,2025年新兴市场整体净利润扭亏为盈[6][13] - 2025年上半年新兴市场件量增速预计20%,EBITDA有望扭亏[13] 运营模式差异 - 代理人运营模式:通过交叉持股确保网络稳定,依赖OPPO线下网点扩张[7] - 品牌营销投入高(如春晚赞助、梅西代言),与通达系显著不同[7] 管理团队特色 - 核心团队来自OPPO东南亚代理商,创始人李杰拥有55.56%投票权[8][9] - 管理基因:重渠道(代理人模式)和营销(大规模广告)[9] 财务状况与估值 - 2023年起中国EBITDA转正,现金流及资产负债表优化[10] - 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3.8亿/6.2亿美元,PE估值30倍/16-17倍[14] - 目标市值有望达1,000亿人民币以上(东南亚业务估值800亿+)[14] 其他重要细节 - 成本控制:中国产能投入缩小与头部快递成本差距,单票利润薄但弹性可观[11] - 新兴市场竞争格局:国际巨头(FedEx、UPS)与本土企业并存,极兔策略为合作跨境电商平台[13] - 全球扩张潜力:东南亚业务增速支撑估值,中国及新兴市场PS估值待提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