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视界第3期:美国居民财富和消费高度不均衡
一瑜中的· 2025-06-17 11:10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殷雯卿(19945767933)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 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 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法律声明 华 创 证券研究所 定 位 为 面 向 专 业 投 资 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 专 业 投 资 者 , 仅 供 在 新 媒 体 背景下研究 观 点 的 及 时 交 流 。 华 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 阅 人 视 为 公 司 的 客 户 。 普 通 投资者若使 用 本 资 料 , 有 可 能 因 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 级 、 目 标 价 等 内 容 产 生 理 解 上的歧义, 进 而 造 成 投 资 损 失 。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 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 ...
加买保单,追年金险,为何保险成齐鲁家庭财富管理的“心头好”?
齐鲁晚报· 2025-06-17 10:44
"财富管理不能只靠银行理财,我家现在一半以上的增量投资都买保险了。"山东济南一家小企业主最近在朋友圈分享他的 理财感悟,而对保险的这一"认同感",已经被一份权威报告所证实。 2024年5月28日,由元保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 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一个重磅趋势:2024年有57%的消费者通过保险进行家庭财富管理,保 险已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财富管理方式。 保险热度持续攀升 《报告》显示,2024年,已有57%的消费者通过保险进行家庭财富管理,这一比例首次逼近银行理财,标志着保险正在快 速从"补充保障"走向"保障+财富管理"复合功能演进。 不仅如此,29%的消费者增加了对储蓄型保险的投入,使得保险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增财富管理方式之一,而仅有2%的消费 者选择增加房产投资。由此可见,在经济环境不确定、金融产品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保险因其稳定收益、确定回报和结构 清晰的特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为"抗风险 + 保增长"的财富管理核心工具。 此外,消费者还普遍关注保险产品的长期规划属性与收益确定性,诸如子女教育金、养老金储备、 ...
招行系人事大变动,有何玄机?
虎嗅· 2025-06-16 19:43
招商局集团人事调整 - 招商证券总裁吴宗敏到龄退休 招行原执行董事、副行长朱江涛接任总裁 [1][6] - 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离任 原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接任 招商基金原副总经理董方出任招银理财总裁 [1][18] - 招行副行长王小青出任执行董事 同时兼任招商基金董事长和招商信诺人寿保险董事长 [2][7] - 招行总行层面调整 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厉明东不再兼任零售客群部总经理 吴燕拟升任零售客群部总经理 [3][16]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 2024年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0.05亿元 同比下降22.7% 较2021年高峰358.41亿元下滑明显 [8] - 在非货规模、权益基金、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上全面落后蚂蚁财富 权益产品保有量差距达80% 指数基金差距超5倍 [10][11] - 财富管理收入占比从2021年10.8%降至2024年6.5% 但仍是重要业务板块 [15] - 面临基金业绩下滑、报行合一政策影响、蚂蚁竞争等多重压力 [7][11] 招商基金发展状况 - 非货管理规模从2022年Q2的5887亿元行业第五降至2025年Q1的5500亿元行业第九 [18][23] - 固收业务保持行业前四 但权益产品和ETF布局薄弱 ETF规模仅400亿元居行业第19 [21][22][24] - 受行业限薪影响 2023年以来贾成东、马龙等明星基金经理离职 [23] - 新任总经理钟文岳面临补齐ETF短板、提升权益规模、稳定团队等挑战 [23][24] 招商证券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9亿元居行业第9 经纪和自营业务表现较好 资管和投行业务下滑明显 [26] - 投行业务收入8.56亿元 同比下滑34% 居行业第11 主要因团队流失 [27] - 新任总裁朱江涛无券商从业背景 可能强化与招行业务协同 [27][28] 金控集团人事管理特点 - 招商局、平安、中信等金控集团内部人事流动频繁 平安集团5月来多个子公司高管调整 [29][30] - 干部流动有利于业务协同但可能影响专业性 需平衡内部调动与市场化选聘 [33][34] - 招行通过"投商行一体化"强化对公业务 考核客户融资总量(FPA) [28]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6 17:59
报告发布背景 - 华宝证券连续第十四年发布《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主题为《生态跃迁》[1] - 报告强调财富与资管行业正经历从产品导向向服务化转型的生态重构,需全行业协同共进[2] - 研究服务价值在于洞察趋势并搭建认知跃迁阶梯,为行业转型提供方向指引[2] 核心观点 - 行业转型需突破单机构局限,通过财富生态重构实现"生态跃迁"[2] - 买方视角将成为研究服务的核心锚点,推动研究成果渗透至服务全链条[3] 目录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探讨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趋势、净值型固收产品接受度障碍及胖东来案例对财富管理的启示[3] - 分析基金与理财投资者的选择逻辑、指数化投资对竞争格局的影响及养老金规划人群差异[3] - 研究私募策略调整、结构化产品定制化趋势及低利率环境下的金融产品创新[3][4] 第二部分:跨市场产品回顾与展望 银行理财 - 净值化转型20年回顾,超低波产品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需平衡"稳"与"新"[4] 公募基金 - 市场呈现薄利时代特征,需通过策略协同优化资产配置(稳定资产占比89%)[4] ETF - 规模份额双创新高(具体数据未披露),政策驱动产品创新向深度广度拓展[4] 私募基金 - 头部效应加剧,策略表现高度依赖市场环境,2025年需把握财富服务新机遇[5] 第三部分:生态跃迁路径 - 提出买方思维跃迁框架,通过波动率分析构建跨市场产品风险收益图谱[6] - 基金策略指数可提升投资科学性,国内机构已开展矩阵化探索(涉及228个策略指数)[6] - 大模型将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拓展家户服务能力(DeepSeek案例被引用)[6] - "五篇大文章"(未具体说明)将催化行业质变,推动从业者角色进化[6] 报告获取方式 - 仅发布实体版,无电子版本,需通过销售渠道获取[7]
普通人积累财富的8大诀窍,学会你也能成为富人!
天天基金网· 2025-06-14 17:02
财富管理核心原则 - 收入分配公式:收入优先储蓄至少10%-20%,剩余部分用于消费支出,顺序不可颠倒 [2][9] - 储蓄与支出关系:严格执行"收入 - 储蓄 = 支出"的逆向消费逻辑 [9] 资金管控方法 - 记账管理:每日记录全部消费流水,通过数据可视化控制非必要支出 [3] - 消费优化:分析记账数据识别可削减项目,次月针对性减少非刚性开支 [5] 财富增值策略 - 投资理财:避免活期存款闲置,需学习投资知识但警惕不懂的领域 [5] - 收益风险平衡:理解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正相关性,规避高风险骗局 [5][10] 收入结构优化 - 职业组合:主职保障稳定现金流,副业拓展收入来源实现增收 [6] - 时间价值:高效利用时间创造复利效应 [7] 长期财富积累 - 执行纪律:财富增长依赖持续实践核心原则,无短期捷径 [11] - 系统因素:最终财富规模取决于收入基数、执行力度及机遇把握 [11]
百万市值股票投资者有多少?
证券时报网· 2025-06-14 16:27
投资者结构分析 - 2023年末上交所自然人投资者账户数为4549万个,占总人口140967万人的3.2%,即31人中仅有1人直接持有上交所股票[4][5][6][7] - 自然人投资者持股总市值为10.7371万亿元,占上交所总市值的23.19%[5] - 其中100万元以上市值账户共483.33万人(含100-300万338.56万、300-1000万111.22万、1000万以上33.55万),占总人口比例仅0.34%[9] 财富分布特征 - 10万元以下市值账户占比最高,达2269.14万户(49.74%),但总市值仅3421亿元(0.74%)[5] - 50-100万元市值账户423.79万户(9.29%),对应市值9380亿元(2.03%)[5] - 1000万元以上账户数量最少(33.55万户/0.74%),但持股市值达5.2353万亿元(11.31%)[5] 数据局限性说明 - 未考虑同一投资者持有多个账户的情况(上限3个)[10] - 深交所2025年总市值为338940万亿元,规模达上交所(532552万亿元)的2/3,但未纳入统计[10] - 通过公募/私募等间接持股渠道未被计入[10]
普通人积累财富的8大诀窍,学会你也能成为富人!
天天基金网· 2025-06-14 10:32
财富管理核心原则 - 收入分配公式:收入 - 储蓄 = 支出 储蓄比例至少10%-20% [2][9] - 严格执行记账制度 记录每日开支 识别非必要消费项目 [3][5] - 优化消费结构 削减可有可无的开支 强化资金使用效率 [5] 资产增值策略 - 资金配置需兼顾安全性 活期存款收益过低 需学习投资理财 [5] - 收益与风险正相关 避免接触不了解的投资领域 [5] - 建立主业+副业双轨模式 主业保障稳定性 副业创造增量收入 [6] 长期价值创造 - 重视时间复利效应 强调持续积累的重要性 [7][11] - 坚持执行财富管理原则 财富增长取决于收入水平/执行力/时间维度 [11] - 采取行动并保持纪律性 是达成财务目标的关键因素 [11] 风险控制框架 - 防范债务风险 警惕高收益骗局 建立保险保障机制 [10]
争夺千万富豪
投资界· 2025-06-13 15:22
富豪客户与私人银行服务 - 私人银行客户门槛普遍为600万元以上金融资产,招行提高至1000万元,业内共识客户实际资产普遍在1500万元以上[3] - 国内私行业务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非金融服务权益成为核心竞争力,包括私人飞机预订、南极旅行、名医就诊等稀缺服务[3][4][7] - 2022年中国可投资资产超1000万元的高净值人群达316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3183万元[5][6] 私行客户分层与家族信托 - 私行客户进一步分级,如兴业银行分为"品尊级"(600万-3000万)、"领尊级"(3000万-1亿)、"顶尊级"(1亿以上)[9] - 家族信托业务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国内家族信托余额达6435.79亿元,主要解决财产继承、婚姻风险隔离等问题[10][11] - 中行对家族资产超2亿元客户提供家族办公室服务,外资机构如瑞银2021年推出境内家族信托业务[10] 定制化投资产品与资产配置 - 私行提供桥水基金等国际顶级资管机构产品,起购门槛200万元,部分量化基金产品仅限私行客户购买[13][14] - 高净值客户增加保险配置比例,尤其是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黄金成为近两年表现最佳资产之一[15] - 广东私行客户2023年末购入亿元金条浮盈超6000万元,山西客户购入百公斤黄金浮盈近3000万元[15] 私行业务规模与竞争格局 - 截至2023年末中资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达24.6万亿元,招行以超4万亿元规模领先[17][20] - 私行客户占比不足千分之一但贡献显著,招行0.75‰私行客户贡献31%零售资产规模[19] - 私行客户综合价值高,可带动企业工资代发、对公贷款等业务,但客户忠诚度有限易因微小收益差异转移资产[19][20]
中国楼市VS美国股市,哪个更需要“救”?
混沌学园· 2025-06-13 11:36
摊开世界经济体量的排行榜 ,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若仅以 GDP 论,美国和中国已然形成了 "G2" 领跑的格局。两者的经济规模都达到了数十万亿美元级别,远远甩开其他经济体。 | 序号 | 国家/地区 | 2024年GDP | 2023年同期 | 名义增速(%) | | --- | --- | --- | --- | --- | | 1 | 美国 | 291678 | 277207 | 5.2 | | 2 | 中国 | 182734 | 177580 | 2.9 | | 3 | 德国 | 47100 | 45270 | 4 | | 4 | 日本 | 40701 | 42198 | -3.5 | | રે | 印度 | 38891 | 35676 | ලි | | 6 | 英国 | 35875 | 33821 | 6.1 | | 7 | 法国 | 31741 | 30527 | বী | | ਲੇ | 意大利 | 23765 | 23016 | 3.3 | | ਰੇ | 加拿大 | 22148 | 21425 | 3.4 | | 10 | 品型 | 21884 | 21737 | 0.7 | 数据来源: I ...
美国家庭财富第一季缩水,因关税担忧打击股市
快讯· 2025-06-13 08:30
美国家庭财富变化 - 美国家庭和非营利团体净资产在第一季度末下降至169.3万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170.9万亿美元缩水1.6万亿美元 [1] - 家庭净资产创下去年年中以来的最低季末水平 [1] - 这是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家庭净资产首次下降 [1] 财富下降原因 - 家庭持有的股票价值下降2.3万亿美元,主要受股市暴跌拖累 [1] - 家庭持有的房地产价值下降约2000亿美元,因房价连续第三个季度下跌 [1] 市场后续表现 - 股市在第一季度后已扭转颓势 [1]